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國史(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

拜占庭帝國史(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誌強 著
圖書標籤:
  • 拜占庭帝國史
  • 拜占庭
  • 曆史
  • 中世紀史
  • 歐洲史
  • 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
  • 政治史
  • 文化史
  • 宗教史
  • 社會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27158
版次:1
商品編碼:12122005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精裝
叢書名: 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8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學者撰寫的第一部研究拜占廷帝國史的專著,全書采用通史與專題史想結閤的方法,按王朝成立時間順序,分彆介紹瞭君士坦丁時代、查士丁尼時代、伊拉剋略時代、毀壞聖象時代、馬其頓王朝的統治,以及帝國衰落與十字軍運動、尼西亞流亡政府、拜占庭末代王朝與滅亡等,從而較為全麵闡釋瞭拜占庭帝國的産生、發展及影響。


  

作者簡介

陳誌強,曾任南開大學曆史學院院長、世界史教授、博士生導師、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東歐拜占廷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世界中古史研究會副理事長。1952年8月齣生於天津市,1982年初本科畢業於南開大學曆史係,1994年10月在希臘亞裏士多德大學獲得曆史考古學博士學位。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雅典大學、赫爾辛基大學等高等學府從事講學和閤作研究工作。長期緻力於拜占廷曆史與文化研究和歐洲一體化問題研究,並從事歐洲中世紀史和歐盟曆史教學,齣版《拜占廷帝國史》、《拜占廷學研究》等專著多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曆史研究》、《考古學報》、《世界曆史》等刊物上發錶論文數十篇,承擔並完成國傢和省部級項目多項,曾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纔”項目,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拜占庭帝國史(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拜占庭帝國的悠久曆史、獨特的文化以及其在世界文明進程中的關鍵作用。作為羅馬帝國東部的延續,拜占庭帝國(又稱東羅馬帝國)屹立韆年,在政治、軍事、宗教和藝術等多個領域留下瞭深刻的印記。本書旨在係統梳理拜占庭帝國從其鼎盛時期到最終覆滅的復雜曆程,並著重分析其對後世歐洲乃至近東地區産生的深遠影響。 第一部分:帝國的奠基與早期發展 本書首先迴顧瞭拜占庭帝國的起源,從君士坦丁大帝遷都君士坦丁堡開始,詳細描繪瞭這座“新羅馬”的崛起過程。早期拜占庭在政治上繼承瞭羅馬的官僚體係和法律傳統,但在文化和宗教上逐漸形成瞭以希臘語和東正教為核心的鮮明特徵。 查士丁尼大帝(公元527-565年在位)的統治是帝國早期的一個高峰。本章詳述瞭查士丁尼緻力於恢復羅馬昔日榮光的軍事行動,特彆是對西羅馬故土的收復,雖然這些勝利未能持久,但其意義深遠。更重要的是,本章重點分析瞭《查士丁尼法典》(Corpus Juris Civilis)的編纂工作,這部法典不僅是拜占庭法律體係的基石,也為後世歐洲大陸法係的發展奠定瞭基礎。同時,對聖索菲亞大教堂的修建,體現瞭帝國在建築和藝術上的輝煌成就。 然而,早期帝國也麵臨著嚴峻的挑戰,包括波斯薩珊王朝的長期對抗、斯拉夫民族的入侵以及瘟疫的肆虐。本書細緻分析瞭這些內外壓力如何塑造瞭拜占庭早期的國傢結構和軍事策略。 第二部分:中世紀的轉摺與中興 中世紀是拜占庭帝國曆史的關鍵時期,帝國在經曆瞭6世紀的危機後,開始嚮一個更具東方色彩、更依賴軍事化管理的體製轉型。 本書深入探討瞭“伊蘇斯王朝”時期(公元7世紀至10世紀)的劇變。穆斯林勢力的崛起,使得帝國失去瞭埃及、敘利亞等富庶的東部行省,國土範圍急劇縮小。麵對生存危機,拜占庭發展齣瞭“軍區製”(Themata System),將軍事和民事權力集中於地方總督手中,極大地提高瞭帝國的軍事動員能力和防禦效率。 宗教方麵,726年至843年間的“聖像破壞運動”是理解拜占庭社會和教會關係的重要一環。本章剖析瞭這場運動背後的神學爭論、政治動機以及對社會穩定的影響,最終以“正統的勝利”告終,確立瞭東正教的地位。 隨後,馬其頓王朝(公元867-1056年)帶來瞭帝國的“黃金時代”。本書詳細描述瞭軍事上的輝煌復興,通過對巴爾乾地區和中東戰綫的勝利,帝國重新掌控瞭地中海東部的部分區域。同時,文化和學術也迎來瞭復興,教育機構得到鞏固,希臘語文學和科學研究達到瞭新的高度。米迦勒三世及其後的統治者在外交上采取瞭更為靈活的策略,尤其是在與羅斯(基輔羅斯)的交往中,東正教的傳播對斯拉夫世界的文明化産生瞭決定性影響。 第三部分:帝國的衰落與十字軍東徵 11世紀是拜占庭曆史的轉摺點。曼齊刻爾特戰役(1071年)的慘敗,標誌著帝國在小亞細亞核心地區的軍事優勢徹底喪失,塞爾柱突厥人的入侵為後來的奧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埋下瞭伏筆。 本書對十字軍東徵的分析尤為深入。初衷是幫助拜占庭收復失地,但隨後的曆史進程顯示,西方十字軍對拜占庭的猜疑和敵意日益加深。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對君士坦丁堡的洗劫,是拜占庭曆史上最黑暗的一頁。這一事件不僅摧毀瞭帝國的物質財富和政治權威,更造成瞭東西教會(天主教與東正教)之間難以彌閤的裂痕。本書詳細描述瞭君士坦丁堡陷落的細節,以及帝國分裂為數個流亡政權(如尼西亞帝國、伊庇魯斯專製國)的混亂局麵。 第四部分:帕列奧洛戈斯王朝與最終的覆滅 1261年,尼西亞帝國成功收復君士坦丁堡,建立瞭帕列奧洛戈斯王朝。然而,迴歸的帝國已是一個徒具虛名的龐大軀殼,它不僅麵臨著西方的壓力(如威尼斯和熱那亞的經濟滲透),更重要的是,來自北方的奧斯曼土耳其人的威脅日益迫近。 本書對帝國晚期的內部紛爭、財政枯竭和外交睏境進行瞭細緻的梳理。盡管文化和藝術在這一時期(帕列奧洛戈斯文藝復興)依然展現齣頑強的生命力,但軍事上的無力使得帝國如同一個被圍睏的孤城。本書詳細記述瞭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最後陷落,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的攻城部署,君士坦丁十一世的英勇抵抗,以及這座韆年古都最終歸於奧斯曼帝國的曆史瞬間。 結語:不朽的遺産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總結瞭拜占庭帝國的曆史遺産。它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實體的終結,更是羅馬傳統、希臘文化和東正教信仰的保存者和傳播者。拜占庭的法律、藝術、神學思想以及其作為歐洲抵禦東方擴張的韆年屏障的角色,共同構成瞭西方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書旨在通過對這些復雜曆史的深入考察,嚮讀者展示拜占庭文明的豐富性與持久的時代意義。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敘事結構,仿佛一位技藝精湛的史學傢,帶領我們穿梭於君士坦丁堡那些輝煌與衰落交織的世紀長廊中。它並非簡單的時間綫索的堆砌,而是巧妙地將政治、軍事、宗教和文化藝術等多個維度進行橫嚮和縱嚮的交織對比。讀到某些段落時,那種撲麵而來的曆史現場感極其強烈,仿佛能聽見戰鼓聲聲,看到金頂教堂的穹頂在陽光下閃耀。作者在闡述一些復雜的神學爭論或復雜的朝代更迭時,總能找到一個恰當的比喻或者一個極具洞察力的切入點,使得晦澀難懂的概念變得相對清晰易懂,但這種清晰絕不是膚淺的概括,而是建立在紮實史料基礎上的提煉。它成功地避免瞭傳統通史的“流水賬”傾嚮,每一章節都像是一幅精心繪製的、細節豐富的曆史畫捲,引人入勝。

評分

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乎其對單一帝國曆史的梳理。更深層次地,它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範例,展示瞭“如何思考曆史”。作者在闡述拜占庭如何繼承羅馬衣鉢、如何影響東正教世界、乃至在漫長歲月中如何艱難地在中西文明的夾縫中求存時,都在不經意間揭示瞭文明衝突、文化韌性以及製度僵化的普遍性教訓。這種宏大的曆史視野,使得我們今天的世界格局和文化形態,似乎都能找到某種遙遠的影子。對於任何一位對文明興衰、帝國邏輯乃至地緣政治有著深刻思考的讀者而言,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極其堅實而又充滿啓發性的思想平颱,它不僅僅是關於一個特定帝國的曆史記錄,更是一部關於人類政治文明普遍規律的深刻探討。

評分

我注意到作者在處理史料的引用和批判性分析上,展現齣瞭極高的學術素養。這不是那種隻羅列已知事實的“二手”曆史書,而是能夠明顯看齣作者在消化、吸收瞭大量原始文獻,並與當代學界的各種主流及非主流觀點進行瞭深入對話。特彆是在一些關鍵曆史節點的解讀上,作者並沒有急於給齣一個闆上釘釘的結論,而是提供瞭多角度的審視和權衡,這種審慎的態度,恰恰體現瞭一位成熟曆史學傢的風範。它鼓勵讀者不要被單一的敘事所裹挾,而是要保持一種質疑和探究的精神,這對於提升讀者的曆史思維能力非常有益。讀完後,你會感覺自己對那段漫長而復雜的曆史有瞭更立體、更具層次感的認知,而不是簡單地記住瞭幾個皇帝的名字和戰役的時間。

評分

從閱讀體驗上來說,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相當引人入勝的,它成功地找到瞭學術嚴謹與文學美感之間的微妙平衡點。那種文字的韻律感,時而如史詩般磅礴激昂,描繪帝國巔峰時的萬丈豪情;時而又如挽歌般低沉哀婉,述說盛極而衰的無奈與悲涼。這種情感的張力被作者的筆觸精準地拿捏住瞭,使得讀者在閱讀枯燥的製度沿革時,也不會感到疲憊。它沒有使用過於生僻或故作高深的術語,保持瞭一種流暢的現代學術錶達,這極大地拓寬瞭受眾麵,讓對該領域有熱情但非專業齣身的讀者也能獲得極佳的閱讀體驗。可以說,它在保持學術純潔性的同時,成功地進行瞭一次優雅的“大眾化”錶達。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厚重感和紙張的質感,初次上手便能感受到它非同一般的學術分量。封麵設計得沉穩大氣,色調的選擇恰到好處,既不失曆史的厚重感,又透著一絲現代學術的精緻。我尤其欣賞內頁的排版,字體清晰易讀,行距和頁邊距的設置都考慮到瞭長時間閱讀的舒適度,這對於一部嚴肅的曆史著作來說至關重要。通常這種學術係列叢書,在裝幀上往往顯得過於刻闆,但這一本顯然在這方麵下瞭不少功夫,看得齣齣版方在“呈現”這部作品時,也是懷著一份敬意和匠心的。光是翻閱這本書,那種儀式感就讓人忍不住想沉下心來,一頁一頁地去探索其中的奧秘。可以說,它在物理層麵,就已經為讀者建立起瞭一種進入深邃曆史場景的心理準備,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往往是衡量一部著作齣版質量的重要標尺。

評分

非常不錯

評分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給狗東一個

評分

還是不錯的

評分

看看,瞭解瞭解,學習學習。

評分

618太劃算瞭,根本忍不住各種擼書,1

評分

包裝完好,沒有損壞,送貨很快!

評分

不錯的史書,值得看。買迴來先屯著吧

評分

好得很

評分

書很好,內容和敘述方式都很好,喜歡。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