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围棋综合训练习题集(25-10级,套装全4册)

阶梯围棋综合训练习题集(25-10级,套装全4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春震,唐梦遥 著
图书标签:
  • 围棋
  • 围棋教学
  • 围棋练习
  • 围棋习题
  • 围棋入门
  • 围棋进阶
  • 棋类
  • 益智
  • 25级-10级
  • 综合训练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12038643
版次:1
商品编码:1203864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640
套装数量:4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读者以少年儿童为主,用于学生课堂训练及课后练习。
  与图书市场现有的围棋教材相比,本套图书具有系列化、习题化、阶梯化等特点。内容安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编辑认为在做这些习题时,*好是边学、边摆、边研究。如果遇到复杂难解的题型,不必浪费过多的时间去冥思苦想,可以直接参考答案,以理解掌握为最终目的。另外,当读者得出的答案与书中给出的答案不同时,更要剖析根源,论其究竟。要知道,同样的活棋,有味道好的活法,也有味道恶的活法;在出现劫争的地方,也存在先手劫和后手劫的差异……
  本书的所有习题都应当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如果在实战中遇到类似的棋形,应当迅速作出判断,并准确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学到围棋的精髓。正所谓:精通的目的在于运用!

内容简介

  围棋专项训练以围棋的技术和战术为主线,通过手筋、死活、定式、布局和官子五个专项环节进行阶梯式的教学,得到了培训学校的一致好评。但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很好,却忽略了围棋是一门综合技术,一个专项一个专项地学习,似乎效果并不明显,有与实战脱节之嫌。本次我们推出的《阶梯围棋综合训练习题集》就试图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本书将前面提到的五个围棋专项技术融合到一起,然后按照“中国围棋业余段级位制”的十个标准,分册进行编写,具体分为25级、20级、15级、10级、5级、2级、1级、业余初段、业余2段、业余3段十个分册。编写思路主要强调提升学习者的综合实战能力,更注重学习者在某个水平阶段,对各种技术的平衡与综合运用。

作者简介

  李春震,辽宁沈阳人,1973年生。围棋*家级裁判,业余5段。多年来一直从事围棋的普及与推广工作,先后就职于京西围棋会馆、金伯乐棋类培训中心等围棋培训机构。在多年的围棋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参与了《阶梯围棋教室》、《阶梯围棋星级题库》以及《围棋死活辞典》等大型围棋工具书编写与翻译工作。

内页插图


《阶梯围棋综合训练习题集》(25-10级,套装全4册)是一套精心设计的围棋学习材料,旨在为初学者和进阶学习者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训练体系。本套习题集涵盖了从25级到10级这一围棋学习的关键成长阶段,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棋友们打下坚实的围棋基础,提升实战能力,最终达到10级以上的水平。 本套习题集的独特之处体现在其“综合训练”的设计理念。 围棋的学习并非单一技能的掌握,而是知识、技巧、计算、棋感、大局观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本套习题集深谙此道,将围棋的各个核心要素巧妙地融入到大量的习题中,力求全方位地提升学习者的围棋水平。 首先,在基础知识与基本功训练方面, 习题集从最基础的棋形、死活、手筋开始,逐步深入。25级至20级的题目,侧重于让初学者熟悉棋盘、棋子、基本禁着点、提子等概念,并通过简单的打劫、做眼、扑等技巧训练,建立初步的围空和攻防意识。题目设计简洁明了,旨在巩固最基础的围棋语言,为后续学习铺平道路。 随着级别的提升,19级至15级的内容将重点放在对基础死活、简单手筋的熟练掌握上。 这一阶段的学习者需要理解“眼”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制造真眼和假眼,掌握基本的围空手段,以及识别和运用一些常见的扑、倒扑、征子、枷吃等技巧。习题集会通过大量不同情境下的死活题,训练学习者快速判断棋形死活的能力,这对围棋对局至关重要。同时,也会引入一些基础的官子计算,让学习者明白官子的价值所在。 在14级至10级的进阶阶段, 习题集将深度拓展,涵盖更复杂的死活、手筋,以及围棋中更为重要的战术和策略。例如,关于“断”和“粘”的精妙运用,如何形成坚实的棋形,又如何在关键时刻切断对方的联系;如何利用“徵子”、“长气”、“倒扑”、“紧气”等多种手段达成目的;如何处理复杂的“劫争”,包括“劫材”的判断和使用。此外,这一阶段的习题会更多地涉及“弃子争先”、“金角银边草肚皮”等围棋谚语背后的道理,引导学习者在实战中灵活运用。 其次,在战术与攻防训练方面, 本套习题集的设计也循序渐进,难度层层递进。从简单的“吃子”练习,到“围空”技巧,再到“治孤”与“攻击”,以及“侵消”与“扩张”的权衡,都包含在习题的设计之中。 对于低级别(25-20级)的学习者, 题目会以直接的吃子、简单的围空为主,让他们理解围棋最直观的目标。例如,如何利用禁着点吃掉对方的棋子,如何通过简单的围合形成棋块。 在中级别(19-15级)的学习者, 题目会开始引入一些基础的攻击和防御战术。学习者需要学会如何利用棋子的连接和配合,对对方的弱棋进行攻击,迫使对方防守,从而扩大自己的实地。同时,也要学会如何稳固自己的棋形,防止被对方轻易攻击。治孤的初步概念也会在这一阶段有所体现,例如如何利用“假眼”或“长气”来维持棋块的生命。 在高级别(14-10级)的学习者, 题目则会更加复杂和策略化。学习者需要掌握如何进行有效的“弃子战术”,例如弃掉几颗棋子以换取更大的利益。如何进行“借力打力”,利用对方的棋子来攻击对方。如何在高处的“侵消”与低处“扩张”之间做出权衡。如何判断攻击的时机和强度,避免“贪吃”而导致自身棋形变差。题目会引导学习者思考,在对局中,什么时候应该积极进攻,什么时候应该稳健防守,什么时候应该选择弃子,什么时候应该优先围空。 再者,在计算与棋感培养方面, 习题集也下足了功夫。围棋的计算是其核心魅力之一,而棋感则是高级棋手不可或缺的素质。 在计算方面, 即使是初学者,题目也会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落子计算”,例如“这一手棋下去,对方会怎么应?我再怎么应?能不能吃到子?” 随着级别的提升,计算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增加。10级的题目会要求学习者进行更长远的计算,例如“如果我下在这里,对方必须挡住,我再下到那里,对方会怎么应……”,能够看到两到三步甚至更多步的棋。特别是死活题,更是对计算能力的直接考验。征子、倒扑、劫争等都离不开精确的计算。 在棋感培养方面, 尽管棋感难以量化,但通过大量的典型局面和变化,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习者的棋感。例如,一些“好手”和“坏手”的对比,会让学习者在相似的局面下,自然而然地选择更有利的下法。一些“形”的介绍,例如“好形”和“坏形”,也能帮助学习者培养对棋子效率和棋形美观的直觉。大量的实战型题目,鼓励学习者在模拟对局中感受局面的变化,培养对棋势的判断能力。 本套习题集特别强调“综合训练”, 体现在将以上各个方面融会贯通。例如,一道死活题可能同时考察计算能力和棋形判断;一道攻击题可能需要运用手筋技巧,并考虑弃子战术;一道官子题则需要精准的计算。习题集的设计者深知,围棋的进步是一个整体的提升过程,而非孤立技能的堆砌。 习题集的排版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使用体验。 题目清晰,棋图准确,答案详解。对于复杂的题目,答案部分会进行详细的讲解,分析各种变化,指出错误之处,并给出最优解的理由,帮助学习者真正理解题意,掌握解题思路,避免死记硬背。 《阶梯围棋综合训练习题集》(25-10级,套装全4册)的整体目标是, 通过四个级别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帮助学习者: 扎实掌握围棋基础知识和基本功。 熟练运用各种基础和进阶的死活、手筋技巧。 理解并初步运用围棋的战术和策略。 提高棋局中的计算能力和棋感。 最终,能够自信地进行10级及以上水平的围棋对局,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升。 这套习题集是每一位希望在围棋道路上稳步前进的学习者的理想伙伴。它不仅是一本习题集,更是一个系统性的围棋学习方案,陪伴您一步一个脚印,攀登围棋的阶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过去主要下日本围棋,对我们国内的围棋教材体系了解不深,但朋友强烈推荐这套《阶梯围棋综合训练习题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我主要关注的是它针对不同段位棋手在“棋形理解”上的差异化训练。对于中低段位的棋手来说,建立正确的棋形概念至关重要,但很多教材只是泛泛而谈。这套书,特别是中间部分的习题,非常注重“效率形”的培养。比如,它会让你对比“一子冲出”和“两子跳出”在特定局面下的优劣,以及在“拐”、“粘”、“断”等基本手筋的运用中,如何形成对对手气势的压制。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打入三三”后的变化,书里给出了几种教科书式的处理方法,每种方法都清晰地指出了对角部实地、边上厚度和对中腹影响的取舍。这种深入到局部“味道”的解析,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但缺乏系统性棋形训练的棋手来说,价值极高。这套书的逻辑性很强,它不是零散的题库,而更像是一套精心设计的、旨在纠正你潜意识中错误棋形的“手术刀”。通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训练,我发现自己在布局阶段的效率明显提高了,不再轻易下出那些看似安全但效率低下的“愚形”。

评分

这套《阶梯围棋综合训练习题集》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一种“踏实的进步感”。很多时候我们学习围棋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追求速成,总想一步登天去学习那些高段位的“妙手”。但围棋的本质是积累,是把每一个基础打得无比扎实。这套书的设计哲学恰恰是反速成的,它要求你像盖楼一样,一层一层地往上砌。我尤其欣赏它对“官子”模块的处理。很多业余棋手在实战中常常忽略官子,导致前功尽弃。但这套书里专门设置了大量的官子题,而且难度梯度非常清晰,从最简单的“单官”到需要精确计算的“大官子”。这些题目往往是零和博弈,你需要精确计算每一步的得失点数。通过反复练习,我学会了在紧张的终盘阶段,保持冷静,快速找出价值最大的那一步。这种计算能力和细心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官子上,更迁移到了中盘的每一步选择中,让我变得更加谨慎和精准。可以说,这套书帮我彻底扫清了从初学者的“会下”到中级棋手的“会赢”之间最关键的几个知识盲区。它不是炫技的书,而是实打实教你“如何下好一盘棋”的工具书。

评分

这套棋谱简直是我的围棋启蒙圣经!我记得刚开始接触围棋那会儿,感觉棋盘上的黑白子就像是迷宫里的线索,总是抓不住重点。市面上那些厚厚的理论书,我看了半天也只能记住几个官子的口诀,实战起来还是两眼一抹黑。但是这套《阶梯围棋综合训练习题集》,从25级到10级,这个梯度设置得简直太人性化了。它不像那些高深莫测的大师手册,上来就给你抛出复杂的定式或者难以理解的棋理。相反,它就像一个循序渐进的私教,每一册都紧密贴合了当前段位的常见问题和弱点。比如25级那一册,重点就在于如何打吃、提子、简单的连接和分断,很多题目都是图形化的,让你一看就懂,动手一试就明白。我最喜欢它的地方是,它不只是给你一个正确的答案,很多题目后面还会附带“为什么这么走更好”的分析,用最直白的语言解释了招法的效率和得失。通过大量的练习,我发现自己对棋盘的“感觉”越来越敏锐了,不再是机械地记忆,而是开始理解棋子的相互作用力。特别是那些“常见死活题”的模块,做完之后,再看对局,那些本来模糊不清的“气”和“眼”一下子就清晰起来了。这套书真的让我感觉,围棋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背诵,而是一种有趣的解谜过程。

评分

作为一名想带着孩子入门围棋的家长,我对比了市面上好几套少儿教材,最终选择了这套《阶梯围棋综合训练习题集》。我选择它的核心原因在于其“综合训练”的定位。很多教材要么只讲规则和基础做活,要么就是直接上那些看起来很炫酷但孩子根本理解不了的复杂棋谱。但这套书的结构非常合理,它不是线性的,而是模块化的。它把围棋的各个要素——死活、手筋、定式、官子——拆解开来,用大量重复但题型不断变化的练习来巩固。对于小孩子来说,重复练习是必须的,但如果内容重复就容易厌烦。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虽然在20级到15级的阶段,很多题目都是关于“连接与分断”,但它的图形、棋盘的方位和对手的干扰方式总是在变化。我发现孩子在做这些题的时候,不是在“背答案”,而是在进行一种图形识别和空间推理的训练。而且,这套书的装帧和用纸质量也很好,经常被孩子拿在手里涂涂画画,不会轻易损坏。最重要的是,孩子对围棋的兴趣被极大地激发了,因为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变强了”,每做完一个级别的训练,都能明显感觉到自己能解决更多的问题了。这对于保持学习的内驱力太重要了。

评分

我是一个已经打了有一段时间的业余棋手,水平大概在初段徘徊,总感觉自己像被卡住了一样,升级无望。《阶梯围棋综合训练习题集(25-10级)》的后几册,特别是针对10级水平的习题,简直是为我这种“瓶颈期”的棋友量身定做的“破壁砖”。它没有停留在我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上,而是深入到了中盘战斗的复杂性。我发现自己最欠缺的是对“厚薄”的理解以及如何利用先手进行效率最大化的布局。这套书里的许多对杀和手筋题,它们的着眼点往往不是简单的“杀光”,而是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削弱对手的潜力。比如有一组关于“打入后的弃子取势”的题目,一开始我总是想保住所有的子力,结果反而被对手连成一片,被动挨打。但通过反复琢磨习题集里给出的最优解,我才恍然大悟,有时候“舍小就大”,通过弃子换取外势,才是更高级的局部处理方式。这套书的题目设计非常巧妙,它不会给你一个全局的复杂对局让你去分析,而是将那些关键的局部战斗场景独立出来,让你集中精力去攻克难点。做了这套书之后,我在实战中遇到相似的局面时,大脑里会立刻浮现出这套书里的经典解法,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应变速度和决断力。

评分

喜欢看书,阅读是一种生活态度

评分

除了买早了别的都好~~

评分

除了买早了别的都好~~

评分

除了买早了别的都好~~

评分

除了买早了别的都好~~

评分

喜欢看书,阅读是一种生活态度

评分

除了买早了别的都好~~

评分

喜欢看书,阅读是一种生活态度

评分

除了买早了别的都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