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古文觀止》所選之文上起先秦,下至明末,大體反映瞭先秦至明末散文發展的大緻輪廓和主要麵貌。其中包括《左傳》《國語》《公羊傳》《禮記》《戰國策》等多部典籍選文以及韓愈文、柳宗元文、歐陽修文、蘇軾文、蘇轍文、王安石文等多篇名人佳作,入選之文皆有語言精練、短小精悍、便於傳誦的特點,特彆適宜作為讀者學習古文的入門讀物,同時,對廣大古文愛好者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瞭解傳統文化精髓、提高自身古文素養也有諸多益處。本書精選或質樸、或典雅的古代散文,是開捲有益的必讀之作。而且用豐富的資料性圖片,全方位展示瞭古文的藝術魅力。
目錄
捲一?周文
鄭伯剋段於鄢 001
周鄭交質 006
石碏諫寵州籲 008
季梁諫追楚師 010
曹劌論戰 013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016
宮之奇諫假道 019
子魚論戰 023
介之推不言祿 026
燭之武退秦師 028
王孫滿對楚子 031
呂相絕秦 033
駒支不屈於晉 038
子産告範宣子輕幣 041
晏子不死君難 043
子産論政寬猛 045
捲二?周秦文
召公諫厲王止謗 048
單子知陳必亡 051
敬薑論勞逸 056
叔嚮賀貧 060
王孫圉論楚寶 063
趙宣子論比與黨 065
吳子使劄來聘 068
虞師晉師滅夏陽 071
晉獻文子成室 075
蘇秦以連橫說秦 077
範雎說秦王 083
鄒忌諷齊王納諫 089
顔斶說齊王 091
馮諼客孟嘗君 096
趙威後問齊使 101
觸龍說趙太後 104
魯仲連義不帝秦 108
唐雎說信陵君 115
唐雎不辱使命 117
樂毅報燕王書(節選) 121
諫逐客書(節選) 126
捲三?漢文
孔子世傢贊 131
屈原列傳 133
滑稽列傳(節選) 141
太史公自序(節選) 146
過秦論(上) 154
治安策一(節選) 159
論貴粟疏 167
獄中上梁王書(節選) 173
上書諫獵(節選) 182
答蘇武書 185
報孫會宗書(節選) 193
誡兄子嚴敦書(節選) 198
前齣師錶 200
後齣師錶 205
捲四?六朝唐文
陳情錶 210
蘭亭集序 214
歸去來兮辭 217
桃花源記 220
五柳先生傳 223
北山移文 225
諫太宗十思疏 231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234
滕王閣序 240
與韓荊州書 247
春夜宴桃李園序 251
吊古戰場文 253
陋室銘 257
阿房宮賦 259
原?道 264
原?毀 271
獲麟解 276
雜說一《龍說》 277
雜說四《馬說》 279
師?說 281
進學解 284
圬者王承福傳 290
諱?辯 294
後廿九日復上宰相書 298
與於襄陽書 302
應科目時與人書 305
送孟東野序 307
送李願歸盤榖序 311
送董邵南序 315
送楊少尹序 317
送石處士序 320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323
祭十二郎文 326
祭鰐魚文 333
柳子厚墓誌銘 336
捲五?唐宋文
駁復仇議 343
桐葉封弟辨 348
箕子碑 350
捕蛇者說 353
種樹郭橐駝傳 357
石澗記 361
愚溪詩序 363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366
鈷潭西小丘記 370
小石城山記 373
遊黃溪記(節選) 375
待漏院記 378
黃州新建小竹樓記 382
書《洛陽名園記》後 385
嚴先生祠堂記 387
嶽陽樓記 389
諫院題名記 393
義田記 395
袁州州學記 399
捲六?宋文
朋黨論 402
五代史伶官傳序 406
豐樂亭記 408
醉翁亭記 411
鞦聲賦 414
祭石曼卿文 418
瀧岡阡錶(節選) 421
管仲論 425
辨奸論 430
心?術 433
張益州畫像記 437
留侯論 442
喜雨亭記 446
淩虛颱記 449
超然颱記 452
放鶴亭記 456
石鍾山記 459
前赤壁賦 464
後赤壁賦 468
方山子傳 471
上樞密韓太尉書 474
黃州快哉亭記 477
讀孟嘗君傳 480
同學一首彆子固 482
遊褒禪山記 484
捲七?明文
送天颱陳庭學序 488
閱江樓記 491
賣柑者言 495
報劉一丈書 498
吳山圖記 503
寒花葬誌 506
青霞先生文集序 508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512
徐文長傳 516
五人墓碑記 522
經典名著品讀 527
名著閱讀感悟 529
經典語句集錦 531
精彩書摘
捲一?周文
《左傳》傳說是春鞦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但對此書的作者,曆來頗有爭議。一般認為這部著作是戰國初期的一位史學傢、散文傢的作品。書名原為《左氏春鞦》,後人把它配閤《春鞦》,作為解經之作,稱為《春鞦左氏傳》,簡稱《左傳》。作者寫這部書,並不全是為解經,而是從史學傢的角度,采取《春鞦》的大綱,再參考當時的許多史籍錶明觀點。因此,《左傳》大大豐富瞭《春鞦》的內容。《左傳》中有些內容與《春鞦》的記載是一緻的,有些則與《春鞦》不一緻,並比《春鞦》多寫瞭十七年。
《左傳》是一部編年體史書,保存瞭我國自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64年的許多史料,比較詳細而完整地反映瞭春鞦時期列國之間政治、軍事、外交以及經濟、文化等方麵的一些情況。《左傳》是研究我國古代社會很有價值的曆史文獻。它的文學價值很高,極善於用簡潔的語言寫齣紛繁復雜的曆史事件,特彆善於描寫戰爭,也善於刻畫人物的細微動作和心理活動,對後世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鄭伯剋段於鄢
——《左傳》
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薑?,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薑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製?。公曰:“製,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製: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製也,君將不堪?。”公曰:“薑氏欲之,焉闢害??”對曰:“薑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昵?,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啓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諸鄢。五月辛醜?,大叔齣奔共。
遂置薑氏於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榖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捨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薑齣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锡爾類?。’其是之謂乎!”
?初:當初,從前。故事開頭時用語。?鄭武公:春鞦時諸侯國鄭國國君,姓姬,名掘突,武為謚號。申:諸侯國名,薑姓。?武薑:鄭武公的正妻。武是鄭武公謚號,薑是娘傢姓。?莊公:鄭莊公。共(gōng)叔段:共是國名,叔為兄弟排行,段是名。?寤(wù)生:逆生,倒生,即難産。?惡(wù):不喜歡。?亟(qì):多次,屢次。?製:鄭國邑名,在今河南滎陽西北。?岩邑:險要的地方。?虢(guó)叔:東虢國國君。?唯命:“唯命是聽”的省略。?京:鄭國地名,在今河南滎陽東南。?祭(zhài)仲:鄭國大夫,字足。?雉:古時建築丈量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參:通“三”。國:國都。?堪:經受得起。?焉:怎麼。闢:通“避”。?何厭之有:有何厭。厭,滿足。?所:處所。?圖:對付。?斃:跌倒,倒下去。?鄙:邊境上的邑。貳於己:同時聽命於莊公和自己。?公子呂:鄭國大夫,字子封。?若之何:奈何,怎麼辦。?庸:用。?廩(l@n)延:鄭國邑名,在今河南延津東北、古黃河南。?昵:親近。?完:這裏指鞏固城郭。聚:這裏指積聚糧草。?繕:修整。甲:鎧甲。兵:武器。?具:備齊。卒:步兵。乘(shèng):兵車。一車四馬為一乘。車一乘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夫人:指武薑。啓之:為他打開城門。?帥:率領。?鄢(y`n):鄭國邑名,在今河南鄢陵西北。?五月辛醜:隱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古人紀日用天乾和地支搭配。?城潁:地名,在今河南臨潁西北。?黃泉:黃土下的泉水,指墓穴。?潁考叔:鄭國大夫。潁榖:鄭國邑名,在今河南登封西。封人:掌管疆界的官員。?捨肉:把肉放在旁邊不吃。?羹:調和五味做成的帶汁的肉食。?遺(wèi):贈送。?繄(yī):句首語氣詞,沒有實義。?闕:通“掘”,挖。?隧:隧道。這裏的意思是挖隧道。?賦:指作詩。?融融:快樂自得的樣子。?泄(yì)泄:快樂舒暢的樣子。?君子:作者自托。《左傳》作者常用這種方式發錶評論。?施(yì):延伸,擴展。?孝子不匱,永锡爾類:齣自《詩經?大雅?既醉》。匱,窮盡。锡,通“賜”,給予。
當初,鄭武公娶瞭申國國君的女兒為妻,叫作武薑,生下瞭莊公和共叔段。莊公腳在前倒生下來,薑氏受瞭驚嚇,所以給他取名叫“寤生”,武薑因此討厭莊公。武薑喜歡共叔段,想立他為太子,多次嚮武公請求,武公都沒有答應。
……
《古文觀止》:一部跨越時空的智慧之窗 緣起與價值 《古文觀止》自問世以來,便以其精煉的文筆、深刻的思想、豐富的內涵,成為中國古代散文的經典選本。它不僅是文人學子案頭必備的範本,更是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這部匯集瞭自先秦至明代二百餘篇優秀古文的巨著,猶如一座跨越時空的智慧之窗,讓後人得以窺見先賢的卓識、洞察世事的智慧以及對人生、社會、宇宙的深刻理解。 《古文觀止》的編選者吳楚材、吳調侯,以其深厚的學養和獨到的眼光,從浩如煙海的古籍中精挑細選,將那些文字精美、意義深遠、足以“觀止”的文章匯集於此。其選文的標準極高,力求做到篇篇皆是精品,字字皆含真意。從諸子百傢的哲理思辨,到史傢記述的波瀾壯闊,再到文學創作的韆古絕唱,《古文觀止》幾乎涵蓋瞭古代散文的各個領域,展示瞭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璀璨的文學成就。 閱讀《古文觀止》,不僅僅是學習古代漢語的精妙,更是在與古人的精神對話。它教會我們如何觀察世界、如何思考問題、如何錶達情感,如何理解人生的真諦。那些流傳韆古的篇章,穿越瞭曆史的塵埃,依然閃耀著思想的光芒,為我們提供瞭寶貴的人生啓迪和精神滋養。 經典篇章賞析 《古文觀止》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堪稱瑰寶,其中一些篇章更是傢喻戶曉,代代相傳。 《左傳》中的曆史敘事: 《燭之武退秦師》以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外交謀略,展現瞭春鞦時期大國爭霸的復雜局麵。燭之武臨危受命,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退瞭虎視眈眈的秦國軍隊,保全瞭鄭國的存亡。其邏輯嚴謹,辯纔無礙,展現瞭古代政治傢的高瞻遠矚。 諸子百傢的智慧光芒: 《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寥寥數語,道齣瞭學習的樂趣、友誼的珍貴以及君子應有的修養。孔子的話語,簡單而深刻,至今仍是為人處世的圭臬。《莊子》中的《逍遙遊》,以其天馬行空的想象和超脫世俗的視角,展現瞭道傢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莊周夢蝶的故事,更是引發瞭人們對真實與虛幻、存在與超越的無限遐想。 韓愈、柳宗元的古文革新: 韓愈的《師說》振聾發聵,倡導“古道”,反對“道之所傳者,道也”,為當時文壇注入瞭新的活力。他強調“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鼓勵人們虛心求教,打破陳規。柳宗元的《捕蛇者說》以樸素的語言,深刻揭露瞭官府的壓迫和人民的疾苦,錶達瞭對民生的深切關懷。 範仲淹的傢國情懷: 《嶽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早已成為韆古名句,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仁人誌士,將個人命運與國傢興衰緊密相連,展現瞭崇高的政治抱負和博大的胸懷。 歐陽修的散文典範: 《醉翁亭記》描繪瞭山水之樂,更寫齣瞭醉翁忘乎所以的真情實感。歐陽修藉景抒情,將遊賞之樂、民樂以及個人內心之樂融為一體,文筆清新自然,意境悠遠。 《古文觀止》的價值,不僅在於這些經典篇章本身,更在於它所展現的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其中蘊含的普世智慧。無論是古代的政治傢、軍事傢,還是哲學傢、文學傢,他們的人生經驗、思想精華,都通過這些精美的文字得以傳承。 閱讀與傳承 《古文觀止》的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初學者可以從那些語言相對淺顯、意義比較直觀的文章入手,逐步體會古文的韻味。隨著閱讀的深入,可以開始嘗試理解那些含義更加豐富、結構更加復雜的篇章。 為瞭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古文觀止》,曆代學者和文人對其進行瞭大量的注釋和研究,形成瞭豐富的注釋體係。這些注釋,如同明燈,照亮瞭古文的晦澀之處,幫助讀者理解字詞的含義、句法的結構,以及文章的背景和思想。 《古文觀止》的價值,不僅在於其文本本身,更在於其在曆史長河中的傳承與發展。它被一代代人傳閱、研究、學習,不斷地被賦予新的生命和意義。它不僅僅是一部書,更是中華民族集體記憶和智慧的結晶,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在現代社會,雖然語言環境發生瞭巨大的變化,但《古文觀止》的閱讀價值依然不可忽視。它能夠幫助我們: 1. 提升語言素養: 古文的精煉和典雅,能夠極大地豐富我們的詞匯量,提升我們的錶達能力和文字駕馭能力。 2. 涵養文化底蘊: 通過閱讀《古文觀止》,我們可以深入瞭解中華民族的曆史、哲學、思想、文學,從而更好地認識和理解我們的文化根源。 3. 滋養精神世界: 古人的人生智慧、道德修養、處世哲學,能夠為我們提供精神上的指引和啓迪,幫助我們在復雜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寜靜與力量。 4. 培養思辨能力: 許多古文篇章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思辨,閱讀和理解這些篇章,能夠鍛煉我們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古文觀止》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的經典。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體會和感悟。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一位博學多纔的朋友,陪伴我們走過人生漫漫長路,給予我們智慧的啓迪和精神的慰藉。 結語 《古文觀止》以其卓越的文學價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一部集閤瞭曆代優秀散文的寶典,是一扇通往古代智慧殿堂的門戶。通過閱讀《古文觀止》,我們不僅能夠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從中汲取養分,提升自我,感悟人生。這部經典之作,必將繼續在曆史的長河中閃耀光芒,啓迪一代又一代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