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一位重兴四分律宗的佛学大家。
是哪个节点,让他从自度度人变为普度众生?
是怎样的生活让他有“悲欣交集”的精神特质?
从家族角度探讨李叔同一生的著作。
将人生轨迹与历史背景相结合,文章厚重、耐读。
从绚烂至极到返璞归真,桐达李家自此消失,但弘一法师精神永存。
在近代天津,李叔同的家族――桐达李家属于名门望族之列。李叔同的父亲李世珍既是在籍士绅,又是盐商。李叔同的出现,为家族的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使桐达李家的名声得到了无限的延续。本书以家族为背景,不仅能带给读者更多的信息,还可以帮助读者从另一个侧面来认识李叔同。在近现代文化史上,李叔同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在个人事业正处于成熟阶段的人生中年,他却选择遁入空门,以一代高僧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这种独特的人生道路,自然有他家族的影响,也与时代背景休戚相关,本书就时代与家族对他的影响进行了重新的认知。
田涛,1966年生,山西万荣人,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现任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
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奇特的一个人,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林语堂
弘一法师是我国当代我所景仰的一位高士。——朱光潜
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丰子恺
引言:虎跑断尘缘... 1
一 桐达李家... 5
寄籍津沽... 5
进士出身的盐商... 7
粮店后街李善人... 12
二 裂变年代... 16
父业的继承人... 16
无可挽回的衰落... 20
母子情深... 23
兄弟之间... 26
三 门风与世风... 30
存朴堂遗风... 30
世家子弟... 34
海上文人... 37
蔡元培是他的老师... 41
旧路已走不通... 46
四 国粹与西洋艺术... 51
诗词、书法与篆刻... 51
寄情国粹的背后... 55
长亭外,古道边... 58
清国人志于洋画... 63
茶花女遗事... 69
艺术熏陶生活... 75
五 一半勾留是此湖... 81
二次南迁... 81
杭州的文人们... 83
我们的李先生... 88
一友二弟子... 92
能婴儿乎... 97
一层一层走上去... 102
六 佛门苦旅... 107
一介云游僧... 107
出世精神... 112
律学宗师... 117
僧界与俗界... 121
南闽岁月... 126
人生之最后:悲欣交集... 131
七 不能忘却的家族... 139
亲情的平淡延续... 139
两代人之间... 142
后人点滴... 146
附录一:李叔同家族世系简表... 149
附录二:李叔同年表... 150
附录三:主要参考书目... 152
序言(节选)
李叔同的家族──桐达李家属于名门望族之列。李叔同的父亲李世珍是一盐商,又是进士出身,商人与文人的双重身份,使这个以金钱堆砌起来的家族有其浓厚的书卷气,又有与官方合办慈善事业获取的社会名望,使他的晚年成为桐达李家最兴旺的时期。李叔同虽然没有延续父亲商人的角色,但却继承了家族的另一半遗产──书卷传统。他早年的生活交织着商人子弟的优裕和文人的儒雅,浑然天成的文人基因,造就了一个旧式的文人才子:至情至性、多愁善感、沉默寡言、重修养、求完美等文人气质,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李叔同的人生,实际上也是近现代一部分知识分子共同人生的象征。依照传统的眼光看,中国文人以经邦济世为人生理想,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文人的价值体现在“入世”上;从这样的角度观照李叔同,他本是一个可以为艺术、为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换一个角度来看,正因为传统文人始终有很强的政治责任感和经世抱负,中国学术从属于政治的格局始终未变,学术与文化失去独立性,做为文化创造者和传承者的文人只能徘徊于入世与出世、学术与政治之间,由此引发的是文人内心的矛盾冲突,而以特立独行等生活方式表达出来。李叔同走的是这个方向,在寻求彻底超脱的执意中,最终将自己的人生导向了宗教一途。
一九一八年的七月一日清晨,在西湖南隅的虎跑寺,俗世界的李叔同摇身一变成了佛门中的弘一法师,为他自己的人生作了分野,也与他世俗家族的命运做了诀别。或许他的尘缘已了,但家族的人仍身处红尘,尽其本分,并见证弘一大师“浪漫庄严˙悲欣交集”的精神永在。
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中国近代家族史的书,虽然书名和李叔同家族有所不同,但其挖掘家族内部故事、展现时代变迁的叙事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休管人生幻与真:李叔同家族》这个名字,让我立刻联想到那种既有宏大历史背景,又聚焦于微观情感和人物命运的叙事。李叔同的生平,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从一个富家公子,到艺术巨匠,再到一代高僧,这其中的转变,绝非偶然。我想,这本书应该会深入剖析他人生道路上那些重要的转折点,并且会尝试去解读这些转折背后,家族的力量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家族的期望?还是家族的牵绊?抑或是家族的某种精神传承,引导着他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选择?书中对“幻与真”的探讨,也让我产生联想,在那个新旧交替、思潮涌动的时代,个体和家族的身份认同、价值取向,是否也充满了迷茫与挣扎,究竟什么是真实的自我,什么是被社会、被家族塑造的“幻影”?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一个时代的家族如何在个体命运中投下长长的影子。
评分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翻开细读,但光看书名《休管人生幻与真:李叔同家族》,就已经勾起了我无限的好奇心。李叔同,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传奇色彩,他既是近代中国杰出的音乐家、美术家、书法家,又是后来遁入空门的弘一大师,其人生轨迹之跌宕起伏,足以让人惊叹。而“家族”二字,更是为这份传奇增添了更多维度的解读空间。我想,书中一定不仅仅是讲述李叔同个人的故事,而是将他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家族背景之下,去探寻那些影响他一生,或被他影响的亲人们的故事。家族的兴衰、情感的纠葛、命运的起伏,这些都如同织就人生幻与真的丝线,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段段或悲或喜、或真或幻的往事。我期待着书中能为我揭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李叔同的家族是如何经历风雨,又是如何在他的人生选择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或许,透过家族的视角,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李叔同为何从繁华走向清净,从尘世走向彼岸。这不仅仅是对一位历史名人的缅怀,更是对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和家族文化变迁的一次深刻洞察。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拥有复杂生命轨迹的人物深感兴趣,李叔同无疑是其中最令人着迷的一个。他的跨界人生,从俗世的辉煌到宗教的清净,本身就是一出引人深思的戏剧。《休管人生幻与真:李叔同家族》这个书名,更是把我的好奇心引向了更深处——家族。我好奇的是,是什么样的家族背景,能够孕育出这样一位多面的人物?是优渥的物质条件,给了他自由探索艺术的土壤?还是家族的某种基因,让他对精神世界有着天然的敏感?书中“休管人生幻与真”的表述,似乎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或许这种智慧,正是李叔同在家族经历中,逐渐领悟出来的。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在李叔同的家族脉络中,是否存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些关于亲情、关于传承、关于人生选择的深刻教训。这本书的评价,我更多的是从一个故事叙述者的角度去看待,它是否能将一个家族的故事,讲述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并且能让读者在故事中,思考关于“幻”与“真”的哲学命题。
评分我对历史人物的传记一直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在某个历史节点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其人生充满了转折的人物。《休管人生幻与真:李叔同家族》这个书名,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因为它不仅提到了在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李叔同,更将其置于“家族”的视角之下,并用“幻与真”来概括人生的主题。我猜想,这本书不会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李叔同的生平事迹,而是会深入挖掘他所处的家族环境,探讨家族的文化传统、经济状况、以及亲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共同塑造了他的人生轨迹。在我看来,家族是一个人最最初始的“世界”,它提供的养分、设置的边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的成长和选择。而“幻与真”的表述,又似乎点明了书中可能探讨的核心——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所追求的,所看到的,究竟是真实的自我,还是被外界、被社会、甚至被家族所赋予的虚幻?这本书的评价,我期望它能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解视角,让我们从家族的层面,去重新审视李叔同这位传奇人物,以及那个时代背景下,普通家庭和个体所经历的种种迷茫与抉择。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籍,而《休管人生幻与真:李叔同家族》这个书名,恰好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望。李叔同,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太多的故事和争议,他的艺术成就、他的宗教情怀,都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家族”二字的加入,让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我想,这本书很可能是在探究,在李叔同辉煌的人生背后,他的家族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家族的支持,让他得以施展才华?还是家族的牵绊,促使他最终选择遁入空门?“休管人生幻与真”这句点睛之语,更是引人遐想,似乎暗示着一种对人生虚幻与真实的辩证思考,这种思考,是否与他家族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一个真实的家族生活,去感受那个时代特有的温情与冷酷,去理解个体如何在家族的洪流中,寻找真实的自我,又如何在虚幻与真实之间,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让我沉浸其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而不仅仅是了解一段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