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古诗词全鉴》:收录了自《诗经》以来数千年间美好的词句,用现代人的情感加以解读。书中按照时间顺序,兼及诗文体裁,收录了历代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有巨大影响的古诗词。有文学史上著名诗人和词人的代表作、有各类题材的作品精粹、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名篇佳句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典诗词的全貌。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编者除了收录原作以外,还增设了相关辅助性栏目:注释和赏析,并对每位作者的生平事迹进行了介绍,让读者无障碍阅读。可以说,读者一册在手,便可阅尽中国古典诗词的绝妙华章。
?《美古诗词全鉴》是本套书中其它四册的精选集,可做为精华导读,入门引导用书
《诗经全鉴》:在我国的文学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的名字就叫《诗经》。《诗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绽放于世界文学舞台的艺术奇葩。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从《诗经》中汲取营养,并渗透在他们自己的作品当中。《诗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拥有如此令人着魔的魅力?阅读本书,你将找到答案。
《唐诗宋词全鉴》:唐诗和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是一座浩大的文学艺术殿堂,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令人仰叹的高峰。它能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精神。本书精选了唐诗宋词中代表性的篇章,通过作者简介、原文、注释、鉴赏几个版块,进行了精准的阐释,便于读者更好地领悟唐诗宋词的美学内涵,由此增强内在的人文修养。
《乐府诗集全鉴》:《乐府诗集》是一部成书早、收录我国古代乐府歌辞完备的诗歌总集。由于《乐府诗集》全本的篇目浩繁,为了使读者既能窥乐府诗歌之全貌,又可领略其核心精华,本书编者以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为蓝本,精心选编了其中十一类颇具代表性的名篇,汇集成《乐府诗集全鉴》一书。此外,本书还在文中添加了注释及赏析,以便于读者阅读理解,体会乐府诗词的绝妙华章。
《元曲全鉴》: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主要包括杂剧和散曲。它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唐宋诗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元曲全鉴》一书囊括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元曲作品,通俗易懂,解析细致,图文并茂,对广大读者阅读和理解元曲的精髓有着极大的帮助。
杨敬敬,女,1987年生,汉族,河北邯郸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学士学位,就职于北京鸿图巨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从事中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迟双明,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郸市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邯郸钢铁公司任子弟中学教师、《邯钢报》编辑等。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诸葛亮日记》(九州出版社,2004年)、《边读边悟菜根谭》(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素书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等。
道纪居士,自由撰稿人,近年来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已经出版的作品有《中庸全编》《鬼谷子全编》等多部作品。
《最美古诗词全鉴》
◎无名氏
击壤歌
◎尧
尧戒
◎伯夷、叔齐
采薇歌
◎无名氏
国风周南关雎
国风周南桃夭
秦风蒹葭
郑风风雨
卫风木瓜
王风黍离
◎屈原
九歌国殇
◎荆轲
易水歌
◎刘邦
大风歌
◎项羽
垓下歌
◎司马相如
凤求凰
◎无名氏
上邪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
◎无名氏
长歌行
十五从军征
迢迢牵牛星
◎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
◎曹植
白马篇
◎陶渊明
饮酒结庐在人境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无名氏
敕勒歌
◎李峤
风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王之涣
凉州词
◎张九龄
望月怀远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元稹
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
◎孟浩然
宿建德江
◎王翰
凉州词
◎王昌龄
出塞
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
◎崔颢
黄鹤楼
◎李白
将进酒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长相思
◎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杜甫
赠花卿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
◎张继
枫桥夜泊
◎刘长卿
长沙过贾谊宅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望洞庭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张籍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崔护
题都城南庄
◎杜牧
遣怀
寄扬州韩绰判官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钱塘湖春行
长相思汴水流
放言赠君一法决狐疑
◎李商隐
锦瑟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梦天
◎韦庄
章台夜思
◎冯延巳
谒金门
◎李煜
虞美人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林逋
山园小梅众芳摇落
◎范仲淹
苏幕遮碧云天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寓意
◎梅尧臣
鲁山山行
◎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
八声甘州
◎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
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
◎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
丰乐亭游春红树青山日欲斜
◎苏轼
水调歌头中秋
江城子密州出猎
念奴娇赤壁怀古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陈与义
观雨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李之仪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秦观
鹊桥仙纤云弄巧
◎李清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声声慢寻寻觅觅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岳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朱淑真
蝶恋花送春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陆游
钗头凤红酥手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黄州
◎僧志南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史达祖
绮罗香咏春雨
◎葛长庚
水调歌头江上春色远
◎黄庭坚
水调歌头游览
◎蒋捷
一剪梅舟过吴江
◎周邦彦
兰陵王柳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杨万里
小池
◎文天祥
过零丁洋
◎元好问
摸鱼儿雁丘词
◎张可久
人月圆山中书事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赵显宏
满庭芳牧
◎徐再思
折桂令春情
◎王冕
墨梅
◎于谦
石灰吟
◎郑燮
题竹石画其一
◎高鼎
村居
◎纳兰性德
长相思
木兰词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丘逢甲
春愁
◎谭嗣同
狱中题壁
《诗经全鉴》
风
◎ 国风 周南
关雎
葛覃
卷耳
樛木
螽斯
桃夭
兔罝
芣苢
汉广
汝坟
麟之趾
◎ 国风 召南
鹊巢
采蘩
草虫
采
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靁
摽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麕
何彼秾矣
驺虞
◎ 国风 邶风
……
《唐诗宋词全鉴》
◎虞世南
蝉
◎王绩
野望
◎上官仪
入朝洛堤步月
◎卢照邻
长安古意
◎骆宾王
在狱咏蝉
于易水送别
◎王勃
滕王阁诗
杜少府之任蜀州
◎杨炯
从军行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渡湘江
◎宋之问
题大庾岭北驿
渡汉江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感遇(其四)
燕昭王
◎贺知章
回乡偶书
咏柳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张九龄
感遇二首
望月怀远
◎王之涣
登鹳雀楼
凉州词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夜归鹿门山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岁暮归南山
过故人庄
宿建德江
春晓
早寒江上有怀
◎李颀
古意
送陈章甫
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古从军行
◎王昌龄
送魏二
采莲曲
从军行
塞下曲(其一)
塞下曲(其二)
芙蓉楼送辛渐
闺怨
春宫怨
出塞
◎王维
山居秋暝
终南别业
渭川田家
桃源行
终南山
过香积寺
山中送别
相思
杂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秋夜曲
渭城曲
送别
◎丘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
◎李白
关山月
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干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春思
蜀道难
行路难
将进酒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登金陵凤凰台
静夜思
秋浦歌
玉阶怨
送孟浩然之广陵
望庐山瀑布
赠汪伦
早发白帝城
怨情
北风行
望天门山
南陵别儿童入京
妾薄命
◎王翰
凉州曲
◎张旭
桃花溪
◎崔颢
黄鹤楼
◎高适
燕歌行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别董大
塞上听吹笛
◎刘长卿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饯别王十一南游
寻南溪常道士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送方外上人
长沙过贾谊宅
送灵澈上人
听弹琴
◎常建
宿王昌龄隐居
题破山寺后禅院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逢入京使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杜甫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二首
兵车行
丽人行
月夜
月夜忆舍弟
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
蜀相
客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
阁夜
咏怀古迹(其三)
江南逢李龟年
望岳
春望
哀江头
新安吏
石壕吏
新婚别
春夜喜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登楼
绝句(其三)
秋兴八首(其一)
饮中八仙歌
春日忆李白
前出塞(其六)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戏为六绝句(其二)
◎刘方平
月夜
春怨
◎张继
枫桥夜泊
◎钱起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韩翃
寒食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喜外弟卢纶见宿
江村即事
◎李端
闺情
鸣筝
◎柳中庸
征人怨
◎戴叔伦
三闾庙
兰溪棹歌
◎韦应物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长安遇冯著
夕次盱眙县
寄李儋元锡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滁州西涧
赋得暮雨送李曹
◎卢纶
送李端
塞下曲(其二)
晚次鄂州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江南曲
夜上受降城闻笛
◎孟郊
游子吟
古别离
登科后
◎杨巨源
城东早春
◎王建
望夫石
十五夜望月
◎张籍
秋思
节妇吟
◎贾岛
寻隐者不遇
剑客
题李凝幽居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晚春
调张籍
听颖师弹琴
◎刘禹锡
蜀先主庙
春词
乌衣巷
竹枝词
石头城
秋词(其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白居易
长恨歌
琵琶行
卖炭翁
赋得古原草送别
暮江吟
钱塘江春行
花非花
大林寺桃花
后宫词
夜雪
江楼月
村夜
南浦别
杭州春望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李绅
悯农
◎柳宗元
溪居
渔翁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江雪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元稹
遣悲怀(其二)
离思(其四)
菊花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张仲素
春闺思
◎张祜
何满子
赠内人
集灵台
◎朱庆馀
近试上张水部
◎崔郊
赠婢
◎李贺
雁门太守行
李凭箜篌引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致酒行
苏小小墓
◎武元衡
春兴
◎许浑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早秋
◎杜牧
过华清宫
泊秦淮
遣怀
秋夕
清明
江南春
山行
题乌江亭
九日齐山登高
◎温庭筠
苏武庙
瑶瑟怨
◎陈陶
陇西行
◎李商隐
风雨
北青萝
无题二首(其一)
隋宫
无题
登乐游原
夜雨寄北
锦瑟
◎韦庄
章台夜思
台城
◎郑畋
马嵬坡
◎秦韬玉
贫女
◎郑谷
淮上与友人别
◎皮日休
汴河怀古(其二)
◎罗隐
自遣
◎曹松
己亥岁(其一)
◎鱼玄机
江陵愁望有寄
◎杜秋娘
金缕衣
◎赵佶
燕山亭
◎王禹偁
点绛唇
◎范仲淹
渔家傲
御街行
苏幕遮
◎柳永
迷神引
安公子
少年游
采莲令
蝶恋花
八声甘州
雨霖铃
双声子
定风波
望海潮
浪淘沙慢
玉蝴蝶
竹马子
◎张先
天仙子
青门引
一丛花令
菩萨蛮
◎晏殊
浣溪沙
采桑子
木兰花
浣溪沙
浣溪沙
蝶恋花
清平乐
◎宋祁
锦缠道
玉楼春
◎梅尧臣
苏幕遮草
◎欧阳修
生查子
采桑子
玉楼春
蝶恋花
浪淘沙
望江南
蝶恋花
踏莎行
诉衷情
◎韩琦
点绛唇
◎司马光
阮郎归
西江月
◎王安石
浣溪沙
桂枝香
渔家傲
浪淘沙令
◎苏轼
水调歌头
念奴娇赤壁怀古
八声甘州
江城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蝶恋花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贺新郎
永遇乐
江城子别徐州
鹧鸪天
阮郎归初夏
◎晏几道
鹧鸪天
虞美人
减字木兰花
临江仙
鹧鸪天
◎李之仪
卜算子
◎舒亶
菩萨蛮
◎黄庭坚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清平乐
南乡子
望江东
◎秦观
鹊桥仙
满庭芳
浣溪沙
减字木兰花
浣溪沙
满庭芳
八六子
踏莎行
◎赵令畤
蝶恋花
清平乐
◎贺铸
青玉案
行路难
踏莎行
石州慢
◎晁补之
水龙吟
迷神引
洞仙歌
◎张耒
秋蕊香
◎周邦彦
兰陵王
西河
风流子
蝶恋花
夜游宫
瑞龙吟
尉迟杯
◎晁冲之
临江仙
◎毛滂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临江仙
惜分飞
◎叶梦得
念奴娇
八声甘州
虞美人
◎谢逸
江神子
◎徐伸
转调二郎神
◎陈克
菩萨蛮
◎周紫芝
鹧鸪天
◎朱敦儒
相见欢
鹧鸪天
◎李纲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李清照
如梦令
武陵春春晚
蝶恋花
一剪梅
声声慢
点绛唇
如梦令
凤凰台上忆吹箫
临江仙
醉花阴
渔家傲
念奴娇
点绛唇
◎蔡伸
苏武慢
◎吕本中
踏莎行
◎陈与义
虞美人
临江仙
临江仙
◎张元幹
贺新郎
石州慢
浣溪沙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石州慢
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念奴娇
兰陵王春恨
◎岳飞
满江红
小重山
◎康与之
菩萨蛮
◎韩元吉
六州歌头桃花
◎袁去华
安公子
剑器近
水调歌头定王台
◎朱淑真
谒金门春半
蝶恋花
◎陆游
钗头凤
卜算子
诉衷情
秋波媚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鹊桥仙
水调歌头多景楼
◎唐婉
钗头凤
◎范成大
秦楼月
浣溪沙
蝶恋花
鹧鸪天
眼儿媚
◎杨万里
昭君怨
◎朱熹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张孝祥
水调歌头
念奴娇
念奴娇
六州歌头
◎辛弃疾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水龙吟
摸鱼儿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鹧鸪天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太常引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西江月
丑奴儿近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祝英台近晚春
贺新郎赋琵琶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程垓
卜算子
◎陈亮
念奴娇
水调歌头
虞美人
◎张镃
满庭芳促织儿
◎杨炎正
水调歌头
◎刘过
唐多令
沁园春
◎姜夔
点绛唇
淡黄柳
暗香
疏影
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戴复古
柳梢青岳阳楼
◎史达祖
阮郎归月下感事
八归
绮罗香咏春雨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三姝媚
秋霁
◎刘克庄
清平乐
贺新郎
贺新郎席上闻歌有感
昭君怨牡丹
◎方岳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水调歌头
◎吴文英
望江南
鹧鸪天化度寺作
唐多令
高阳台落梅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刘辰翁
柳梢青春感
宝鼎现春月
永遇乐
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周密
闻鹊喜吴山观涛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花犯水仙花
◎王沂孙
齐天乐蝉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水龙吟落叶
◎文天祥
酹江月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蒋捷
贺新郎
女冠子元夕
虞美人听雨
◎张炎
鹧鸪天
清平乐
八声甘州
解连环
◎元好问
摸鱼儿
参考文献
《乐府全鉴》
日出入
天门
青阳
景星
天马(二首)
华晔晔
明堂飨神歌
战城南
巫山高
上陵
有所思
雉子班
上邪
临高台
战城南
芳树
上之回
战城南
将进酒
君马黄
将进酒
木兰辞
折杨柳
紫骝马
梅花落
……
《元曲全鉴》
◎元好问
中吕 喜春来 春宴之一
中吕 喜春来 春宴之二
双调 骤雨打新荷
仙吕 赏花时 春情
◎关汉卿
仙吕 一半儿 题情
仙吕 一半儿 题情
南吕 四块玉 别情
南吕 四块玉 闲适
双调 大德歌 春
双调 大德歌 夏
双调 大德歌 秋
双调 大德歌 冬
双调 新水令 单刀会
双调 碧玉箫
双调 沉醉东风
双调 碧玉箫
双调 碧玉箫 离愁
商调 梧叶儿 别情
正宫 端正好 窦娥冤
南吕 一枝花 赠朱帘秀
南吕 一枝花 杭州景
南吕 一枝花 不伏老
越调 斗鹌鹑 女校尉
◎白朴
越调 天净沙 夏
越调 天净沙 冬
越调 天净沙 春
越调 天净沙 秋
双调 沉醉东风 渔夫
双调 庆东原 叹世
双调 得胜乐
双调 驻马听 吹
双调 得胜乐
双调 驻马听
仙吕 点绛唇 东墙记
大石调 青杏子 咏雪
梧桐雨 第四折
……
风
国风 周南
西周初期,周公姬旦和召(shào)公姬奭(shì)分陕而治。周公旦居东都洛邑,统治东方诸侯,范围包括洛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周南》当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共有11篇,意为南国之诗,或意为用南国乐调写的诗。
关雎
【原典】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③。
参差荇菜④,左右流之⑤;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⑥。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⑦,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⑧。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⑨;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⑩。
【注释】
①关关:拟声词,水鸟的叫声音。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③好逑:理想的配偶。
④荇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⑤流:顺水势采摘。
⑥寤寐:寤,醒觉。寐,入睡。指日夜。
⑦悠:忧愁。
⑧友:友好交往,亲近。
⑨芼:择取,挑选。
⑩乐:使……快乐。
【译文】
关关鸣叫的雎鸠,在河中的小岛上。文静秀丽的姑娘,君子理想的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顺着水流不停采。文静秀丽的姑娘,日日夜夜想追求。
追求姑娘难如愿,朝朝暮暮来思念。长夜漫漫心忧伤,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左右两边不停采。文静秀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左右仔细来采摘。文静秀丽的姑娘,鸣钟击鼓逗她乐。
【鉴赏】
《关雎》是《风》之始,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零五篇之首,充分说明对它的评价之高。这首诗描绘了一名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采摘荇菜的姑娘,他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怦然心动,对她产生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在对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中,男子既表现出求而不得的焦虑,又畅想了求而得之后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我是一个对古诗词抱有深厚感情的业余爱好者,过去总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接触零星的诗句,总觉得意犹未尽。这套《中华古诗词全鉴》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阅读体验。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终于有了一位博学的老先生,耐心地为我铺开了一张完整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图。这套书的宏大叙事结构非常吸引人,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名篇,而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它在介绍某一朝代的诗风时,会先概述该朝代的社会政治背景,再引出代表性的诗人及其风格,最后才是作品的赏析。这种层层递进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次有组织的学术考察,而不是随意的翻阅。特别是其中对于一些晦涩词汇和典故的考证,真是做到了精益求精。过去有些诗句我总是一知半解,现在对照着注释细细品味,那种“豁然开朗”的喜悦感,是其他任何工具书都无法比拟的。这套书的排版也很有讲究,字体大小适中,留白得当,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经常在晚上泡上一杯清茶,沉浸在这五册书的墨香之中,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买这套书,我主要是冲着“全”这个字去的,希望能涵盖尽可能多的经典和罕见之作。没想到,它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篇幅的广博,更在于其学术的严谨性。我发现书中收录了许多我以前从未读过、甚至从未听闻的优秀诗篇,这些“遗珠”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我对中国诗歌想象力的边界。尤其是对一些地方志、民间歌谣的搜集整理,让诗词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文人雅士的专利,而是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套书的编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去挖掘和考证的,每一个版本的校对似乎都经过了反复推敲,很少见到那种随意引用的情况。这对于追求知识准确性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我最欣赏的是,它在保证学术深度的同时,并没有牺牲可读性。它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深入分析格律音韵的奥妙,什么时候需要回归到情感的直观表达。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意境”这个词有了更具体的理解,不再是空泛的赞美,而是能从具体的意象和声律中体会到那种穿越时空的共鸣。这是一套真正值得反复摩挲、细细研读的传世之作。
评分这套《中华古诗词全鉴》(套装5册)绝对是那种值得投资一辈子的书。我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有执念的人,对书籍的装帧和实用性要求都比较高。这套书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平衡点。它的装帧虽然厚实,但考虑到携带的便利性,五册分开来使用非常方便。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对诗词进行收录的同时,还附带了大量的相关背景资料和历代名家的点评摘录。这相当于你读一首诗,同时还能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大师们对它的看法,这种多维度的解读视角,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理解层次。我以前总觉得古诗词有些高冷,难以亲近,但这套书通过详实的解读,把那些遥远的名字和作品拉近了,让我感受到古人在创作时的喜怒哀乐是多么的真实和可触碰。特别是对于那些诗歌中的意象运用,比如“月”、“柳”、“酒”等,书中的解释让我领悟到它们在不同语境下所承载的复杂文化意蕴。这套书不只是工具书,它更是一扇通往中国古典精神世界的窗户,让人流连忘返,每一次翻开都有新的感悟。
评分自从入手这套《中华古诗词全鉴》,家里的书架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重量。我主要是在通勤的地铁上利用碎片时间阅读,起初担心内容太深奥会影响阅读效率,但事实证明,这套书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它不是那种生硬的学术专著,而是更像是一部带有浓厚人文关怀的阅读指南。它的分册结构设计得非常巧妙,五册的划分逻辑清晰,便于携带和针对性阅读。比如,我最近在研究宋词的婉约派,可以直接抽取出专门负责宋词的那一册进行深度阅读,不用翻遍整部大部头。书中的一些专题性介绍,比如关于“边塞诗的豪情与悲壮”、“田园诗的归隐之道”等,都做了精辟的概括和深入的论述,这对于我构建自己的诗词知识树状图非常有帮助。以前对某些诗人风格的认识可能比较片面,通过这套书的梳理,我能更全面地认识到他们创作生涯的起伏和风格的演变。它不仅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去发现每一个文字背后隐藏的生命力。读完特定篇章后,那种被古典美学深深洗礼的感觉,是难以言喻的。
评分这套《中华古诗词全鉴》(套装5册),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厚重感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我一直想系统地学习和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市面上那么多选本,总觉得要么内容不够全面,要么注释不够详尽。这套书光是这个“全鉴”的名头,就让我充满了期待。打开第一册,扑面而来的是那种厚重的历史感,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捧在手里有种庄重感。它不仅仅是诗词的堆砌,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文学史。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的巅峰,再到元曲和近体诗的演变,脉络清晰得让人惊叹。我特别喜欢它在编排上的用心,比如它会把同一位诗人的不同时期作品放在一起,或者按照主题、流派进行划分,这让我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每一首诗背后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心境。它不仅仅是“读诗”,更是在“品味”历史的沉淀。比如,读到李白的豪放,我能感受到盛唐的自信与浪漫;读到杜甫的沉郁,我仿佛也看到了安史之乱后黎民的疾苦。对于我这样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的注释和译文简直是救星,解释得深入浅出,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韵味,又很好地还原了诗词的深层含义。
评分比较喜欢在京东购物,直接到单位省事。价格什么其实也差不多。好的。字数差不多了。
评分昨天买的,今天收到了,书很好,纸张质量也很好,不错。自营的就是快,3天前买的第三方的,太慢了,才又买了这个,结果一起到的。
评分一下子买了很多书,还有些今天到,京东速度就是快,要是很急都可以随买随看,厚厚的几大本,搬回来可把我沉得,抱回家一路上大家都在看这么多件,都感觉像送货的了。这几本很适合喝下午茶的时候细细品味,给生活另一种感觉。
评分不错不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评分不错不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评分看起来不错啊 希望京东继续给力
评分太好了!非常好,对孩子帮助很大
评分漂亮的诗词,把祖宗的东西拾起来看看,很好
评分质量不错,价格还可以,希望以后能多用点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