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房龙经典三部曲(套装共3册)》含《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宽容》三部广为流传的作品。在房龙笔下,历史不再是“年代+事件”的古板枯燥的“豆腐账”,更不是罗列人类各种文明的“文物展”,而是用通俗手法写就的不落俗套的充满人文主义情怀的经典力作。
作者简介
亨得里克-威廉·房龙荷兰裔美国作家、历史地理学家,多才多艺,通晓多国语言,拉得一手小提琴,对绘画也颇有造诣,其作品中的插图均出自本人之手。房龙是伟大的文化普及者,一生出版著作五十余种,其作品多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本质问题,向人类的无知和偏见挑战,将知识和真理普及为人所共识的常识。房龙以人文主义的目光,通过睿智的语言将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几乎全部复述了一遍,其作品以睿智幽默、平易近人的文笔和思想深刻、发人省悟的内容享誉世界。“房龙经典三部曲”含《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宽容》等三部房龙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房龙笔下,历史不再是“年代+事件”的古板枯燥的“豆腐账”,更不是罗列人类各种文明的”文物展”,而是用通俗手法写就的不落俗套的充满人文主义情怀的经典力作。
内页插图
目录
《人类的故事》:
序言
第一章 永恒一天人间亿年
第二章 舞台的奠定
第三章 人类的始祖
第四章 史前人类
第五章 象形文字
第六章 尼罗河谷
第七章 埃及的故事
第八章 美索不达米亚
第九章 苏美尔人
第十章 摩西
第十一章 腓尼基人
第十二章 印欧人
第十三章 爱琴海
第十四章 古希腊人
第十五章 古希腊城市
第十六章 古希腊自治
第十七章 古希腊生活
第十八章 古希腊戏剧
第十九章 波斯战争
第二十章 雅典与斯巴达之争
第二十一章 亚历山大大帝
第二十二章 回顾
第二十三章 罗马与迦太基
第二十四章 罗马的兴起
第二十五章 罗马帝国
第二十六章 拿撒勒人约书亚
第二十七章 罗马的陨落
第二十八章 教会的兴起
第二十九章 穆罕默德
第三十章 查理曼大帝
第三十一章 北欧人
第三十二章 封建制度
第三十三章 骑士制度
第三十四章 教皇与皇帝之争
第三十五章 十字军东征
第三十六章 中世纪城市
第三十七章 中世纪自治
第三十八章 中世纪世界
第三十九章 中世纪贸易
第四十章 文艺复兴
第四十一章 表达的时代
……
《圣经的故事》:
第一章 文化遗产
第二章 创世说
第三章 先驱者
第四章 未来西迁
第五章 家在埃及
第六章 逃离奴隶制
第七章 荒野漂泊
第八章 寻觅新牧场
第九章 征服迦南
第十章 路得的故事
第十一章 犹太王国
第十二章 内战
第十三章 先知的劝诫
第十四章 衰落与流亡
第十五章 重返家园
第十六章 杂卷
第十七章 希腊时代的到来
第十八章 犹大,一个希腊行省
第十九章 革命与独立
第二十章 耶稣诞生
第二十一章 施洗者约翰
第二十二章 耶稣的童年
第二十三章 门徒
第二十四章 新导师
第二十五章 宿敌
第二十六章 耶稣之死
第二十七章 信念的力量
第二十八章 信念的胜利
第二十九章 国教
《宽容》
前言/序言
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那位引领我爱上了书籍和图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去做一次难忘的探险——我们要去攀登鹿特丹的圣劳伦斯教堂的塔顶。
于是,在-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教堂的司事用那把和圣彼得一样大小的巨型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要走的时候,”他说,“拉拉铃就行!”随着生锈的门轴所发出的嘎吱声,街道上的喧嚣全部被大门隔绝在外,在这个全新而又陌生的世界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什么叫做“有声的寂静”。在走过了第一段楼梯之后,我有限的自然知识里又增添了一种新的体验——明白了什么叫做“有形的黑暗”。我们只能借助火柴的光亮才能分辨出前方的道路。我们上了一层,又一层,再一层,直到我已经记不清究竟走了多少层,而且开始觉得永远都走不到尽头的时候,面前突然出现了一片巨大的光亮。塔楼的这一层与教堂的屋顶正好齐平,被用作储藏室,里面的灰尘足有几寸厚,地上到处散放着古老信仰的遗迹。善良的鹿特丹市民们早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弃绝了这种脆弱的信仰。曾几何时被古人视为生死攸关的事物,如今已在这里沦为了废物和垃圾。勤劳的老鼠已经在这些雕像中间安了家,而永不疲倦的蜘蛛甚至在一尊圣像的双臂之间结了一张巨大的网。
再上一层之后,我们终于发现了光亮的来源。巨大的窗户仅有
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那位引领我爱上了书籍和图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去做一次难忘的探险——我们要去攀登鹿特丹的圣劳伦斯教堂的塔顶。
于是,在-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教堂的司事用那把和圣彼得一样大小的巨型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要走的时候,”他说,“拉拉铃就行!”随着生锈的门轴所发出的嘎吱声,街道上的喧嚣全部被大门隔绝在外,在这个全新而又陌生的世界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什么叫做“有声的寂静”。在走过了第一段楼梯之后,我有限的自然知识里又增添了一种新的体验——明白了什么叫做“有形的黑暗”。我们只能借助火柴的光亮才能分辨出前方的道路。我们上了一层,又一层,再一层,直到我已经记不清究竟走了多少层,而且开始觉得永远都走不到尽头的时候,面前突然出现了一片巨大的光亮。塔楼的这一层与教堂的屋顶正好齐平,被用作储藏室,里面的灰尘足有几寸厚,地上到处散放着古老信仰的遗迹。善良的鹿特丹市民们早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弃绝了这种脆弱的信仰。曾几何时被古人视为生死攸关的事物,如今已在这里沦为了废物和垃圾。勤劳的老鼠已经在这些雕像中间安了家,而永不疲倦的蜘蛛甚至在一尊圣像的双臂之间结了一张巨大的网。
再上一层之后,我们终于发现了光亮的来源。
开启文明的史诗,洞悉人性的光辉 这是一套引人入胜的读物,它以宏大的视野,跨越漫长的时间河流,深入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以及贯穿其中的永恒命题。它不是简单的历史罗列,也不是枯燥的教条灌输,而是一次智识与情感的深度对话,一次对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根本性追问。 《人类的故事》:一部波澜壮阔的文明史诗 翻开《人类的故事》,你将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作者以生动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文明画卷。从远古时代智人如何走出非洲,一步步征服自然,到农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再到第一个城市、第一个文明的崛起,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惊人的智慧与顽强的生命力。 我们得以窥见古埃及法老陵墓的神秘,感受古希腊哲学的魅力,体会罗马帝国的辉煌与衰落。本书将我们带到文艺复兴的艺术殿堂,感受科学革命带来的思想解放,见证工业革命如何重塑世界,又如何引领人类走向现代。它不仅仅讲述了那些伟大的帝国、辉煌的成就,更关注那些普通人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勤劳与智慧,他们的抗争与梦想。 作者巧妙地将地理环境、技术进步、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多元因素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因果链条。你将了解到,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了不同的文明形态,技术创新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又如何成为精神世界的基石。本书对历史事件的解读,既有宏观的把握,又不乏微观的细腻,让你在阅读中能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感受到人类文明发展的脉动。 更重要的是,《人类的故事》教会我们如何去思考历史,如何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它让我们明白,人类的历史并非是线性的进步,而是充满了曲折与反复,但也正是在这些挑战与克服中,人类文明才得以不断演进。它鼓励我们去质疑,去探索,去追问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为什么”。通过对历史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并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提供启示。 《圣经的故事》:一部跨越千年的精神史诗 《圣经的故事》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精神内核的深刻探索。它并非对《圣经》经文的字面解读,而是从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维度,为我们呈现了《圣经》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和深刻智慧。本书将带领我们走进那个古老而神圣的时代,感受那些塑造了西方文明乃至全球文化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从亚当夏娃的伊甸园,到诺亚方舟的洪荒,从上帝与亚伯拉罕的契约,到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再到大卫的王国,所罗门的智慧,先知的预言……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象征意义和深刻的哲理。本书将这些宏大的叙事,以清晰的逻辑和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们能够理解《圣经》中关于创世、救赎、律法、爱与信的永恒主题。 它不仅仅是一部宗教经典的故事集,更是一部关于人类道德、伦理、信仰的探索史。我们将在其中看到,人类在面对罪恶、诱惑、苦难时的挣扎与抉择,看到对真理的追求,对公义的呼唤,对爱与宽恕的理解。这些故事跨越了时代,依然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柔软,引发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本书将《圣经》中的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他们的信仰、他们的软弱、他们的选择,都折射出人性的复杂与光辉。我们将在他们身上看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希望之火依然可以点燃;即使面对最严峻的挑战,信心也能带来力量。 通过阅读《圣经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艺术、哲学和法律的深层根源。许多重要的思想流派、艺术作品都深受《圣经》的影响。同时,本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不同信仰体系的窗口,促进跨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它鼓励我们去思考,信仰在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宽容》:一部关于理解、尊重与和谐的智慧之光 在《人类的故事》勾勒出的文明图景,《圣经的故事》揭示出的精神世界之后,《宽容》则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通往和谐与理解的道路。本书是一部关于人类最宝贵品质之一——宽容的深刻阐述。它以其博大的胸怀和睿智的见解,呼唤我们摒弃偏见,拥抱差异,在多元的世界中找到共存之道。 本书深入探讨了宽容的真正含义。它不仅仅是容忍,更是对不同于己的观点、信仰、生活方式的理解、尊重,甚至是欣赏。作者以大量的历史事实、人物事例,以及哲学思考,向我们展现了宽容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宗教改革时期不同教派之间的冲突与和解,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再到个人生活中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分歧,本书都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它告诉我们,狭隘与偏执是文明的毒药,而宽容则是连接人心的桥梁。在充斥着误解与对立的时代,宽容的力量尤为珍贵。本书鼓励我们去倾听,去理解,去尝试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它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不同的经历和视角,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宽容》并不是要我们放弃自己的原则和立场,而是要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它教导我们在冲突中寻求对话,在分歧中寻找共识,在差异中发现共同点。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更是对实践的引导。它激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更温和、更理性的态度去面对挑战,用更包容的心去接纳他人。 阅读本书,你会发现,宽容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行为,更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它能够化解矛盾,减少冲突,促进社会和谐,最终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生活在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平的环境中。它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反思自身的狭隘与偏见;它也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通往理解与和谐的道路。 三部曲的交响:贯穿始终的人文关怀 这三部作品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如同交响乐般,在各自的篇章中奏响,又在整体上和谐共鸣。从《人类的故事》中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宏观审视,到《圣经的故事》中对精神世界和道德伦理的深度挖掘,再到《宽容》中对跨越差异、走向理解的呼唤,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关于人类生存、发展与进步的完整画卷。 这套读物所展现的,是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深刻关怀,是对个体价值的尊重,以及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它鼓励我们去思考,去学习,去成长,去成为一个更明智、更善良、更包容的人。无论你是对历史、哲学、宗教还是社会文化感兴趣,都能在这套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启迪。它是一次智识的盛宴,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带你进入一个更广阔、更深刻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