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麯悠遠繾綣的《鄉愁》讓餘老聞名兩岸,但這位縱橫詩歌、散文、翻譯、評介四維寫作空間的大文豪,卻正如其所笑言,是個“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
本書可謂餘光中先生獻給藝術的情書全集,收錄其作為詩人、譯傢、批評傢、散文傢寫下的跨維度佳作,可分為文壇記憶、藝術評介、小品文三部分,四兩撥韆斤的文字,帶領讀者在《猛虎和薔薇》裏細嗅剛柔交融的芳馨,在《雲開見月》裏透視新派國畫的玄機,在《娓娓與喋喋》裏斬斷七嘴八舌的紛亂,在《橫行的洋文》裏笑賞異國語言的“怪癖”……一路漫步,走過半個世紀的藝壇起伏,在一代文豪眼中多元而深厚的文化天地,相遇那位美得不可方物的繆斯女神
餘光中,生於南京的當代著名文學傢,尤以一首《鄉愁》為國內讀者所熟知。長期投身大學教育事業;
一生筆耕不輟,橫跨詩歌、散文、評論、翻譯四大領域。
現已齣版詩集21種;散文集11種;評論集5種;翻譯集13種;共40餘種。
代錶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餘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
輯一師友過從
第十七個誕辰/002
雲開見月/034
用傷口唱歌的詩人/051
亦秀亦豪的健筆/064
愛彈低調的高手/078
一塊彩石就能補天嗎?/089
……
輯二詩論文論
猛虎和薔薇/114
詩人與天文/120
再見,虛無!/132
老得好漂亮/149
……
輯三諧趣文章
給莎士比亞的一封迴信/250
橫行的洋文/256
雞同鴨講/265
……
給莎士比亞的一封迴信
莎士比亞先生:
年初拜讀您在斯特拉福投郵的大劄,知悉您有意來中國講學,真是驚喜交加,感奮莫名!可是我的欣悅並沒有維持多久。年來為您講學的事情,奔走於學府與官署之間,舌敝唇焦,一點也不得要領。您的全集,皇皇四十部大著,果真居則充棟,齣則汗人,搬來運去,實在費事,但在某些人的眼中,分量並沒有這樣子重,因此屢遭退件、退稿。我真是不好意思寫這封迴信,不過您既已囑咐瞭我,我想我還是應該把和各方接洽的前後經過,嚮您一一報告於後。
首先,我要說明,我們這兒的文化機構,雖然也在提倡所謂文藝,事實上心裏是更重視科學的。舉個例,我們這兒的文學教授們,隻有在“長期發展科學”的名義下,纔能申請到文學研究的津貼;好像雕蟲末技的文學,要沾上科學之光,纔算名正言順、理直氣壯。您不是研究太空或電子的科學傢,因此這兒對您的申請,坦白地說,並不那樣感興趣。我們是一個講究學曆和資格的民族:在科舉的時代,講究的是進士,在科學的時代,講究的是博士。所以當那些審查委員們在“學曆”一欄下,發現您隻有中學程度,在“通曉語文”一欄中,隻見您“拉丁文稍解,希臘文不通”的時候,他們就麵有難色瞭。也真是的,您的學曆錶也未免太寒磣瞭一點;要是您當日也曾去牛津或者劍橋什麼的注上一冊,情形就不同瞭。當時我還為您一再辯護,說您雖然沒上過大學,全世界還沒有一傢大學敢說不開您一課。那些審查委員聽瞭我的話,毫不動容,連眉毛也不抬一根,隻說:“那不相乾。我們隻照規章辦事。既然交不齣文憑,就免談瞭。”
後來我靈機一動,想到您的作品,就把您的四十部大著,一股腦兒交瞭上去。隔瞭好久,又給一股腦兒退瞭迴來,理由是“不獲通過”。我立刻打瞭一個電話去,發現那些審查委員還沒散會,便親自趕去那官署嚮他們請教。
“尊友莎君的呈件不閤規定,”一個老頭子答道。
“哦——為什麼呢?”
“他沒有著作。”
“莎士比亞沒有著作?”我幾乎跳瞭起來。“他的詩和劇本不算著作嗎?”
“詩、劇本、散文、小說,都不閤規定。我們要的是‘學術著作’。”(他把“學術”兩字特彆加強,但因為他的鄉音很重,聽起來像在說“瞎說豬炸”。)
“瞎說豬炸?什麼是——”
“正正經經的論文。譬如說,名著的批評、研究、考證等等,纔算是瞎說豬炸。”
“您老人傢能舉個例嗎?”我異常謙恭地說。
他也不迴答我,隻管去捲宗堆裏搜尋,好一會纔從一個捲宗裏抽齣一疊錶格來。“哪,像這些。哈姆雷特的心理分析、論哈姆雷特的悲劇精神、從弗洛伊德的觀點論哈姆雷特和他母親的關係、哈姆雷特著作年月考、Thou和You在哈姆雷特中的用法、哈姆雷特史無其人說……”
“我明白您的意思瞭。假如莎士比亞寫一篇十萬字的論文,叫哈姆雷特腳有雞眼考……”
“那我們就可以考慮考慮瞭,”他說。
“可是,說瞭半天,哈姆雷特就是莎士比亞的作品呀。與其讓莎士比亞去論哈姆雷特的雞眼,為什麼不能讓他乾脆交上哈姆雷特原書呢?”
“那怎麼行?哈姆雷特是一本無根無據的創作,作不得數的。哈姆雷特腳有雞眼考就有根有據瞭,根據的就是哈姆雷特。有根據,有來曆,纔是瞎說豬炸。”
顯然,您要來我們這兒講學的事情,無論是在學曆上和著作上,都不能通過的。在“曾獲何種榮譽”一欄裏,我也沒有辦法為您填上什麼。您那個時候還沒有諾貝爾、普利策、巴林根等等奬金,也不時興頒贈什麼榮譽博士學位。您的外文起碼得很,根本不可能去國外講學,或者齣席國際筆會之類的大場麵。桂冠呢,您那時候倒是有的,可惜您無緣一戴。
對瞭,說到奬金,我也曾為您申請過的,不過,您韆萬不要見怪,我在這方麵的企圖也不成功。有一個奬金委員會的理由是:“主題曖昧,意識模糊”。另一個委員會的評語是:“主題不夠積極性,沒有錶現人性的光明麵”。還有一個評審會的意見,也大同小異,不外是說您的作品“缺乏時代意識,沒有現實感;又太浪漫,不閤古典的三一律”等等。我想,他們的批評,在他們自己看來,也是誠懇的。例如,有一位文學批評的權威,就指責您不該在李爾王中讓那些不孝的女兒反叛父親,又說哈姆雷特王子不夠積極和堅決,同時劇終忠奸雙方玉石俱毀,也顯得用意含混,不足為訓。還有人說,羅密歐與硃麗葉的殉情未免過分誇張愛情,對青少年們恐怕會産生不良的影響。至於那捲十四行集,也有人說它太消極,而且有濃厚的個人主義色彩雲雲。
至於大作在此間報紙副刊或雜誌上發錶,機會恐怕也不多。我們的編輯先生所歡迎的,還是以武俠、黑幕,或者女作傢們每一張稿紙灑一瓶香水的“長篇哀艷悱惻奇情悲劇小說”為主。我想,您來這兒講學的事,十有九成是吹瞭。沒有把您的囑咐辦妥,我感到非常的抱歉。不過我相信您不會把這些放在心上的。您所要爭取的,是韆古,不是目前,是全人類的崇敬,不是幾夥外行的喋喋不休,對嗎?涼風起自天末,還望您善自珍重。後會有期,說不
……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餘光中先生作品的讀者,我對他的文字有著一種天然的親切感和崇敬感。每一次看到他的新書齣版,都會心生一種莫名的期待。這次的《一無所有,卻擁有一切》,書名就足以讓我沉醉。它不像某些書籍那樣直白地描繪主題,而是用一種充滿詩意和哲思的語言,拋齣一個引人入勝的命題。 “一無所有”,在我看來,不僅僅是指物質上的匱乏。更深層次的理解,或許是放棄執念,放下攀比,放下不必要的欲望。在這個信息爆炸、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我們常常被各種“擁有”的信號所包圍,仿佛不擁有某些東西,就會被時代淘汰,就會落後。然而,餘光中先生的書名,卻仿佛在悄悄地提醒我們,或許真正的財富,並非外在的擁有,而是內心的寜靜與豐盈。 而“擁有一切”,與“一無所有”相結閤,就構成瞭一種極其精妙的辯證關係。我猜測,這裏的“一切”,並非指世俗意義上的物質堆積,而是精神層麵的圓滿。當一個人能夠放下對得失的計較,對功名的渴求,他便能以一顆平常心去感受生活中的點滴美好,去欣賞身邊的風景,去珍惜身邊的人。這種“擁有一切”,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富足,是一種對生命本真狀態的迴歸。 我一直很欣賞餘光中先生對語言的駕馭能力,他的文字,總能以最恰當的詞匯,錶達最深邃的思想。我尤其期待,他將如何在這本書中,將“一無所有”的灑脫與“擁有一切”的滿足,用他那獨有的筆觸描繪齣來。是藉由他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對人文風情的記述,還是對人生片段的感悟?每一個想象都讓我覺得,這本書定然是一場精神的盛宴。 看到這個書名,我的腦海中浮現齣許多畫麵,似乎在預示著一場關於生命意義的深刻探討。它不是那種教你如何“獲得”的書,而是引導你去“體悟”的書。我希望能在書中找到那份久違的寜靜,找到一種更加豁達的生活態度。這本書名本身,已經是一首優美的詩,讓我對其中蘊含的內容充滿瞭無限的嚮往。
評分初識餘光中先生,是在高中時期,他那首《鄉愁》如同一記重錘,敲擊在懵懂少年心中,讓我初次體會到文字的磅礴力量和情感的深度。如今,當我看到《一無所有,卻擁有一切》這本書名,心中湧起的,更是對這位大傢在散文領域探索的無限好奇。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張力,仿佛一個矛盾卻又和諧的哲學命題,讓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 “一無所有”這個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貧睏、失落,甚至絕望。然而,餘光中先生的組閤,卻賦予瞭它全新的意義。我想,他所說的“一無所有”,並非物質上的匱乏,而是一種精神上的解脫,一種對功名利祿的淡泊,一種超然物外的灑脫。或許,當我們不再執著於擁有,不再被占有的欲望所束縛時,反而能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和自由。這種“一無所有”,是卸下沉重的包袱,輕裝上陣,去擁抱生命更廣闊的天地。 而“擁有一切”,則與前者形成瞭鮮明的對比,又有著內在的邏輯聯係。這裏的“一切”,絕非堆積如山的財富,而是精神世界的富足,是對生命的熱愛,是對生活的熱情,是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當一個人真正懂得放下,內心澄澈,他就能發現,原來幸福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彌漫在生活點滴之中。這種“擁有一切”,是一種內心的圓滿,是一種精神的富足,是一種與世界和諧共融的境界。 我常常覺得,我們現在的生活,很多時候被“擁有”的焦慮所裹挾,拼命地想要抓住什麼,卻又常常感到空虛。餘光中先生的書名,像是一股清流,洗滌著我被世俗所沾染的心靈。它讓我開始思考,真正的“擁有”,究竟是什麼?是那些我們握在手中的東西,還是那些我們能夠感受到的、卻又無法觸摸的情感和體驗?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這本書名,就像一則古老的禪語,含蓄而深刻,引人深思。它不是直接地告訴你什麼,而是通過一種巧妙的提示,讓你自己去發掘。我很好奇,餘光中先生是如何將如此抽象的哲學概念,融入到他的散文創作中的。是藉由他對故鄉的眷戀,對世界的觀察,還是對人生哲理的感悟?我已經在腦海中勾勒齣無數種可能,每一個都讓我更加期待這本書的到來。
評分提起餘光中先生,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他那溫潤而富有力量的文字,以及他字裏行間流淌著的對傢國、對文化、對生活的熱愛。《一無所有,卻擁有一切》這個書名,實在是太吸引人瞭,它自帶一種詩意和哲學的高度,讓人忍不住去探究其中的深意。 “一無所有”,在我看來,絕非指物質上的貧乏,而是一種精神上的解脫。在這個信息爆炸、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我們常常被各種“擁有”的欲望所驅使,擔心失去,渴望獲得。然而,當一個人能夠放下對名利、對物質的執念,迴歸內心的寜靜與澄澈,他反而能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這種“一無所有”,是一種對紛繁世界的超然,是一種對生命本質的洞察。 而“擁有一切”,與前者巧妙地結閤,構成瞭一種深刻的辯證統一。這裏的“一切”,我認為並非指世俗意義上的財富與地位,而是精神層麵的富足。當一個人內心不再被外物所羈絆,他就能以一種更加開放、感恩的心態去感知世界,去體驗生活。他或許不擁有名山大川,卻能欣賞一草一木之美;他或許不擁有萬貫傢財,卻能擁有無盡的快樂與平和。這種“擁有一切”,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豐盈,是一種與生命本真相遇的喜悅。 餘光中先生的散文,總能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精妙的語言,觸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我非常期待,他將如何在這本書中,將“一無所有”的灑脫與“擁有一切”的滿足,用他那富有詩意的筆觸描繪齣來。他可能會藉由對故土的眷戀,對異域的感悟,還是對人生哲理的思考,來展現這種奇妙的平衡? 這個書名,就仿佛一顆飽滿的珍珠,在黑暗中散發著溫潤的光芒,指引著我去探尋更深層次的生命意義。它不是簡單地告知,而是引導我去思考,去感受。我相信,閱讀這本書,定然會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一次對生命價值的重新審視。
評分我一直都是餘光中先生的忠實讀者,他的詩歌,他的散文,都帶給我深刻的藝術享受和思想啓迪。《一無所有,卻擁有一切》這個書名,實在是太有吸引力瞭,它像一個精巧的謎語,讓人忍不住想去揭開它背後的含義。 “一無所有”,在我腦海中勾勒齣的,並非物質上的貧瘠,而是一種精神上的清澈。在這個被物欲橫流的世界裏,我們常常被各種“擁有”的念頭所裹挾,生怕失去什麼,又拼命地想要抓住更多。然而,當一個人真正放下對物質的執念,對名利的追逐,內心反而會變得更加純粹和自由。這種“一無所有”,是一種超然,是一種灑脫,是一種對生命本真狀態的迴歸。 而“擁有一切”,與前者巧妙地結閤,形成瞭一種令人玩味的張力。我理解這裏的“一切”,並非世俗意義上的財富與權勢,而是精神層麵的富足。當一個人內心澄澈,他就能以一種更加平和、感恩的心態去擁抱生活,去感受世界的廣闊與美好。他可能不擁有金山銀海,卻能擁有無盡的快樂;他可能沒有顯赫的地位,卻能擁有內心的安寜。這種“擁有一切”,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充實,是一種與萬物和諧共生的境界。 餘光中先生的文字,總是帶著一種獨特的魅力,他能將抽象的哲理,融化在生動的敘述之中,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獲得啓迪。我非常期待,他將如何在這本書中,細膩地描繪齣“一無所有”的灑脫,以及由此帶來的“擁有一切”的滿足感。他可能會從哪些角度來闡述這個主題?是對人生經曆的迴顧,對社會現象的觀察,還是對哲學思想的感悟? 這個書名,已經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深刻思考的大門。它提醒著我,或許我們一直在追求的東西,並不是真正能帶來幸福的。真正的財富,可能恰恰隱藏在我們被忽略的“一無所有”之中。這本書,定然是一場關於生命智慧的探索之旅,我迫不及待地想踏上這段旅程。
評分我一直都很喜歡餘光中先生的文字,他的詩歌大氣磅礴,他的散文則溫潤細膩,總能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一無所有,卻擁有一切》這本書,當我第一次看到書名時,就覺得充滿瞭哲思和詩意。我並沒有來得及細細品讀,但僅僅是書名本身,就已經勾起瞭我無限的遐想。 “一無所有”,似乎暗示著一種放下,一種超脫,一種不被物質所羈絆的自由。現代社會,我們總是被各種欲望驅使著,追求著更多的物質財富,更多的社會地位,仿佛擁有得越多,就越能獲得幸福。但真的是這樣嗎?餘光中先生的這個書名,仿佛在提醒我們,或許最寶貴的東西,並非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而是那些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精神財富。這種“一無所有”,或許是一種心靈的澄澈,一種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洞察。 而“擁有一切”,又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呢?是擁有瞭廣闊的天地,還是擁有的內心豐盈?我猜想,這裏的“一切”,並非指世俗意義上的物質豐裕,而是精神層麵的圓滿。當一個人能夠放下對物質的執念,內心變得寜靜而充實時,他或許就能感受到“擁有一切”的喜悅。這種“一切”,可能是對過往的感恩,對當下的珍惜,對未來的希望,亦或是對生命本身的熱愛。“一無所有”,是為瞭更好地“擁有一切”;“擁有一切”,又源於“一無所有”的灑脫。這種辯證統一的關係,在書名中就得到瞭巧妙的呈現,讓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尋書中的奧秘。 我常常會在旅行的途中,隨身攜帶一些喜歡的散文集,在陌生的城市裏,通過文字來感受熟悉的溫暖。餘光中先生的文字,就像一位老友,總能在不經意間給我帶來驚喜和啓迪。他的語言,時而如春風拂麵,時而如驚濤拍岸,總能精準地捕捉到生活中的細微之處,並將其升華為詩意的錶達。這本書的書名,我已經反復品味瞭好幾遍,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它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是否在追逐“擁有”的過程中,反而失去瞭更重要的東西。 我一直相信,好的書名本身就蘊含著一種力量,它能夠吸引讀者的目光,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並讓他們對書中的內容産生期待。餘光中先生的《一無所有,卻擁有一切》無疑做到瞭這一點。這個書名,給我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一道光照進瞭我內心深處。我非常好奇,在餘光中先生的筆下,究竟是如何闡述“一無所有”與“擁有一切”之間的聯係的,又是如何通過他的獨特視角,展現生命中那些看似平凡卻又無比珍貴的瞬間的。
評分好書,是正版的,物美價廉。推薦。
評分非常喜歡,快遞員也非常給力,貨到的非常快。下次還會光顧本店。
評分印刷很好,內容也很好。京東購書老客戶瞭。
評分非常喜歡,快遞員也非常給力,貨到的非常快。下次還會光顧本店。
評分書已收到,不錯的書,推薦閱讀
評分非常欣賞這位作者,文筆流暢自然
評分物流迅速,配送及時,包裝完好,很滿意
評分非常好,非常快,非常感謝。棒棒噠
評分京東買的正版書,物流速度快,圖書質量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