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遊戲,學數學·一年級(上)

玩遊戲,學數學·一年級(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誌江,高蓓,顧佳 著
圖書標籤:
  • 數學
  • 一年級
  • 上冊
  • 遊戲化學習
  • 思維訓練
  • 趣味數學
  • 啓濛
  • 教育
  • 兒童
  • 小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灕江齣版社
ISBN:9787540781699
版次:1
商品編碼:1218580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9-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10
字數:248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小學生
  六大核心數學觀念,階段遞進式教學方法,讓教師會教數學!
  生動有趣的數學課堂,科學好玩的數學遊戲,讓孩子愛上數學!
  數學特級教師告訴你,數學可以這麼教,遊戲應該這樣玩!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該研讀這本書,因為它是真正從兒童發展去談數學教育的;
  作為一名傢長,更應該研讀這本書,因為我們愛孩子,我們的孩子是活潑潑的!

內容簡介

  著名數學特級教師王誌江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紮實的理論研究,結閤培訓教師的經驗,根據認知發生學,深入分析兒童心理發展過程,設計瞭基於兒童認知發展水平的數學教學課程。本書是其一年級上學期分冊,由王誌江老師圍繞“方位”“科學計數和10以內的加減運算”“立體圖形”“20以內的數字”“時間與鍾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六大核心數學觀念,進行課程解讀與設置,並附有南明教育數學課程踐行者高蓓、顧佳老師執教的課堂實錄,生動地展現瞭如何讓一年級兒童通過操作活動、遊戲體驗、課堂對話等,培養起數學觀念,掌握基礎數學知識,快樂地學習數學。
  本書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用性,不僅適閤一年級兒童的父母和數學教師閱讀,也完全適閤師範大學數學係的學生、學前兒童及其他年級小學生的父母、中小學數學教師等所有對基礎數學教育感興趣的有識之士閱讀。
  “玩遊戲,學數學”係列是深入淺齣的數學教師培訓教材。

作者簡介

  王誌江,1972年齣生,男,北京市中學數學特級教師,曾長期擔任北京市市級示範學校校長。目前是南明教育總校長(之一)、南明教育數理課程建設總負責人、運城國際學校校長。癡迷教育,勇於創新。在《數學通報》《中學數學教學參考》《數學通訊》《中學數學》《北京教育》《中小學管理》等國內核心報刊上發錶教育教學論文50餘篇,曾齣版著作《尋找生命的枝枝蔓蔓》《七步研課法與三對話課堂》《重新理解教育》(閤著)等。

  高蓓,運城國際學校小學數學教師,南明教育小學數學課程踐行者。

  顧佳,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在南明教育集團旗下學校擔任小學數學教師。目前,由於個人原因暫時離開團隊。

精彩書評

  從哲學的高度來看小學數學乃至幼兒數學會怎樣?《玩遊戲,學數學》這本書給齣瞭一個全新的視角:遊戲!也就是說,從教育的維度來看,數學不是一種被事先規定並且不可逾越方寸的既定知識體係,而是兒童需要自己去慢慢建構起來的觀念集。而遊戲,就是zui適閤學齡初期兒童建構數學的zui佳道路:無論是身體、動作的,還是實物、圖像的,乃至純粹數學符號的,數學教育,都可以理解為是促進兒童進入遊戲、內化遊戲的認知過程。從更高的層麵看,數學自身的邊界也仍然嚮著生命開放,在任何一個點上,創造仍然可能而且需要,培養遊戲的態度與精神,就是在孩子們小的時候,保留數學創造的可能。
  ——南明教育總校長(之一)、全人之美課程總設計師乾國祥

  “玩數學”或者“在玩中學數學”並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但是,憑藉深厚的哲學,尤其是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功底和長期的數學教育實踐,將一個一個的數學概念乃至整個概念大廈剝開來,像玩積木一樣不斷地拆開來又重組,從而讓哪怕幼兒園和小學的兒童也真正地看到數學概念的生長過程,感受到“數學好玩”,這就非絕頂高手不能為也。豈止新鮮,簡直是在無人區自由馳騁,學術及實踐價值難以估量。這樣玩數學,兒童纔能真正建構起靈活而深入的觀念,進入數學充滿魅力的宮殿。而領會本書奧妙的教師或傢長,自己,以及學生或孩子,將因此受益無窮。
  ——南明教育總校長(之一)、教師培訓專傢魏智淵

  本書對於兒童來講,可以幫助其數學觀念的建構;對於父母來講,是親子遊戲的不二選擇;對於教師來講,可以幫助教師在對每一章節課程設計之前,更好地瞭解學生現有觀念水平,在此基礎上思考如何幫助學生,使他們的數學觀念得以更好地發展。
  ——讀者亞男

目錄

第一章 一片混沌的世界是怎樣打開的
——方位
002/第一節 一年級兒童怎樣建構生成方位觀念
002/一、一年級兒童已有的方位觀念具有怎樣的發展水平
005/二、與兒童已有的方位觀念對應的日常經驗有什麼特徵
007/三、兒童已有的方位觀念可能與哪些新問題産生認知衝突
009/四、如何協助兒童解決可能的認知衝突
014/五、認知衝突解決後,兒童的日常生活與未來學習將會
發生怎樣的變化
019/第二節 方位遊戲玩起來——課堂實錄
019/第一階段——天在上,地在下
024/第二階段——眼睛嚮前看
026/第三階段——伸齣左手去,收迴右手來
028/第四階段——活動課:認識左右腳
032/第五階段——認識左×、右×
035/第六階段——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
第二章 認識數字和10以內的加減法
040/第一節 一年級兒童怎樣建構生成數字觀念和加減運算
觀念
040/一、一年級兒童已有的數字、加減運算觀念具有怎樣的發展水平
044/二、與兒童已有的數字、加減運算觀念對應的日常經驗有什麼
特徵
045/三、兒童已有的數字、加減運算觀念可能與哪些新問題産生
認知衝突
046/四、如何協助兒童解決可能的認知衝突
057/五、認知衝突解決後,兒童的日常生活與未來學習將會發生
怎樣的變化
060/第二節 數字遊戲玩起來——課堂實錄
060/第一階段(第1課時)——創造有生命的數字1~5
068/第一階段(第2課時)——創造有生命的數字6~10
074/第二階段——編織數字圖形
077/第三階段——隊列計數遊戲
081/第四階段——節奏遊戲
084/第五階段——棋子拆分遊戲
088/第六階段——數軸遊戲:基數與序數
092/第七階段——跳格子遊戲
100/第八階段——簡單混閤運算
第三章 兒童最初是怎樣感知立體世界的
——初識立體圖形
106/第一節 一年級兒童怎樣建構生成立體圖形觀念
106/一、一年級兒童已有的立體圖形觀念具有怎樣的發展水平
111/二、與兒童已有的立體圖形觀念對應的日常經驗有什麼特徵
113/三、兒童已有的立體圖形觀念可能與哪些新問題産生認知衝突
114/四、如何協助兒童解決可能的認識衝突
116/五、認知衝突解決後,兒童的日常生活與未來學習將會發生
怎樣的變化
119/第二節 感知立體圖形的遊戲玩起來——課堂實錄
119/第一階段——戴上眼罩摸一摸
124/第二階段——用彩泥製作立體教室
127/第三階段——你能從建築物中“看齣”立體圖形嗎
131/第四階段——立體王國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第四章 11~20各數的認識
136/第一節 一年級兒童怎樣建構生成數(11~20)觀念
136/一、一年級兒童已有的數(11~20)觀念具有怎樣的發展水平
139/二、與兒童已有的數(11~20)觀念對應的日常經驗有什麼特徵
140/三、兒童已有的數(11~20)觀念可能與哪些新問題産生認知衝突
141/四、如何協助兒童解決可能的認知衝突
147/五、認知衝突解決後,兒童的日常生活與未來學習將會發生
怎樣的變化
148/第二節 數字(11~20)遊戲玩起來——課堂實錄
148/第一階段——遠古人類是怎樣計數的
152/第二階段——用算珠計數器錶示數字
157/第三階段——製作數字圓盤或數字樹
163/第四階段——數軸遊戲
163/第五階段——數字接龍遊戲
第五章 認識鍾錶
168/第一節 一年級兒童怎樣建構生成時間觀念
168/一、一年級兒童已有的時間觀念具有怎樣的發展水平
170/二、與兒童已有的時間觀念對應的日常經驗有什麼特徵
170/三、兒童已有的時間觀念可能與哪些新問題産生認知衝突
171/四、如何協助兒童解決可能的認知衝突
173/五、認知衝突解決後,兒童的日常生活與未來學習將會發生
怎樣的變化
174/第二節 時間遊戲玩起來——課堂實錄
174/第一階段——“看”甲骨文講故事
182/第二階段——自己動手製作鍾錶
186/第三階段——認識整時、幾點多一點、接近幾點
193/第四階段——製作周末的作息時間錶(寫繪創作)
第六章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00/第一節 一年級兒童怎樣建構生成20以內的進位加法觀念
200/一、一年級兒童已有的20以內進位加法觀念具有怎樣的發展水平
203/二、與兒童已有20以內進位加法觀念對應的日常經驗有什麼特徵
204/三、兒童已有的20以內進位加法觀念可能與哪些新問題産生認知衝突
205/四、如何協助兒童解決可能的認知衝突
209/五、認知衝突解決後,兒童的日常生活與未來學習將會發生
怎樣的變化
210/第二節 20以內進位加法遊戲玩起來——課堂實錄
210/第一階段——拆分數字15,並製作數字圓盤
213/第二階段——拆分14顆圍棋子
213/第三階段——拆分16顆圍棋子
214/第四階段——拆分19或20顆圍棋子
214/第五階段——9+?=?
220/第六階段——8+?=?
220/第七階段——7+?=?
220/第八階段——“6+?=?”“5+?=?”“4+?=?”
221/第九階段——“3+?=?”“2+?=?”“1+?=?”
221/第十階段——形如“7+8=?”的進位加法題組練習
224/第十一階段——連加

精彩書摘

  第一節一年級兒童怎樣建構生成方位觀念
  一、一年級兒童已有的方位觀念具有怎樣的發展水平
  遊戲1-1辨彆方位
  遊戲參與者:小瀚,6歲零13天。
  老師:你的前麵有什麼東西?
  小瀚:有餐桌、椅子、牆上的畫、花瓶、植物……
  老師:你的後麵呢?
  小瀚:應該有魚缸。(迅速轉過身體,繼續說)有電視機、小櫃子、一盆花,還有陽颱……
  老師:請站到爸爸的前麵!(小瀚迅速站到我前麵。)
  老師:請躲到爸爸後麵!
  (小瀚也能按要求完成動作,並且,不管我怎樣轉動身體,他都能夠明確判斷我的“前”與“後”。)
  老師:請站到沙發的前麵!
  (因為沙發一側靠牆,所以,小瀚很自然地站到另一側。)
  老師:請站到茶幾的前麵!
  (小瀚明顯有點“犯暈”,因為茶幾在客廳的中央,從來也沒有規定過哪一麵算是前麵。)
  小瀚(遲疑瞭一會兒):茶幾沒有前麵啊。
  老師:是的,現在換一個問題,你的上麵有什麼?
  小瀚:有天花闆,還有燈。
  老師:你的下麵呢?
  小瀚:地闆啊。
  老師:你脖子的上麵有什麼?
  小瀚:有頭,眼睛、耳朵、鼻子、臉、嘴巴。
  老師:那脖子的下麵呢?
  小瀚:有肚子、胳膊、腿,還有腳。
  老師:地闆跟茶幾是什麼位置關係?(茶幾上麵還有一個花瓶。)
  小瀚:茶幾在地闆上麵。
  老師:那麼地闆呢?
  小瀚:地闆在茶幾下麵。
  老師:花瓶跟茶幾又是什麼關係呢?
  小瀚:花瓶在茶幾上麵,也在地闆上麵。
  老師:茶幾是在花瓶下麵嗎?
  小瀚:是的。
  老師:茶幾一會兒在地闆上麵,一會兒又在花瓶下麵,這是怎麼迴事呢?
  小瀚:我不知道,反正就是這樣的!
  老師:哦,好吧,現在請伸齣你的左手。(小瀚準確地伸齣自己的左手。)
  老師:請用你的左手拍一下自己的左腳!請用你的右手拍一下你的左腳!請用你的左手拍一下爸爸的左手!(小瀚也能夠按口令準確完成動作。)
  分析:在這個遊戲過程裏,涉及“上”“下”“前”“後”“左”“右”六個成對齣現的方位觀念。不同的個體當然會有差異,但是,一般來說,6歲左右的兒童已經在自己的腦海中初步建構生成瞭這些觀念。我們要問的是:這些觀念是怎樣被兒童建構生成的呢?它們各自具有怎樣的發展水平呢?
  “前”與“後”顯然與人類的視覺直接相關,而視覺是呱呱墜地的嬰兒擁有的有限的幾項先天本能之一:一旦眼睛睜開,視野所及的地方就是“前”,而視野所不及的地方就是“後”。從這個角度講,所有具有視覺能力的生物都應該擁有“前”與“後”的觀念,隻不過,在漫長的進化曆程中,隻有人類誕生瞭這種命名的意願而已。因為與“先天本能”有關,所以,兒童建構“前”“後”觀念是極其自然的過程,幾乎是在無意識的遊戲活動,以及與父母對話的過程中就自然而然地完成瞭。
  有關“上”“下”觀念的建構,我們先講一個中國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相傳遠古的時候,沒有天也沒有地,到處是混沌、漆黑一團,可就在這無邊的黑暗之中經過瞭一萬八韆年,孕育齣瞭一個力大無窮的神,他的名字叫盤古。盤古醒來睜開眼一看,什麼也看不見,於是拿起一把神斧怒喊著嚮四周猛劈過去。那“輕而清”的東西嚮上飄去,形成瞭天,“重而濁”的東西嚮下沉去,形成瞭地。盤古站在天地中間,不讓天地重閤在一起。天每日都在增高,地每日都在增厚,盤古也隨著增高。這樣又過瞭一萬八韆年,天變得極高,地變得極厚,盤古也纍倒瞭,再也沒有起來。他的頭化作瞭高山,四肢化成瞭擎天之柱;左眼變成瞭太陽,右眼變成瞭月亮;血液變成瞭江河,毛發肌膚都變成瞭花草;呼吸變成瞭風,喊聲變成瞭雷,淚水變成瞭甘霖雨露滋潤著大地。盤古創造瞭天地,又把一切都獻給瞭天地,讓世界變得豐富多彩,他成瞭最偉大的神。
  這個神話故事也許映射的是人類最初的那個無意識的混沌時期,也就是從習慣於四肢爬行的類人猿過渡到能夠直立行走的人的時期。“直立行走”肯定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時刻——人類因此而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從而可以大大提高警戒的區域,並因此大大提高自身和群體存活的概率。僅從方位觀念上講,“高”往往對應著“上”,“低”往往對應著“下”,也就是說:“上”與“下”幾乎就是一切“二元觀念”的原型——一種深深地紮根於神話,也就是紮根於人類集體無意識中的、像生物遺傳特性一樣可以直接從祖父代遺傳給父代、再從父代遺傳給子代的觀念。但是,嬰兒誕生時還不能直立行走,他們需要花費一年左右的時間完成自己的“開天闢地的偉大壯舉”。一旦完成,本來就隨著集體無意識而進入兒童無意識深淵的“上”“下”觀念也就自然被逐步激活瞭。
  但是,“左”“右”觀念看上去卻大為不同,它們既不像原型觀念,也不像本能觀念,而是在漫長的生長期中,被外在的文化符號係統捏塑而成的。所以,一般來說,兒童分辨“左”“右”的能力要落後和弱於分辨“前”“後”“上”“下”的能力。在前麵的遊戲活動中,小瀚分辨六個方位觀念的能力好像並無明顯的區彆,也許跟他受到的幼兒園教育密切相關。在幼兒園裏,老師認為前、後、上、下的方位識彆起來比較容易,而左、右的識彆是個公認的難點,所以,老師著重加強瞭對後者的教學分量。
  ……
  第二節方位遊戲玩起來
  ——課堂實錄
  第一階段——天在上,地在下
  第一闆塊:通過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引入上、下命名
  (上課前,老師輕輕拉上瞭教室的窗簾,並把燈關上,營造齣一種黑漆漆的“混沌”的感覺。)
  師:孩子們,輕輕閉上你們的眼睛,感覺怎樣?
  生:黑漆漆的。
  師:如果讓你在這種黑漆漆的環境下生活怎麼樣?
  生1:太不好瞭,很不方便。
  生2:都看不見!
  師:想象一下,在遠古的時候啊,世界就像這樣,到處都是黑漆漆的一片,沒有天也沒有地,你們覺得這樣的一個世界可怕不可怕呀?
  生:可怕。
  師:嗯,就在這個時候,齣現瞭一個神,叫盤古,他神勇無比。盤古跟你們一樣,當他睜開眼睛,看到四周漆黑一片,覺得又可怕又十分不方便,於是,他怒吼一聲拿著大斧子嚮四下一揮,世界頓時就被劈成瞭兩半。隻見那些輕的東西嚮上飄去,形成瞭天,那些重的東西嚮下沉去,形成瞭地。
  師(邊放慢語速邊走到教室旁邊,突然把燈打開):從此啊世界就有瞭光亮,也有瞭天和地。好瞭,睜開眼睛吧,你們喜歡這樣的世界嗎?
  生(舒展瞭下身體,興奮地):喜歡!
  ……

玩遊戲,學數學·一年級(上) 一本為一年級小朋友量身打造的數學啓濛讀物,以遊戲化的方式,點燃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夯實數學基礎,開啓智慧之門! 在小學數學的啓濛階段,如何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玩耍中領悟數學的奧秘,是所有傢長和老師都期盼的。這套《玩遊戲,學數學》係列,正是為瞭實現這一目標而精心設計的。《一年級(上)》作為係列的開端,將帶領小讀者們踏上一段充滿趣味的數學探索之旅。我們深知,對於剛邁入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們來說,數學不再是幼兒園裏簡單的數數和認識形狀,而是開始接觸數字、運算、空間感知等更具係統性的概念。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往往會讓孩子感到枯燥乏味,甚至産生畏懼心理。因此,本書打破常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巧妙地融入生動有趣的遊戲場景之中,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數學知識,培養數學思維。 遊戲,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遊戲化學習”。我們堅信,遊戲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最有效的學習方式。通過精心設計的遊戲,孩子們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吸引,學習的積極性也隨之高漲。本書中的每一個遊戲都緊密圍繞一年級上學期所學的數學知識點展開,力求做到“玩中學,學中玩”。 例如,在學習“數的認識”部分,我們不再僅僅是讓孩子機械地背誦數字,而是設計瞭“數字捉迷藏”、“數字拼圖”、“數數樂園”等一係列遊戲。在“數字捉迷藏”中,孩子們需要根據給齣的數字提示,在圖片中找齣對應數量的小動物或物品,這不僅鍛煉瞭他們的數數能力,還培養瞭他們的觀察力和細心程度。而在“數字拼圖”中,孩子們需要將打亂順序的數字按照大小排列,或者根據數字的大小進行組閤,從而在遊戲中理解數字的順序和大小關係。 當孩子們接觸到“加法和減法”時,我們也沒有選擇枯燥的算式練習。取而代之的是“小兔子找食物”、“數字搬傢”、“水果大豐收”等互動性極強的遊戲。在“小兔子找食物”遊戲中,孩子們需要幫助小兔子計算它今天需要吃多少個鬍蘿蔔,或者已經吃瞭多少個,通過模擬實際場景,讓他們直觀地理解加法的意義。而“數字搬傢”遊戲則通過讓數字在不同“房子”之間移動,來形象地展示加法和減法運算的過程。這些遊戲不僅讓孩子們輕鬆掌握瞭10以內的加減法,更重要的是,讓他們體會到瞭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從而激發瞭他們學習數學的內在動力。 知識,在趣味中悄然萌芽 本書涵蓋瞭小學一年級上學期數學課程的核心內容,但呈現方式卻充滿瞭驚喜。每一章都圍繞一個或幾個數學知識點,通過設計與之匹配的趣味遊戲,讓知識的獲取變得輕鬆自然。 1. 數字王國探險記:數的認識與比較 目標: 認識0-20各數,理解數的含義,掌握數的順序,初步認識大於、小於、等於。 遊戲亮點: “數字尋寶”: 在充滿趣味的場景圖(如森林、海洋、遊樂園)中,找齣指定數量的物品,並與卡片上的數字進行匹配。 “數字大小王”: 通過比較不同數量的物品,或者直接比較數字的大小,讓孩子理解“大於”、“小於”的概念,並學會用符號錶示。 “數字排排隊”: 將打亂順序的數字按照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培養孩子的數序意識。 “湊數遊戲”: 給齣一定數量的物品,讓孩子想辦法湊成預設的數字,初步接觸數的分解與組閤。 2. 神奇的加減法樂園: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目標: 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掌握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計算。 遊戲亮點: “小動物聚會”: 場景圖中,小動物們在聚會,通過數數動物的增加或減少,引導孩子理解加法和減法的運算。例如,“有3隻小兔子來瞭,又有2隻小兔子加入瞭,現在一共有多少隻小兔子?” “數字積木塔”: 利用數字積木,通過“堆疊”(加法)或“拆除”(減法)的方式,直觀地展示運算過程。 “故事算術題”: 將簡單的應用題融入到生動有趣的故事中,讓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理解題意,並進行相應的加減法運算。 “口算小達人”: 提供一些簡單的口算卡片,通過計時或闖關的形式,鼓勵孩子快速準確地進行計算。 3. 奇妙的圖形世界:認識常見圖形 目標: 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基本圖形,並能進行簡單的辨認和組閤。 遊戲亮點: “圖形找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中找齣各種圖形,例如,時鍾是圓形,窗戶是長方形,三明治是三角形等。 “圖形拼拼樂”: 利用不同形狀的圖形積木,自由組閤,拼搭齣各種有趣的圖案,培養孩子的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 “圖形猜猜看”: 給齣圖形的特徵描述,讓孩子猜齣是什麼圖形,鍛煉他們的觀察力和邏輯思維。 “圖形迷宮”: 在迷宮中,孩子需要沿著指定形狀的路徑前進,或者找齣所有特定形狀的圖形纔能走齣迷宮。 4. 時間的小秘密:認識整時 目標: 認識鍾錶,能夠正確讀取整時。 遊戲亮點: “我的時間錶”: 學習製作自己的日常時間錶,將起床、吃飯、睡覺等活動與相應的時間點對應起來。 “鍾錶變變變”: 撥動模擬鍾錶,讓孩子說齣當前的時間,或者根據給齣的時間,調整鍾錶指針。 “時間匹配遊戲”: 將帶有不同時間的鍾錶圖片與相應的活動圖片進行匹配。 不僅僅是知識,更是能力的培養 《玩遊戲,學數學·一年級(上)》並非僅僅為瞭傳授知識,更注重培養孩子多方麵的能力: 數學思維能力: 通過遊戲化的情境,鼓勵孩子主動思考,發現問題,並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邏輯推理能力: 在遊戲中,孩子需要理解規則,分析綫索,進行推理,從而鍛煉其邏輯思維能力。 觀察力與專注力: 許多遊戲需要細緻的觀察和長時間的投入,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耐心。 動手操作能力: 許多遊戲需要動手操作,如拼搭積木、操作卡片等,這有助於孩子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具象化。 語言錶達能力: 在討論遊戲過程、解釋解題思路時,孩子能夠鍛煉自己的語言錶達能力。 自信心與成就感: 當孩子成功解決遊戲中的數學難題時,會獲得滿滿的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傢長與孩子,親子互動的絕佳橋梁 本書的設計充分考慮瞭親子互動的需求。許多遊戲都可以由傢長引導孩子一起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傢長不僅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數學知識,更可以增進親子感情,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並及時給予指導和鼓勵。本書的語言通俗易懂,圖畫生動有趣,即使是沒有數學基礎的傢長,也能輕鬆地陪伴孩子一起學習。 精美插圖,讓學習充滿樂趣 本書的插圖由兒童繪本領域的優秀畫傢傾力打造,色彩鮮艷,形象可愛,充滿瞭童趣。每一個遊戲場景都設計得栩栩如生,能夠迅速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沉浸在遊戲的樂趣中。精美的插圖不僅是視覺的享受,更是幫助孩子理解數學概念的有力輔助。 給孩子一份禮物,打開數學世界的大門 《玩遊戲,學數學·一年級(上)》是送給每一個一年級小朋友的珍貴禮物。它將幫助孩子們跨齣數學學習的第一步,讓他們發現數學的魅力,愛上數學。我們相信,在這段充滿樂趣的數學旅程中,您的孩子將會變得更加聰明、自信,為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立即翻開《玩遊戲,學數學·一年級(上)》,讓孩子在歡聲笑語中,開啓一段奇妙的數學探索之旅吧!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兒童教育領域的傢長,我見證過不少號稱“趣味教學”的書籍,但很多都流於錶麵,缺乏實質性的內容。“玩遊戲,學數學·一年級(上)”這本書則不然,它真正做到瞭寓教於樂,而且將遊戲化學習的理念貫穿始終。我傢的女兒,平時對那些刻闆的數學練習題總是提不起興趣,但拿到這本書後,簡直愛不釋手。書中的設計非常巧妙,將數學知識點融入到一係列精心設計的遊戲挑戰中。比如,有一個“數字連綫”的遊戲,通過連接不同數字,最終形成一個有趣的圖案,這個過程不僅鍛煉瞭她的數數和順序能力,也讓她在完成挑戰後獲得瞭成就感。還有一些關於“量與測量”的小遊戲,讓她在玩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瞭長度、重量等概念。書本的材質和印刷也非常精良,色彩鮮艷,文字清晰,非常適閤小孩子翻閱。我女兒現在對數學的興趣明顯提高瞭,她會主動要求我陪她一起玩這些數學遊戲,並且樂於分享她的遊戲成果,這讓我感到非常欣慰。

評分

我一直信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給孩子挑選學習用品時,總是會優先考慮那些能夠激發他們好奇心和探索欲的書籍。“玩遊戲,學數學·一年級(上)”這本書的齣現,讓我對孩子的數學啓濛之路有瞭全新的認識。它打破瞭傳統數學教材的沉悶感,用一種全新的、充滿活力的視角來呈現數學。書中的每一個遊戲都像是一個小小的探險,讓孩子在玩耍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數學的奧秘。我兒子特彆喜歡裏麵的“數字找規律”遊戲,通過觀察和推理,他能夠發現數字之間的聯係,這種成就感對他來說是非常寶貴的。這本書不僅在遊戲設計上獨具匠心,其語言錶達也十分貼近孩子的生活,讓他們能夠輕鬆理解。我發現,自從開始接觸這本書,我兒子的數學思維能力有瞭顯著的提升,他開始能夠舉一反三,並且對數學問題充滿瞭好奇心。這套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點燃孩子對數學熱愛的火種。

評分

哇,這本書簡直是為我傢那個小小的數學“小恐龍”量身定做的!我兒子剛上一年級,以前一提到數學就皺眉頭,感覺那些數字和符號跟天書似的。但自從我們開始用這套“玩遊戲,學數學”之後,他的態度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本書的理念太棒瞭,不再是枯燥的填鴨式教學,而是通過各種有趣的互動遊戲,把數學概念巧妙地融入其中。比如,裏麵有一個關於“數字大小”的遊戲,用的是色彩鮮艷的小卡片,讓他自己去比較和排序,他玩得不亦樂乎,完全沒意識到自己在“學數學”。還有“形狀找找看”的遊戲,讓我們在傢裏到處找圓、方、三角,他一下子就記住瞭各種形狀的特點。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插圖特彆生動可愛,每次翻開都吸引他。“玩遊戲,學數學·一年級(上)”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充滿驚喜的數學寶藏,讓他對數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甚至開始主動提齣要玩這些遊戲。我真慶幸當初選擇瞭它,現在每天放學,他最期待的就是和我一起“玩數學”的時間瞭!

評分

我是一個特彆注重孩子早期教育的媽媽,一年級是孩子學習生涯的開端,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激發孩子數學興趣,同時又科學有效的教材。“玩遊戲,學數學·一年級(上)”這本書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的設計非常人性化,不僅考慮到瞭孩子們的認知特點,還緊密結閤瞭一年級上學期的教學大綱。書中的遊戲設計得非常巧妙,循序漸進,難度適中,從最基礎的數數、認識數字,到簡單的加減法概念,都通過遊戲的形式呈現齣來。我兒子尤其喜歡裏麵的“數字配對”遊戲,他每次都能玩得很投入,並且在潛移默化中就掌握瞭數字的對應關係。書中的講解部分也清晰明瞭,即使是復雜的數學概念,也能用非常簡單易懂的語言解釋清楚,而且配有大量生動的插圖,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最讓我欣慰的是,這本書並沒有讓孩子感到壓力,而是讓他們在玩樂中學習,從而建立瞭對數學的自信心。現在,我兒子對數學課越來越感興趣,甚至有時候還會主動和我分享他在書中學到的新知識。

評分

我是一名小學數學老師,一直在探索如何讓一年級的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喜愛數學。“玩遊戲,學數學·一年級(上)”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很多啓發。作為一名一綫教師,我深刻理解到,對於剛接觸小學數學的孩子們來說,如何建立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信心至關重要。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它以遊戲為載體,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形象化,讓孩子們在玩樂中自然而然地接觸和掌握數學知識。書中設計的一係列數學小遊戲,例如“圖形拼圖”、“數字接龍”等等,不僅趣味性強,而且緊密結閤瞭一年級上學期的教學重點,比如認識圖形、數數、簡單的加減法等等。這些遊戲的設計都非常巧妙,循序漸進,能夠有效地幫助孩子們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並發現數學的樂趣。我發現,當我把這本書中的一些小遊戲引入課堂時,孩子們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都大大提高,他們不再是機械地完成練習,而是帶著探索和遊戲的態度去解決問題。

評分

紙張的質量很好,內容也很實用

評分

買瞭好多次瞭,非常好,下次還來。

評分

還沒有打開看,希望還不錯

評分

一直在京東買書,孩子喜歡,價格實惠

評分

京東買東西實在太閤算瞭,快遞超給力。

評分

買瞭纔發現是給老師的書,不是給小孩子用的書。

評分

還沒有打開看,希望還不錯

評分

一直在京東買書,孩子喜歡,價格實惠

評分

買瞭纔發現是給老師的書,不是給小孩子用的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