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曆史上擊落敵機數量多的空軍女飛行員
★她1943年在戰鬥中犧牲(失蹤),但是她的戰機殘骸和遺體卻在30多年後的1979年纔被發現
★她15歲單獨飛上藍天,展現齣天纔飛行員的潛質
★她駕駛雅科夫列夫戰鬥機,迎擊更加先進的梅塞施密特式戰鬥機,贏得瞭至少6次個人勝利
★她的墓碑上刻有15顆星星……
★她在1943年5月就贏得“蘇聯英雄”勛章,卻在半個世紀後的1990年最終獲得追認……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莉莉婭報名參加一個完全由婦女組成的飛行團。在那裏,她接受瞭半年的密集訓練。莉莉婭在訓練過程中錶現齣瞭精湛的飛行技術。她的技術不僅優於其他隊友,連指導她的男教練都要遜色三分。結束訓練後,莉莉婭和隊友們組成瞭586戰鬥機團,在距離斯大林格勒200英裏遠的薩拉托夫開始瞭戰鬥。她們晝夜輪班坐在雅剋-1戰鬥機的座艙內待命齣擊。天纔的女飛行員莉莉婭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以一對十二,在戰鬥中失蹤,幾十年後,人們在她戰鬥過的地方發現瞭她的遺骸,失蹤的女飛行員獲得國傢榮譽---金星勛章。
比爾·耶訥的母親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一名飛行員,她於1944年7月15日,在濛大拿進行首次單人飛行。
耶訥先生是超過36本非小說類書籍的作者,尤其是在航空和軍事曆史方麵。其中包括戰略空軍的曆史,美國空軍,和美國偉大的飛機製造商的曆史,包括波音、康維爾,洛剋希德和麥道公司。他最近的迪剋·邦和湯米麥奎爾的雙人傳記,《金牌投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得分高的兩個金牌投手的英雄故事》,被飛行員及暢銷書作傢丹·羅姆描述為“偉大的飛行的故事。”
孫燦,曼徹斯特大學翻譯學係畢業,譯著以準確、細膩、輕快、優美的語言風格見長。翻譯代錶作有《心靈雞湯:花季物語》(安徽文藝齣版社)、《績效力: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中國市場齣版社)、《領導者影響力指南》(中國市場齣版社)、《另一個打字員》(上海譯文齣版社)、《公牛山》(上海譯文齣版社)等。
目錄:
1——生於黑暗和承諾的年代 /001
2——與“紅衣男子”一起成長 /008
3——母親和父親 /014
4——光輝、快樂的時代 /019
5——藍天英雄 /028
6——藍天女英雄 /036
7——烏雲背後 /046
8——兵臨城下 /053
9——戰爭中的女性 /059
10——瑪麗娜的獵鷹 /070
11——作戰分配 /085
12——戰爭中的莉莉婭 /100
13——斯大林格勒,戰爭地獄 /117
14——女英雄的時代 /131
15——莫斯科之春 /149
16——浪漫與悲劇 /159
17——頓巴斯的白百閤 /166
18——獵鷹的黃昏 /174
19——失落的百閤花 /187
雲中百閤 /201
附 錄 莉莉婭·利特維亞剋空戰勝利一覽錶 /205
縮寫詞 /207
——一個女孩的衛國戰爭
我有一個心願:坐火車去莫斯科。
那時我已經老瞭。須發染霜的愛人坐在對麵,捧著書昏昏欲睡。我把頭倚在車窗上,沉默地握緊裝滿滾燙紅茶的杯子。
窗外應該有雪,就像“斯大林格勒的白玫瑰”參戰半年後再度獲勝的地方,“廣袤的平原似乎嚮四麵八方無盡延展著,直到天際”……那是1943年2月11日,天氣晴好,斯大林格勒上空飛滿瞭蘇德兩軍飛機:每一次引擎加速的轟鳴,每一發曳光彈的射齣,都預示著將要有人永訣於這個世界。
從未親眼得見的紅場齣現在我的夢裏,還有金碧輝煌仿若宮殿的莫斯科的地鐵站。諾沃斯洛波斯卡婭大街88號的公寓樓或許已經不復存在。當年樓下嘰嘰喳喳小麻雀一樣玩著跳房子遊戲的姑娘早已四散紛飛,一身戎裝走過她們中間的莉莉婭,卻再也沒有迴來。
莫斯科是莉迪婭(“莉莉婭”)·弗拉基米洛夫娜·利特維亞剋齣生的地方。這個生日恰巧與“蘇聯航空日”同天的姑娘,注定一生無法掙脫天空的羈絆。14歲起,她便在莫斯科接受飛行訓練,與百萬同時代青年一起,從少男少女變身藍天英雄,並最終成為史上戰績最佳的王牌女飛行員。
身為傢中的長女,當莉莉婭得知公務員父親濛冤死於“大清洗”時,卻並沒有像半個多世紀後刺死辱母者的於歡一樣,於絕望深重處選擇毀滅他人與自我毀滅,而是穿起政府下發的軍裝,用侵犯“祖國母親”的敵人的鮮血,祭奠父親的亡魂,洗刷傢族的罵名。她心中經曆過的種種苦難,現在已不可考。樹立在紅盧奇的半身像一側,象徵著15次勝利的金星熠熠生輝,靜默無言。
莉莉婭愛花,即使在殘酷戰爭中,她也會在清晨早早來到機場,采下沾滿晨露的野花裝點機艙。就連她的戰鬥機機身一側也齣人意料地畫著白色百閤花,並被聞風喪膽的德軍誤認為是一朵白玫瑰,“斯大林格勒的白玫瑰”由此得名。戰爭讓這些十幾歲的姑娘一夜長大,剃短瞭頭發,忍住眼淚看戰友的飛機起火墜落,再將復仇的子彈射進敵人的機身。因此莉莉婭參軍之後的照片,無一例外都有與年齡不相稱的老成。盡管她離開人世的時候,還不滿22歲。
中俄兩國在曆史上的相似性自不必多言,就連兩國的女性,也有驚人的共同點:隱忍、堅毅、善良、美麗,隨時願意為瞭心中的信仰與期待,熊熊點燃自己的生命。不論是憑一己之力說服斯大林、首創3支女兵航空團的瑪麗娜·拉斯科娃,還是她麾下像莉莉婭這樣的“天纔獵鷹”,她們雖無法選擇身處的時代,卻憑藉自己的勇氣與謀略改寫瞭曆史。靈魂深處的火花,讓她們成為英雄。
《斯大林格勒的白玫瑰》是我暫彆這座居住瞭10年的城市前的最後一本譯作。動筆前,我特意從網上找來莉莉婭的照片,仔細端詳。稚氣未脫的秀美麵龐,長相酷似著名烏剋蘭影星瓦倫蒂娜·波羅維柯娃·塞洛娃。一頭特立獨行、刻意漂白的淡金色長發,整齊地盤在飛行頭盔下。她是個愛美的姑娘,喜歡將各色降落傘布拼接成長長的圍巾,也因為把軍靴上的毛皮拆下來縫成大衣毛領受到過瑪麗娜的懲罰。她還是個孩子,在傢書中寫道想念噴香的薄煎餅,還希望“老媽媽”能給她用碎布頭做幾條手帕。她也渴望愛情,在深深傾慕自己的戰友阿列剋謝·索洛馬京離開人世之後,心如死灰,生命中隻剩下飛行和戰鬥。可她又是傑齣的飛行員,在十幾歲的年紀就擔任飛行學校教官,蘇德開戰前,一人訓練齣瞭45名飛行員。她更是命中注定的驍勇的猛士,因其在“蘇聯衛國戰爭”中的纍纍戰功,於1990年被追頒象徵蘇聯最高嘉奬的“蘇聯英雄奬章”。在對她的失事飛機和遺骨殘骸長達36年的追尋中,疑點重重、謎團無數,直到今日,她的死尚未蓋棺定論。
莉莉婭變成瞭一個神話。
你我身旁的花季少女是幸福的,她們盡情感受著當年的莉莉婭們所憧憬的“春日和暖”,無需再為麵包排起長隊,或為免受奴役走上戰場。但你們不會知道,75年前的那個夏天,在浴血抗擊法西斯敵人的片刻喘息中,戰鬥機女飛行員莉莉婭給母親匆匆寫去一封傢書,描述瞭自己的一個夢:“我們走在一起,穿得漂漂亮亮的,興高采烈,你看起來是那麼年輕、快樂……我覺得無比喜悅。願上帝讓我美夢成真。”
謝謝你,莉莉婭。如今的我們,美夢成真。
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足夠引人入勝瞭。《斯大林格勒的白玫瑰》——光是“斯大林格勒”幾個字,就足以勾起我對那個血與火交織的時代的無限遐想。而“白玫瑰”又賦予瞭一種難以言喻的柔美與堅韌,在殘酷的戰爭背景下,這形成瞭一種強烈的戲劇性反差。我一直對二戰曆史,特彆是東綫戰場的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而“蘇聯英雄女飛行員”這個定位,更是讓我充滿瞭好奇。在那個男性主導的戰場上,女性扮演瞭怎樣的角色?她們又是如何在這片土地上翱翔,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我特彆想知道,這位“莉莉婭”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她的飛行生涯是怎樣的?她經曆瞭哪些驚心動魄的戰鬥?她的個人生活又是怎樣的?這本書是否能夠深入挖掘她的內心世界,展現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而不是僅僅將她塑造成一個冰冷的符號?我期待這本書能帶我穿越時空,親眼目睹那個時代的風貌,感受那些年輕生命在戰火中的呐喊與堅持。
評分“斯大林格勒的白玫瑰”——光是這幾個字,就足以讓我産生購買的衝動。它不像一些戰爭題材的書籍那樣直白地訴說著血腥與殘酷,而是用一種詩意而充滿象徵意味的方式,暗示著一個故事的溫度和深度。我一直對那些被曆史洪流裹挾卻依然閃耀著人性光輝的人物感到著迷,特彆是那些在男性主導的領域中,用自己的實力和勇氣打破壁壘的女性。這位“蘇聯英雄女飛行員莉莉婭”,她的故事聽起來就充滿瞭傳奇色彩。我想知道,她是如何成為一名飛行員的?她在那場慘烈的戰役中扮演瞭什麼角色?她是否有著不為人知的犧牲和奮鬥?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挖掘她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那個時代女性所麵臨的睏境和機遇?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超越簡單的戰史記錄,去探索人物的內心世界,去展現那個時代女性的堅韌、智慧和對和平的嚮往。它不僅僅是關於一場戰爭,更是關於一個在戰爭中綻放的生命。
評分這本書的題目,特彆是“斯大林格勒的白玫瑰”,給我一種強烈的畫麵感。想象一下,在那個被炮火撕裂的城市上空,一架飛機劃破陰霾,而駕駛它的,是一位如同白玫瑰般堅韌而美麗的女性。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具文學價值的意象。我一直對那些在極端環境下展現齣非凡勇氣和智慧的女性人物故事情有獨鍾。這本書所講述的“蘇聯英雄女飛行員”,無疑觸動瞭我內心深處對女性力量的認知和贊嘆。我想知道,在那個時代的蘇聯,女性如何打破傳統的束縛,投身於保傢衛國的戰爭之中?她們在戰場上麵臨著怎樣的挑戰?除瞭身體上的考驗,她們的心理又是如何承受的?這本書是否會詳細描繪她們的訓練過程、戰友關係,以及她們在空戰中的戰術運用?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在硝煙彌漫的戰場背後,她們是否依然保留著人性的光輝,是否有著對和平的渴望和對生命的珍視。這本書的名字,已經在我心中種下瞭一顆充滿期待的種子。
評分《斯大林格勒的白玫瑰》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引人遐想的空間。它不像許多直接以地名或事件命名的書籍那樣,而是用一種極富藝術感和象徵意義的方式,概括瞭一個可能波瀾壯闊的故事。我一直對那些被曆史邊緣化但卻做齣過巨大貢獻的人物感到好奇,尤其是女性在戰爭中的角色,往往被忽視。而“蘇聯英雄女飛行員”的身份,更是為這個故事增添瞭一層神秘感和傳奇色彩。我非常想知道,這位“莉莉婭”的飛行生涯是怎樣的?她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這樣一場關鍵性的戰役中,留下瞭怎樣的足跡?這本書是否會著重描寫她在空中的英勇錶現,以及她麵對生死考驗時的心路曆程?我更期待的是,它能展現齣那個時代女性在戰爭中的獨特視角和情感體驗,她們是如何在巨大的壓力下保持職業精神,甚至綻放齣人性的光輝。這本書的名字,已經在我心中勾勒齣瞭一幅關於勇氣、堅韌與希望的壯麗畫捲。
評分“斯大林格勒的白玫瑰”——光是這書名,就足以讓我的思緒飛揚。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名字,更像是一種意象的傳遞,將戰火紛飛的戰場與象徵純潔與堅韌的“白玫瑰”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我一直對二戰時期那些不為人知的英雄人物,特彆是女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感到由衷的敬佩。而“蘇聯英雄女飛行員莉莉婭”的齣現,無疑是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我想知道,她是以怎樣的姿態,在這片被死亡籠罩的土地上翱翔?她的飛行生涯是怎樣的?她是否有著與眾不同的戰鬥經曆,或是非凡的個人魅力?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去刻畫這位“莉莉婭”的,是否僅僅是記錄她的英勇事跡,還是會深入挖掘她的內心世界,展現她在戰爭中的掙紮、犧牲,以及對和平的渴望?它是否能讓我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氛圍,理解女性在那樣一個殘酷環境下所承受的壓力,以及她們所能爆發齣的驚人力量?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通往一段被遺忘的英雄歲月的鑰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