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0
百岁老人杨绛的生命已经跨越了两个世纪,她的生命历经了中国社会动荡、混乱的几十年。本书以清新细致的笔触描绘了钱锺书眼中“贤的妻,才的女”,记述了这位世纪才女充满柔情、磨难的一生,展现其如何一步步获得“先生”的赞誉,让人深刻体味到穿越荆棘的朴实平静,理解何谓“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朱云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畅销书作家,企业高管,一个迷恋美好的灵犀女子。热爱文字,笔走四方,善于以诗词来诠释社会,心似兰草,文字清丽温婉。热爱旅行,脚步遍及世界。其人,有绝世之姿,却无妖冶之态。白天,是企业的霸道总裁,夜晚,是小小世界的女王。著有《撒哈拉的眼泪:三毛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传 》《黄金时代:萧红和萧军的乱世情缘》等。
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周国平
杨绛让我看到了“过去的品质”,这是一种哑光却不暗哑,低调却不哽咽,醇香却不刺鼻的品质,它像北极光:明亮、坚韧、耐寒,在人格的高纬度闪闪发光。
――黎戈
杨绛与钱钟书的爱情一直流传为一段佳话。沧桑岁月里,他们真正做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无论有多少艰难困苦,他们都携手走过,风雨同舟。
——夏墨
她永远宁静,永远恬淡,永远低调,永远知足又不卑不亢。苦难磨不去她的棱角,只会让她看透生命的本质。
——李清秋《不负流年,不诉离殇:杨绛传》
序言 001
推荐序 001
第一章|童趣书香 001
第一节 时光跑在小时候 002
第二节 坐着轮船,泊到未来 008
第三节 命运的序曲裹着成长芬芳 015
第四节 温厚的父亲,温暖的知己 021
第二章|筑梦清华 027
第一节 有一种青春叫大学 028
第二节 选择一种命运 033
第三节 友谊比花园还芬芳 039
第四节 收一串脚印 045
第三章|相遇携手 051
第一节 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 052
第二节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059
第三节 沉醉在异国岁月 065
第四节 天使来到身边 072
第四章|奔向故土 077
第一节 走在巴黎的那一年 078
第二节 硝烟弥漫在“孤岛” 083
第三节 奔走在命运的路上 089
第四节 相伴细水流年 095
第五章|投身剧本 101
第一节 炫舞在战场 102
第二节 剧场里的风云巨变 107
第三节 垒砌《围城》 113
第四节 胜利的曙光照彻生命 119
第六章|深陷苦难 125
第一节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126
第二节 细碎的生活 132
第三节 苦难岁月流淌的故事 137
第四节 浪漫的菜园 143
第七章|辗转希望 149
第一节 岁月辗转,终将团圆 150
第二节 迎接新生活 155
第三节 平静是最大的力量 161
第四节 《堂吉诃德》的勋章 166
第八章|伤逝暮年 171
第一节 岁月无情,老病催人 172
第二节 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177
第三节 我们仨 184
第四节 人生边上的智慧 190
第九章|平静人生 195
第一节 文字里流淌的力量 196
第二节 母校的思念 201
第三节 垂馨百代共筑昆仑 206
第四节 一个人,守着三个人的故事 211
后 记 216
试读章节 序言
在这个浮躁不安的时代里,她却活得平静而温润。百年沧桑岁月匆匆划过,锻造了她如初生婴儿般洁静高贵的灵魂。她是百岁老人——杨绛先生。
她像一朵幽兰,览尽时代风雨,寂静芬芳。拨去历史的斑驳旧迹,她的人生履历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称杨绛女士为“先生”是对其才学和为人的肯定和尊敬,其人其文,其渊博的学识,深厚涵养和人格魅力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意。
世事皆有因果,大师并非天定,“先生”的经历也是如此。
完善的人格和家庭的幸福来自于充满温暖和关爱的成长环境。父亲给予了她富足的爱和良好的教育,也给予了她知己般的尊重;母亲的温柔滋养着她纯澈的灵魂;相亲相爱的姐妹让她远离孤单,学会了爱与包容。这些爱饱满了她的灵魂,庇佑着她走向成人和独立。
无常是生活的常态,磨难总是占据大比例的人生,但她一向坦然处之,不怨不怒。所以当爱情自然而然地到来时,喜悦加倍许多。美好的爱情,给了她这风雨一生中最好的礼物。
在那个高唱爱情凯歌的年代,众多的文人名士,演绎着爱的风花雪月和悲欢离合,而他们的爱,在那个时代的浪涛里波澜不惊,平静如水。
第一次的相逢,就仿佛早已命中注定。她与钱锺书,有着相近的家庭背景,相同的爱好,相似的观念……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这刚刚好的爱,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幸运。从相遇开始,他们始终陪伴彼此,白首不相离,守着爱情,踏过苦难,铸成文坛一对眷侣的佳话。
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把它念给钱锺书听,钱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一段简单的对答,雕刻了坚定的爱,足以在漫漫人生路上,抵御命运的风沙。
杨绛不仅是“最贤的妻”,也是“最才的女”。她乐观而宁静的文字,充满了智慧,温润着无数人的心灵。她总是孜孜不倦地学习,47岁时,她开始学习西班牙文,翻译《堂吉诃德》,历时二十年,一本伟大的译著终于问世,她也因此获得了西班牙国王颁发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的殊荣。荣辱滤过生命,她的心头却波澜不惊。
多年后,岁月在她渐渐苍老之时,却给予了她沉重的打击。人生暮年,老病相催,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三个人在这漫漫人生路上,就此失散了,独余她一个人孤独地行走在这世间。她用剩下的时光,编写《我们仨》的故事,以温暖的回忆支撑生命。她喜欢将云谲波诡的世事变化揉化成一纸的平静如水,当你潜进那平平实实的文辞间,猛然惊觉文底是经历史洗练后的深厚与沧桑,一如杨绛先生本人性格的低调平静,貌似淡然祥和,但与其经历和学识相结合,细寻之下,你会惊叹地发现那种震动人心的力量。
这一生苦难与幸福的交织,在她的灵魂里留下了沉甸甸的智慧。得失悲喜,际遇如潮水涨落,面对生命的嘉赐,又或人生的无常,从从容容是她不变的姿态,智慧是灵魂里最丰厚的宝藏。她平静而温暖地活着,让人们忘记了时光的残酷,命运的无常,感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推荐序
杨绛先生走了,整个世界炸开了锅,我被朋友们纷纷告知消息。可那一天我却一直沉默,忍不住自问,为什么当她走了,才被整个世界记起?这让我有些难过。可我知道,杨绛先生此生善良宽容,愿以一生智慧,给人们最温暖的照拂,这也是为何多年来我对先生都深怀敬意。
杨绛先生离去,整个世界思念如潮,席卷网络。我们看到了各种方式的悼念。当她离去,许多人才发现,世间曾有如此才华横溢的才女,留下诸多经典之作;当她离去,许多人才发现,往昔岁月里,她曾那么温暖美丽;当她离去,许多人才发现,她的爱情,她的人生,如此富有生趣;当她离去,许多人才发现,她曾经说过那么多金句,又总是能说到人的心坎里……
可是,你看到的那些,都不过只是她生命中的某个片段。她真正的智慧,不只是那只言片语,而是蕴藏在她百年的人生里。
所以,衷心地希望你读一读这部作品。这是闺密朱云乔的心血之作,融汇了我们三个人对杨绛先生共同的怀念。犹记得那些年的下午茶时光,我、朱云乔、李清秋一起品读杨绛先生的作品,聊她的人生。智慧的种子,就深埋在那点滴时光里。一直以来,我们都时时感恩着杨绛先生的启迪。
我的朋友,就让我们微笑着目送杨绛先生离去。希望你能静下心来把这本书读下去,让她生命中温暖的力量,流淌到你的生命里,这便是我们对杨绛先生最好的怀念。
——夏墨于2016年5月25日
第一节 时光跑在小时候
记忆中那个伫立在窗前、仰望蓝天的女孩,不知在何时早已褪去了稚嫩,选择沉寂和温润,神色中多了一份安静和温润。回忆好似一位画家,在斑驳的时光长河中刻写隽永的美好。这数百年间的纷纷扰扰,在她眼里不过是蜕下华丽外衣的空壳,唯一值得眷恋的只是内部填充的属于自己的永恒。所以,她愿意静下心来,让席卷生命之光的微风轻抚脸颊;而我们也愿意静下心来,共同倾听这个名叫杨绛的女子的传奇一生。
犹记得那年,时光静好,生命的轮回承载着整个家族的喜悦与期盼,杨绛就是在这样的期盼中来到了这个世界。在北京一个租来的院子里,小小的生命开始绽放耀眼的光芒。初生的孩子,必定受到家族的宠爱,但却没有人能够料想到小杨绛会在经历种种后,洗净铅华,成就最美的一段传奇。
小杨绛虽然出生在北京,但祖籍是江苏。这样的南北结合,使得她的性格里有着不同于一般女子的温润与坚强。
杨绛的家庭,充满着和美与幸福,父母虽然是包办婚姻,但幸运的是两人年龄相仿,也志同道合,杨绛从小便没有传统婚姻带来的家庭问题,甚至可以在这样幸福的氛围中肆意享受父母和亲人的关爱。这种懂爱会爱的能力让她在面对今后的困难时一直保有希望之心,善待身边人,珍惜获得的所有。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字补塘,笔名老圃,江苏无锡人。早年留学日本、美国,取得法学学位,精通日文、英文及多种外语。他特别好学,考证名物,溯流探源,精研中国南北各种方言,而且兼通诸多东亚各国已经消失的文字。他曾是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志士,有着检察官、律师、报社记者、学者的职业经历。性格刚正不阿,人生几多坎坷,可谓通才博识,铁骨冰心。
杨荫杭学识渊博,自然笔头功夫也是极好的,一生有过两部著作:《名学》和《逻辑学》。而在之后有人曾经询问过杨绛关于腐败之风的看法,杨绛丝毫没有犹豫地拿出父亲在《说俭》中的文字应对:“奢靡是君主政体、贵族政体的精神追求。而共和之精神,则力求俭朴,‘孟德斯鸠论共和国民之道德,三致意于俭,非故作老生常谈也’,绝不能‘生活程度高而人格卑’!社会风气奢靡,会直接加剧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的歪风邪气!”话语间字字都是很深刻哲学见解,透彻分析社会现状的原因和应解之道。百年前的文章,就是现今读来都甚觉精辟,令人肃然起敬。
在杨绛心中,父亲是个刚正不阿的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杨荫杭身上透出的是律己和公正的魅力,她喜欢将父亲描述为一个坚守自己信条的人,像是“铁面包青天”。这个称呼可不是随意乱取的,杨荫杭在北洋大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因为看不过大家被“洋人事件”吓得厉害而主动站出来,最终被冠了个“滋事生非”的罪名,被学校开除。
可就算是这样,杨荫杭也丝毫没有后悔之意,独有的信念变成了支撑所有的利器。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信仰是父亲身体里流淌的血液。守卫信念,不畏外胁,这种对信念的坚定和执着深刻影响着幼年的杨绛,成为她养成独立人格,拥有自我判断和理想信念的文化基础,而这种身怀信念感的特点也毫无保留地遗传到了杨绛身上。
杨家在当时算不上是富裕家庭,杨荫杭虽然拥有这些不凡的经历和头衔,但终究还是个“寒素人家”。小杨绛是第四个孩子,即便如此,杨家夫妻二人也并没有让孩子吃到苦头,虽然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倒也温暖。小杨绛除了有个神气的父亲,还拥有一个传奇的母亲——唐须荌。
唐须荌本是无锡人,在上海女子中学务本女中上过学,在那时也算得上少有的知识女性了。唐须荌身上凝结了中国传统女性所有的优点,贤良又持家,再加上读过书,自然透着一股宁静温煦之气。
小杨绛觉得母亲很漂亮,不是那种浓妆艳抹的美,而是自然的、天生的美。母亲不仅皮肤白皙,性格也温文尔雅,不急躁,一直以来都如此稳当妥帖,母亲成了杨绛心中美好与幸福的标榜。
父母之间的同心同德,伉俪情深,给了杨绛潜移默化的教益,她懂得了爱的伟大和不易。
唐须荌很喜欢读书,闲暇之时,便会翻开书本,她喜欢在群书中体会不同的世界,扮演不同的人物,经历不同的人生。《石头记》《聊斋志异》《缀白裘》……都是她的最爱。
不单单是简单的阅读,唐须荌时常会加入自己的见解,待与杨绛一说,杨绛认为母亲是聪慧的,这种文体感是很少有人能承载的,而母亲就是其中之一。也因此,杨绛对母亲产生了更多的喜爱和敬意。
在杨绛的印象中,很多时候,母亲都是娴静的,她常常手捧书本倚在窗旁,阳光轻洒在她的头发和侧脸上,镀上一层暖金色,为她更添了几许温柔和美的气息,这样的景象在小杨绛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女子的美好,大抵如此吧!宁静而温润,泛着柔美的光晕,所以,杨绛一直希望成为母亲这样的人,如水般温柔静好,“利万物而不争”。美好的事物,可以浸润、滋养周围人的心灵,她们是幸福之源,是遇见的人的福音。
似水流年的岁月里,有平静美好的温暖,但也少不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事,但无论生活是坎坷还是平顺,杨荫杭和唐须荌自始至终都相处融洽,没有争吵和伤害,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即使面对困难,也不会相互指责抱怨,而是互相分担。
就这样,杨绛和姐姐、弟弟、妹妹们一直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父母的融洽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杨父杨母用开明的教育方式培养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儿女。
书香门第的家庭氛围虽然能够给孩子提供知识和养料,但也很容易限制孩子的个性和发展。可幸运的是,杨绛的父母更愿意让孩子们自由成长,并注重培养他们足够的信心和耐心,而这些努力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杨绛的童年是由多彩气泡构成的美妙世界,她出生时瘦瘦小小的,为此杨荫杭还笑称非要双手很靠拢才能将孩子抱起;长大后杨绛虽也是全家个子最矮小的那个,却是所有人最喜爱的一个。
命运似乎对小杨绛尤为偏爱,从小父母充分的疼爱与包容让她获得充足的安全感,自己的健足使她有余力推己及人,并关怀别人。这种认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为人处世,成为她一生的行为准则,一生的财富。温雅自然不失天性,便是儿时岁月车轮留下的滚滚印记。
幸福的家庭,为杨绛的人生撑起了一个温暖的背景,而烽烟滚滚的时代,却为杨绛拉开了一个巨大的时代幕布。
当时正值辛亥革命,中华大地上酝酿着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仿佛顷刻间一切都将会改变,抛弃传统、迎接全新成为整个时代的唯一主题。那时杨荫杭担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的厅长,而后又被调任至浙江省,全家也追随他的脚步来到了美丽的杭州。
杨荫杭本就是个固执的人,刚正不阿也是众所周知的,他心中的那套信念就像一把戒尺,时刻敲打着他,提醒他不要走上错路。只是这样的处世方式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当时的省长屈映光就到袁世凯跟前嚼舌根。
然而,天下事往往无巧不成书,袁世凯当时的秘书正是杨荫杭留学时的好友,所以很幸运地,杨荫杭非但没有受牵连,还被认定为好人。此事一出,虽然杨荫杭躲过了一劫,但是为了一家人的安危,他不得不明哲保身,离开杭州。就这样,在生命的旅途上,辗转一番,杨家人又声势浩大地重回了北京。
小杨绛毕竟年幼,对父亲的工作了解甚少,但自小的崇敬感只能有增无减,直至长大懂事,明白了父亲的为人,再回想这件事,更是为有着这样的亲人榜样而骄傲。
回到北京对于杨绛来说是人生一个很大的转折点,这个她出生的地方,于她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还是承载了太多回忆与成长故事的城市。她在这里种下了一个情感的种子,让她难以割舍忘怀,这座城市又如同一位师者,让她明白了什么是不易,什么是人生无常。
重回北京,不仅仅有熟悉的情感和记忆,也有新奇的故事。例如,第一次见到满族人。这对于小杨绛来说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当时杨家所居之处的房东是一位满族妇女,时常身着旗袍,脚上蹬着高底鞋,这种高底不同于一般的鞋子,鞋跟处于鞋子正中央,受重力完全集中到脚底中间,困难度自然不可小觑。可小小的杨绛从来没有对此屈服过,她幼小的身躯里有颗勇敢的心,她愿意去挑战,长大后一定也要穿双这种鞋走走,好似克服了这个,而后的一切困难苦痛也就不再可怕了。
因为家庭关系,小杨绛一直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后就读过北京女高师附小、上海启明女校、苏州振华女中。父母对她的教育问题一直很重视,再苦也不能苦教育,这句话在杨家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杨绛是争气的,她对得起父母的疼爱,更对得起自己心中那份梦想,尽管还是那么小的一颗种子,但她坚信总有一天定会长成参天大树,充满盎然生机。
只是这样的美好和安稳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由于时局动荡加之生活艰难,杨荫杭一家在北京并没有停留多久就决定回到故乡了,而这次变迁也成了杨绛心中不可磨灭的阴影。生活的拮据使小杨绛终究走出幸福编织的美梦,降落现实,被迫学会了成长。
第二节 坐着轮船,泊到未来
火车鸣起了汽笛,缓缓地驶离了北京站。杨绛好奇地趴在车窗边,看着两旁向后移动的人和建筑。她不知道列车在向前开动,以为外面的建筑动了起来。她想去问问父母这是为什么,但看到父母严肃略带伤感的表情,她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她老实地坐回自己的位置,不时向外面眺望,思考着自己小世界里的故事。
回故乡江南的旅程是漫长而艰辛的。杨荫杭一家从天津下了火车后,立马找了家客栈休息,准备两天后搭乘客轮赶往上海。一家老小和一大堆行李,都拥挤在不甚宽敞的客栈里,母亲唐须荌因晕车呕吐,无法照料孩子们,杨荫杭只能又当爹又当妈,照料着满地乱跑的孩子们。漫长的旅途,充斥着复杂的心绪和疲乏,可看到孩子就如同看到希望,他们给了杨荫杭源源不断的力量,给了他抵御一切疲惫的信念。
在休息两天后,母亲唐须荌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杨家人没有继续在天津逗留,当天上午,一家人就登上了天津开往上海的客轮,踏上了漫长的海上之旅。
海上的旅程是枯燥的。对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子来说,宽敞的船舱也显得狭窄。小杨绛的姐姐们都安稳地躺在床铺上休息,她们不愿在晃荡的船舱上走动。父亲母亲也在床铺上说着悄悄话,似乎在商量着什么。小杨绛感到很无聊,趁父母不注意,悄悄地翻下了床铺。她小心地穿上鞋子,披上外套,蹑手蹑脚地走出了船舱。
走出船舱的那一刻,她深受震撼,她没有料想到,海上的夜景竟是如此璀璨。海风微微轻拂她的脸颊,她望向这无边的夜晚,感受到的是浩瀚的宁静,夜空中没有徘徊的乌云,只有一轮明月和满天的繁星。寂静的夜里,浪花翻滚的声音、螺旋桨划开水面的声音格外清脆,仿佛翻滚在她的心底。满天的繁星安详地挂在夜空中,照着夜空下熟睡的人。
渐渐地,夜深了,甲板上吹来微凉的海风,杨绛回到了船舱,心中想着甲板上的月亮,想着如诗如画的海面,夜里的海风从窗外吹过,也吹起了杨绛嘴角的一丝微笑。这一夜,杨绛睡得格外香甜,任由这船儿将一家人载到未来的时光。
在海上颠簸多日后,一家人终于来到了当时东方最繁华的大都市——上海。这座风云际会的城市,充斥着灯红酒绿的诱惑,但这里并不是他们旅程的终点,才下客轮不久,他们又登上了一艘拖轮,这才是前往目的地的最后一段旅程。
下了拖船后,一家人都非常疲倦,这些日子的旅程颠簸而劳累,每个人脸上都布满了倦色。但身为一家之主的杨荫杭不能休息,他下了船后,就去找可以让一家人落脚的地方。
很快,父亲杨荫杭就找到一处还算合适的暂住之地。房子虽然有些破旧,但好歹还算宽敞,可以让一家人舒服地住下。
这个新房子不同于北京的四合院,方正厚实,是典型江南水乡院落,有着江南民居特有的温婉细致。在这所房子的厨房后面,有一座连接院子后门的木桥,杨绛常常站在这座木桥上,看着河面上往来的船儿,仿佛一幅幅流动的画卷。
这样新奇精致的生活景致让杨绛感到十分好奇,因为每天她只需坐在自家的院子里,就可以看到往来的船只,这是在北京的处所里绝不能见到的场景。所以,少女的心,很快就被这美景占据了。
杨绛先生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杨绛先生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好
评分东西收到了~,是正品,质量很好,价格也不错,包装很好~,运送过来也没有磕碰,配送速度 给力,京东快递小哥服务态度好,下次还来买,推荐给大家哦~~
评分很好的书当然我是为了物流买的
评分便宜实惠送货快!
评分货物收到,完好无损,非常好。
评分货物收到,完好无损,非常好。
评分很好的书当然我是为了物流买的
评分质量很好。。
评分还不错 快递很快
杨绛先生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