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史(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拜占庭帝国史(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志强 著
图书标签:
  • 拜占庭帝国史
  • 拜占庭
  • 历史
  • 中世纪史
  • 欧洲史
  • 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政治史
  • 文化史
  • 宗教史
  • 社会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27158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2005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8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研究拜占廷帝国史的专著,全书采用通史与专题史想结合的方法,按王朝成立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君士坦丁时代、查士丁尼时代、伊拉克略时代、毁坏圣象时代、马其顿王朝的统治,以及帝国衰落与十字军运动、尼西亚流亡政府、拜占庭末代王朝与灭亡等,从而较为全面阐释了拜占庭帝国的产生、发展及影响。


  

作者简介

陈志强,曾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世界史教授、博士生导师、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东欧拜占廷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世界中古史研究会副理事长。1952年8月出生于天津市,1982年初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1994年10月在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获得历史考古学博士学位。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雅典大学、赫尔辛基大学等高等学府从事讲学和合作研究工作。长期致力于拜占廷历史与文化研究和欧洲一体化问题研究,并从事欧洲中世纪史和欧盟历史教学,出版《拜占廷帝国史》、《拜占廷学研究》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考古学报》、《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曾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项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拜占庭帝国史(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拜占庭帝国的悠久历史、独特的文化以及其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作为罗马帝国东部的延续,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屹立千年,在政治、军事、宗教和艺术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本书旨在系统梳理拜占庭帝国从其鼎盛时期到最终覆灭的复杂历程,并着重分析其对后世欧洲乃至近东地区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一部分:帝国的奠基与早期发展 本书首先回顾了拜占庭帝国的起源,从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君士坦丁堡开始,详细描绘了这座“新罗马”的崛起过程。早期拜占庭在政治上继承了罗马的官僚体系和法律传统,但在文化和宗教上逐渐形成了以希腊语和东正教为核心的鲜明特征。 查士丁尼大帝(公元527-565年在位)的统治是帝国早期的一个高峰。本章详述了查士丁尼致力于恢复罗马昔日荣光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对西罗马故土的收复,虽然这些胜利未能持久,但其意义深远。更重要的是,本章重点分析了《查士丁尼法典》(Corpus Juris Civilis)的编纂工作,这部法典不仅是拜占庭法律体系的基石,也为后世欧洲大陆法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修建,体现了帝国在建筑和艺术上的辉煌成就。 然而,早期帝国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包括波斯萨珊王朝的长期对抗、斯拉夫民族的入侵以及瘟疫的肆虐。本书细致分析了这些内外压力如何塑造了拜占庭早期的国家结构和军事策略。 第二部分:中世纪的转折与中兴 中世纪是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关键时期,帝国在经历了6世纪的危机后,开始向一个更具东方色彩、更依赖军事化管理的体制转型。 本书深入探讨了“伊苏斯王朝”时期(公元7世纪至10世纪)的剧变。穆斯林势力的崛起,使得帝国失去了埃及、叙利亚等富庶的东部行省,国土范围急剧缩小。面对生存危机,拜占庭发展出了“军区制”(Themata System),将军事和民事权力集中于地方总督手中,极大地提高了帝国的军事动员能力和防御效率。 宗教方面,726年至843年间的“圣像破坏运动”是理解拜占庭社会和教会关系的重要一环。本章剖析了这场运动背后的神学争论、政治动机以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最终以“正统的胜利”告终,确立了东正教的地位。 随后,马其顿王朝(公元867-1056年)带来了帝国的“黄金时代”。本书详细描述了军事上的辉煌复兴,通过对巴尔干地区和中东战线的胜利,帝国重新掌控了地中海东部的部分区域。同时,文化和学术也迎来了复兴,教育机构得到巩固,希腊语文学和科学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米迦勒三世及其后的统治者在外交上采取了更为灵活的策略,尤其是在与罗斯(基辅罗斯)的交往中,东正教的传播对斯拉夫世界的文明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第三部分:帝国的衰落与十字军东征 11世纪是拜占庭历史的转折点。曼齐刻尔特战役(1071年)的惨败,标志着帝国在小亚细亚核心地区的军事优势彻底丧失,塞尔柱突厥人的入侵为后来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本书对十字军东征的分析尤为深入。初衷是帮助拜占庭收复失地,但随后的历史进程显示,西方十字军对拜占庭的猜疑和敌意日益加深。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对君士坦丁堡的洗劫,是拜占庭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一事件不仅摧毁了帝国的物质财富和政治权威,更造成了东西教会(天主教与东正教)之间难以弥合的裂痕。本书详细描述了君士坦丁堡陷落的细节,以及帝国分裂为数个流亡政权(如尼西亚帝国、伊庇鲁斯专制国)的混乱局面。 第四部分:帕列奥洛戈斯王朝与最终的覆灭 1261年,尼西亚帝国成功收复君士坦丁堡,建立了帕列奥洛戈斯王朝。然而,回归的帝国已是一个徒具虚名的庞大躯壳,它不仅面临着西方的压力(如威尼斯和热那亚的经济渗透),更重要的是,来自北方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威胁日益迫近。 本书对帝国晚期的内部纷争、财政枯竭和外交困境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尽管文化和艺术在这一时期(帕列奥洛戈斯文艺复兴)依然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但军事上的无力使得帝国如同一个被围困的孤城。本书详细记述了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最后陷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攻城部署,君士坦丁十一世的英勇抵抗,以及这座千年古都最终归于奥斯曼帝国的历史瞬间。 结语:不朽的遗产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总结了拜占庭帝国的历史遗产。它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实体的终结,更是罗马传统、希腊文化和东正教信仰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拜占庭的法律、艺术、神学思想以及其作为欧洲抵御东方扩张的千年屏障的角色,共同构成了西方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书旨在通过对这些复杂历史的深入考察,向读者展示拜占庭文明的丰富性与持久的时代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乎其对单一帝国历史的梳理。更深层次地,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例,展示了“如何思考历史”。作者在阐述拜占庭如何继承罗马衣钵、如何影响东正教世界、乃至在漫长岁月中如何艰难地在中西文明的夹缝中求存时,都在不经意间揭示了文明冲突、文化韧性以及制度僵化的普遍性教训。这种宏大的历史视野,使得我们今天的世界格局和文化形态,似乎都能找到某种遥远的影子。对于任何一位对文明兴衰、帝国逻辑乃至地缘政治有着深刻思考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其坚实而又充满启发性的思想平台,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个特定帝国的历史记录,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政治文明普遍规律的深刻探讨。

评分

我注意到作者在处理史料的引用和批判性分析上,展现出了极高的学术素养。这不是那种只罗列已知事实的“二手”历史书,而是能够明显看出作者在消化、吸收了大量原始文献,并与当代学界的各种主流及非主流观点进行了深入对话。特别是在一些关键历史节点的解读上,作者并没有急于给出一个板上钉钉的结论,而是提供了多角度的审视和权衡,这种审慎的态度,恰恰体现了一位成熟历史学家的风范。它鼓励读者不要被单一的叙事所裹挟,而是要保持一种质疑和探究的精神,这对于提升读者的历史思维能力非常有益。读完后,你会感觉自己对那段漫长而复杂的历史有了更立体、更具层次感的认知,而不是简单地记住了几个皇帝的名字和战役的时间。

评分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相当引人入胜的,它成功地找到了学术严谨与文学美感之间的微妙平衡点。那种文字的韵律感,时而如史诗般磅礴激昂,描绘帝国巅峰时的万丈豪情;时而又如挽歌般低沉哀婉,述说盛极而衰的无奈与悲凉。这种情感的张力被作者的笔触精准地拿捏住了,使得读者在阅读枯燥的制度沿革时,也不会感到疲惫。它没有使用过于生僻或故作高深的术语,保持了一种流畅的现代学术表达,这极大地拓宽了受众面,让对该领域有热情但非专业出身的读者也能获得极佳的阅读体验。可以说,它在保持学术纯洁性的同时,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优雅的“大众化”表达。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厚重感和纸张的质感,初次上手便能感受到它非同一般的学术分量。封面设计得沉稳大气,色调的选择恰到好处,既不失历史的厚重感,又透着一丝现代学术的精致。我尤其欣赏内页的排版,字体清晰易读,行距和页边距的设置都考虑到了长时间阅读的舒适度,这对于一部严肃的历史著作来说至关重要。通常这种学术系列丛书,在装帧上往往显得过于刻板,但这一本显然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看得出出版方在“呈现”这部作品时,也是怀着一份敬意和匠心的。光是翻阅这本书,那种仪式感就让人忍不住想沉下心来,一页一页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可以说,它在物理层面,就已经为读者建立起了一种进入深邃历史场景的心理准备,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往往是衡量一部著作出版质量的重要标尺。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结构,仿佛一位技艺精湛的史学家,带领我们穿梭于君士坦丁堡那些辉煌与衰落交织的世纪长廊中。它并非简单的时间线索的堆砌,而是巧妙地将政治、军事、宗教和文化艺术等多个维度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交织对比。读到某些段落时,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现场感极其强烈,仿佛能听见战鼓声声,看到金顶教堂的穹顶在阳光下闪耀。作者在阐述一些复杂的神学争论或复杂的朝代更迭时,总能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或者一个极具洞察力的切入点,使得晦涩难懂的概念变得相对清晰易懂,但这种清晰绝不是肤浅的概括,而是建立在扎实史料基础上的提炼。它成功地避免了传统通史的“流水账”倾向,每一章节都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细节丰富的历史画卷,引人入胜。

评分

书很好,内容和叙述方式都很好,喜欢。

评分

非常好的一套书哦,印刷的很好

评分

618太划算了,根本忍不住各种撸书,1

评分

不错的史书,值得看。买回来先屯着吧

评分

非常好,了解拜占庭帝国的一本好书,印刷很l好,值得收藏阅读!

评分

南开大学陈志强教授的经典之作。陈教授作为业内专业研究拜占庭史的专家,其准确性和客观性是毋庸置疑的。这个讲的比《拜占庭帝国通史》要详细一些。

评分

还是不错的

评分

很不错的书,物流也很快

评分

不错的史书,值得看。买回来先屯着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