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年錶》以時間為坐標,以不同顔色的圖標代錶不同的文學事項,將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重大曆史事件和人物及重要的文學流派,盡可能詳細地展示於一錶之中,既描述中國古代文學史發展的大緻脈絡,又方便讀者進行橫嚮的比較。可謂:一冊在手,縱覽天下、古今大事。
劉鼕穎,女,博士。黑龍江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授先後在浙江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和黑龍江大學哲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黑龍江省長江學者後備人纔,並獲首屆全國百名優秀社科科普專傢。公開齣版《〈詩經〉“變風變雅”考論》(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執子之手——〈詩經〉愛情故事》(中華書局)、《樸素的歌聲——說〈詩經〉》(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透過莊子看人生》(東方齣版社)、《相遇〈詩經〉》(湖南文藝齣版社)、《齣土文獻與先秦儒傢〈詩〉學研究》(知識産權齣版社)等十餘部專著。在《文藝研究》、《文學遺産》、《光明日報》(理論版)等報刊雜誌公開發錶高水平論文六十餘篇。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教育部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1項、省社科項目4項、省青年骨乾教師支持計劃項目1項、省教育廳項目2項、黑龍江省博士後基金1項。獲得國傢人事部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一等奬1項三等奬1項,省社科奬一等奬1項三等奬3項,省高校人文社科奬一等奬1項二等奬2項三等奬2項,省首屆藝術科學優秀科研奬一等奬1項,省首屆翻譯奬三等奬1項。
這本書給我的最大啓發在於,它讓我意識到“時間”在文學創作中的決定性作用。在此之前,我常常是以一種脫離時代的眼光去審視古人的作品,總想著“如果放在今天看,他們該如何如何”。然而,這本書強迫我進入那個特定的時間點,去理解當時的士人是如何在有限的資源、既定的社會規範和審美潮流中,爆發齣驚人的創造力的。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評判,而是平視的對話。書中對於文學體裁的演變路徑的梳理尤其精妙,像是看一棵樹的年輪,你能清楚地看到哪些是主乾的生長,哪些是側枝的旁逸斜齣,哪些又是被修剪掉的冗餘部分。這種結構化的梳理,極大地幫助我建立起對“經典”的動態理解——經典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曆史進程中被不斷選擇、重塑和賦予新意的産物。閱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中國文學的敬畏之心更深瞭,不是因為它的成就多麼不可企及,而是因為我們腳下的每一步,都浸潤著無數文人先輩在特定時空下,掙紮與創造的汗水。
評分我通常不太喜歡那種過於學術化、缺少“人情味”的工具書,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雖然嚴謹,卻有著一種內在的韻律感。它不是那種枯燥的編年史,更像是由一位飽經風霜的學者,用他畢生的積纍,為你娓娓道來的故事會。比如,它對某些文學變革的描述,絕不僅僅是列舉新齣現的體裁,而是會細緻入微地剖析這種變化背後的社會結構調整和文人心理的微妙遷移。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那些文學史上的“灰色地帶”——那些影響力巨大但資料匱乏的時期——時的那種審慎態度,不妄加猜測,隻基於可靠的史料進行推斷,這種學者的誠實令人敬佩。這本書的排版和注釋也做得極為考究,每一次查閱都能找到清晰的指嚮,極大地提升瞭閱讀效率。我常常在讀到某個重要事件時,會特意去查看書後的索引,那種“知識體係完整性”帶來的滿足感,是其他零散閱讀無法比擬的。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文學史,是社會、政治、哲學與語言藝術交織纏繞的復雜織錦。
評分這本厚厚的書,光是掂在手裏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封麵設計得古樸典雅,透著一股曆史的滄桑感,讓人一翻開就忍不住想深入其中。我最初是帶著一種朝聖般的心情去閱讀的,畢竟“中國文學史”這幾個字本身就代錶著一個民族漫長而輝煌的精神探索曆程。初讀時,我被那些浩如煙海的人名和作品列錶所震撼,仿佛站在一個巨大的時間軸前,無數光芒閃爍的巨星在我眼前依次劃過。作者的敘述方式很剋製,沒有過多的個人情感色彩,而是以一種近乎科學的、梳理的筆觸,將不同朝代、不同流派的文學現象井然有序地鋪展開來。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那些看似孤立的文學事件是如何相互關聯、如何在一個更大的時代背景下孕育和發展的分析,這種宏觀的把握能力,讓原本散落在曆史角落裏的珍珠,都被串聯成瞭一條清晰可見的項鏈。閱讀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種漫遊,我在先秦的質樸中感受到古人的生命力,在唐詩的盛世光華中體會到何為氣象萬韆,又在宋詞的婉約與豪放間徘徊,體會到士人復雜的心境。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堅實而可靠的框架,讓我在麵對任何具體的文學作品時,都有瞭一個可以依托的坐標係。
評分老實說,這本書的篇幅和信息密度,讓我一開始有點畏懼,總覺得這是一本需要“啃”下去的“硬骨頭”。然而,一旦真正沉浸進去,那種強烈的曆史代入感會把你牢牢吸住。我個人的閱讀習慣是碎片化的,常常隻能在通勤的間隙翻上幾頁,但這並不妨礙我從中獲得連貫的體驗。它最巧妙的地方在於,它沒有試圖去“評價”每一位作傢的功過是非,而是客觀地記錄瞭他們的存在及其在文學譜係中的位置。例如,它在描述某個特定時期文壇流派的爭鳴時,展現的不是誰贏瞭誰輸瞭,而是這些不同的聲音是如何共同構築瞭那個時代的文學景觀。這種“多元共存”的敘事視角,讓我對中國文學的理解不再是單一的、自上而下的欽定標準,而是充滿瞭活力和辯證性的。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種“距離感”,讓我能夠跳脫齣當下對經典作品的刻闆印象,重新審視那些被曆史洪流衝刷過的聲音。它更像是一份精確的星圖,標注瞭每一顆文學之星的誕生與軌跡,讓你知道自己此刻正位於宇宙的哪個角落。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的第一感受是“這簡直就是一部文學的地圖集”,它不像某些文學史著作那樣堆砌理論或者過度解讀,而是非常注重“事件”與“時間”的對應關係。它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個經驗老到的導遊,帶著你沿著一條清晰的脈絡,領略中國文學沿途的風景。我特彆喜歡它在處理重大轉摺點時的那種冷靜和精準。比如,它如何細膩地描繪從魏晉風骨到唐代成熟,再到宋代市民文學興起的微妙的社會心理變化,這些都不是簡單的斷代史敘述,而是滲透著對時代精神的深刻洞察。我記得有一次,我正在為一篇關於某個小詩人作品的研究感到睏惑,翻閱此書,書中對那個時期文人階層普遍麵臨的政治壓力和審美趣味的描述,一下子點亮瞭我眼前的迷霧。它沒有直接告訴我那個詩人應該怎麼寫,但它提供瞭理解那個“場域”的鑰匙。這種由大背景反推個體創造的邏輯鏈條,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智力上的愉悅感。我經常在閱讀時,將它與我手邊正在讀的選本對照著看,每當書中的時間點或人物齣現時,我都能立刻在腦海中構建齣一個立體的曆史場景,而不是一個扁平的知識點。
評分內容很贊,就是印刷的時候有點黏連,需要小刀颳一下
評分京東活動很給力,書摺後很便宜,質量好,顔色鮮,物流快,支持網上購書,不齣門也能買到滿意的書
評分京東快遞發貨速度快!包裝不錯!書籍塑封全新!慢慢閱讀!
評分好東西,增長知識,對曆史和文學都用
評分好東西,增長知識,對曆史和文學都用
評分中華書局還有一個曆史年錶,也非常值得購入。小學生都會感興趣,成人看瞭會有很好整體感。
評分很好,很有創意,一錶在手,一目瞭然。
評分這些書也就是備著當個工具。正麵印刷背麵浪費瞭。偏貴。感覺改成兩麵印刷還能薄一些,降價增強性價比
評分好書,快遞給力,值得收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