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力:你说不,没有对不起谁

拒绝力:你说不,没有对不起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龙小语 著
图书标签:
  • 人际关系
  • 沟通技巧
  • 情绪管理
  • 自我成长
  • 心理学
  • 拒绝的艺术
  • 自信
  • 边界感
  • 职场
  • 人际交往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48043348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8095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轻型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当你正埋头于繁忙的工作中,而一个同事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方案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当你满身疲惫地回到家里,好友却要你陪她去逛街时候,你会怎么做?
  当你头晕脑涨,上司却要你去参加一个客户的酒会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常常为自己不能及时而勇敢地拒绝后悔不已;如果你在位自己不会拒绝而郁郁寡欢,那么,请打开《拒绝力》这本书!本书将让你全方位地掌握拒绝的艺术,有助于你在人际关系的浪潮中更加游刃有余。

目录

这些年,你都是吃了不懂拒绝的亏
为面子不敢拒绝的“好好先生” / 002
害怕失去朋友,只有自己吃亏 / 004
违心答应请求,无奈委屈自己 / 006
担心破坏关系,只得自己硬撑 / 009
时机未到,只能忍受被欺辱 / 012
缺乏主见,附和别人的想法 / 015
在意别人的眼光,缺乏自信 / 019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拒绝
每个人都可以大方地拒绝别人 / 024
不只说“不”,要说“是—不—是” / 026
“是的,但是”会使对方放弃说服 / 029
用“这是我一贯的原则”来回绝 / 032
拒绝前说句“反正”“还是”的转折语 / 033
给对方留下你已“尽力”的印象 / 035
在拒绝前,要找到替代方案 / 038
先承后转,不伤人心 / 044
借助对方的说法拒绝对方 / 046
明快的拒绝令人不再纠缠 / 051
运用赞美法达到拒绝目的 / 054
别不好意思,该拒绝时就拒绝
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 058
别被朋友关系“绑架” / 060
莫让承诺成为一种负累 / 063
摆脱不良诱惑的干扰 / 065
面对抉择也要守住底线 / 067
警惕鲜花后面的陷阱 / 069
反操纵,不能说的就不说 / 073
不会拒绝,你还敢拼职场
在工作中学会拒绝 / 078
防止在工作中的外来干扰 / 080
妥善处理同事间的距离关系 / 086
掌握职场拒绝语言的使用技巧 / 089
提防办公室小人,敬而远之 / 091
把握分寸,服从但不盲从 / 095
拒绝下属,如何说“不行” / 100
怎样拒绝,别人才愿意接受
对优柔寡断者说“或许” / 104
对唯唯诺诺者说“是” / 108
果断做出决定并坚持到底 / 111
礼貌拒绝,而非强硬对抗 / 115
转移话题,消除尴尬 / 117
巧妙拒绝,跟谁都能谈得来
运用“破唱片”技巧,重复说“不” / 124
反复说“真伤脑筋”“该如何是好” / 129
利用俗语直截了当地拒绝 / 130
运用含糊回避法暗示 / 133
恰当自嘲,化解尴尬 / 137
对无关的话语不反对不赞成 / 141
夸张地说“是”就是表示拒绝 / 144
想拒绝时,就不要提对方的名字 / 146
多余的敬语,会拉大心理的间隔 / 148
运用巧问反诘法间接地拒绝 / 150
无声拒绝,让别人心领神会
用态度传达拒绝信号 / 156
将拒绝的态度进行到底 / 159
用肢体语言做出拒绝的姿势 / 165
体态不佳的举止就是否定 / 168
中断微笑使对方不安 / 169
避免碰触对方递过来的物品 / 171
不妨背对着窗户就座 / 172
从对方背后更容易拒绝 / 174
置身于对方目光可及的范围外 / 176
亲近者在远处,疏远者在近处 / 178
强势拒绝,你就赢了
做人不要太老实 / 184
做事多留一个心眼儿 / 188
为人处世用点儿心机 / 192
大智若愚装装糊涂 / 197
能屈能伸能进能退 / 202
故意犯错保护自己 / 204
附录 小测试:你是“N型人”还是“Y型人” / 207

精彩书摘

  害怕失去朋友,只有自己吃亏
  常听别人提起这样的事情:原本打算拒绝却被对方邀请吃饭,“我们找个饭店,边吃边慢慢谈吧!”结果答应了对方的要求而怏怏不乐归来。
  这启示我们,在了解对方意图的前提下,想拒绝对方,就必须严格禁止自己与对方一起吃喝。因为一旦成为“酒肉朋友”,人们就会产生难以抗拒的心理,从而丧失拒绝对方的勇气。
  伊尹是商朝开国君王汤王的宰相,他不仅帮助汤王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还辅佐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王,在朝五十余年,功勋彪炳。伊尹享年100岁,沃丁以天子之礼将他葬在商汤陵寝之旁,以表彰他对商朝的贡献。甲骨文记载商朝还有祭祀伊尹的仪式。
  伊尹出生时遭遇洪水,获救后被莘国国王的厨师收养。伊尹在御厨的抚养下长大,学得一手烹调的好绝技;同时他天资聪颖,又用功读书,学问渊博,懂得治国的道理。后来莘国的公主嫁给汤王,伊尹作为陪嫁的仆臣同去。
  伊尹重复向汤王陈情了七十次,每次都被拒绝。苦闷之际,擅长烹饪的伊尹突然心生一计,应聘汤王的御厨,为汤王准备早、午、晚餐,历经周折之后,终于与汤王有了“交情”。汤王由于吃了伊尹做的饭菜,故难以拒绝伊尹。
  伊尹指出,治国的道理与烹饪的道理是相通的,都统合于“道”,能通晓“道”就能掌握好万事万物。他以调和五味作比喻,向汤王说了许多治国的道理,深得汤王的赏识,被任命为宰相。他说:“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佐料要放得适中;治国就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弄清主次先后顺序,掌握好分寸,才能够政通人和,国家才能治理好。”
  伊尹又讲到各地方的美食,然后跟商汤说:“你要吃到这些美食,就要有良马;要成为天子,就要实行仁政,让你的百姓生活过得好、能够信任你。”在看到夏朝气数已尽,就用“割烹”作比喻向汤王建议“讨伐夏桀、拯救人民”。
  伊尹这些亲民、行仁政的建言,商汤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成为“酒肉朋友”,对于一个人的观点同意或反对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能有人会这样想:即使变成“酒肉朋友”,只要各自付款,就不会有心理上的负担,拒绝自然也就不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这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讲,一起吃喝的行为本身,往往会无意识中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一旦有了这样的关系,丧失拒绝的勇气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事了。
  违心答应请求,无奈委屈自己
  玛丽娜的丈夫是一个公认的好人。无论是亲戚、同事,还是邻居、朋友等,只要对她丈夫说一下,她丈夫就尽量给人家帮忙办好,且不要对方的报酬。这样的人在他人眼中,绝对百分百的活雷锋。可是,玛丽娜却非常苦恼。因为他们家的生活不是很富裕。原因是帮人帮得太多了,家里根本存不住钱。看他人的生活水平一直提高,可是,自家仍然停留在温饱阶段。而且,她丈夫由于帮人,经常不在家,家里的活儿几乎都是她一个人做。
  一天,玛丽娜这样抱怨:“你可真是个好人,但我嫁给你这好人,我一点儿都不觉得幸福。你谁都帮,谁都想照顾,偏偏不照顾我这当妻子的。把家里的责任甩给我去做,自己倒去做大众好人。”令玛丽娜惊讶的是,丈夫居然说自己其实也不是很情愿,只是通常没有勇气拒绝他人的请求罢了。
  玛丽娜家的局面跟前几年的热播剧《家有儿女》里的一个情节非常相似。主人公的邻居经常向他们家借东西,很多次他们都不想借,然而又没有勇气说“不借”。借出的东西,还不好意思要回来。偏偏那个邻居又不自觉,借了东西不还,还继续借其他的。搞得他们家很是郁闷。后来,他们的女儿拒绝了那个邻居借书,还气呼呼地说:“拒绝有那么困难吗?不想借就不借嘛!”
  为什么有人不想答应别人的请求,却没有勇气拒绝,只好违心地答应呢?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乏说“不”的家庭教育环境。换句话说,难以开口说“不”是从小养成的性格,是教育孩子的长者,通常是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的结果。可能有人说,孩子的父母不会不让孩子说“不”的,也不会让孩子一定遵从他人的强迫的。从表面上看,的确不能归咎于父母。然而,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几乎都要经历一个叛逆期。在这个叛逆期,孩子会迫切想挣脱长者的束缚,依照自己的意愿处理事情。当然,孩子的叛逆期之内的叛逆举动很多是错误之举。比如,该吃饭了让孩子吃饭,孩子说:“不想吃。”这实际上就是孩子的叛逆之举。他不想听从大人的安排。大人碰到这个情况,通常是先好言相劝,以便让孩子吃饭。一番苦口婆心之后,如果孩子仍然拒绝吃饭,可能有的大人就会采取“暴力方式”让孩子屈服。从孩子角度而言,他一开始拒绝,结果却发现拒绝会遭受惩罚。如果类似的事情频繁多次发生的话,孩子就会丧失拒绝的勇气,什么事情都遵循大人的意思。大人让他做什么,他就会做什么。因为他已经条件反射,假如说“不”,就得忍受皮肉之苦。渐渐地,说“是”便成为了一种习惯。
  再有,孩子在大人强迫他做事的时候,渐渐学会如何观察大人的脸色,害怕惹大人生气,担心自己会因此而遭遇惩罚。因此,他之所以对一件事情说“是”就是怕惹他人不悦。长此以往,类似的事情多了,就会渐渐养成一种说“是”的习惯。简而言之,被拒创伤是导致人们不敢拒绝的重要原因。
  有人总结,不敢拒绝的人,在他过去经历和人际环境中,一定存在“不许你”的情况太多。在“不许你”氛围下,人的思维和思想被制约,难有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发挥,人的所作所为无形中被一种势力控制着,总是听到和遭到“你不能……”“你不要……”“你如果不……就会……”的指引,脑海充斥了太多与“不”相关的内容,为达到“不”的要求和避免违犯“不”的惩罚,一个人的个性里会渐渐形成对“不”的高度敏感,他不得不服从权威,又厌恶和敌视权威的“不许你”,他心里体验着“不也不是,不是也不是”的种种焦虑。
  所以,要想增强人们拒绝的勇气,就得从“娃娃时期”开始抓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大人应该尽可能地给予孩子多一些说“不”的教育机会。
  ……

摆脱“老好人”的枷锁,找回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你是否常常感到自己像一台永不熄火的永动机,不断地为他人提供能量,却在不知不觉中耗尽了自身的储备?是否在别人的请求面前,总是难以启齿拒绝,即使内心已经排山倒海地喊着“不行”?是否在一次次妥协与迎合中,渐渐失去了原本清晰的自我认知,模糊了个人边界? 如果你对以上任何一个问题有着强烈的共鸣,那么,这本《拒绝力:你说不,没有对不起谁》将是你人生旅途中一次至关重要的心灵导航。它不是一本教你变得冷漠无情的工具书,也不是一本让你变得自私自利的生存指南。相反,它是一份关于如何在这个复杂且充满人际互动的世界中,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空间、时间和精力的深度探索,是一场温和而坚定的自我赋权之旅。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互联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工作上的合作、生活中的互助,还是亲情、友情中的情感维系,都意味着一定程度的付出与回报。然而,这种付出与回报的平衡,却常常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打破。我们从小被教导要“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这些美好的品质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值得我们去践行。但问题在于,当这种“乐”与“善”变成一种义务,一种不容置疑的责任,一种压在心头、难以卸下的负担时,它就会从一种积极的品质,异化为一种束缚,一种让我们身心俱疲的枷锁。 “老好人”的困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源于对他人期望的过度关注,对冲突的恐惧,以及一种根深蒂固的“讨好型人格”。我们害怕拒绝会伤害感情,害怕被贴上“不合群”、“自私”、“冷漠”的标签,害怕因此失去重要的关系。于是,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咬牙答应,即便这意味着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牺牲自己本应承担的更重要的责任。长此以往,我们的日程表被塞得满满当当,但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我们的精力被消耗殆尽,但内心却始终感受不到真正的满足与平静;我们看似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但深层的情感连接却可能因为缺乏真诚而变得脆弱。 本书的核心,在于深入剖析“拒绝”背后的心理机制,并提供一套科学、有效且温和的“拒绝力”构建方法。它承认,拒绝并非易事,它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这种智慧,并非在于学会一些刻薄的辞令,而在于理解拒绝的本质,并将其内化为一种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 首先,我们将一同踏上自我认知之旅,深入挖掘“为什么我们如此害怕说不?” 我们会探讨童年经历、成长环境、社会文化以及个人心理特质如何共同塑造了我们对拒绝的态度。书中会引导你审视自己内心深处那些对他人评价的焦虑,对冲突的规避,以及那些让你总是把他人需求置于自己需求之上的潜在信念。理解了根源,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开始着手改变。 接着,本书将为你提供一系列实操性的工具与策略,帮助你学会“如何巧妙地说不”。 这不是要你学会武断的拒绝,而是要你学会沟通的艺术。我们将学习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边界,如何在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温和而坚定地拒绝不合理的要求。例如,学习如何利用“三明治沟通法”,将拒绝的信息包裹在积极的肯定和建设性的建议之中;学习如何适时地提供替代方案,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善意,而非仅仅是冰冷的拒绝;学习如何运用“模糊化”的技巧,给双方留有余地,避免直接的对抗。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引导你重塑价值观,建立健康的自我界限。 “拒绝力”并非否定人际关系的价值,而是为了建立更健康、更可持续的人际关系。当我们学会了适时拒绝,我们就能够把宝贵的精力留给真正重要的人和事,留给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这并非自私,而是对自己负责,是对生命能量的有效管理。当你不再因为过度承诺而疲惫不堪,你就有了更多的心力去关心身边真正需要你的人;当你不再因为害怕拒绝而承担不属于你的责任,你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实现自我价值。 本书还将深入探讨“拒绝”与“自我关怀”之间的紧密联系。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难以拒绝,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配”拥有休息、不配拥有自己的时间、不配拥有拒绝的权利。这种自我价值感的缺失,是导致我们不断讨好他人的重要原因。通过本书,你将学会如何肯定自己的价值,如何理解“自我关怀”并非奢侈品,而是维系身心健康、保持充沛活力的必需品。当你开始珍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你就能更自然、更坚定地去守护它们。 此外,我们还将学习如何处理拒绝带来的“后续影响”。 即使我们已经掌握了有效的拒绝技巧,也难免会遇到对方的不理解甚至负面反应。本书将为你提供应对这些情况的心理建设和沟通策略,帮助你保持内心的平和,不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也不因此动摇自己建立健康界限的决心。 《拒绝力:你说不,没有对不起谁》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一位坚实可靠的朋友。它陪伴你走过那些曾经让你感到无助、困惑的时刻,帮助你一点点剥离那些束缚你的“老好人”标签,让你看到一个更加真实、更加强大、更加自由的自己。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你明白,说“不”,并非对关系的破坏,而是对关系的净化;并非对他人的伤害,而是对自我的尊重。当你学会了拒绝,你不仅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更能赢得他人的真正尊重,建立起更加平等、更加真诚、更加稳固的人际关系。 想象一下,你的日程表开始变得井井有条,那些不必要、不重要的事情被适当地过滤掉,你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家人,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去学习新的知识,甚至只是静静地发呆,享受片刻的宁静。你的身体不再因为长期的过度劳累而发出警报,你的心情也变得更加轻松愉悦。你不再是那个总是被他人需求牵着鼻子走的“好好先生/小姐”,而是那个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需求,也懂得尊重他人界限的独立个体。 这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通过掌握“拒绝力”就可以实现的真实转变。《拒绝力:你说不,没有对不起谁》将为你铺就这条通往真正自由与内心平静的道路,让你在人生的舞台上,能够自信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坚定地守护自己的边界,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这或许是你曾无数次想要但又不敢迈出的第一步——学会在必要的时候,对自己、对他人,发出那个温和而坚定的“不”。翻开这本书,你将不再孤单,你将找到开启这场心灵蜕变的钥匙,你将发现,你说“不”,真的,没有对不起谁。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拿到这本书之前,对于“拒绝”这件事,一直抱着一种非常消极的态度。我总觉得,拒绝别人就像是在伤害别人,是在给别人制造麻烦,所以宁可委屈自己,也要尽量满足别人的要求。这种想法让我活得非常累,每天都像是在填补别人制造出来的各种“空缺”,自己的生活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这本书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我对“拒绝”的认知。它并没有教你怎么变得“冷酷”,而是教你如何做一个“有原则”的人。书里的内容,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拒绝并不是一种“剥夺”,而是一种“选择”。你选择把你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什么地方,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保持怎样的关系,这些都是你自己的权利。书中有很多关于“心理边界”的讨论,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边界,而尊重别人的边界,也意味着要划定自己的边界。它让我看到,那些真正爱你、尊重你的人,会理解你的拒绝,甚至会因为你懂得维护自己而更加欣赏你。书中的很多案例都非常贴近生活,比如在家庭、职场、社交等各种场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去说“不”。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一些方法,比如“三步拒绝法”,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我发现,当我开始学会拒绝之后,我反而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也能够更有效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我的生活不再是应付,而是变成了主动的创造。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的非常独特,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反而像是和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聊天,那种亲切又带着几分犀利的语气,让你忍不住想要继续读下去。我一直觉得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拒绝”,总是在别人张口之前就已经在脑子里把“好”字说出口了。这种习惯让我吃了不少苦头,不仅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还常常为了完成一些不情愿的任务而倍感压力,甚至影响了我的工作效率和心情。有时候,看着身边的朋友们,都能很自然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不愿意,我就会感到特别羡慕。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用大量生动的案例,详细地剖析了我们在拒绝时会遇到的各种心理障碍,比如害怕被孤立、害怕破坏关系、害怕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等等。它不仅点出了问题,更重要的是,它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书里有一个关于“情商”的论述,让我印象深刻,它指出,真正的高情商不是一味地讨好别人,而是懂得如何在维护关系的同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我特别喜欢书中提到的一些“拒绝法则”,比如“延迟拒绝法”、“模糊拒绝法”等等,这些方法听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非常有效。我尝试着运用这些方法,发现自己能够更从容地应对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请求。最重要的是,我发现,当我开始学会拒绝之后,我反而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因为他们看到了我对自己时间和精力的重视,也看到了我是一个有原则、有想法的人。

评分

我一直觉得,能够说“不”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力量,但却不知道如何去获得这种力量。这本书的内容,就像是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然后细心灌溉,让它慢慢发芽、成长。我曾经有过很多次,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而答应了并不想做的事情,事后却感到非常懊悔。比如,有一次,一位不太熟的朋友约我参加一个我根本不感兴趣的活动,我实在是不想去,但又不知道怎么拒绝,最后硬着头皮去了,结果一整晚都坐立不安,觉得度日如年。类似的经历太多了,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拉扯的橡皮筋,总是在满足别人的期望和压抑自己的需求之间摇摆。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具有启发性。它不仅仅是教你一些拒绝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你难以拒绝。它深入剖析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全感,比如害怕被评判、害怕失去别人的喜爱等等。书中提供的很多练习,都非常有帮助,它们帮助我一步步地认识到,我的价值并不在于我答应了多少事情,而在于我是否能够忠于自己的内心,是否能够活出真实的自己。特别是书中关于“界限”的阐述,让我茅塞顿开。它告诉我,清晰的界限并不等于孤立,而是为了更好地与他人建立健康的连接。当我开始明确自己的界限,并且学会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表达出来时,我发现,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我变得更加自由、更加快乐。

评分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好好先生”,或者说,“好好女士”。总是害怕拒绝别人,觉得一拒绝,别人就会不喜欢我,就会觉得我小气,或者孤芳自赏。所以,生活中但凡有人来找我帮忙,哪怕是我根本不愿意,或者根本没时间,我也硬着头皮答应。结果就是,我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身体也出了不少问题。有时候晚上躺在床上,回想起一天答应的事情,就开始后悔,可话已经说出口,覆水难收。这种状况持续了很久,我开始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不开心。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的书名吸引住了,那种直击心灵的“你说不,没有对不起谁”,让我瞬间觉得有共鸣。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不仅仅是教你一些拒绝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你对“拒绝”的认知。它让你明白,拒绝不是自私,而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识别自己“核心价值”的内容,这让我开始反思,什么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什么才是我最看重的东西。当你清楚了自己的目标和底线之后,那些让你感到为难的请求,就会变得清晰起来,你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取舍。而且,书中提供了很多不同场景下的拒绝话术,非常实用。我尝试着在生活中运用一些,发现效果出奇的好。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尴尬的时刻,现在变得游刃有余。最让我欣慰的是,我发现,当我开始学会拒绝之后,我反而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那些我真正热爱的事情,去做那些让我感到充实和快乐的事情。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简洁却带点俏皮,那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让我立刻就觉得这一定是一本能直击痛点的书。我最近这段时间,总是觉得自己的时间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应付各种各样的人情往来,答应一些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然后就到了深夜,看着堆积如山的工作,以及被挤压得几乎没有私人空间的生活,心里充满了疲惫和一种无力感。朋友推荐了这本书,说是能帮助我重新找回掌控感,一开始我还有点半信半疑,毕竟“拒绝”这个词听起来总是有点负面,好像会得罪人,会显得我很不合群。但是翻开第一页,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来了。它并没有教你怎么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人,而是教你如何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界限,如何用一种更智慧、更成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不愿意。书中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例,比如在职场中,面对同事过度的请求,如何礼貌而坚定地拒绝;在生活中,如何平衡家庭和朋友的需求,不让自己过度消耗。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意识到,拒绝并不是一种损失,而是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是对自己时间和精力的尊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把有限的能量投入到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在无谓的消耗中迷失。看完这本书,我真的感觉自己像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开始有勇气去面对那些曾经让我感到棘手的“请求”,并且发现,大多数时候,对方也都能理解,即使偶尔有人觉得“不”,我也知道,那是他们的选择,我没有亏欠他们什么。

评分

第一次在京东买书,速度很快,书质量很好

评分

评分

细节令嗯看完了,有点帮助

评分

细节令嗯看完了,有点帮助

评分

第一次在京东买书,速度很快,书质量很好

评分

还没有看。等看过了再评价。

评分

包装还可以

评分

第一次在京东买书,速度很快,书质量很好

评分

这个书还可以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