献给自由人的译言网精译珍藏版。
包括《动物庄园》《奥威尔信件集》《1984》《致敬加泰罗尼亚》《缅甸岁月》《通往维根码头之路》《奥威尔散文集》《巴黎伦敦落魄记》《奥威尔日记》在内的真正意义上的完整作品集。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自由就多了一份保障。
先知、圣徒的传世经典,以敏锐的洞察力记录着我们的时代。
奥威尔首先是先知,其次才是圣徒。
——止庵
奥威尔是我们这一代人中仅有的几位zui要的作家之一。
——Desmond MacCarthy
他能够在目睹糟境况的同时为美好的东西而战。
——Granville Hicks
西方文学自《伊索寓言》以来,历代都有以动物为主的童话和寓言,但对20世纪后期的读者来说,此类作品中没有一种比《动物庄园》更中肯地道出当今人类的处境了。
——夏志清
我过了很多年才明白我们都是不完美的生物,而他比我遇到的任何人都要完美。
——Jacintha Buddicom
奥威尔对现代社会所做的事情,就如同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做的事情一样。不同的是,奥威尔是一个天生的作家,而有火热耀眼的精神思想的恩格斯则不是作家身份。
——EdithSitwell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真实的人类记录,同时又极富艺术力量,虽然揭露了其中的肮脏堕落,但结果却像精美的铜版蚀刻一样出奇漂亮。书中描写的临时收容所场景如但丁笔下的那些不可名状的凄惨场景般令人恐惧。
——Compton Mackenzie
我想写的,是一种有着悲伤结局的长篇自然主义小说,不仅充满细致入微的描写与恰到好处的比喻,而且不乏精彩华丽的辞藻,选词注重其音韵之美。事实上,我构思了许久,但直到三十岁才完成的一部小说《缅甸岁月》,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奥威尔
这样一个人,记住,他曾经为了自由身陷危难,几乎失去生命。他或许会开玩笑说自己的信念不可理喻,但我们明白,那其实是真诚,因为他终其一生都在坚守着那份信仰。
——Granville Hicks
我并不相信我在书中所描述的社会必定会到来,但是,我相信某些与其相似的事情可能会发生。我还相信,极权主义思想已经在每一个地方的知识分子心中扎下了根,我试图从这些极权主义思想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引出其发展下去的必然结果。
——奥威尔
如果你有志于学习散文写作,那你就应该多读一点奥威尔。……他的杰出不仅是因为写作才能,同时还因为他有切身经历。讲起社会底层的生活,他就表现得如同那些下人或者流浪汉一般。谈到战争和死亡,他就表现得如同那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并目睹人们死去的战士一般。……这使他能够达到每一个记者或散文家所孜孜以求的境界。
——Jeremy Paxman
千万要用心对待这些日记,……它们可以大大扩展我们的认知,告诉我们奥威尔如何把每天的所见所闻、这些粗糙的原始材料,变成伟大的小说和论辩。
——Christopher Hitchens
目录
1938年8—10月 1
1938年11—12月 41
1939年1—3月 65
1939年4—6月 89
1939年7—9月 117
1939年10—12月 187
1940年1—3月 213
1940年4—6月 227
1940年7—9月 265
1940年10—12月 289
1941年1—4月 297
1941年5—8月 321
1942年3—7月 337
1942年8—11月 379
这次讲话像拿破仑所有的演讲一样简洁有力。他说,他也为误解的终结而感到高兴。长期以来,一直有谣言说他和他的同行之间是一种颠覆和背叛的关系,但这肯定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仇敌散布的。过去很多人误以为他们企图煽动邻近庄园的动物造反。但是,任何谎言都掩盖不了真相!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他们唯一的期望就是能与邻近的庄园和平共处,并保持正常的贸易往来。另外他补充道,他有幸能管辖的这个庄园仍然是合作经营的。他手里的那张地契其实要归全体的猪共同所有。
他说,他相信已经不存在任何猜疑了,但是最近要对庄园的惯例做一些修改,这将进一步促进他们彼此之间的信任。此前庄园里有一个愚蠢的习惯,就是互相称呼对方为“同志”。这个习惯将被废止。还有一个不知怎么产生的奇怪习惯,就是在每个星期天早晨都要列队经过花园里一个被钉在柱子上的公猪颅骨。这也将废止,而且颅骨也已经被埋了。他的来宾也许已经看到了,旗杆上现在飘扬着一面绿旗。如果真的看到了的话,也许会注意到之前画在旗子上的白色蹄子和犄角现在已经没有了。从今往后,它将是一面纯绿色的旗。
他说,对于皮尔金顿先生刚才那篇精彩而友好的演讲,他只有一点小小的意见。皮尔金顿先生一直在用“动物庄园”这个名字。他当然不知道——因为这也是拿破仑第一次公布——“动物庄园”这个名字已经作废。今后庄园将被称作“曼娜庄园”,他相信,这不仅是它本来的名字,也是它正确的称呼。
“先生们,”拿破仑总结道,“我想再次请大家举起酒杯,不过这一次我将换一种说法。把你们的酒满上。先生们,这次的祝酒辞是:愿曼娜庄园繁荣昌盛!”
房间里又响起了一阵和刚才一样的喝彩声,大家举杯一饮而尽。但在窗外注视着这一切的动物却觉得有一些怪事正在发生。这些猪的脸都在发生着什么变化呢?克莱弗老眼昏花,目光在这些猪的脸上挨个扫过。他们有的有五个下巴,有的有四个下巴,还有的有三个下巴。但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消融,在改变,到底是什么呢?随后,喝彩声结束,他们又拿起纸牌,继续刚才的游戏,动物们也就悄悄地爬走了。
但是他们还没有走出二十码,就突然停了下来。农舍中传出一阵喧哗。于是他们又跑了回去,站在窗子旁边往里看。是的,里面正在激烈地争吵。有的在咆哮,有的在拍桌子,有的射出猜忌的锐利目光,有的在愤怒地矢口否认。争吵的原因似乎是拿破仑和皮尔金顿先生各自同时打出一张黑桃尖。
十二个嗓门同时在咆哮,看上去全都是一个样子。于是也就不用再去思索猪的脸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窗外的动物看看猪,再看看人,然后再看看猪:但他们已经无法辨别哪个是猪,哪个是人了。
最近读完的《局外人》,加缪的文字简洁到近乎冷酷,但这种冷酷的背后,却蕴藏着对生命本质最深刻的洞察。默尔索这个角色,完全是按照“荒谬”的哲学逻辑而生的。他对待母亲的死亡、对爱情的冷漠、以及最后对审判官的坦诚——或者说,是缺乏任何虚伪的坦诚——都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冲击。这种“局外人”的姿态,是对社会既定规范的一种无声的反抗。我特别喜欢他那种近乎机械地记录外部世界事件的方式,比如描写阳光的灼热、海浪的声音,这些感官的直接输入,与他内心的疏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我思考,我们大多数人是否也在为了迎合社会的期待,而戴着一副看不见的眼镜生活?加缪用最直接的笔触,撕开了“意义”的遮羞布,展示了生命本身的无意义和偶然性,但奇妙的是,正是在接受了这种荒谬之后,默尔索反而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这本书虽然篇幅不长,但其哲学的重量足以让人回味良久,每一次重读,都会发现新的角度去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这简直是一场奇妙的精神漫游。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独树一帜,介于现实与梦境之间,模糊了边界,让人忍不住去探寻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含义。主角田村卡夫卡,一个离家出走的少年,他的旅程充满了符号和隐喻,每一次邂逅,每一次选择,似乎都在回应着某种古老的预言。我尤其欣赏村上对于音乐和哲学思考的融入,那些穿插其中的古典乐段和对存在主义的探讨,让整个故事的层次感瞬间提升。它不是那种让你一口气读完的快餐文学,更像是需要你停下来,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其精髓的佳酿。书中的“猫的语言”和“雨季的预言”等元素,充满了令人玩味的想象力,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思考自己的“自我”到底在哪里,又将去向何方。这是一本关于成长、分离和寻找自我的寓言,读起来既孤独又充满希望,每次拿起书,都感觉像是在进行一场与潜意识的对话,每一次的阅读体验都有新的发现,非常过瘾。
评分我最近接触了一本关于历史的著作,它专注于剖析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对欧洲政治格局的颠覆性影响,这本书的学术性非常强,但作者的叙事功力令人赞叹。他没有将启蒙思想家们写成一群高高在上的理论家,而是将他们的思想置于当时社会和政治的泥泞之中,展现了伏尔泰、卢梭等人的思想是如何与现实的专制权力进行艰难的碰撞与融合的。书中对“社会契约论”从理论构建到实际应用(比如法国大革命初期)的演变过程进行了严谨的梳理,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有详实的史料作为支撑,让人信服。特别是关于“三权分立”思想如何从洛克的雏形发展到孟德斯鸠的成熟体系,并最终影响了美国宪法的制定,这一脉络的梳理清晰而富有逻辑性。阅读它,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现代政治哲学的源头之窗,明白了我们今天所珍视的自由、理性和法治观念,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漫长斗争才得以确立。它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像是对现代文明基石的一次系统性考察,非常适合对政治学和思想史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罪与罚》这本书简直是对人类灵魂深处阴影的一次彻底的解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力之强悍,令人敬畏。他没有过多地去渲染那种传统的侦探小说式的悬念,而是将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了那个名叫拉斯柯尔尼科夫的青年身上,聚焦于他那扭曲的内心世界。你仿佛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因“超人哲学”的错误推论而犯下的罪行后,那种被无形之墙围困的、令人窒息的恐惧和自我折磨。作者对心理状态的刻画细致入微,从最初的狂妄自大,到病态的挣扎,再到最后的自我救赎,每一步的心路历程都描摹得入木三分。阅读过程中,我的心跳似乎都跟着主人公的呼吸起伏,那种道德困境的拉扯感是极其强烈的。他不仅探讨了犯罪本身,更深层次地拷问了法律、良知与信仰的边界。尤其是波尔菲里侦探与拉斯柯尔尼科夫之间那几场精彩绝伦的心理交锋,简直是文学史上心理博弈的教科书范本,读完让人对人性的复杂和救赎的艰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翻开这本《百年孤独》,仿佛一下子被卷入马孔多那充满魔幻色彩的世界。马尔克斯的笔触细腻得如同夏日午后温暖的阳光,将家族七代人的爱恨情仇、兴衰荣辱描绘得淋漓尽致。我不是在读一个故事,我是在体验一段历史,感受那种宿命般的轮回与抗争。从创始人的孤独,到后代的沉沦与挣扎,每一个人物都鲜活得仿佛就坐在我对面,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荒诞与伟大,都深深地触动着我。书中那些奇特的景象,比如头发会开花的少女,或者持续多年的雨季,非但没有让人感到突兀,反而以一种近乎神谕的方式,揭示了拉丁美洲特有的命运与文化底色。这本书的结构之复杂,时间线之交错,需要读者全神贯注地去梳理,但一旦沉浸其中,那种无法自拔的阅读快感是其他书籍难以比拟的。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巨著,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着人类面对时间和死亡时的无力与抗争。读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感觉自己仿佛也参与了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兴衰,那种深沉的、带着潮湿热带气息的忧郁感,久久不散。
评分不错,包装很好,质量可以。
评分每次活动都会忍不住,没办法,活动太给力,会一直支持!
评分小孩喜欢阅读,更喜欢在京东买书,因为信赖京东
评分纪念,过掉了,打完七折,再打六折等于,不到三折不错
评分打折囤书,买来慢慢看。质量没得说!
评分奥威尔是最好的没有之一
评分好书,差两本这次给买了
评分此套书不怎么样,一般一般的。
评分纪念,过掉了,打完七折,再打六折等于,不到三折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