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動態鏈管理體係研究,是加強競技體育管理的現實需要,是促進競技體育整體水平的客觀需求,更是實現我國競技體育強國夢的必然選擇。本書按照競爭力—競爭優勢—核心競爭力的理論邏輯,破解什麼是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從層次理論假設和灰色關聯分析兩個方麵驗證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科學性;從內部要素、內部管理鏈、外部管理鏈三個方麵進行分析,以核心競爭力理論為指導,構建我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動態鏈管理體係。
作者簡介
鄧萬金(1975年—),江西吉安人,教育學博士,福建師範大學體育學博士後,深圳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嚮:競技體育、田徑教學與訓練理論。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項目2項(其中1項以優秀等級結項),主持廣東省社科規劃項目、博士後基金項目、國傢體育總局體育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等級結項)等省部級項目4項,主持完成廳局級項目5項,在《北京體育大學學報》《武漢體育學院學報》《體育學刊》《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等體育類核心期刊發錶論文18篇。入選廣東省高等學校“韆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深圳市地方級領軍人纔。
目錄
第一章 前 言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意義
第二節 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三節 研究時間跨度
第四節 研究創新點
第二章 文獻綜述
第一節 核心競爭力研究綜述
一、以戰略管理為中心的競爭力理論階段
二、以市場結構為中心的競爭力理論階段
三、以企業素質為主要內容的競爭力理論階段
四、國外學者對核心競爭力的理解
五、國內學者對核心競爭力的理解
六、核心競爭力理論的評價與啓示
七、核心競爭力理論達成的共識與不足
第二節 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研究綜述
一、中國競技體育綜閤實力研究成果
二、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研究成果
三、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培育研究成果4
四、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評述
第三節 動態鏈管理體係研究綜述
一、動態鏈管理體係構建研究綜述
二、競技體育動態鏈管理體係構建研究綜述
三、競技體育動態鏈管理體係的評價與啓示
第四節 本研究涉及的重要概念
一、競爭
二、競爭力
三、競爭優勢
四、核心競爭力
五、管理體係
六、動態鏈管理體係
第三章 研究對象與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
第二節 研究方法
一、從方法論的角度擬采用的方法
二、具體研究方法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美國競技體育競爭力分析
二、俄羅斯競技體育競爭力分析
三、德國競技體育競爭力分析
四、中國競技體育競爭力分析
五、美、俄、德、中四國競技體育核心實力對比分析
第二節 中、美、俄、德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層次分析
一、層次分析法的要旨及步驟
二、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層次分析
三、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總排序權重結果分析
四、美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層次分析
五、俄羅斯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層次分析
六、德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層次分析
第三節 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驗證與評價
一、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實證檢驗思路與方法
二、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實證檢驗分析
第四節 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動態鏈管理體係構建
一、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內部要素分析
二、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動態鏈分析
三、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動態鏈管理體係構建
四、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動態鏈管理啓示
第五節 研究展望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一、圍繞一個中心,突齣兩個層麵
二、抓好三個主體,實現四個轉變
三、強化五大優勢,培育六個潛力
四、確保七大任務,做好八項工作
第六章 結束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件1:美國第27屆至第30屆奧運會奬牌具體細目錶
附件2:俄羅斯第27屆至第30屆奧運會奬牌具體細目錶
附件3:德國第27屆至第30屆奧運會奬牌具體細目錶
附件4:中國第27屆至第30屆奧運會奬牌具體細目錶
附件5:第27屆奧運會至第30屆奧運會具體設項情況
附件6:《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動態鏈管理體係》問捲
附件7:中國2007年世界錦標賽奬牌具體細目錶
附件8:中國2009年世界錦標賽奬牌具體細目錶
附件9:中國2011年世界錦標賽奬牌具體細目錶
附件10:中國2013年世界錦標賽奬牌具體細目錶
前言/序言
近幾屆奧運會,我國競技體育在世界體壇的地位發生瞭重要變化。第27屆奧運會,我國代錶團取得優異成績,分彆奪得金、銀、銅牌28、16、15枚,奬牌總數59枚,金牌和奬牌總數分彆名列第3,首次躋身金牌榜前3位。第28屆奧運會,我國代錶團參加26個大項和203個小項的比賽,分彆奪得金、銀、銅牌32、17、14枚,奬牌總數63枚,首次超越俄羅斯躋身金牌榜世界前2。第29屆奧運會,我國代錶團分彆奪得金、銀、銅牌51、21、28枚,奬牌總數達100枚,以金牌總數第1和奬牌總數第2的成績超越美國,首次位居金牌榜第1。第30屆奧運會上,我國代錶團分彆奪得金、銀、銅牌38、27、23枚,奬牌總數88枚,分彆以金牌和奬牌總數第2的成績位居世界第2。縱觀第27至第30屆奧運會的成績錶現,我們發現我國競技體育取得瞭可喜的成績和重大突破。
盡管我國競技體育在近幾屆奧運會上取得瞭較大進步,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競技體育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麵臨著一些問題和睏難:第一,目前競技體育的市場經濟化程度與多元化發展格局仍處於不成熟階段。第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項目管理體製有待完善。第三,“體教結閤”層次較低,後備人纔基地建設有待加強。第四,競技體育人纔隊伍綜閤素質和整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第五,科技與訓練結閤不緊密、訓練競賽中的科技含量較低。第六,區域間競技體育發展不平衡的矛盾愈來愈突齣等。另外我國競技體育的整體實力與世界競技體育強國相比,核心競爭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現有優勢項目奪金空間已經或基本飽和,一些優勢項目麵臨著越來越明顯的挑戰,田徑、遊泳等基礎大項,與世界先進水平仍然有較大差距。
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是中國競技體育獨具的、整體的、持續的競爭能力,是競技體育取得競爭優勢,持續、健康、和諧發展的力量源泉,但並不是所有的競爭優勢都是中國競技體育的核心競爭力。本課題研究立足第27-30屆奧運會中國所取得的金牌和奬牌,遵行競爭力-競技優勢-核心競爭力的理論推導邏輯,通過與美國、俄羅斯、德國的橫縱嚮比較,運用比較優勢理論,研究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是什麼?以中國2007-2013年的單項世界錦標賽成績和單項世界杯年度總決賽所取得的奬牌和金牌為檢驗標尺,檢驗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科學性與閤理性。最後結閤影響我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內外部因素,立足內外部管理鏈兩條主綫,初步構建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動態鏈管理體係。在當前世界體壇格局不斷演變和競技體育發展形勢愈加嚴峻的背景下,隻有準確把握和努力培育中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纔能夠確保我國競技體育發展得更好,纔能使我國競技體育位居體育強國之列。
《騰飛的巨龍:中國體育産業發展之路》 序言 體育,從來不隻是簡單的體能較量,它更是國傢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在中國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體育事業的發展軌跡,摺射齣的是一個國傢從積貧積弱走嚮繁榮富強的時代洪流。從昔日“東亞病夫”的恥辱,到如今奧運賽場上金牌的閃耀,再到體育産業蓬勃發展的無限可能,中國體育經曆瞭一段波瀾壯闊的轉型與飛躍。 本書《騰飛的巨龍:中國體育産業發展之路》旨在全麵、深入地梳理和剖析中國體育産業在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曆程、成就、挑戰以及未來趨勢。我們並非著眼於具體的體育項目或運動員的個人傳奇,而是將目光聚焦於驅動中國體育走嚮世界的宏觀力量——體育産業。我們將從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個維度,立體展現中國體育産業如何從一個相對單一的競技體育體係,逐步演變成為一個涵蓋賽事運營、體育製造、健身休閑、體育旅遊、體育媒體傳播等多個細分領域,具有強大經濟活力和深遠社會影響力的現代化産業。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中國體育産業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更非坦途。它經曆瞭從計劃經濟嚮市場經濟的深刻變革,承受瞭來自全球化競爭的壓力,也抓住瞭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本書將以史為鑒,以現實為依據,力求為讀者呈現一個清晰、客觀、富有洞察力的中國體育産業發展全景圖。我們希望通過對這一領域的深入探討,能夠幫助讀者理解中國體育産業為何能夠實現如此驚人的騰飛,其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又將如何麵嚮未來,持續創新,迎接新的挑戰與機遇。 第一章:時代的召喚——中國體育産業的萌芽與初步探索(1980s-1990s)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醒瞭沉睡的中國大地,也為體育産業的勃發注入瞭新的生機。在本章中,我們將迴顧中國體育産業最艱難也是最關鍵的奠基時期。 從“體用結閤”到市場化曙光: 過去,體育事業更多地被視為國傢意誌的體現,其發展模式與經濟發展脫節。在這一時期,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原有的體製開始鬆動。我們關注體育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如何開始嘗試引入市場機製,例如,國傢隊的商業贊助、體育用品的初步市場化銷售等,這些都是嚮現代體育産業邁齣的重要步伐。 “金牌戰略”的遺産與轉型: 傳統上,中國體育的發展高度依賴於“金牌戰略”,即以奧運會、世界錦標賽等為核心的競技體育成就。本章將探討這種戰略在為國傢贏得榮譽的同時,是如何為體育産業積纍早期資本和知名度的,以及在市場化浪潮下,這種模式如何開始顯露齣局限性,並為後續的産業化轉型奠定瞭基礎。 初步的市場化嘗試: 早期市場化主要體現在體育用品製造業的興起,國內品牌如雨後春筍般齣現,初步滿足瞭民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同時,一些體育賽事的商業化運作也開始零星齣現,例如,一些商業贊助的體育錶演賽。我們將分析這些早期商業行為的特點、遇到的睏難以及對未來發展的啓示。 人纔的流轉與專業化: 隨著體育市場化的啓動,對具備市場運作、經濟管理、營銷推廣等能力的專業人纔的需求開始顯現。本章也將提及這一時期體育人纔在國傢隊、地方體育局、以及新興體育企業之間的初步流轉,以及專業體育院校在培養相關人纔方麵所扮演的角色。 政策導嚮下的雛形: 國傢政策在這一時期對體育産業的發展起到瞭關鍵的引導作用。我們將分析當時國傢對於發展體育産業的一些初步政策導嚮,例如,鼓勵體育場館的商業開發、支持體育用品的生産和銷售等,這些政策為體育産業的萌芽提供瞭製度土壤。 第二章:破繭成蝶——中國體育産業的快速崛起(2000s-2010s) 進入新世紀,中國體育産業迎來瞭爆炸式增長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得益於經濟的騰飛、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以及全民健身的深入推進,中國體育産業的麵貌煥然一新。 北京奧運會的催化效應: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是中國體育産業發展史上的一座裏程碑。它不僅極大地提升瞭中國的國際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帶動瞭體育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建設,催生瞭大型體育賽事運營的專業化,激發瞭體育消費的巨大熱情,並推動瞭體育産業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本章將深入分析北京奧運會對中國體育産業的深遠影響,包括其在賽事管理、場館運營、體育贊助、媒體轉播等方麵的經驗積纍,以及其對全民健身理念的推廣作用。 賽事運營的專業化與商業化: 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大型體育賽事的商業化運營成為可能。我們關注職業聯賽(如CBA、中超)的逐步成熟,以及各類國際國內頂級賽事的引進和本土化。本章將探討賽事版權的價值挖掘、票務銷售、贊助商閤作、以及圍繞賽事的衍生品開發等商業模式的創新。 體育用品製造業的升級與品牌化: 中國體育用品製造業經曆瞭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品牌”的飛躍。本章將分析國內體育品牌如何通過技術創新、設計升級、明星代言、以及精細化營銷策略,在全球市場中站穩腳跟,並與國際巨頭展開競爭。同時,我們也關注國際知名體育品牌的中國市場戰略及其對國內産業的衝擊與促進。 健身休閑産業的蓬勃發展: 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普及,“全民健身”不再僅僅是口號,而是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本章將重點探討健身房、運動俱樂部、戶外運動、新興運動項目(如攀岩、滑雪、潛水)等健身休閑産業的快速發展。我們將分析其商業模式、消費群體、以及麵臨的挑戰(如設施不足、專業人纔短缺等)。 體育媒體與傳播的變革: 體育賽事的傳播方式發生瞭顛覆性變化。從傳統的電視轉播到互聯網直播、移動應用,再到社交媒體的互動傳播,體育媒體的生態日益多元化。本章將分析體育內容生産者、傳播平颱、以及觀眾之間的互動關係,探討體育IP價值的實現路徑,以及新媒體在推動體育消費和産業發展中的作用。 政策的有力支撐: 這一時期,國傢齣颱瞭一係列支持體育産業發展的政策,如《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的指導意見》等,為産業的蓬勃發展提供瞭政策保障。我們將分析這些政策如何從稅收、金融、土地、人纔引進等方麵,為體育産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助力。 第三章:轉型與挑戰——中國體育産業的深化改革與可持續發展(2010s至今)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國體育産業麵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如何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成為新的課題。 “健康中國”戰略下的新機遇: 隨著國傢“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推進,體育産業被賦予瞭更重要的使命,即成為推動國民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本章將探討健康産業與體育産業的融閤,例如,運動康復、健康管理、體育醫療等新興領域的增長潛力。 體育科技的賦能: 科技創新是推動産業升級的關鍵。本章將關注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可穿戴設備等技術在體育領域的應用,例如,運動員錶現分析、智能健身設備、沉浸式觀賽體驗等,以及這些技術如何重塑體育産業的商業模式和用戶體驗。 冰雪運動的崛起與鼕季奧運會的遺産: 2022年北京鼕奧會的成功舉辦,為中國冰雪運動帶來瞭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本章將分析冰雪産業的潛力,包括冰雪場館的建設與運營、冰雪裝備的製造與銷售、冰雪旅遊的開發、以及冰雪運動的普及與人纔培養。 體育消費升級與個性化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體育消費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個性化。本章將分析不同細分市場的消費特徵,例如,青少年體育培訓、老年人體育活動、以及高端體育旅遊等,並探討如何滿足這些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 風險與挑戰並存: 盡管成就斐然,中國體育産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麵臨諸多挑戰。本章將深入探討這些挑戰,包括: 市場化程度仍需提高: 一些體育項目或區域的市場化運作依然不足,商業價值未能得到充分挖掘。 人纔瓶頸: 尤其是在賽事運營、體育營銷、體育科技等前沿領域,專業人纔的短缺依然存在。 版權保護與IP價值實現: 體育IP的保護力度和價值實現機製有待加強。 監管與規範: 隨著産業規模的擴大,如何加強市場監管,規範行業行為,防止“劣幣驅逐良幣”,是重要的課題。 區域發展不平衡: 不同地區在體育産業發展水平上存在較大差異,如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可持續發展模式: 如何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展望未來——中國體育産業的全球影響力: 本章將對中國體育産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展望,包括中國體育品牌如何進一步走嚮國際市場,中國如何在全球體育治理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以及體育産業如何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結語 《騰飛的巨龍:中國體育産業發展之路》並非一本簡單的曆史記錄,它是一次對中國體育産業發展規律的探索,一次對中國人民奮鬥精神的頌揚。從初步的探索到如今的世界級産業,中國體育産業的騰飛,是時代發展、政策引導、市場活力、以及無數體育從業者辛勤耕耘共同作用的結果。 我們相信,通過對中國體育産業發展曆程的深入剖析,讀者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體育的力量,更清晰地認識到體育産業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這艘巨龍的航程仍在繼續,前方充滿機遇,也伴隨著挑戰。我們期待,在不遠的將來,中國體育産業能夠以更加成熟、更加強大的姿態,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為構建健康、文明、富有活力的社會做齣更大的貢獻,並在世界體育舞颱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