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通俗易懂, 適用於高等院校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對於體育愛好者也有指導作用。
本書主要講瞭田徑運動、排球運動、足球運動、籃球運動、武術運動、體育舞蹈六種運動,書中對各項運動的主要技術講解詳細,並有配圖,方便讀者瞭解該類型運動的基本動作、主要技術 內容簡介
本著“天天鍛煉、健康成長、終身受益”的體育教育理念,本書主要介紹瞭大學生普遍喜愛的田徑運動、排球運動、足球運動、籃球運動、武術運動、體育舞蹈的具體內容,根據不同運動的特點,分彆講述瞭各種運動的曆史、主要技術、基本戰術或者基本動作。
本書通俗易懂, 適用於高等院校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對於體育愛好者也有指導作用。 目錄
第一章田徑運動1
第一節競走1
一、競走的動作技術1
二、競走技術的練習方法1
三、簡要規則2
第二節跑3
一、短跑3
二、中長跑6
三、接力跑8
四、跨欄跑10
第三節跳躍12
一、跳高12
二、跳遠14
三、三級跳遠16
第四節投擲18
第二章排球運動21
第一節排球運動概述21
一、排球運動的特點21
二、排球運動的鍛煉價值22
三、排球練習中運動損傷的預防22
四、世界排球大賽簡介22
第二節排球運動基本技術22
一、排球技術的概念22
二、排球技術的特點23
第三節排球基本戰術26
一、陣容配備27
二、進攻戰術28
三、防守戰術29
第三章羽毛球運動31
第一節羽毛球運動概述31
一、起源31
二、發展簡況31
三、羽毛球主要世界大賽32
第二節羽毛球運動的基本技術32
一、握拍方法32
二、指法34
三、發球35
四、接發球38
五、擊球39
六、步法53
第四章足球運動58
第一節足球運動簡介58
一、現代足球運動58
二、我國足球運動58
第二節足球運動基本技術59
一、踢球技術與練習59
二、停球技術與練習61
三、頂球技術與練習63
四、運球技術與練習64
五、搶截球65
六、擲界外球65
七、守門員技術66
第三節足球運動基本戰術67
一、足球進攻戰術67
二、足球防守戰術70
三、幾種常用足球比賽陣形簡介71
第五章籃球運動74
第一節籃球運動簡述74
第二節籃球基本技術75
一、移動75
二、傳接球76
三、投籃77
四、運球79
五、持球突破80
六、防守對手81
七、搶球、打球、斷球82
八、搶籃闆球83
第三節籃球基本戰術84
一、進攻與防守戰術的基礎配閤84
二、進攻與防守戰術的整體配閤86
第六章武術運動89
第一節武術簡介89
第二節武術基本功89
一、手型和步型89
二、腿功練習90
第三節初級長拳第三路92
一、初級長拳第三路簡介92
二、動作名稱93
三、動作說明與圖示93
第四節初級劍術103
一、初級劍術簡介103
二、動作名稱104
三、動作說明與圖示104
第五節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115
一、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簡介115
二、動作名稱116
三、動作說明與圖示116
第七章體育舞蹈130
第一節體育舞蹈的基礎知識130
一、舞程綫、方位、賽場介紹130
二、體育舞蹈常用符號132
第二節華爾茲(三步舞)134
一、三步舞的簡述134
二、基本步型134
第三節流行交誼舞(三步舞)綜閤套路140
參考文獻145 精彩書摘
二、發展簡況
1. 規則的演變
羽毛球遊戲剛興起時,沒有人數、分數和場地的限製,練習者隻需要互相對擊。現代羽 毛球從伯明頓莊園開始,有瞭一定的分數、 場地、 人數限製,1875 年, 第一本寫羽毛球規 則的書在英國問世。當時的規則很簡單,規定瞭場地呈長方形,中間掛網的高度,雙方對擊 的要求,並沒有單打、雙打的區彆。隨著人們觀賞水平的提高及技術、戰術的發展,規則也 隨之變化,齣現瞭單、雙打場地區彆及發球區的規定,發球得分及發球得分後的換 區 等 規 則。國際羽聯正在製定新的規則,特彆是對決勝局的比賽時間加以限製,力求使羽毛球比賽 更加緊張激烈、精彩紛呈。
……
1. 正手握拍法 (以右手握拍為例)
① 握拍之前,先用左手拿住拍杆,使拍麵與地麵垂直,再張開右手, 使手掌下部 (小 魚際)靠在 球 拍 的 拍 柄 底 托 部 位, 虎 口 對 著 球 拍 柄 窄 的 一 麵 (即 對 著 拍 柄 窄 麵 內 側 的 棱 角綫)。
② 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並攏握住拍柄,小魚際與拍柄末端相齊。 握拍位置不宜過前或 過後。
③ 拇指和食指略微前伸貼在拍柄的兩個寬麵上。
④ 掌心與拍柄麵之間留有空隙,有助於靈活調節握拍的動作和發力 (圖3-1)。
……
(1)反手發平高球
準備動作:兩腳與肩同寬,前後斜站。 右腳在前, 左腳尖側後點地, 重心放在右腳上; 左手拇、中、食指握住球的羽毛處,將球置於腹前腰部以下; 右臂屈肘稍嚮上提起, 展腕,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麵將球拍自然置於腹前持球手的後麵,兩眼正視前方,呈發球前的準備 姿勢。
引拍動作:左手放球的同時, 右手以肘為軸, 前臂內鏇、 展 腕 由 後 嚮 前 做 迴 環 半 弧 形 揮動。
擊球動作:擊球時屈指手腕發力,用正拍麵嚮前上方將球擊齣,在擊球的一刹那,手腕 有彈性的擊球,拍麵與地麵的角度接近垂直。
隨前動作:擊球後,要積極製動,並將握拍姿勢迅速調整為正手放鬆握拍。 要求:發球時,球拍的揮 動 方 嚮 也 與 反 手 發 網 前 球 一 樣, 將 球 擊 到 後 發 球 綫 以 內 的
區域。 前言/序言
前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麵發展的意見》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要求,進一步發揮高校體育課程建設作用,實現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提高體育素養的學校教育目標,引導和培養學生掌握一到兩項適閤自身鍛煉的運動項目,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與磨煉,學會鍛煉,進而提高生命和生活質量。我們特彆編寫瞭本教材。
在編寫理念上,我們本著“天天鍛煉、健康成長、終身受益”的體育教育理念,力求突齣高校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注重培養學生健康意識和行為,促進學生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和整體健康水平的發展。
在教材內容選擇上,我們側重易於學生掌握的田徑、排球、羽毛球、足球、籃球、武術、體育舞蹈等項目。這些項目容易組織遊戲和競賽,易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掌握技術技能的同時,更能提高個人的欣賞水平。
本冊教材編寫由黃文健、秦偉、宮琳、趙燕鵬、宿元、韓寶玉、蔡雲、李穎建八位老師共同完成。
本教材的編寫圖文並茂,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身,力求易學易懂,其中藉鑒參考瞭有關專傢、學者的研究成果,同時,也得到瞭齣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錶示誠摯的謝意。由於水平有限,時間倉促,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大傢指正。
編者
2017年5月
第一版前言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要求,為進一步發揮高校體育課程建設作用,實現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提高體育素養的學校教育目標,引導和培養學生掌握一到兩項適閤自身鍛煉的運動項目,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與磨煉,進而提高生活質量,我們特彆編寫瞭本教材。
在本書的編寫理念上,我們本著“以人為本、全麵發展、健康第一、終身受益”的體育教育理念,力求突齣高校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注重培養學生健康意識和行為,促進學生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和整體健康水平的發展。
在教材內容選擇上,我們側重講授學生容易掌握的田徑、瑜伽、體育舞蹈、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武術、健美操等十一個大項。這些項目更容易組織遊戲和競賽,更易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絕大部分項目編入瞭裁判規則,使學生在掌握技術技能的同時,提高個人的欣賞水平。
整個教材的編寫進行瞭細緻的分工,秦偉(羽毛球),韓寶玉(武術)、宿元(武術),蔡雲(排球),李穎建(籃球、手球),黃文健(足球),宮琳(奧林匹剋運動),趙燕鵬(體育舞蹈)。最後由秦偉對全書統編。
本書圖文並茂,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力求易學易懂,並參考瞭有關專傢、學者的研究成果,同時得到瞭齣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並錶示誠摯的謝意。
由於水平有限,時間倉促,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大傢指正。
編者
2015年3月
《體育與健康(下冊)》—— 開啓身心和諧的探索之旅 前言: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健康的身體和積極的心態已成為個體追求幸福與成功的基石。而體育與健康,作為連接身心健康的重要紐帶,其蘊含的價值與意義愈發凸顯。《體育與健康(下冊)》正是以此為齣發點,旨在為讀者提供一份全麵而深入的指南,引導大傢認識體育的多元化價值,掌握科學的健康生活方式,並以此為驅動,構建更加充實、和諧的人生。 本書並非僅僅是一本體育運動的教程,更是一次關於生活品質的深刻探討。它深入淺齣地講解瞭體育活動如何影響我們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交層麵,並提供瞭大量實操性的建議,幫助讀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我們相信,通過閱讀和實踐本書的內容,讀者將能更深刻地理解“健康”二字的真正含義,並積極主動地去實踐,從而成為自己健康生活的掌舵者。 第一章:運動的智慧——探索體育的多重維度 本章將帶領讀者穿越體育的廣闊天地,從更宏觀的視角理解運動的意義。我們首先會探討體育的起源與發展,追溯古今中外體育文化的核心理念,感受體育精神的傳承與演變。這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何體育活動在人類文明中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並從中汲取積極的力量。 隨後,我們將深入剖析體育活動的生理效益。從心肺功能的提升、肌肉骨骼的強健,到新陳代謝的優化、免疫力的增強,每一個方麵都將通過詳實的科學解釋和生動的案例加以闡釋。讀者將瞭解到,規律的體育鍛煉不僅能塑造健美的體魄,更能有效預防和控製多種慢性疾病,為長遠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然而,體育的價值遠不止於此。本章還將著重探討體育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我們將分析運動如何幫助緩解壓力、改善情緒、提升自信心,甚至在應對焦慮和抑鬱方麵發揮輔助作用。通過運動釋放內啡肽,體驗“運動後的愉悅感”,讀者將能更直觀地感受到體育帶來的精神上的慰藉與力量。 最後,我們將目光投嚮體育的社會價值。團隊運動如何培養協作精神和溝通能力?體育競賽又如何塑造公平競爭和尊重規則的品格?通過對這些社會互動層麵的分析,讀者將理解體育不僅是個體鍛煉的方式,更是構建良好人際關係、融入社會的重要途徑。 第二章:動起來!——科學的運動方案設計與實施 本章將從理論走嚮實踐,為讀者提供一套科學、個性化的運動方案設計指南。我們將首先講解製定運動計劃的基本原則,包括目標設定、運動類型選擇、運動強度與頻率的把握,以及如何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這套原則將幫助讀者根據自身情況,量身定製最適閤自己的運動方案,避免盲目跟風,確保運動的安全與有效。 接著,我們將詳細介紹不同類型的運動及其適用人群。從有氧運動(如跑步、遊泳、騎行)的燃脂塑形效果,到力量訓練(如舉重、俯臥撐)的增肌強骨功效,再到柔韌性訓練(如瑜伽、拉伸)的舒緩身心、提高活動度的作用,本書將一一進行闡述,並提供具體的動作示範和注意事項。 針對不同的運動場景,本章也將提供實用的建議。無論是室內健身還是戶外活動,無論是獨自鍛煉還是與夥伴同行,讀者都能從中找到適閤自己的方式。我們還會探討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高效鍛煉,以及如何選擇閤適的運動場地和裝備,讓運動變得更加便捷和舒適。 更重要的是,本章將強調運動過程中的安全意識和風險防範。我們將講解運動前的熱身、運動中的注意事項,以及運動後的放鬆與恢復,幫助讀者有效避免運動損傷,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同時,我們也關注特殊人群的運動需求,例如青少年、老年人、孕婦以及有慢性疾病的個體,提供針對性的運動指導,確保人人都能安全有效地參與體育活動。 第三章:健康的燃料——均衡飲食與營養管理 身體的健康離不開閤理的飲食。本章將深入淺齣地講解均衡飲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據運動需求進行科學的營養管理。我們將首先介紹人體所需的基本營養素,包括碳水化閤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並分析它們在維持身體機能、提供能量和修復組織方麵的關鍵作用。 接著,我們將重點講解如何製定一份符閤個人需求的飲食計劃。這包括認識不同食物的營養價值,瞭解如何根據能量消耗來調整攝入量,以及如何在日常飲食中實現營養素的均衡搭配。我們還將介紹一些健康食材的選擇和烹飪方法,幫助讀者輕鬆製作美味又健康的餐點。 對於運動愛好者而言,瞭解運動前後的飲食策略至關重要。本章將指導讀者如何選擇閤適的運動前補充能量的食物,以及如何通過運動後的營養補充來促進身體恢復和肌肉生長。我們將 debunk 一些關於運動營養的常見誤區,提供基於科學的建議。 此外,本章還將關注一些特殊的飲食需求,例如素食、低脂飲食,以及如何應對食物過敏或不耐受的情況。同時,我們也會強調飲水的重要性,並指導讀者如何根據運動強度和環境來閤理補充水分。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將健康的飲食習慣融入日常生活,從而全方位地提升身體素質。 第四章:心靈的棲息地——心理健康與壓力管理 健康的身體是心理健康的載體,而積極的心態則是應對生活挑戰的強大武器。本章將聚焦於心理健康,並探討體育如何成為構建強大內心世界的有力工具。我們將首先解釋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以及它與身體健康之間的緊密聯係。 本章將深入剖析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我們會詳細闡述運動如何成為有效的壓力緩解劑,通過釋放緊張情緒、改善睡眠質量,來幫助讀者更好地應對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我們將探討運動如何提升情緒,通過分泌內啡肽等神經遞質,帶來愉悅感和幸福感。 自信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章將分析體育鍛煉如何通過身體能力的提升、目標的達成,以及剋服睏難的經曆,來逐步建立和增強個體的自信心。我們將分享一些鼓勵自我肯定和積極心態的技巧,幫助讀者培養樂觀嚮上的人生態度。 此外,本章還將探討體育在促進人際交往和培養社交技能方麵的重要性。參與團隊運動或健身課程,不僅能鍛煉身體,更能提供與他人交流和協作的機會,建立歸屬感,減少孤獨感。 最後,本章將提供一些實用的心理調適方法。除瞭體育運動,我們還會介紹冥想、正念練習、放鬆技巧等,幫助讀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管理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與寜靜。本書希望引導讀者認識到,健康的心理同樣需要積極的“鍛煉”,而體育活動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第五章:綠色生活——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當今世界,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人類共同麵臨的重大課題。本章將引導讀者思考體育與健康如何與環境保護緊密相連,並倡導一種更加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選擇環保的運動方式和參與環保活動,來為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例如,選擇公共交通或騎行前往運動場地,減少碳排放;參與清潔海灘、植樹造林等環保公益活動,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也為地球做齣貢獻。 本章還將關注運動裝備的環保選擇。從可迴收材料製成的運動服飾,到節能環保的健身器材,我們將引導讀者在消費時做齣更負責任的決策,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此外,我們還會探討健康生活方式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相互促進作用。健康的飲食習慣,例如減少肉類消費,選擇本地、當季的食材,不僅有益於個人健康,也能降低農業生産對環境的壓力。 本書希望通過本章內容,讓讀者意識到,體育與健康不僅僅是個體層麵的追求,更與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息息相關。通過倡導綠色、可持續的生活理念,我們鼓勵讀者成為環境友好的實踐者,為建設一個更美好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結語: 《體育與健康(下冊)》的編寫,旨在為讀者打開一扇通往健康生活的大門。我們希望本書的內容能夠激發讀者對體育運動的熱情,引導讀者掌握科學的健康知識,並鼓勵讀者將這些知識轉化為積極的行動。健康的身體、積極的心態,以及對環境的關懷,這三者共同構成瞭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 我們堅信,通過持續的運動、閤理的飲食、積極的心理調適以及對環境的責任感,每個人都能實現身心和諧,綻放齣生命中最耀眼的光彩。願本書成為您在探索體育與健康旅途中的忠實夥伴,陪伴您邁嚮更加健康、快樂、可持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