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叶》一书为努尔兰博士所作,以其博士论文作为基础,将碎叶城作为研究对象,是目前国内对该遗址较为全面的研究著作。作者首次充分结合史料文献与阿克贝西姆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运用考古学、语言学、历史学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将以往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集中和梳理,对于宗教、汉文碑铭等方面的研究,也有许多创新之处,是一本非常难得的体现高水平考古学研究的综合著作。
碎叶城在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国阿克?贝希姆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西域名城,入唐为西北边防重镇,也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19世纪90年代以来,俄国与苏联考古学家在碎叶城进行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相继发现唐代碎叶子城、罗城遗迹和许多重要宗教遗迹,并发掘出唐代碑铭、碑额及其相关文物。这些重大的考古发现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但国内对这一历史名城的专题研究尚属空白。本书主要用考古学方法,结合文献资料,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以唐代为中心对碎叶考古遗迹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作者的工作得出了许多重要的结论:通过考古学类型学分析,碎叶城历史的发展可大体分粟特、唐和喀喇汗朝三个文化时期。通过以碎叶唐代遗迹为切入点,书中重点讨论唐代汉文碑铭、汉式钱币和王方翼筑城碎叶以及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等问题。这些研究表明,唐代中原文化,不仅对碎叶,而且对整个楚河流域都产生重大影响,是中原汉文化西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唐朝的佛教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楚河流域地区,从而出现了以大乘佛教为主的楚河流域佛教中心——碎叶和新城(Nevaket)。
全书拟分七个部分:首章是导言,笔者先介绍了楚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而分析了楚河流域古代城市出现的自然条件。其次根据汉文历史文献、俄文考古资料论述了碎叶古城的历史背景。第二章介绍了碎叶遗址考古调查简史和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第三章为碎叶古城遗迹与遗物,主要介绍了碎叶城所有发掘点出土的遗迹和遗物。第四章分期研究,根据遗址结构,本人选择了具有分期意义的遗物和钱币资料,进行考古学类型学分析。目前的考古发掘表明,碎叶城历史的发展至少分三个时期:一期为粟特—西突厥时期;而第二个时期相当于唐代,是碎叶城的繁盛时代;第三期为突骑施—葛逻禄—喀喇汗朝时期。第五章讨论唐代碎叶城,以碎叶唐代遗迹为切入点,重点讨论唐代汉文碑铭、汉式钱币和王方翼筑城碎叶以及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等问题。唐代是碎叶城全面繁荣的时期,笔者的研究表明,唐代中原文化,不仅对碎叶,而且对整个楚河流域都产生重大影响,成为了解中原汉文化西传的一个重要窗口。第六章唐代碎叶宗教遗迹,分别讨论碎叶城的佛教、景教、火祆教文化。作者经过比较研究写到:唐朝的佛教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楚河流域地区,从而出现了以大乘佛教为主的楚河流域佛教中心——碎叶和新城(Nevaket)。第七章结语,概括地总结了整本书的研究成果。
本书稿的作者为努尔兰·肯加哈买提,1989年新疆大学历史系学士, 2007年获得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学位,2007-2008年京都人类与自然研究所博士后,2008-2011年于哈萨克斯坦马尔古兰考古研究所、哈萨克斯坦古米列夫欧亚大学突厥学与阿尔泰学研究所工作等处工作,2011年起任德国波恩大学东方与亚洲学院汉学系访问教授,出版有Chinese and Asian Geographical and Cartographical Views on Central Asi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Special Edition). Journal of Asian History 49 (2015)等。
第一章导言1
第一节碎叶古城的自然地理环境1
第二节历史背景6
第三节楚河流域和伊梨河流域古代城市比较研究
第四节混一疆理图上的楚河流域和周边地区:唐代西突厥和东突厥
第二章碎叶遗址考古调查简史26
第一节前辈学者的调查工作26
第二节伯恩施塔姆的发现27
第三节科兹拉索夫的调查28
第四节碎叶考古新发现30
第五节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32
小结33
第三章碎叶古城遗迹与遗物35
第一节碎叶古城的形制布局35
第二节碎叶古城城墙遗迹39
1.缭墙和壕沟39
2.子城城垣40
3.罗城城垣41
第三节碎叶古城建筑遗迹与遗物42
1.子城的遗迹与遗物42
2.罗城的遗迹与遗物58
3.关厢的遗迹遗物68
小结88
第四章分期研究89
第一节碎叶古城各期年代89
第二节粟特—西突厥时期91
第三节安西四镇时期95
第四节突骑施—葛逻禄—喀喇汗王朝时期98
第五节废弃年代101
第六节碎叶出土钱币年代问题103
小结108
第五章唐代碎叶城110
第一节安西都护府与碎叶镇110
第二节王方翼衙署114
第三节宫城120
第四节碎叶出土唐代碑铭123
小结137
第六章唐代碎叶宗教遗迹138
第一节佛教遗迹与唐代大云寺138
1.碎叶佛教遗迹138
2.伯恩施塔姆佛寺139
3.碎叶第一佛寺145
4.碎叶第二佛寺148
5.碎叶唐代佛寺出现的历史背景154
第二节景教遗迹161
1.景教在碎叶和中亚的传播161
2.碎叶城景教堂的发现166
3.碎叶第一景教堂166
4.碎叶第二景教堂168
5.粟特景教对中国景教的影响173
第三节火祆教遗迹183
1.火祆教在七河流域的传播183
2.碎叶故城火祆教遗迹185
小结193
第七章结语195
参考文献(1897-2007)201
译名对照表222
后记231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实在令人拍案叫绝。它采用了多重视角和非线性叙事的手法,但处理得极其流畅自然,完全没有那种生硬的跳跃感。不同人物的记忆和叙述在时间线上交织、重叠,如同两条河流最终汇入同一片海洋,这种手法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维度和深度。我们通过不同的“碎叶”——不同的视角,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真相,或者说,是拼凑出关于那个“真相”的不同侧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如何巧妙地处理了“遗忘”与“记忆”的主题。有些信息是故意模糊的,有些细节是刻意被省略的,这种“留白”的处理,比直接告知读者一切要震撼得多,它将解释权部分交给了读者,引发了无尽的猜想和讨论。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碎叶》具有极高的重读价值,每一次重读,我都能从之前忽略的角落里,发现新的线索和更深层次的含义。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像是在探讨人类如何构建自己的历史和认知结构的过程,精妙绝伦。
评分说实话,我是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才开始接触《碎叶》的,一开始还有些疑虑,担心这又是一部故作高深的文学作品,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独特,它不像传统叙事那样面面俱到,反而更像是一种碎片化的、极具个人色彩的诗意表达。作者似乎更偏爱使用意象和象征来推动情节,而不是依靠直白的对话或行动,这使得初读时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捕捉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微光。然而,一旦你适应了这种独特的节奏和语言的韵律,你会发现它带来的阅读快感是其他作品无法比拟的。它迫使你的思维活跃起来,去主动构建故事的完整面貌,这种参与感是令人沉醉的。特别是书中对于某个特定地点的描写,简直达到了令人窒息的纯粹,那种光影、那种气味,仿佛都能穿透纸面,让你身临其境。读完之后,我花了很长时间才从那种强烈的代入感中抽离出来,回味着那些散落的、闪光的片段,这本书更像是一块打磨得极其精细的宝石,需要特定的角度才能折射出它最完美的光芒。
评分从文学技巧的角度来看,《碎叶》无疑是一部值得被认真对待的作品。它没有追求商业上的爆款效应,而是致力于探索语言表达的边界和叙事艺术的可能。作者对节奏的掌控,尤其是在叙事张力达到顶峰时的戛然而止,处理得极为干净利落,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这种高级的留白,是许多作品难以企及的。此外,这本书在氛围营造上的功力非凡,它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带着历史沧桑感的氛围,这种氛围几乎和故事本身融为一体,成为了叙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作者是如何在如此庞杂的素材中,梳理出一条清晰而富有美感的脉络的。这不仅是对情节控制力的考验,更是对作者世界观构建能力的集中体现。总的来说,《碎叶》是一部需要沉下心来,带着敬意去品味的佳作,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次深入体验复杂人性与历史必然性的绝佳契机。
评分我得承认,《碎叶》一开始读起来是有些挑战性的,它的开篇并没有立刻抓住人心的爽点,反而用一种近乎疏离的笔调铺陈着背景,让人感觉像是置身于一场缓慢降临的浓雾之中。但请相信我,一旦你坚持读过前三分之一,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会让你对作者心生敬意。作者似乎对人性的幽暗面有着近乎冷酷的洞察力,他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在极端环境下,人性可以展现出的复杂、矛盾乃至卑劣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他同时也捕捉到了那些微弱却坚韧的希望之光。这些光芒往往不是来自于英雄式的壮举,而是来自于最平凡人物之间最细微的善意和互相扶持。这本书的情感冲击力是内敛而持久的,它不会让你嚎啕大哭,但会让你在深夜里,久久地凝视着天花板,思考人与人之间关系中最本质的东西。这是一种深沉的悲悯,它既是对历史的喟叹,也是对现世的警醒。
评分这本《碎叶》初读,便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厚重感,仿佛作者并非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是在重构一段被时间尘封的记忆。行文的节奏把握得极佳,时而如涓涓细流般细腻地描摹人物的内心挣扎,时而又如同惊涛骇浪般,将宏大的历史背景骤然展开,让人在猝不及防中被卷入那个时代洪流。作者对细节的关注令人称道,无论是场景的布置还是人物服饰的描绘,都透露出深厚的考据功底,使得整个虚构的世界拥有了令人信服的质感。尤其是对几位核心人物命运的刻画,那种身不由己的宿命感,像一根无形的丝线,紧紧牵动着读者的心弦。读到一些关键转折点时,我甚至会忍不住停下来,细细品味作者笔下那种蕴含的深意,那种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下,暗涌着巨大情感张力的手法,着实高明。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将所有的复杂性摊开在你面前,任由你在这片“碎叶”构成的林间小径上独自探索,去感受那些关于选择、失去与坚守的永恒主题。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场漫长而深刻的朝圣之旅,每翻过一页,都像是又多走了一段路,收获了些许领悟。
评分这本书写的不错
评分这本书写的不错
评分经典著作,值得大家购买
评分很好的书,展示了西域文明的丰富
评分送货速度一流,内容无须多言。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还好,买到了感兴趣的书,物流很快!
评分好书,最近难得静下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