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美國的太空安全戰略與核戰爭計劃研究

冷戰時期美國的太空安全戰略與核戰爭計劃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楊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九州齣版社
ISBN:9787510852374
版次:1
商品編碼:12249403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7-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5
字數:286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通過解密檔案反映瞭美國在冷戰時期有關太空安全和核戰略方麵的政策,以及為保持霸主地位與彆國的競爭及對彆國的遏製。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主題為“太空競賽與美國的太空安全戰略”,除瞭概述艾森豪威爾與肯尼迪兩屆政府的太空政策外,主要探討大國間太空競賽對主要國傢軍事、政治、思想、社會以及國際關係的深刻影響。下編的主題是“美國的核政策與核戰爭計劃”,通過對零星解密的美國所有國傢安全政策文件中機密的核戰爭計劃進行研究,力圖勾勒齣美國核應用政策的概貌。

作者簡介

  張楊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曆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國史研究會常務理事,2008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入選者。在《曆史研究》《世界曆史》《美國研究》《西亞非洲》《當代中國史研究》等專業刊物上發錶學術論文多篇;獲得並承擔高等學校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資金、國傢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國傢社科基金青年項目、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基金基礎性研究課題項目等多個課題項目。

目錄

前言/1
代序:冷戰國際史研究:世界與中國/1
一、冷戰國際史研究的學術特徵/2
二、冷戰國際史研究的熱點問題/13
三、冷戰國際史研究發展的新趨勢/20
上編:太空競賽與美國的太空安全戰略
艾森豪威爾政府時期美國的外層空間政策/3
一、斯普特尼剋之前的美國外層空間政策/4
二、“震蕩期”的美國外層空間政策/7
三、“平復期”的美國外層空間政策/10
四、對艾森豪威爾政府外層空間政策的一點思考/12
肯尼迪政府時期美國的外層空間政策/15
一、“威斯納報告”與肯尼迪時期美蘇空間冷戰的深化/15
二、冷戰威信爭奪與“阿波羅計劃”的確立/17
三、冷戰軍備競賽與肯尼迪政府的軍事空間發展/20
四、結語/23
“斯普特尼剋事件”與美國的“導彈差距”恐慌/26
一、“斯普特尼剋”之前美國的安全自信與安全恐慌/26
二、艾森豪威爾政府與“導彈差距”認知/30
三、冷戰政治與“導彈差距”的浮沉/41
美國第一顆偵察衛星計劃與美國的情報安全/51
一、“科羅娜”計劃齣颱的曆史背景/52
二、美國政府的“科羅娜”項目決策/54
三、“科羅娜”對保障美國國傢安全的作用/59
中國早期的空間發展與美國的因應策略/63
一、爭奪“空間第三”的鬥爭與美國的因應策略/64
二、1960年代中國尖端武器發展與美國對華空間決策/68
三、中國首顆衛星發射與中美早期空間對抗的冷戰根源/74
美國的外層空間政策與冷戰——兼論冷戰的知覺錯誤與過度防禦心理/77
一、外層空間政策的政治層麵/78
二、美國早期空間決策中的知覺錯誤/83
三、美國空間政策製定中的過度威脅預期/87
四、餘論/89
太空自由——以曆史視野讀解美國太空戰略/94
一、艾森豪威爾政府與“太空自由”原則的確立/94
二、“太空自由”抑或“太空控製”/99
三、美國文化傳統中的“太空自由”原則/103
冷戰科學傢與美國的空間決策——兼及肯尼迪政府科技政策轉型的動因/107
一、科學傢群體的冷戰政治轉嚮/108
二、冷戰競賽與肯尼迪政府的科技政策/111
三、美國科技政策轉型的心理因素/115
下編:美國的核政策與核戰爭計劃
“統一作戰行動計劃”與美國對中國的全麵核打擊方案(1960—1974)/121
一、SIOP-62與對中國的“大規模報復”核打擊計劃/123
二、SIOP-63與美國對中國的“實戰威懾”/130
三、SIOP-5與尼剋鬆政府對中國的核打擊政策/134
四、SIOP對中國安全的現實威脅/137
中國戰略核武器發展與美國早期ABM部署計劃/144
一、約翰遜政府時期中國戰略核武器發展與美國ABM部署爭議/145
二、尼剋鬆政府時期中國戰略核武器發展與美國ABM部署爭議/148
三、美國政府用ABM遏止中國戰略核力量的理論基礎/152
美國核戰爭計劃在新世紀的接續與再定位/156
一、“統一作戰行動計劃”及其在後冷戰時代的演變/157
二、“9·11事件”與係列“作戰計劃”的齣颱/160
三、從奧巴馬政府的核聲明政策看美國戰略作戰計劃的走嚮/162
美國對伊朗的核政策:一個曆史的解讀/168
一、美伊關係與美國對伊朗核問題態度的演變/169
二、美國對伊朗的預防性核遏製政策/173
三、美國對伊核政策的根源及效果評價/178
針對蘇聯集團的核戰爭藍圖——美國最新解密檔案譯介/183
參考文獻/208

精彩書摘

  從一般知覺的角度齣發,美國麵臨蘇聯這樣強大的對手,應當進行必要的防禦,然而,冷戰暴露的是一種過度防禦心理的存在。1957年,美國福特基金會提交瞭一份對整個60年代國際關係影響深遠的報告,即蓋瑟報告。該報告危言聳聽地認為,蘇聯可能在1959年晚些時候以100枚攜帶百萬噸級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嚮美國發動一次襲擊,屆時,平民將無處躲藏,而戰略空軍司令部將毀於旦夕。蓋瑟報告的一個後果就是美國60年代風行一時的“人工掩體”計劃。然而,最為危險也是非理智的計劃莫過於美國的“核戰爭計劃”(NuclearWarPlan)。早在冷戰初期,美國軍方就不斷有人提齣打一場“預防性戰爭”的主張,要趁蘇聯尚未強大到足以威脅或進攻西方之前,選擇有利時機對其實施核打擊。這樣一種計劃曾得到美國軍界和政界領導人的大力支持,以至決策層一直相持不下,直到1954年末,艾森豪威爾纔用國傢安全委員會第5440號文件(NSC5440)明確否決瞭打預防性戰爭的主張。然而另一種核戰爭計劃,統一作戰行動計劃(TheSingleIntegratedOperationalPlan:SIOP),卻作為一種現實的核戰爭藍圖存在著。2004年7月,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國傢安全項目組將一批統一作戰行動計劃文件解密公布,使我們得以初窺這場戰爭設計的全貌,也得以窺見美國製訂冷戰計劃的過度防禦性。統一作戰行動計劃是於1960年開始製訂的針對中蘇社會主義國傢的核打擊計劃,它是美國國傢安全中的最高機密,隻有總統和少數軍方人士纔瞭解其詳情。統一作戰行動計劃最為非理性之處是其確定核打擊目標時,不僅以軍事目標為打擊對象,而且把城市—工業目標也包括進去,其目的是為瞭摧毀對象國的持續生存能力,以便贏得戰爭。這一核戰爭計劃在此後美國曆屆政府一直延續下去,除瞭增加一些靈活性的修改外,以一場全麵核打擊對抗另一場核打擊的實質並沒有改變。統一作戰行動計劃的危險性之大、保密程度之高就連美國國會都深感擔憂。2000年美國參議員羅伯特·剋裏多次要求國防部將統一作戰行動計劃置於國會考察之下;2001年,拉姆斯菲爾德在參議院作證時,參議員蘭德裏歐再次提齣此事,但得到的迴答是:“這是一個總統決定的事。其接受行政部門的數量極少的人考察。……這是所有我能說的。”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3. 民眾視角:a普通人在抗戰時的真實生態,提供大曆史視角外,觸摸抗戰的另一種路徑

評分

 瀋誌華,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終身教授,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曆史係兼職教授,美國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高級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名譽研究員。國際學術界冷戰史研究領域受關注的學者之一。研究方嚮為冷戰史、蘇聯史,特彆是中蘇關係史和朝鮮戰爭。發錶學術論文50多篇,已齣版的學術著作有《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蘇聯專傢在中國(1948-1960)》《處在十字路口的選擇》《冷戰五書》《無奈的選擇》等,主編有《中蘇關係史綱(1917-1991)》《一個大國的崛起與崩潰》《脆弱的聯盟:冷戰與中蘇關係》等重要著作,並主編34捲本《蘇聯曆史檔案選編》、12捲本《俄羅斯解密檔案選編:中蘇關係(1945-1991)》、8捲本《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3捲本《朝鮮戰爭:俄國檔案館的解密文件》等文獻資料集。

評分

社會雖然是個超復雜係統,但研究可以從中得齣的結論卻應該是超越的、清晰的。這套書是論文集,因此對外行人來講,許多地方顯得重復,但通讀下來,是真的不錯啊

評分

是一本人類學調查作品,作者以在山東一個村莊的田野調查為基礎,從實踐和性彆的角度重新考察中國社會的親屬關係體係。親屬關係和親屬製度研究是社會文化人類學最基本的學術領域。大多數研究者基本上是從已婚男性這一立場齣發,關注父係方麵的親屬組織和已婚男性的親屬關係,他們認為已婚婦女和她們的丈夫屬於同一個親屬關係體係。而這本書的作者發現,已婚婦女的親屬關係往往具有娘傢、婆傢並行並重的特點,婦女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親屬關係經營活動,構建齣瞭不同於正式父係譜係關係的實踐性親屬關係網絡,並使婦女在父係體製內創造齣自己的生活空間和後颱權力。

評分

首先,京東已經簡陋到這種地步瞭嗎?直接不用紙箱瞭???不過書還是很好的,沒有破損現象,還是京東好,快!

評分

哦共鳴中興嘻嘻嘻嘻自助姑姑唐藝昕給哦移民區JS你一嗚嗚嗚牧民自信搜嘎我兄弟一組一組木木屋XPXP在真慶幸激凸敏敏還米有lz一爪子民工定心嘻嘻嘻嘻嗚嗚嗚嗚摸頭哦logYY你沒救holy之類嘻嘻新機遇嗚嗚嗚嗚你中您敏敏給你做lzX5X5X5X5我咯樓糯米額吉YYwhy您一下瞭low口語X5我好哦給哦wink你一張藝興您繼續新校區薩特子虛烏有哦來信息銀行XP明我給娃加油走咯烤玉米哦呀培訓

評分

4,從中蘇同盟條約開始,中經過朝鮮戰爭爆發,到對日和約簽訂,冷戰在遠東形成的三部麯奏完瞭最後一個音符,蘇聯拉住中國和朝鮮,建立瞭社會主義陣營的東方戰綫,而美國則把韓國、日本和颱灣地區糾集在一起,構築瞭東亞地區的共同防禦體係,遠東冷戰的格局從此定型。

評分

第一,這次做活動是很實惠瞭,買瞭好大一堆東西。第二,物流是很到位,快的一批。第三,售後服務也是沒的說!沒毛病。希望以後多做點活動,多領點券,反正就是在京東買買買!

評分

書分為朝鮮戰爭研究述評與檔案信息、朝鮮戰爭及停戰談判研究、朝鮮戰爭情報評估研究、美國與朝鮮關係研究、美國與日本關係研究、美國對華經濟遏製政策研究以及其他雙邊關係研究七個部分。作者利用近年來的解密檔案文獻資料,對朝鮮戰爭的起源、中國齣兵朝鮮、停戰談判、戰俘遣返等問題做瞭深入的探討,同時對朝鮮戰爭的深遠影響進行瞭評述。除對朝鮮戰爭相關議題的研究之外,作者亦對冷戰期間美日、日中、日澳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