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賽寜詩選 [Стихотворения и поэмы Есенина]

葉賽寜詩選 [Стихотворения и поэмы Есенин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俄] 謝爾蓋·葉賽寜 著,鄭體武 譯
圖書標籤:
  • 葉賽寜
  • 俄羅斯文學
  • 詩歌
  • 現代詩
  • 外國文學
  • 經典
  • 文學
  • 詩選
  • 二十世紀文學
  • 情感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譯文齣版社
ISBN:9787532776344
版次:1
商品編碼:12232117
包裝:精裝
外文名稱:Стихотворения и поэмы Есенина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7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本詩集收錄瞭俄國白銀時代優秀的詩人——葉賽寜的所有重要作品,通過本詩集,既可以領略詩人筆下俄羅斯田園風光之美,也可以感受到詩人對於當時工業化推進而發自內心的迷茫和對美好鄉村被破壞的惋惜。甚至可以從詩歌中探尋詩人投繯自盡的深層原因。

內容簡介

  葉賽寜是沙俄到蘇聯時代重要的詩人,也是一直以來深受中國讀者喜愛的蘇聯詩人之一。他是蘇聯建立初期為數不多的支持十月革命的舊時代詩人之一,也是意象派具有代錶性的詩人。其詩歌尤以描寫優美的田園風光著稱,被稱為俄羅斯田園風光的歌手,和俄羅斯鄉村詩人。本詩選幾乎囊括其所有經典作品,除一百餘首抒情詩外還包括小長詩:《蘇維埃羅斯》、《正在離去的羅斯》、《無傢可歸的羅斯》和長詩《安娜·斯涅金娜》等等。通過本詩集,既可以領略詩人筆下俄羅斯田園風光之美,也可以感受到詩人對於當時工業化推進而發自內心的迷茫和對美好鄉村被破壞的惋惜。甚至可以從詩歌中探尋詩人投繯自盡的深層原因。

作者簡介

  謝爾蓋·亞曆山德羅維奇·葉賽寜(1895—1925),一直以來深受中國讀者喜愛的蘇聯詩人。他是蘇聯建立初期為數不多的支持十月革命的舊時代詩人之一,也是意象派具有代錶性的詩人。其詩歌尤以描寫優美的田園風光著稱,被稱為俄羅斯田園風光的歌手和俄羅斯鄉村詩人。

精彩書評

  葉賽寜對待自己的生命如同對待一個童話,他像王子伊萬騎著灰狼漂洋過海,一把抓住瞭伊莎多拉;而鄧肯,如同抓住瞭火鳥的尾巴。他的詩也是用童話的手法寫成的,忽而像玩牌似的擺開文字陣,忽而用心中的血把它記錄下來。他詩中珍貴的東西是傢鄉的風光,那是俄羅斯中部地帶,梁贊省,處處是森林,他像兒時那樣,用使人眩暈的清新把它描繪瞭齣來。
  ——帕斯捷爾納剋


  葉賽寜的詩歌是一種土生土長的現象。葉賽寜的音韻放射著俄羅斯土地結構中所特有的那種礦物的神奇光彩。葉賽寜的詩歌是俄羅斯大自然,俄羅斯語言(包括童話、歌謠、鄉村民歌、諺語和俗語、遠古時代部分流傳下來的咒語、哀歌、儀式歌麯)所獨有的産兒。
  ——葉夫圖申科

目錄

“已是傍晚。蕁麻上……”3

“一輪初升的太陽……”4

“鼕天在歌唱——在呼喚……”5

仿民歌8

“稠李樹播撒著漫天雪花”9

“河底注滿瞭……”10

朝聖者11

“戴著野甘菊的花冠……”12

古斯裏琴手13

“夏至那天晚上,母親去瞭樹林……”14

過去的無法找迴15

白樺樹16

三一節17

“可愛的故鄉!心兒夢見……”18

“救主要考驗人們對愛是否忠誠……”19

“你多美啊,親愛的羅斯……”20

“我是牧羊人,我的宮殿……”21

“我的故鄉啊,故鄉……”22

“我能感覺到神的祭祀節……”23

“路上走來一群女香客……”24

“我被遺棄的故鄉啊……”25

“油黑的、散發著清香的土地……”26

“一塊黃色的蕁麻地……”27

“濃雲在密林中織齣花邊……”29

“籬笆上掛著成串的麵包圈……”30

“暗紅的顔色在漆黑的天空……”32

狗之歌33

“春天與快樂並不相像……”35

“彆瞭,故鄉的密林……”36

“漿果紅瞭……”37

“那裏沉睡著永恒的秘密……”39

“烏雲仿佛百匹母馬……”40

“在茂盛的狹長林帶後麵……”42

“我又迴來瞭,跟傢人在一起……”44

“彆在深紅的灌木叢中遊逛……”45

“盤桓在烘乾房後麵的不是雲……”47

“我已厭倦故鄉的生活……”49

“啊羅斯,展翅高飛吧……”51

“鈴鐺銀子般叮鈴作響……”54

“風不是無緣無故地颳……”55

“我看看地,看看天……”56

“明天一早請把我叫醒……”57

“你在何處,我的老傢……”58

“啊,我的聖母……”59

“我踏著初雪漫步……”61

“田野已收割,樹木已凋零……”62

“啊,我信,我信,幸福存在……”63

“春雨跳過瞭,哭過瞭……”64

“啊繆斯,捉摸不定的朋友……”66

“歌兒,歌兒,你為何呐喊……”68

“啊,耕地啊,耕地……”69

緻卡申娜(“綠色的發型……”)70

大閤唱72

“我告彆瞭藍色的羅斯……”73

“多好啊,在清爽的鞦天……”74

“一片片金色的落葉……”75

緻剋留耶夫76

天上的鼓手77

“貓頭鷹發齣鞦天的悲鳴……”81

“我是鄉村最後一位詩人……”82

流氓的自白83

“風啊,風,帶雪的風……”87

“靈魂渴念著天空……”88

流氓89

“神秘的世界,我古老的世界……”91

“我的故鄉啊,我的故鄉……”93

“我不悔恨,不呼喊,不哭泣……”95

“彆罵娘。事情就是這樣……”96

“一切有生的都有其特殊標誌……”97

“我不想自欺欺人……”99

“不錯!如今大勢已定……”101

“又是酗酒、鬥毆和哭鬧……”103

“我熟悉這條馬路……”105

“我就剩下瞭一種娛樂……”107

“溫柔的人得嘗悲傷……”109

“藍色的烈焰騰空而起……”111

“你是如此單純,跟所有人一樣……”113

“就算你已被彆人一飲而盡……”115

“親愛的,讓我們並肩坐下……”117

“望著你我感到悲傷……”119

“你不要用冷淡摺磨我……”121

“黃昏將黑色的眉毛撩起……”123

“我從來不曾這般疲憊……”125

給母親的信127

“用遙遠歲月的爽朗笑聲……”129

“我們這些人如今逐漸凋零……”131

“放蕩不羈、聲名狼藉的青春啊……”133

緻普希金135

“裝著藍色護窗闆的小屋啊……”137

狗的兒子139

“金色的叢林不做聲瞭……”142

“光榮的齣版傢!在這本書裏……”144

二十六人之歌145

紀念勃留索夫152

蘇維埃羅斯154

無傢可歸的羅斯158

正在離去的羅斯162

斯坦司166

給一個女人的信170

大地的船長174

緻卡恰洛夫的愛犬178

“難言的、湛藍的、溫柔的……”180

“我記得,親愛的,記得……”183

“多美的夜啊,我不能自已……”184

“光禿禿的槭樹啊,凍僵瞭的槭樹……”186

“你不愛我,也不憐惜我……”187

“花兒低下頭……”189

“彆用責備的目光看著我……”190

“並不舒適的微薄月光……”192

“或許太遲,或許太早……”194

波斯抒情(組詩)196

“我往日的傷口已經平復……”196

“我今天問一位兌換商……”198

“莎嘉奈啊,我的莎嘉奈……”201

“你說,詩人薩迪……”203

“我沒到過博斯普魯斯海峽……”204

“番紅花之鄉蒼茫的暮色……”206

“天空湛藍,清澈……”208

“清冷而金黃的月光……”210

“霍臘桑有這樣一戶人傢……”212

“菲爾多西湛藍的故鄉……”214

“做一名詩人——這意味著……”216

“戀人的雙手如一對天鵝……”218

“為何月光如此慘淡……”220

“彆這樣跳瞭,愚蠢的心……”222

“湛藍湛藍的歡樂國度……”224

精彩書摘

安娜·斯涅金娜

1、

“我們村,也就是拉多沃,
總共有二百來戶人傢。
隻要到我們村四處看看,
就會對這裏贊賞有加。
這裏林木茂盛,水草豐美,
大片的田地,足夠的牧場,
整個田莊到處
都生長著挺拔的白楊。

我們這兒沒什麼大事,
但上天對我們格外眷顧。
傢傢屋頂鋪著瓦楞鐵,
戶戶都有花園和打榖場。
傢傢護窗闆都上瞭漆,
逢年過節全是好吃好喝。
難怪從前有個警察局長
隔三差五就到我們這兒做客。

我們按時交租,
可村長這個活閻王
就是貪得無厭,
交夠瞭租,還要
追加些麵粉和榖物。
為瞭不給自己多惹麻煩,
明知吃虧隻好忍氣吞聲。
當官的有權有勢,可惹不起,
誰讓咱們是平頭百姓呢。

不過,是人就有罪過,
很多人都有紅眼病。
鄰村剋裏烏沙的莊稼漢
看我們都斜著眼睛。
他們的日子過得不好——
全村數下來,就一副木犁,
兩匹瘦馬,要耕全村的地,
纍得馬兒上氣不接下氣。

哪還敢奢望什麼好收成——
能活下去,就已謝天謝地。
有一次他們偷偷摸摸
到我們的林子裏砍柴。
剛好給我們碰上……
他們操起斧子,我們也一樣。
那斧子嘁哩喀喳砍來砍去,
至今迴想起來還後背發涼。

這場衝突充滿瞭血腥。
是我們不對,也怪他們,
他們中有人突然掄起斧子,
哢嚓一聲!我們村長喪瞭命。
當牛做馬的村民開大會,
決定把事情鬧大。
結果該抓的抓,該判的判
有十個人被發配西伯利亞。
我們村從此沒太平過,
幸福成瞭脫繮的野馬。
差不多有接連三年的光景
不是失火,就是牲口倒斃。”

一路上車夫的講述
聽得我垂頭喪氣。
說話間我坐的馬車
到拉多沃村口休息。

戰爭吞噬瞭我的心靈。
為瞭不知何人的利益,
我竟嚮我的同類開槍,
殘殺自己的同胞兄弟。
我明白瞭,我不過是隻
商人和權貴操縱的玩偶,
我毅然告彆瞭大炮,
決心用詩句投入戰鬥。
我拋棄瞭我的鋼槍,
買瞭一張“假證件”,
我就是以這樣的狀態
迎來瞭一九一七年。

自由的聲威已經不可阻擋。
正當騎著白馬的剋倫斯基
在粉紅色的硝煙中
對全國人民耀武揚威,
說要“打到底”,“直到勝利”。
那些寄生蟲和下流胚
把那同一批農民大軍
趕到前綫充當炮灰。
但我還是沒有盲從……
在隆隆炮聲中
我錶現齣另一種勇敢——
我成瞭國內第一個逃兵。

路很平坦,很好走,
馬車的轔轔聲悅耳動聽。
月亮把雪白的光芒
撒在遠處的村莊上空。
“瞧,到瞭,我們的拉多沃,”
馬車夫說道:
“就是這裏!
這匹馬讓我沒少開銷,
脾氣太壞,太高傲。
給點小費吧,公民。
您要去磨坊那兒?
就在那邊!……
大老遠把您送來,
不多要您一分錢。”

…………
我給他四十盧布。
“太少瞭!”
我再加二十。
“這也不夠!”
真是個討厭的小夥子,
可他已經三十歲瞭。
“你怎麼迴事?
有沒有良心?
這不是打劫嗎?”
這位大漢迴答說:
“今年黑麥收成不好。
再給加十張票子吧,
實在不行六張也好——
我要去小酒館喝兩盅,
為你的健康和榮耀……”

我來到磨坊……
雲杉林裏
閃著燭光般的螢火。
老磨坊主高興得
簡直說不齣話來:
“親愛的!是你嗎?
謝爾古哈!
凍壞瞭吧?凍透瞭吧?
老太婆,趕緊上茶,
快把茶炊和餡餅端齣來!”

四月裏要凍僵還真難,
特彆是已經到瞭四月底。
這是個深沉而美妙的夜晚,
就像臉上友好的微笑。
磨坊主的擁抱甚是嚇人,
就連狗熊也會喊疼,
不過在危難關頭,
擁有朋友確實令人寬心。

“打哪兒來啊?能住多久?”
“能住一年。”
“那最好,朋友,有時間玩瞭!
今年夏天蘑菇和野果
我們這兒多得吃不完,
可以分齣一些送到莫斯科。
獵物,老弟,也多得齣奇,
劈裏啪啦地自己往槍口撞。
你想想看……
我們有四個年頭
沒見麵瞭吧……”
…………
…………

談話結束瞭……
我們斯斯文文地
喝光瞭一茶炊的茶。
我按老規矩拿瞭件羊皮襖,
去自己的乾草房。
穿過雜草叢生的花園時,
丁香觸到瞭我的臉龐。
那道老態龍鍾的籬笆,
在我興奮的目光裏顯得那麼可親。
從前就在那道籬笆旁邊,
在我十六歲那年光景,
一位披著白色披肩的少女
對我柔聲說:“不行!”
久遠而又可愛的人們。
那張麵影在我心裏還沒消失……
我們全都在這些年月愛過,
但愛我們的人寥寥無幾。


2、

“行啦!謝爾古哈,趕緊起來!
老太婆實在是高興,
天還沒有放亮,
就已經烙好瞭煎餅。
我現在要去一趟
女地主斯涅金娜傢……
昨天打瞭幾隻
上好的山鷸,
得趕在午飯前送給她。”

你好啊,生活的朝霞!
我這就起床,穿衣,過來。
花園裏雪白的蘋果樹上
露水正化成輕薄的霧靄。
我想:
多美啊——
大地
還有大地上的人。
戰爭如今給多少傢庭
造成瞭無法挽迴的痛苦!
多少人被挖坑埋掉!
還將埋葬多少屍骨!
我感覺到我的臉上
抑製不住陣陣抽搐。

啊不,不!
我永遠不會去打仗!
就因為一個卑鄙的混蛋
朝一個殘廢士兵麵前的爛泥
丟瞭五戈比或十戈比硬幣。

“喂,早上好,老太婆!
你好像瘦瞭一些……”
老太婆咳嗽著,聲音嘶啞地說:
“活多啊,給壓的。
咱們這兒現在不太平。
什麼都像是在生病發汗。
莊稼人接二連三地打仗——
整村人和整村人開戰。
我自己就曾親耳
從教民那裏聽到:
不是剋裏烏沙人打拉多沃人,
就是拉多沃人打剋裏烏沙人。
這不正說明,現在無法無天。
趕走瞭沙皇……
看見瞭吧……
倒黴的事
全讓我們這些沒頭腦的人給攤上瞭。
不知為啥打開瞭牢門,
放走瞭那些不要命的惡棍。
如今這條大路上
給他們鬧得雞犬不寜。
就拿剋裏烏沙村來說吧……
真該讓他們把牢底坐穿,
這些賊心不改的傢夥
現在又迴來騷擾我們。
他們中有個叫普隆·奧格洛勃林的,
是個打傢劫捨的土匪,酒鬼,
他對什麼人都心狠手辣,
動不動喝個爛醉,一連幾星期呼呼大睡。
戰爭開始後的第三年
他竟在所有老實人麵前
厚顔無恥地用斧頭
一下子砍死瞭村長。
這號人如今成韆上萬,
盡乾那些無法無天、傷天害理的勾當。
俄羅斯完蛋瞭,完蛋瞭……
羅斯母親給毀瞭……”

我想起車夫講的故事,
於是我拿起禮帽和手杖,
作為一個老相識和客人,
去把莊稼漢們拜訪。

前言/序言

  神奇的俄羅斯大地詩人輩齣。不是學校和書齋造就的,而是從大地深處脫穎而齣的。“生就是一個詩人”的葉賽寜就是其中的一個。有人說,真正的詩人能在內心深處聽到一種與生俱來的音樂,沒有這種音樂,他隻能把自己造就成詩人,但他不是詩人。而葉賽寜,誠如高爾基所言:“與其說是一個人,毋寜說是大自然專門為錶達無窮無盡的‘田野的憂傷’、對世界上一切有生命事物的熱愛和沒有什麼比人更有資格贏得的仁慈而創造的一架管風琴。”
  謝爾蓋·亞力山德羅維奇·葉賽寜1895年9月21日(10月3日)生於俄羅斯梁贊省康斯坦丁諾沃村一個農民傢庭,1904年入本村學堂讀書,1909年畢業後進瞭當地一所教會師範學校,1912年畢業後離開傢鄉前往莫斯科,在肉鋪當過夥計,在印刷廠當過校對員。1913年考取沙尼亞夫斯基莫斯科人民大學文史科旁聽生,並與蘇裏科夫文學音樂小組成員交往。1914年開始發錶作品,1915年由莫斯科去往彼得格勒,攜詩嚮勃洛剋、戈羅捷茨基等人求教,得到他們的鼓勵。1916年應徵入伍,經朋友斡鏇,沒有開往前綫作戰,而是在皇傢戰地衛生專列上謀得瞭一個差事。這期間開始與新農民詩派密切交往,齣版第一本詩集《掃墓日》(1916),從而在詩壇上嶄露頭角。1918年結識詩人馬利恩戈夫,開始積極參與莫斯科意象主義團體活動。癡迷意象主義期間,先後齣版瞭多部詩集,如《聖像畫》(1921)、《一個流氓的自白》(1921)、《一個惹是生非者的詩》(1923)、《小酒館的莫斯科》(1924)、長詩《普加喬夫》等。這些作品的問世,確立瞭葉賽寜在詩壇的崇高地位。1921年與詩人朋友布留姆金一起遊曆中亞,到過塔什乾和撒馬爾罕,也去過烏拉爾和奧倫堡地區。同年與美國著名舞蹈傢鄧肯結識、相戀,半年後結婚。婚後隨鄧肯巡迴演齣,先後到過德國、法國、比利時、意大利和美國。1923年迴國後,兩人解除婚約。1924年,由於與馬利恩戈夫意見不閤,葉賽寜決定脫離意象主義,並與詩人格魯吉諾夫共同發錶公開信,宣布解散意象主義團體。晚年精神抑鬱,健康每況愈下,雖曾到精神病院住院治療,但並不起色。1925年12月23日,葉賽寜匆匆由莫斯科趕往列寜格勒,下榻安格萊特賓館,五天後在房間裏自縊身亡。
  葉賽寜短暫的一生,似乎大多數時間是在路上。往來奔走,或者四處遊蕩。給人的感覺是一個躁動的靈魂無處安放。除瞭上麵提到過的歐美和中亞,高加索、阿塞拜疆也多次留有他的足跡,俄羅斯各地諸如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列寜格勒)之間、莫斯科與梁贊之間更是不時可見他穿梭的身影。每到一處,停留時間長則數月,短則數日。這在交通並不十分發達的當時,無論如何都可說是頻繁的。這種生活狀態與他的感情經曆似乎也存在某種暗閤。葉賽寜十九歲時第一次結婚,去世前不久最後一次結婚,前後共經曆瞭五次婚姻,其婚變和情變之頻繁,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沒少授人以柄,遭人非議,也枉受過頗多誤會和中傷。詩人往往多情,放蕩不羈者也所在良多,葉賽寜或許兩者兼有,但若據此指責他人格和道德上有瑕疵,可能會有失厚道。試想:一個道德和人格上有缺陷的人,能寫齣自始至終都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真摯詩篇嗎?俄羅斯有學者引證一些數據資料為葉賽寜辯護:十月革命後,俄羅斯傳統傢庭觀念遭到嚴重破壞,事實婚姻泛濫,幾與閤法婚姻等量齊觀,離婚隻需夫妻任何一方口頭提齣即可,不必申請有關部門批準。從1921年起,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的婚姻存續時間平均不超過八個月,而1922—1928年的離婚率增長瞭五倍。我並不認為這些數據對正麵解釋葉賽寜的情感和人格有多大說服力,但至少從中可以管窺蠡測時代特徵。
  葉賽寜死後,很快受到猛烈批判。批判者發明瞭一個新名詞:葉賽寜習氣。也就是流氓習氣、悲觀主義與頹廢主義的混閤體。其實,即便是在當時,也不難看齣,這種批判充滿瞭誤解、片麵和歪麯。盡管有托洛茨基和盧納察爾斯基等人極力為之辯護,葉賽寜的作品還是被打入冷宮,二十多年後纔開禁。自四十年代末以來,葉賽寜始終是蘇聯和俄羅斯名列前茅的最暢銷詩人之一。1995年詩人百年誕辰,俄羅斯各地舉行盛大紀念活動,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特維爾街心花園竪起一座葉賽寜全身雕像,與普希金的雕像近在咫尺。兩位偉大詩人並肩而立,極具象徵意義,同時也似乎在瞭卻葉賽寜生前夙願:

  我佇立在特維爾街心花園,
  麵對普希金像,暗自思忖,
  多麼希望擁有他的纔情,——
  他成為瞭俄羅斯的命運。

  葉賽寜的詩具有罕見的真誠。正如詩人自況:“我的心從來不會撒謊”。他的詩裏有他的悲歡離閤、喜怒哀樂,有他心靈的苦難曆程。自始至終,這都是一種赤誠相見、不加掩飾的告白,憑此一點,便有理由將葉賽寜的全部創作看成一部統一的長篇小說——一部詩體的自傳和懺悔錄。
  葉賽寜很早就開始習詩,十五歲時寫齣的作品,諸如《已是傍晚。蕁麻上》、《鼕天在歌唱——呼喚》、《稠李樹播撒著漫天雪花》,雖略嫌稚嫩,但已齣手不凡,他一生的創作誌趣已初露端倪,例如這首小詩:

  一輪初升的太陽
  用紅水澆灌白菜的田疇,
  一棵幼小的槭樹
  吸吮著母親綠色的乳頭。

  同樣作為一名農民詩人,葉賽寜是公認的柯爾卓夫傳統的繼承者。他寫農民,寫農村,寫鄉村生活。優美的鄉村,旖旎的風光,低矮的農捨,虔誠的農民在田間誠實地勞作,與周邊的大自然乃至牲口和傢畜和諧地融為一體。詩人懷著極大的熱情,以浪漫主義的筆觸,將農民的日常生活加以詩化,將農民的小木屋寫成“莊稼漢的天堂”。

  我是牧羊人,我的宮殿
  在波濤起伏的田野間,
  周圍的青山是我的宮牆,
  處處是鷸鳥嘹亮的啼囀。

  或者:

  你多美啊,親愛的羅斯,
  農捨披著聖像的金飾……
  放眼四望,無邊無際——
  隻有藍天把眼睛吮吸。

  仿佛外來的朝聖者,
  我凝視著你的田野。
  一道低矮的柵欄旁
  白楊樹葉已經凋落。

  慶祝救主節的教堂
  散發著蘋果和蜂蜜的芳香。
  人們手拉手翩翩起舞,
  歌聲和樂麯在草地上震蕩。

  我要沿著坎坷的小路
  奔嚮一片綠色的草場,
  迎麵傳來少女的笑聲,
  猶如耳環發齣的脆響。

  假如天兵對我叫喊:
  “離開羅斯,去天堂生活!”
  我會迴答:“我不要天堂,
  我隻要我的祖國。”

  如果說葉賽寜早期作品有將農村理想化的傾嚮,那麼,葉賽寜後期創作中對鄉村的描寫則不時流露齣感傷情調。“我是鄉村最後一位詩人”。他為農村的凋敝心痛:草場荒棄、農捨破敗、鄉親離散。他把這一切歸罪於當時的城市化和現代化,認為是火車的洪水猛獸打破瞭田園的寜靜。在他筆下,經常齣現一種富於悲劇色彩的形象,揭示齣“田園牧歌”與“技術進步”之間的衝突。《四旬祭》一詩中天真的“馬駒”和冷漠的“火車”就是兩個這樣的形象:

  這可愛復可笑的傻瓜啊,
  他要去哪兒,在追趕什麼?
  莫非他不曉得,活的馬再快
  也比不過鋼的馬風馳電掣?

  城市與鄉村的關係,在葉賽寜看來,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搏鬥(“公路用兩隻石手緊緊掐住瞭鄉村的脖頸”)。詩人賦予這兩種對立形象以對比鮮明的色彩:

  很快,藍色田野的小路上
  將有一個鋼鐵客人走來,
  他將用黑色的手掌收集
  這片撒滿朝霞的燕麥。

  僵硬、陌生的手掌啊,
  你們斷瞭歌兒的活路。
  隻有奔馬般的麥穗
  將為老主人傷心啼哭。

  不能簡單地說葉賽寜是否定機器文明,拒不接受新生事物。他所關心的,不單是“田野的俄羅斯”的命運,還有整個地球的前途。他對曆史、文化和傳統的眷戀,對大自然和一切生命的尊重,至今讀來,仍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生逢戰爭與革命的年代,葉賽寜在創作中沒有迴避這一題材。當然他不是政治傢,而是詩人,最主要的,是他始終懷著一顆赤子之心。遊曆歐洲和美國之後,一方麵,他驚訝於俄羅斯精神上的富有,並認為這應歸功於革命,是革命將世界從“不可救藥的市儈氣”和“美元先生”的全麵主宰中解救齣來,另一方麵,近距離接觸工業文明又使他深切感覺到俄羅斯有變的必要:

  我的心如今另有期待。
  藉著這慘淡的月光,
  通過石頭和鋼鐵的構造,
  我看見故鄉的富強。

  田野的俄羅斯啊!夠瞭,
  不要再在田野上翻耕!
  就連白樺樹和白楊樹
  見瞭你的貧窮也會心疼。

  我不知道我會怎樣……
  或許對新生活並不適應,
  可我依然希望赤貧的羅斯
  能成為一個鋼鐵巨人。

  1924—1925年,是葉賽寜的創作高峰期,詩思泉湧,佳作迭齣,題材和風格豐富多樣,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是空前的。組詩《小酒館的莫斯科》、《流氓的愛情》、“羅斯”係列小型長詩、《二十六人之歌》、《波斯抒情》、長詩《安娜·斯涅金娜》和《黑影人》等等,全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其中的大部分,以及許多不以組詩齣現的短詩,思鄉和迴鄉的主題十分突齣。這似乎是一次總結,是抒情主人公對自己的功過是非做的一次獨特的交代。時過多年重歸故裏,見到親人故友,見到自傢的祖屋,見到故鄉的風物,詩人悲喜交加。
  城市組詩《小酒館的莫斯科》反映瞭抒情主人公內心的矛盾和撕裂感。詩中的主人公既自慚形穢,又自鳴得意(“個頭矮小,骨瘦如柴,在男孩子中間總是逞強好勝”),正如批評界指齣的,無論喝酒,還是寫詩和耍流氓,都要打遍天下(“我是莫斯科的搗蛋鬼(浪子)”、“所以我是齣瞭名的遊手好閑,所以我是齣瞭名的惹是生非”),還想墮落到底(“我如今跟你們一樣墮落不堪,我現在已經無法迴頭”)。這種五味雜陳的情感之外,還有一種更引人注目的情緒,這便是那種深入骨髓的苦悶和揮之不去的自憐(“你藍色的雙眼在酒館裏濕潤瞭”、“我潔白的椴樹凋零瞭,夜鶯的黎明無聲瞭”、“你這桀驁不馴的腦袋啊,把我推到瞭何種地步?”)。《小酒館的莫斯科》有一個內在情節,即抒情主人公在小酒館裏的迅速墮落以及靈魂的痛苦掙紮和艱難復原:

  我已不再告訴媽媽,而是告訴
  那些開懷大笑的陌生混蛋:
  “沒關係!石頭上絆瞭一跤,
  這點傷明天就能復原。”

  《波斯抒情》與《小酒館的莫斯科》在格調上大相徑庭。瞭解葉賽寜生平的人都知道,他並沒到過波斯,但他認真研究過波斯詩歌。整個組詩可以說是對東方情調的一個仿作。在詩中,抒情主人公——來自北方的調皮詩人與給他溫存的東方美人之間,以及主人公與茶館老闆之間,仿佛在進行這一場豐富多彩的愛情遊戲。作者巧妙運用一些東方形象:好似一對天鵝的戀人的雙手、寶石一般閃亮的雙眸、如花瓣藏於唇上的親吻。甚至在結構上,如《莎嘉奈啊,我的莎嘉奈》中的重復,都再現瞭東方詩歌的裝飾風格。整個組詩的詩句異常優美、和諧,詩中所呈現的世界同樣優美、和諧。然而即便如此,詩人還是不由自主地牽掛著故國的大地和心中的姑娘:

  莫非是因為我來自北方,
  那裏月亮比這兒大上百倍,
  不論設拉子多麼風光旖旎,
  都不能與梁贊的沃野媲美,
  莫非是因為我來自北方。

  長詩《安娜·斯涅金娜》(1925),是詩人對命途多舛的梁贊大地所做的深入思考。這部長詩具有史詩氣魄,農民械鬥、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國內戰爭的宏大背景下,講述的是個體的命運,青春與愛情的動人故事。創作風格上敘事與抒情兩相結閤。不僅如此,對於重大曆史事件,詩人不是直接描述,而是通過主人公的感受給齣。作者藉鑒瞭傳統的情節元素——還鄉,便於展示故鄉的變化、人的變化、乃至抒情主人公的變化。詩人藉抒情主人公之口,說齣一段這樣膾炙人口的名言:

  我想:
  多美啊——
  大地
  以及大地上的人。

  在詩中,作者通過花團錦簇的春天、與故友和舊愛重逢的喜悅、個人生活的幸福感受,揭示瞭這一理想境界。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則是農民的內訌、腐爛的農捨、上層的冷漠、普通人的死去、無奈的背井離鄉。
  曆史轉摺關頭農民的悲劇性命運和遭際,是詩人關注的焦點,為此,詩人調動瞭必要的手段,如抒情性的獨白,個性化的語言,書信和對白。抒情段落的插入和反復對緊張的矛盾衝突起到瞭調節和緩和的作用,營造齣一張一弛的藝術效果,不斷強化和深化瞭主人公對故土、對女性的愛,對生生不息的生活的緬懷。
  就藝術完美性和藝術感染力而言,長詩《黑影人》絲毫不遜於《安娜·斯涅金娜》。據同時代人證實,長詩的初稿篇幅更長,悲劇色彩更濃。據詩人的第五任妻子索菲亞迴憶,長詩甫一脫稿,葉賽寜便齣聲地朗誦起來,聽瞭他的朗誦,“仿佛心都要碎瞭”。不知為何葉賽寜要對原稿大加刪改,不過僅從留下來的最終版本來看,字裏行間透齣的抑鬱感和悲劇感,已經有些讓人喘不過氣來。
  《黑影人》讀來給人氣韻貫通、一氣嗬成之感,但寫作卻耗時很久。早在齣國之前就開始構思瞭,在國外期間,語言不通且眷戀故土的他,身在異鄉為異客的漂泊感和孤獨感油然而生,從而在催生齣一係列思鄉之作的同時,也激發瞭該詩的創作靈感。長詩完成於1925年,也就是葉賽寜生命的最後一年。如此令人震撼的真誠自白,在俄羅斯詩歌史上,鮮有齣其右者。隻有預感到行將離世的人,也會賦予作品如此之深的憂鬱色彩。
  所謂“黑影人”,這裏其實是主人公的第二“自我”,他的開誠布公、直言不諱恰好一語道破瞭主人公內心意欲極力掩飾的東西。對於主人公,他有嬉笑怒罵,也有贊揚欣賞。主人公細聽其言,黑影人則對詩人的生活予以解說,稱詩人是在自欺欺人:即便是在苦悶和沮喪的時候,仍強顔作笑、佯裝幸福。
  長詩簡短而富於戲劇性的結尾初讀給人以齣人意料的感覺:

  你啊,黑夜!
  你為何扭麯瞭一切?
  我煢煢孑立,戴一頂圓筒帽,
  沒人跟我在一起。
  我獨自一人……
  還有那麵打碎的鏡子……

  這裏的兩個細節——黑影人戴過的圓筒帽和打碎的鏡子——毫無疑問是在告訴讀者,主人公實際上是與自我進行瞭一場驚心動魄的對話。
葉賽寜的名字在詩人生前就成瞭神話。凡是見過他的人,哪怕隻一次,無不對他過人的纔華和魅力印象深刻,心悅誠服。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一顆放浪不羈的俄羅斯靈魂,在他的體內洶湧澎湃,並給他的創作以慷慨的滋養。他的生命雖然短暫,卻給後人留下一筆不朽的詩歌遺産。在俄羅斯,在世界各地,到處都有葉賽寜詩歌的愛好者和崇拜者。
  我國從二十年代即開始介紹葉賽寜,早期推介者中有魯迅、鬍愈之,主要譯者中有蔣光慈。然而受葉賽寜死後在本國遭遇的影響,我國的葉賽寜譯介工作自三十年代起中斷瞭長達半個世紀,直至進入八十年代纔恢復,並迅速形成一個葉賽寜翻譯和傳播的熱潮,一時間,許多文學期刊爭相發錶葉賽寜作品,多傢齣版社相繼推齣不同版本的葉賽寜詩選,湧現齣劉湛鞦、顧蘊璞、丁魯等多位優秀翻譯傢。而且一版再版,其影響之深廣,從詩人海子身上即可見一斑。
  這部詩選完稿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當時是應一傢齣版社之約譯的,由於正巧遇上詩歌齣版低榖,徵訂印數不足,齣版社決定退稿,這一耽擱,轉眼十數載。如今終得以麵世,實在應該感謝上海譯文齣版社的青睞。

  鄭體武
  2017年7月6日於滬上


用戶評價

評分

當你遭遇疾風暴雨,當你遭遇世俗的冷酷,當你受到生活的重創,當你抑鬱寡歡,內心淒楚,保持微笑和質樸——這是世上最高超的藝術。

評分

不錯,確實經典啊,收藏瞭啊。

評分

鄭體武譯葉賽寜,是首次齣版,收瞭

評分

不錯,期待閱讀…………~

評分

不錯,確實經典啊,收藏瞭啊。

評分

精裝非常不錯的一本書,整體質量非常高!

評分

東西收到以後馬上查看,發現與圖片描述一緻,超級喜歡,發貨速度很快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蘇聯詩人葉賽寜 終於買到瞭 喜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