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30
在新的時代下,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等攻堅戰,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這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老百姓的期盼。閱讀《中國期待一個怎樣的未來》,讀懂人民期待,讀懂中國未來。
道路決定命運,戰略指引未來。
中國未來5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怎麼走?決策者作瞭擘畫,公眾也滿懷期盼。
麵對未來的希望與風險,展望發展與改革大勢,目前中國需要的依舊是“改革執行力”,特彆是幾大領域改革的有機聯動。本書重點從深化改革、關注民生、民主法治建設、延續中華文脈、維護公平正義等多方麵著手,迴應人民的重大關切,嚴謹分析並提齣建設性意見,讓更多人對中國未來可能的發展有比較清晰的認識。
改革真正的“三峽”還沒有駛過。中國的自由、民主、富強,是百年來無數誌士仁人的夢想。當今中國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接近這一理想。創造如此美好的未來,是所有中國人的追求與責任。
財新傳媒
財新傳媒是提供財經新聞及資訊服務的全媒體集團,依托專業的團隊和強大的原創新聞優勢,以網站、期刊、視頻、圖書、會議等多層次的業務平颱,為中國具影響力的受眾群,提供準確、全麵、深入的財經新聞。
目錄
代??序? 奮力駛過改革“三峽”
第一部分?讀懂中國期待
迴頭卻不是從前——從1998到2018
多角度認識現階段經濟體製改革
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新型智慧城市之路怎麼走
以“互聯網+”推動農村普惠金融發展
第二部分?將改革進行到底
中國經濟麵臨的十大尖銳問題
中國經濟的唯一齣路
市場齣清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文火慢燉”的金融去杠杆
第三部分?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
“租售並舉”決定房地産業興衰
把脈住房公積金製度
新常態下人力資本需求與教育改革
流動兒童教育關乎城市未來
“十三五”規劃下的養老服務市場機會
第四部分?法治中國新時代
司法改革還需大步嚮前
法治是國傢治理現代化的關鍵環節
如何走齣破産法實施睏境?
第五部分?從文明的角度把握中國的未來
從文明的角度把握中國的未來
文明古國能否再崛起?
“三知”:中國文化影響世界的三個支點
第六部分?誰來監督監督者
誰來監督監督者:監督權問責的邏輯與實現
黨內監督尚需及時補短闆
常態、新常態與非常態——2012-2017年中國的政治發展素描
從文明的角度把握中國的未來
這幾年我們一直在爭論,光看改革開放以後30多年來解釋中國未來,我想這看不清楚什麼問題;加上1949年,甚至“五四”運動之前的近代曆史呢?我還是覺得看不清楚。我認為一定要把中國放在世界地圖來看,放到整個世界文明發展來看。我們一定不能把中國孤立來看,因為世界離不開中國,中國也離不開世界。
從一個文明的角度,怎麼樣看中國的未來?未來五年十年甚至一百年、兩百年往哪個方嚮走?文明的方嚮基本上能把握住。從文明的視角來看,無論政黨也好,其他組織也好,能夠對它們把握得比較正確一點、精確一點。文明的力量很難改變,看西方的文明,印度的文明,文明的變化不是以五年、十年為基礎。我一直在反思怎麼從文明的角度來看中國現實,我們的文明怎麼發展。
曆經四個階段,包容使中國更強大
先講講我的思路。文明的角度是什麼?我覺得現在是中國文明發展的第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中國文明基本價值形成時期,在公元前13世紀到公元2世紀基本上形成,這個時期形成的背景就是百傢爭鳴,就是中國本土産生的多種思想之間的對話,由對話而産生。
第二時期是公元3世紀到公元10世紀,佛教傳入對中國文明産生巨大的衝擊。中國文明與佛教之間的衝突不亞於現在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之間的衝擊。佛教傳入以後,中國剛開始是拒絕,非常懷疑、猜疑,甚至發生暴力衝突,可是以後慢慢就接受瞭,到瞭唐朝就到達頂峰。唐朝是國傢的一次崛起,很多人說是文明的崛起。
中國第三階段文明是公元11世紀到19世紀末。宋朝是一個轉摺點,就是“新儒學”開始。硃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對中國文明的貢獻和影響是很大的。他精通儒學,重新把中國文明轉化成為一個主體,把佛教容納進來,真正吸納到中國自己的文明裏麵。一直到王陽明心學,新儒學到瞭一個頂點。現在進入第四個階段,19世紀末西方文明進來,我們不說以前的傳教士這些活動,哪怕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到現在也有一百五六十年瞭。
如果從這四個階段的發展來看中國文明以後怎麼走呢?我自己覺得可以看清楚一些。中國文明是一個學習文明,特點就是開放、包容、改進,不是通過拒絕使自己更強大,而是通過包容使自己更強大。宗教文明很難包容,因為宗教文明的基礎就是一神教,具有排他性質。中國文明是具有包容性的。我們現在講文明對話,經常不能把握這個特點。最近在博鰲論壇上提倡要進行亞洲文明對話,我覺得要對話得首先掌握你自己文明的本質性問題,否則沒辦法去深刻對話。
當今中國仍然要以中學為主、西學為次
中國文明第一個階段是中國內部各種思想之間的對話,我認為韓非子是一個頂點。第二個階段是在佛教文明和中國文明之間的對話,但佛教文明是主體地位,中國文明處次要地位。到硃熹的第三個階段,中國文明再次成為主體。
從這個角度看,我覺得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類似宋朝這個時代。我們需要有新的文明整閤,不是想著如何排斥西方文明,而應當思考怎麼樣把西方文明整閤到我們的文明裏來。這個是老問題,20世紀80年代李澤厚先生曾經提齣西學為體、中學為用的觀點。這也是近代以來一直所爭論的。李澤厚先生那個時代,他看到的是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崛起。他認為這些製度是西方的製度,西方是主體,中學為用。但我自己覺得,從亞洲四小龍的經驗來看,文明的對話必須像硃熹那個時代一樣,中學為主,佛學為次,就是說今天仍然要以中學為主、西學為次。還是要有文明自信心。我覺得,如果意識到佛教在中國的演變過程,基本上也能理解西方文明進來以後的曆程。我們已經到瞭新的時代,這是今天的大背景。
西方看中國:停留在“亞裏士多德”時代
講到中西之間的關係,首先要梳理亞洲價值觀。“亞洲”這個概念不是我們亞洲人自己發明的,是西方給我們的。他們一直在批判文明中國論,但我覺得,西方也是一個西方為中心的文明。中方有中方的天下,西方有西方的天下,任何一個文明都有自己的中心,沒什麼大的忌諱。
我發現古希臘亞裏士多德的時候西方人已經開始談論東方瞭。有意思的是,因為希臘文明東邊就是波斯文明,他們就把波斯稱為東方,波斯以東的都叫東方。他們以這個區分世界。東方分為近東、中東,我們這裏是遠東。我覺得這是西方人犯的錯,他們把整個東方等同成同樣一個文明,把中國稱為東方主義就是在這樣一個錯誤基礎之上的。他們根本不知道中國以儒傢為核心的文明與波斯文明是不一樣的,沒有區分來看。我認為西方從亞裏士多德開始到現在的中國定位沒有任何大的變化。
真正把中國古代的東方專製主義理論化和概念化的是三個德國人。第一個是卡爾·馬剋思,就是馬剋思主義的創始人。第二個是馬剋斯·韋伯,第三個是卡爾·維特佛剋,是20世紀50年代耶魯大學的教授。
這三個人非常有名氣,西方所有對中國的看法從這三個人身上來看是最係統化的。文藝復興開始到啓濛運動,他們都會談到中國,但是還沒有係統化。直到馬剋思第一個談亞洲,從物質層麵來分析東方專製主義。他認為亞細亞生産方式是個專製的生産方式,這是第一次對東方主義的概念化,當然還包括瞭印度。第二個是馬剋斯·韋伯,從宗教和文化的角度來分析中國的專製主義。第三個人是從兩者的綜閤,他把中國稱為水利社會。這三個人的觀點是現在西方看中國的理論基礎。我們今天用的totalitarianism,或者totalism也好,20世紀80年代被翻譯成全能主義,都離不開這三個德國人。
我覺得,他們非常緻命的錯誤就是延續瞭從西方古希臘開始的東方專製主義。我今天講怎麼塑造軟力量,但這三個人影響瞭西方人對中國人的看法。我們要塑造中國的軟力量,就必須在講中國故事的同時,也要講印度的故事、西方的故事,光講中國的故事就永遠達不到目的。亞裏士多德講他的政治學,是把古希臘各種政治製度比較得非常透,把它們概念化、理論化,成為經典著作。這三位德國人也是這樣的。
亞洲價值觀,對“東方專製主義”的迴應
東方專製主義一直延續瞭西方對中國的看法,直到20世紀80年代李光耀先生提齣亞洲價值觀。當時李光耀先生把世界上很多學者都找來瞭,研究亞洲價值觀。亞洲價值觀遭到西方的圍攻。不僅如此,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後,亞洲價值觀也開始遭到亞洲一些開始民主化國傢的批評。
我自己覺得亞洲價值觀是存在的,隻是新加坡的力量太小。現在中國崛起瞭,提齣瞭中國嚮何處去的問題。我覺得,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中國現在改變不瞭西方。中國現在講自己的中國模式,這並不容易。很多年以前,美國的一些政治人物實際上已經說得很清楚瞭,中國對西方的真正威脅不在於中國的軍事力量有多強大,也不在於中國的經濟力量有多強大,中國如果對西方能夠有威脅的話,就是中國這套體製所代錶的價值。我剛纔說到西方怎麼迴應亞洲價值觀,無論是北京共識和華盛頓共識之間的爭論,還是近年來對中國模式的爭論都很有意思。
事實上,我們可以把中國模式、中國發展經驗放在亞洲價值觀這樣一個背景裏來談。我相信中國模式是亞洲中東亞模式的一部分。
東亞主要是儒傢文化圈,朝鮮半島、日本、越南、東南亞的一些國傢或地區,都是儒傢文化圈的一部分,它們的成功確實跟西方走瞭一條不同的道路。它們不是拒絕西方,而是像中國文明一樣,包容瞭西方。它們在把西方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同時不是把自己變成西方。一旦變成西方就會犯錯誤,日本犯瞭錯誤,韓國沒有照搬西方,隻是政治選舉上采用西方的方法,很多機製都是符閤自己特點的體製。我自己對新加坡比較瞭解,覺得完全是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一個做法,西方的東西都是作為工具來用,價值還是自己的。
塑造中國價值要找到三個傳統
中國下一階段還是需要根據亞洲價值觀的開放性,把西方文明包容進來,把這一價值觀體現在一套製度上。
從政治上說也不復雜,把中國的selection 和西方的election 結閤起來就行瞭。經濟上也是這樣,中國的國有企業存在幾韆年瞭,但要和民營企業之間的關係處理好,要把社會保護好。實際上,中國的很多理念都具有普世性,所以我們要承認這些東西是普世性的。任何一個文明都是共享價值和核心價值兩者的統一。
任何一個文明都有它自己的核心價值,西方文明、中國文明、波斯文明,正是因為他們都是人類社會,他們之間也具有共享價值。現在我們提倡的一些價值觀,老百姓很難理會,因為一些是在現實中找不到的東西。我們要把社會上已經有的東西找齣來,這樣老百姓纔能信你。大傢還是找現在已經有的東西把它們作為核心價值,不要找沒有的東西;沒有的東西,沒人相信,隻能製造一些睏惑。
塑造中國價值有三個傳統,有幾韆年的大傳統、近代以來的中傳統、改革以來的小傳統,加上全球化。我覺得知識分子應該有知識的擔當,任何一個文明的核心就是它的知識體係。西方的媒體很強大,但媒體隻是一個技術和形式的東西。西方媒體強大是因為它背後有一套知識體係,媒體隻是把這個體係傳播齣來。西方媒體的強不是傳播技術的強,是它後麵知識體係的強。我們現在弱是我們沒有自己的一套知識體係。從經驗上說,我們是有的,但是現在沒有人做。
我們要有擔當,把這件大事情做起來,這樣中國纔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崛起。
鄭永年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代 序
奮力駛過改革“三峽”
中國未來五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怎麼走?決策者作瞭擘畫,公眾也滿懷期盼。此時此刻,聚焦“中國期待一個怎樣的未來”這一主題,其意義不言而喻。麵對未來的希望與風險,展望發展與改革大勢,我們認為,目前中國最需要的依舊是“改革執行力”,特彆是幾大領域改革的有機聯動。
近年來,全球政治經濟形勢波譎雲詭,許多變局為世人始料未及。全球化進入高度不確定時期,世界經濟始終未能擺脫增長乏力之態,凸顯中長期結構性痼疾。在中國,舊發展模式長期積纍的問題顯露無遺,當務之急是充分認識當下中國經濟社會中的潛在風險,按照既定頂層設計,切實推進改革。
過往20多年,中國經濟高歌猛進,但漸漸形成三大失衡,在全球金融危機已提齣警示後仍無根本改觀:一是實體經濟內部存在供需失衡,在一些行業産能過剩的同時,另一些行業需求結構升級遲遲不能得到滿足;二是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失衡,金融業陷入自我循環、自我炒作的怪圈,而其競爭力並無顯著提升;三是房地産和其他實體經濟間的失衡,房地産染上瞭過多的金融屬性。
目前企業債務高企、金融風險不斷顯現,正是這三大失衡的具體體現。對這些風險點自應有不同的長短期處置方式,但是,加速推進全方位改革方為治本之策。唯有深化改革,糾正這三大失衡,中國經濟纔能真正激發內生動力,國內外投資者纔會對中國經濟抱有信心。
中國體製改革仍在半途。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已近四年,改革方嚮已明,但落實不盡如人意,全會決議列齣的若乾重大改革進展不一:或一馬當先,或長久停滯而近來終獲突破,或依舊原地不動。一些舊體製的因素還有死恢復燃之勢。這一切,構成一幅多彩復雜的圖景。不容否認,國企、財稅、土地、社保等基礎性關鍵性改革總體上進展緩慢,製約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整體推進。更令人警覺的是,即便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已明確做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錶述,在一些領域、一些地方,計劃經濟色彩依舊濃厚,社會上還不時泛起一些迴潮的雜音。這反映瞭改革的艱難,而這種艱難也隻有深化改革纔能剋服。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至此,任何一個領域內的改革都不可能在自身範圍內求得解決,暫時的單兵突進或許可能,但倘若沒有其他領域改革的配閤,欲求得根本突破則斷不可能,已有的成果也可能喪失。全麵深化改革,被列入“四個全麵”之中,然而,對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幾大領域改革聯動的探討少之又少,這對改革全局是十分不利的。
2018年,中國將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經過迅猛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以購買力平價計算,成為全球第一也變得不再遙不可及。中國的綜閤國力也顯著增強,其影響力幾乎可以在每一個全球議程上清晰感受。數十載“生聚”的成果值得萬分珍惜。鞏固和擴大這一成果,要靠全麵改革過大關。中國經濟增長麵臨的最嚴峻的挑戰,就是實現經濟增長新舊動能的轉換。這不僅意味著農業、工業、服務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例升降,它還必然伴隨著社會結構、國傢治理、國民價值觀的新陳代謝。過去40年的許多經驗將不再靈驗,而隨著中國經濟總量邁嚮全球前列,技術進步成果日積月纍,往昔可直接藉鑒的國際經驗變得不再那麼現成,“低垂的果實”不再伸手可及。開闢中國的嶄新未來,唯有全麵深化改革一途。
本書收入的文章,題材多樣,涉及經濟體製改革、政治體製改革、法治建設、民生改善,進而試圖從人類文明的角度把握中國的未來。這些思考都是極富價值的,有助於我們在全麵深化改革的關鍵時刻理清思路,激濁揚清。無論知和行何者更難,知都是行的前提。
展望未來有坦途,亦有險灘,而後者更值得警醒。消除風險源彆無他途,唯有強化執行力,全麵深化改革。改革真正的“三峽”還沒有駛過。使中國變得自由、民主、富強,是百年來無數誌士仁人的夢想。當今中國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接近這一理想。經我們的手,創造如此美好的未來,是所有中國人的追求與責任。
鬍舒立
(財新傳媒總編輯)
中國期待一個怎樣的未來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期待一個怎樣的未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好好送貨快
評分翻譯水平有些模糊,後麵還可以?具體看圖片
評分此用戶未及時填寫評價內容,係統默認好評!
評分東西很好你,是正品,包裝完好,送貨速度快,價格實惠,很滿意!
評分麵嚮未來,我們的期待如何實現
評分財新的粉絲,所以不解釋瞭
評分給朋友買的,不知道怎麼樣有時間拿來看看。
評分很好用~~~~~~~~~~~~~~~~~~~~~~~~~~~~~~~~~~~~~~~~~~~~~~~~~~~~~~~~~~~~
評分不錯!!!!!!!!!
中國期待一個怎樣的未來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