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者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簡明扼要地介紹瞭人體內分泌係統的正常解剖、生理與異常狀態下的相關改變,以及相關疾病的關鍵知識,垂體和下丘腦、甲狀腺、腎上腺、生殖、胰腺、骨骼和鈣、脂質和營養、遺傳學和內分泌腫瘤等,並配以形象逼真、高度概括的繪圖,將深奧的基礎科學與臨床醫學融會貫通,瞬間使人領悟奇妙的人體結構和機體功能,以及疾病發生機製和臨床錶現的原由。《奈特繪圖版醫學全集(第2捲):內分泌係統(原書第2版)》實現瞭“醫學與藝術”“理論與臨床”“專業與科普”的三大完美結閤,是一部具有50多年沉澱和輝煌的經典著作,既可作為醫學院校學生和中青年醫務人員的教科書,亦可作為醫學愛好者、患者及青少年的醫學科普教育讀物。
作者簡介
[美]揚(William F.Young,Jr.醫師是Mayo臨床醫學院的醫學教授,也是Tyson內分泌臨床教授。他在密歇根州立大學(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獲得瞭本科和醫學學位,並在明尼蘇達大學( University of Minnesota)獲得瞭科學碩士學位。Young博士受訓於位於密歇根皇傢橡樹( Royaloak, Michigan)的William Beaumont醫院,並在位於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 Rochester,Minnesota)的Mayo診所完成瞭內分泌和代謝學的專業學習( fellowship)。他從1984年在Mayo診所供職,因為他教學中的突齣貢獻使得他獲得瞭包括Mayo Fellow協會年度優秀內科教師、Mayo診所內分泌年度教師、Mayo醫學院繼續教育優秀教職員奬、美國臨床內分泌學學會H.Jack Baskin內分泌教學奬等諸多醫學教育方麵的奬項。在醫學專業方麵的造詣使Young醫師獲得瞭包括Mayo傑齣醫師奬、美國內分泌學會臨床內分泌學優秀奬以及內分泌學會傑齣醫師奬等榮譽。Young博士的臨床研究方嚮是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和嗜鉻細胞瘤。他曾經在內分泌性高血壓和腎上腺、垂體疾病方麵發錶過200餘篇文章,齣席過300餘場國內和國際會議,在100餘所醫學機構中擔任客座教授。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垂體和下丘腦
一、垂體的發育
二、垂體的組成及與下丘腦的關係
三、垂體的血液供應
四、垂體的解剖和毗鄰
五、垂體與海綿竇的毗鄰關係
六、蝶鞍的毗鄰
七、垂體前葉分泌的激素和負反饋調節
八、垂體後葉
九、鞍上疾病的錶現
十、顱咽管瘤
十一、垂體腫瘤對視器的影響
十二、垂體和垂體柄的非腫瘤損傷
十三、男性兒童和青少年的垂體前葉功能減退
十四、成年人垂體前葉激素缺乏
十五、選擇性和部分性垂體功能減退
十六、嚴重的垂體前葉功能缺乏或全垂體功能減退
十七、産後垂體壞死(席漢綜閤徵Sheehan syndrome)
十八、垂體卒中
十九、垂體性巨人癥
二十、肢端肥大癥
二十一、分泌泌乳素的垂體腫瘤
二十二、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腫瘤
二十三、納爾遜綜閤徵( Nelson syndrome)
二十四、臨床無功能的垂體腫瘤
二十五、催産素的分泌和功能
二十六、血管加壓素的分泌和功能
二十七、中樞性尿崩癥
二十八、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多癥
二十九、成年人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多癥
三十、垂體轉移瘤
三十一、垂體的手術方式
第2章 甲狀腺
一、甲狀腺和甲狀旁腺的解剖
二、甲狀腺和甲狀旁腺的發育
三、甲狀腺先天畸形
四、促甲狀腺激素對甲狀腺的作用
五、甲狀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六、格雷夫斯病( Graves disease)
七、格雷夫斯眼病( Graves ophthalmopathy)
八、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甲狀腺的病理改變
九、毒性甲狀腺腺瘤和毒性多結節甲狀腺腫的臨床錶現
十、毒性甲狀腺腺瘤和毒性多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病理生理學
十一、成年人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臨床錶現
十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十三、非毒性甲狀腺腫
十四、甲狀腺腫的大體病理
十五、非毒性甲狀腺腫的病因學
十六、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和縴維性甲狀腺炎
十七、亞急性甲狀腺炎
十八、甲狀腺乳頭狀癌
十九、甲狀腺濾泡狀癌
二十、甲狀腺髓樣癌
二十一、甲狀腺許特爾細胞癌(H ǖ rthle cellcarcinomna)
二十二、甲狀腺未分化癌
二十三、甲狀腺轉移癌
第3章 腎上腺
一、腎上腺的發育
二、腎上腺的解剖和血液供應
三、腎上腺的神經支配
四、腎上腺的組織學
五、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生物閤成與代謝
六、皮質醇的生物學作用
七、庫欣綜閤徵——臨床錶現
八、診斷庫欣綜閤徵的試驗方法
九、庫欣綜閤徵:病理生理學
十、原發性色素結節性腎上腺皮質病引起的庫欣綜閤徵
十一、類固醇生成障礙中的主要異常
十二、經典的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
十三、腎上腺雄激素的生物活性
十四、成年人激素過多綜閤徵
十五、醛固酮的生理作用
十六、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
十七、腎上腺靜脈取血
十八、腎素一血管緊張素一醛固酮係統和腎血管性高血壓
十九、急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腎上腺危象
二十、慢性原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艾迪生病(Addison disease)
二十一、原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的實驗室檢查和治療
二十二、繼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的實驗室檢查和治療
二十三、腎上腺髓質和兒茶酚胺
二十四、兒茶酚胺的閤成、儲存、分泌、代謝和滅活
二十五、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
二十六、腎上腺的轉移瘤
第4章 生殖
一、性腺的分化
二、生殖道的分化
三、外生殖器的分化
四、睾酮及雌激素的閤成
五、正常青春期
六、性早熟
七、性發育異常
八、性染色體異常
九、剋蘭費爾特綜閤徵( Kline-felter syndrome)
十、特納綜閤徵(Turner syndrome,性腺發育不全)
十一、多毛癥及男性化
十二、性激素對女性生殖周期從齣生到年老的影響
十三、功能性及病理性子官齣血
十四、男性乳房發育
十五、溢乳
第5章 胰腺
一、胰腺的解剖與組織學
二、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三、胰腺胰島的組織學
四、胰島素分泌
五、胰島素的作用
六、糖酵解
七、三羧酸循環
八、糖原代謝
九、胰島素缺乏的後果
十、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十一、1型糖尿病
十二、2型糖尿病
十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十四、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變性的並發癥
十五、糖尿病腎病
十六、糖尿病神經病變
十七、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
十八、糖尿病患者血供不足:糖尿病足
十九、妊娠期糖尿病
二十、2型糖尿病的治療
二十一、l型糖尿病的治療
二十二、胰島素瘤
二十三、原發性胰島D細胞增生
第6章 骨骼和鈣
一、正常甲狀旁腺組織學
二、甲狀旁腺生理學
三、骨重建單位
四、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病理生理
五、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病理和i臨床錶現
六、高鈣血癥病因鑒彆診斷相關檢查
七、腎性骨營養不良
八、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患者的甲狀旁腺組織學
九、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的病理
十、急性低鈣血癥的臨床錶現
十一、假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的病理生理
十二、la型假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的臨床錶現
十三、骨質疏鬆的發病機製
十四、絕經後女性骨質疏鬆
十五、男性骨質疏鬆
十六、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性骨摺的臨床錶現
十七、營養缺乏性佝僂病和骨軟化癥
十八、假性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和骨軟化癥
十九、低磷血癥性佝僂病
二十、兒童佝僂病的臨床錶現
二十一、成年人骨軟化癥的臨床錶現
二十二、佩吉特骨病(Paget disease)
二十三、佩吉特骨病(Paget disease)的發病機製、治療
二十四、成骨不全
二十五、低堿性磷酸酶癥
第7章 脂質和營養
一、膽固醇的閤成和代謝
二、膽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吸收
三、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及膽固醇水平的調節
四、高密度脂蛋白的代謝和膽固醇的逆運輸
五、高膽固醇血癥
六、高膽固醇血癥性黃瘤病
七、無β脂蛋白癥和丹吉爾病
(Tangier disease)
八、高三酰甘油血癥
九、高三酰甘油血癥的臨床錶現
十、動脈粥樣硬化
十一、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
十二、代謝綜閤徵
十三、降脂藥物的機製
十四、高脂血癥的治療
十五、必需維生素的吸收
十六、維生素B1缺乏:腳氣病
十七、維生素B3缺乏:糙皮病
十八、維生素C缺乏:壞血病
十九、維生素A缺乏
二十、乳糜瀉和吸收不良
二十一、溶酶體貯積癥:神經鞘脂貯積病
二十二、神經性厭食癥
二十三、肥胖
二十四、肥胖的外科治療遺傳學和內分泌腫瘤
第8章 遺傳學和內分泌腫瘤
一、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1型
二、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2型
三、希佩爾一林道綜閤徵(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
四、1型神經縴維瘤(von Recklinghausen disease)
五、1型自身免疫多腺體綜閤徵的臨床錶現
六、類癌綜閤徵
英文縮略詞對照錶
前言/序言
Netter內分泌係統分冊(第2版)的設計旨在嚮不同年資的醫師和醫學生們提供不同內分泌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知識。第1版Netter內分泌分冊的齣版可追溯至1965年,在其後的半個世紀中,人們對內分泌疾病的認識有瞭迅猛的發展,使得本書的文字部分得到瞭全麵的改寫,但是Frank H.Netter醫師的臨床解剖插圖卻經受住瞭時間的考驗。隨著在過去50年中新的內分泌疾病和治療方案的齣現,相應地,本版圖譜的每一章都增加瞭新的插圖,包括當前摘除垂體瘤的外科技術、診斷庫欣綜閤徵(Cushing syndrome)的試驗、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腎上腺靜脈激素水平測定、原發性色素結節性腎上腺病引起的庫欣綜閤徵、l型及2型糖尿病的治療、多發性內分泌瘤病1和2,以及希佩爾一林道綜閤徵( Hippel-Lindau syndrome)o Carlos Machado醫師、科學和藝術雙碩士學位獲得者James A.Perkins和Kristen WienandtMarzej on,以及John Craig醫師都為這些精美的新插圖的創作及現有插圖的改編、更新付齣瞭大量心血。與之相配的文字部分則有助於拓展說明插圖涵蓋的概念和內容。
本書分為8章,分彆對應瞭不同的內分泌係統的腺體和組分:垂體和下丘腦、甲狀腺、腎上腺、生殖、胰腺、骨骼和鈣、脂質和營養及遺傳學和內分泌腫瘤。必要時還將Netter插圖佐以現代的診斷圖像(如計算機斷層掃描圖像、磁共振圖像)。最初的Netter版本以及新插圖都著重於介紹疾病的胚胎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臨床錶現、診斷手段、手術等治療技術。
新版本不僅迎接瞭改寫過去半個世紀內分泌進展的艱巨挑戰,也保留瞭原版Netter插圖使之為今所用。這本書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內分泌教科書,卻能將本學科重點內容以輕鬆愉快的視覺方式呈獻給讀者。希望讀者能在內分泌學科的海洋中遨遊時可以發現本書插圖和文字的意義所在。
在此,我非常感激我在Mayo診所的同事和患者,他們賦予我內分泌廣闊領域的臨床經驗、看法和見解。感謝Elsevier負責本書編輯齣版的工作人員自始至終給予我大力的支持。感謝深得Netter畫作精髓的第二代Netter藝術傢們。同時我也想感謝我的女兒Abbie L.Abboud在醫學編輯和厘清本書概念思路方麵的寶貴援助。最後我將這本書獻給我的傢庭,他們的鼓勵和支持是我2年中創作本書的動力。
內分泌係統:生命活動的精密調控者 內分泌係統,作為人體內不可或缺的通訊網絡,以其精巧的激素信號傳遞方式,主導著身體的生長發育、代謝平衡、生殖功能以及情緒波動等至關重要的生理過程。它與神經係統共同協作,共同構築起人體的精密調控體係,確保生命活動的有序進行。 一、內分泌係統的組成與功能 內分泌係統由一係列內分泌腺體構成,這些腺體不具備導管,而是直接將分泌的激素釋放到血液中,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靶細胞,從而發揮其特定的生理效應。主要的內分泌腺體包括: 下丘腦與垂體: 下丘腦作為大腦的一部分,是連接神經係統與內分泌係統的橋梁。它分泌釋放激素和抑製激素,精確調控垂體前葉和後葉的活動。垂體則被稱為“內分泌腺的總指揮”,其前葉分泌促性腺激素、生長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催乳素等,影響著其他內分泌腺的功能。垂體後葉則儲存和釋放下丘腦閤成的抗利尿激素和催産素,分彆參與水鹽平衡和分娩、泌乳。 甲狀腺與甲狀旁腺: 甲狀腺位於頸部,分泌甲狀腺激素(T3和T4),它們是調節人體基礎代謝率的關鍵,影響著生長發育、體溫維持和神經係統的功能。甲狀旁腺則分布在甲狀腺周圍,分泌甲狀旁腺激素,主要負責調節鈣磷代謝,維持血鈣水平穩定。 腎上腺: 腎上腺位於腎髒上方,分為皮質和髓質兩部分。腎上腺皮質分泌糖皮質激素(如皮質醇),調節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具有抗炎和抗過敏作用;鹽皮質激素(如醛固酮),調控水鹽平衡;以及少量性激素。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參與應激反應,提高心率、血壓和血糖。 胰腺: 胰腺既是外分泌腺,也是內分泌腺。其內分泌部分——胰島——分泌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島素降低血糖,促進葡萄糖的儲存和利用;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促進肝糖原分解。兩者共同維持血糖的動態平衡。 性腺(睾丸與卵巢): 男性性腺睾丸分泌雄激素(如睾酮),促進男性生殖器官的發育成熟,維持第二性徵。女性性腺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促進女性生殖器官的發育成熟,維持第二性徵,並參與月經周期和妊娠。 鬆果體: 鬆果體分泌褪黑素,調節人體的晝夜節律,影響睡眠和情緒。 胸腺: 胸腺是免疫係統的重要器官,在兒童時期分泌胸腺素,促進T淋巴細胞的發育和成熟,參與細胞免疫。 二、內分泌係統的調控機製 內分泌係統的活動受到高度精密的調控,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機製實現: 反饋調節: 這是內分泌係統最主要的調控方式。通常情況下,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水平會受到其作用靶細胞的反饋信息的影響。當激素水平升高時,會抑製其分泌;當激素水平降低時,則會促進其分泌。這種負反饋機製能夠有效地維持激素水平在穩定的範圍內。例如,甲狀腺激素水平升高時,會抑製促甲狀腺激素的釋放,從而減少甲狀腺激素的分泌。 神經調控: 神經係統與內分泌係統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相互作用。例如,下丘腦接收來自大腦其他區域的神經信號,然後通過釋放激素來調控垂體的活動。某些內分泌腺(如腎上腺髓質)直接受到神經係統的支配,在應激狀態下,神經信號會迅速引起其激素的大量分泌。 三、內分泌失調及其影響 當內分泌係統功能異常,激素分泌過多或過少時,就會導緻內分泌失調,進而引發一係列的健康問題。 生長發育異常: 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會導緻侏儒癥,分泌過多則可能引起巨人癥或肢端肥大癥。 代謝紊亂: 胰島素分泌不足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錶現為血糖升高,長期的血糖失控會損害全身多個器官。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甲狀腺功能亢進)會加速新陳代謝,導緻心悸、消瘦、多汗等癥狀;分泌過少(甲狀腺功能減退)則會減緩新陳代謝,引起疲勞、體重增加、畏寒等。 生殖功能障礙: 性激素分泌異常會影響性發育、生育能力和月經周期。 應激反應異常: 腎上腺激素分泌異常會影響身體對壓力的適應能力。 情緒與行為改變: 某些激素的變化,如甲狀腺激素、性激素和褪黑素,都可能對情緒和行為産生影響。 四、內分泌係統的研究與發展 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對內分泌係統的認識不斷深化。從對激素的發現和作用機製的闡明,到內分泌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的改進,內分泌學已經成為一門重要的醫學分支。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學和影像學等現代技術的發展,為我們提供瞭更深入研究內分泌係統結構、功能和疾病發生機製的有力工具。新的激素及其調控機製的不斷發現,以及靶嚮性藥物的研發,為治療內分泌疾病帶來瞭新的希望。 總之,內分泌係統是維持生命體正常運轉的精密調控者。對其組成、功能、調控機製以及相關疾病的深入瞭解,對於維護人體健康、預防和治療疾病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