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传习十三经:温病条辨 温热论 湿热病篇 外感温病篇

杏林传习十三经:温病条辨 温热论 湿热病篇 外感温病篇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周鸿飞,吕桂敏,徐长卿 校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4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498558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6225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杏林传习十三经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1
字数:1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温病条辨》,清·吴瑭撰,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完成,6卷,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释解温病全过程辨治,同时参以仲景六经辨证、刘河间温热病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又可《温疫论》等诸说,析理至微,病机甚明,而治之有方。本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建立了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清代温病学说标志性著作。《温热论》,清·叶天士述,叶氏门人顾景文记录整理而成,1卷,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辩证体系,为温病学说的奠基之作。《湿热病篇》是一部系统论述外感湿热病辨证治疗的专著,相传为清代著名医家薛生白所撰,全篇内容以湿温、暑湿等夏秋季节的常见病证为主,也包括了痢疾、夏日感冒、伤于寒湿等病证。 《外感温病篇》相传为清代温病学家陈平伯所撰,对风温的治疗,紧扣病机,治在肺胃,清热生津是*基本法则,清热强调轻提外透,养阴以甘寒生津之品,风温传变迅速,要严密观察,及时投药,严防动风内陷之变,具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内页插图

目录

温病条辨
汪叙·第一
苏序·第二
朱序·第一
问心堂《温病条辨》自序
凡例

卷首·原病篇
卷一·上焦篇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暑温
伏暑
湿温、寒湿
温疟
秋燥

卷二·中焦篇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暑温、伏暑
寒湿
湿温(疟、痢、疸、痹附)
秋燥

卷三·下焦篇 聊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暑温、伏暑
寒湿
湿温
秋燥
卷四·杂说
汗论
方中行先生或问六气论 琊
伤寒注论 印
风论 印
医书亦有经子史集论
本论起银翘散论
本论粗具规模论
寒疫论
伪病名论
温病起手太阴论
燥气论
外感总数论
治病法论
吴又可温病禁黄连论
风温、温热气复论
治血论
九窍论
形体论
温热论
湿热病篇
外感温病篇

前言/序言

  大道甚夷
  ——杏林传习十三经·序
  进入2l世纪以来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医中药成为持续热门话题之一。没有其他任何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学术领域,能像中医中药这样吸引普罗大众的热切关注,其中以下几个映像片段,尤其让人记忆深刻。
  其一,刘力红,《思考中医》。一部副标题为“伤寒论导论”的学术著作,意外地卖成了畅销书,引爆了国人的潜在热情,以“××中医”为题名的图书出版市场一时风起。关注中医由此成为大众潮流,不少青年才俊由于《思考中医》的因缘而人岐黄之门。
  其二,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千人诺诺的舆论氛围里,突现一人谔谔,自然地就成了焦点事件。这一场兆启于互联网新媒体的“中医存废之争”,虽然学术内涵无多,更像是一场口水战,但影响所及,甚为可观,终以国家行政权力干预而收场。
  其三,张悟本,中医养生乱象。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热切关心自身健康的表象背后,是对医疗消费沉重负担的隐忧,由此形成一个追求“简、便、廉、验”保健养生之道的巨大诉求空间,于是绿豆、茄子、泥鳅、拍打、拉筋、刮痧等纷然亮相,大都假以中医之名。
  其四,屠呦呦,诺贝尔奖。四十多年前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终于获得国际学术大奖,一慰国人多年的“诺贝尔情结”。受一部中医古籍文献的启示,才有此项科研成果的关键性技术突破,由此更加强化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的著名论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立法程序进展顺利,中医中药发展契机甚好。
  身处这样的社会人文气交之中,对于中医中药学术发展,中医学人自有切身感触与深入思考。现代著名中医教育家任应秋先生名言:“乏人乏术难后继,中医中药总先忧。传承未解穷薪火,侈口创新缘木求。”自从西学东渐,中医学术遭遇生存危机,近一百多年来,如何传承中医学术,始终是萦绕不去、无可回避的大问题。就像一种沉疴痼疾,迄今没有理想的诊疗之道;然而,保一分胃气,便留得一分生机。《山东中医学院学报》自1980年第3期起开辟专栏“名老中医之路”,曾经陆续发表97名当时全国著名中医学者和名老中医的回忆文章,着重介绍他们走过的治学道路和积累有年的治学经验。从中可见一个学术共识:深人学习中医经典,才能打下良好的学术根基。
  近现代大凡取得一定学术成就,拥有较高临床造诣的名老中医,无不强调经典古籍的重要性。如李克绍先生说:“中医学的根柢是什么呢?就是《内经》《难经》《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这些经典著作,对于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则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掌握这些,就会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要把中医学得根深蒂固,是不可能的。”中医现代教育模式实施已近百年,与之配套的新编教材体系渐趋丰富。然而,莘莘学子被新编教材引入中医门墙之后,欲求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并在临床工作中游刃有余,能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有所造诣,则仍须深入研读经典古籍。
  所谓经典,是指具有权威性的、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学术著作。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言“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文化一直在中国文化史上居于主导地位,其核心典籍由最初的“五经”(《易》《书》《诗》《礼》《春秋》),逐渐发展衍化,至南宋时定型为“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尔雅》《孝经》《论语》《孟子》),由此构成儒家问学必读经典,为儒家文化最为核心的学术构架基础。
  相较之下,中医学术体系中亦有类似“十三经”的经典著作,在中医学术界,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医学典籍所无法比拟的。
  唐代太医署教学及考试基本书目为《明堂》《素问》《黄帝针经》《本草》《甲乙经》《脉经》。这些科目基本囊括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药物学、针灸学及脉学方面的知识。宋代在以上科考书目基础上,将《伤寒论》列为方脉科必学书目,因其深远影响所及,形成了中医学术研究的基本书目。清代吴鞠通明确主张:“儒书有经子史集,医书亦有经子史集。《灵枢》《素问》《神农本经》《难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为医门之经;而诸家注论、治验、类案、本草、方书等,则医之子史集也。”(《温病条辨·卷四·杂说》“医书亦有经子史集论”)
杏林传习十三经:温病条辨 温热论 湿热病篇 外感温病篇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杏林传习十三经:温病条辨 温热论 湿热病篇 外感温病篇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杏林传习十三经:温病条辨 温热论 湿热病篇 外感温病篇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杏林传习十三经:温病条辨 温热论 湿热病篇 外感温病篇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商品很好,快递送货也很快,包装很严实好评!东西和照片是一样的,用起来也没什么问题!再次好评!

评分

这是很难得的把湿热病篇的全文弄下来的,对于最近开设温病课很有帮助

评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哈哈哈!啊啊啊啊哈哈……

评分

这个版本没啥特别的,纸张和印刷不错,就是有点贵。

评分

好评,好书!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

书很有价值 在这里首先感谢原书作者和收集再编排的工作人员 太不容易了 这些书籍集合了古人的智慧与心血 至于内容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中道理知识自己体会 不作评价也没有资格评价 还有就是得感谢京东 不单服务态度很好而且全部是正版 优惠力度很大

评分

图书质量还行,经典阅读非一时之功!

评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哈哈哈!啊啊啊啊哈哈……

评分

这是很难得的把湿热病篇的全文弄下来的,对于最近开设温病课很有帮助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杏林传习十三经:温病条辨 温热论 湿热病篇 外感温病篇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