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種中草藥野外識彆彩色圖鑒

1500種中草藥野外識彆彩色圖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嶽桂華,王柳萍,楊高華 編
圖書標籤:
  • 中草藥
  • 藥用植物
  • 植物識彆
  • 野外生存
  • 彩色圖鑒
  • 植物圖譜
  • 傳統醫學
  • 自然科學
  • 植物學
  • 藥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02977
版次:1
商品編碼:12270084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11-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828
字數:77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適閤中醫藥專業醫師、基層醫師、全科醫師、藥師、學生及中醫藥愛好者參考閱讀。
1.品種全,基本囊括中國藥典收錄品種和各地常見常用品種。
2.通過動植物生態圖、果圖、花圖充分體現中草藥基源的特徵。
3.目錄按照動植物和科屬分類,還能通過花圖和果圖快速鎖定要查找的中藥基源。

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錄瞭1500多種中草藥,配有植物、動物彩圖近3000幅。正文內容分為植物類和動物類兩部分,植物類中草藥按照原植物科屬分類,每種中草藥均按照科屬、識彆、藥用的順序進行文字介紹,藥用部分包括藥材采集、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為便於讀者快速通過植物花果特徵鎖定中草藥原植物,本書將700多幅植物花圖按照花色、花形、花序分類排序,編為看花快速識彆中草藥部分;將400多幅植物果實圖按照漿果、梨果、穎果等分類排序,單獨編為看果快速識彆中草藥部分。本書適閤中醫藥專業醫師、基層醫師、全科醫師、藥師、學生及中醫藥愛好者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嶽桂華,廣西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從事中醫臨床及科研、教學工作28年。參與國傢科研5項,省級科研8項。主編圖書7種。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部分
看花快速識彆
中草藥
草本植物/1
白色/1
黃色/5
粉色、淡紫色、藍紫色/9
暗紫色、紅色/15
綠色、黃綠色/17
木本植物/19
白色/19
黃色、黃綠色/21
粉色、紫色/23
紅色/25
第二部分
看果快速識彆
中草藥
木本植物/27
聚花果、聚閤果、榕果/27
漿果/27
瓠果、柑果/29
梨果/29
核果/30
翅果、蓇葖果、球果/32
堅果、瘦果/33
蒴果/34
莢果/35
草本植物/36
漿果/36
瓠果/37
翅形果(包含部分有棱和翅的蒴果)/37
蓇葖果/38
角果/38
雙鏇果/38
瘦果/38
穎果/39
蒴果/39
莢果/41
第三部分
植物類中草藥
石鬆科
石鬆/43
捲柏科
捲柏/43
翠雲草/44
石上柏/44
江南捲柏/45
木賊科
木賊/45
問荊/46
草問荊/46
犬問荊/47
散生問荊/47
筆管草/48
節節草/48
海金沙科
海金沙/49
小葉海金沙/49
狹葉海金沙/50
蚌殼蕨科
金毛狗脊/50
鱗毛蕨科
貫眾/51
粗莖鱗毛蕨/51
鐮羽貫眾/52
刺齒貫眾/52
紫琪科
紫萁/53
水龍骨科
石韋/53
廬山石韋/54
有柄石韋/54
盾蕨/55
瓦韋/55
江南星蕨/56
扇蕨/56
光石韋/57
戟葉石韋/57
掌葉綫蕨/58
鳳尾蕨科
蜈蚣草/58
半邊旗/59
西南鳳尾蕨/59
井欄邊草/60
劍葉鳳尾蕨/60
球子蕨科
莢果蕨/61
裏白科
芒萁/61
鐵角蕨科
巢蕨/62
腎蕨科
腎蕨/62
烏毛蕨科
烏毛蕨/63
蕨科
蕨/63
鐵綫蕨科
鐵綫蕨/64
腫足蕨科
腫足蕨/64
瘤足蕨科
華東瘤足蕨/65
槲蕨科
槲蕨/65
崖薑蕨/66
觀音座蓮科
福建蓮座蕨/66
金星蕨科
金星蕨/67
桫欏科
桫欏/67
蘇鐵科
蘇鐵/68
銀杏科
銀杏/68
鬆科
雪鬆/69
油杉/69
青杄/70
華山鬆/70
黃山鬆/71
黑鬆/71
油鬆/72
馬尾鬆/72
紅鬆/73
白皮鬆/73
金錢鬆/74
柏科
側柏/74
圓柏/75
羅漢鬆科
竹柏/75
羅漢鬆/76
杉科
杉木/76
三尖杉科

前言/序言

中草藥以植物藥、礦物藥和動物藥為主,其中絕大多數為植物藥。植物類中草藥來源於分布於我國各地的藥用植物。我國幅員遼闊,植物種類繁多,如何在野外將這些藥用植物從眾多的植物中識彆齣來,需要每一位中醫藥工作者大量的野外考察和不斷的學習與積纍有關知識。為瞭幫助中醫藥工作者或中醫藥愛好者能夠盡快熟練掌握一些常見藥用植物和動物識彆方法,以及幫助讀者更快地識彆所看到的植物或動物,我們編寫瞭本書。
本書參照《中華本草》的品種分類和編排順序編寫,分為植物類和動物類兩部分。其中植物類按照植物科屬分類,動物類隻收錄瞭部分低級動物品種,如昆蟲等。有些國傢保護品種及高級動物未收錄,編者不建議藥用。有些中草藥為野生植物的根莖,編者不建議序和大量的挖掘。
本書共收錄瞭1500多種中草藥,大多數為常見、常用的野生品種,也有部分為人工栽培品,如部分榖物類、豆類、瓜果類和園林觀賞植物。因為品種較多,為便於讀者快速通過植物花果特徵鎖定植物,我們將看花快速識彆中草藥和看果快速識彆中草藥作為兩部分編寫,分彆包含瞭700多幅花圖和400多幅果圖,其中花圖按照花色、花形、花序分類排序,果圖按照漿果、梨果、穎果、莢果等分類排序。正文中每種中草藥均按照科屬、識彆、藥用的順序進行文字介紹,每一品種均配有清晰、精美的植物或動物的野生態彩圖。
我們編寫該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讀者野外識彆各種藥用植物和動物,其中文字部分的藥用內容僅供醫藥專業人士參考,因為有些植物和藥材具有毒性,限於篇幅所限,藥物的毒性和使用禁忌未在文中列齣,所以編者不建議個人參照本書私自采集和使用。由於編者知識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或不足之處,敬請廣大讀者不吝指正。
編者
2017年5月
《草木集珍:中華本土植物辨識錄》 內容簡介 《草木集珍:中華本土植物辨識錄》是一部旨在普及中國本土植物知識,引導讀者在自然環境中準確識彆各類草本、木本植物的深度圖文指南。本書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詳實的內容,呈現瞭一個廣闊而細緻的中國植物世界,為植物愛好者、學生、科研工作者以及所有對自然充滿好奇的人們提供瞭一份寶貴的研究和參考工具。 本書的編寫目標並非局限於簡單的圖文對照,而是緻力於構建一個立體化的植物認知體係。我們深入挖掘中國本土植物的獨特價值,從形態特徵、生態習性、分布區域到藥用、食用、觀賞及生態價值等多個維度進行闡述,力求展現每一種植物的生命力和在自然界中的獨特地位。 一、 嚴謹的分類與科學的描述 全書按照植物學界通行的分類體係進行編排,以綱、目、科、屬、種的邏輯順序,清晰地呈現瞭植物間的親緣關係。每一條目都包含標準化的植物學名(拉丁文名)、中文名,以及常用的彆名,確保瞭信息的準確性和國際性。 在描述形態特徵方麵,本書采用瞭係統化、精細化的語言,避開瞭泛泛而談的籠統說法。例如,在描述葉片時,我們會詳細說明其形狀(如卵形、披戟形、綫形等)、邊緣(全緣、鋸齒緣、波狀緣等)、排列方式(互生、對生、輪生等)、葉脈類型(網脈、平行脈、羽狀脈等)以及錶麵特徵(光滑、有毛、有腺點等)。對於花朵,則會細緻描繪其花瓣的數量、形狀、顔色、排列方式(單生、成簇、成穗狀等),以及花萼、雄蕊、雌蕊的結構特徵。果實和種子的形態、大小、顔色、成熟期等信息也一並呈現,為野外識彆提供關鍵依據。 本書的描述語言力求通俗易懂,避免過多的專業術語,或在使用專業術語時進行詳細的解釋,確保非植物學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理解。同時,我們注重細節的刻畫,捕捉那些往往被忽略卻能幫助區分相似物種的微小特徵,如毛被的類型(絨毛、糙毛、腺毛等)、刺的形狀和分布,以及特殊的氣味等。 二、 精選的物種與豐富的案例 《草木集珍》精選瞭在中國自然環境中廣泛分布,具有代錶性或典型性的植物物種。這些物種涵蓋瞭從北方寒冷地區到南方濕熱地區,從高山峻嶺到平原盆地,從荒漠戈壁到濱海濕地等各種生境。我們尤其關注那些在生態係統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植物,以及那些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具有曆史文化傳承意義的植物。 本書並非簡單羅列,而是通過生動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導讀者理解植物的“生長邏輯”。例如,在介紹某種適應乾旱環境的植物時,我們會詳細分析其具有的耐旱生理機製,如發達的根係、減少蒸騰的葉片結構等。在介紹某種喜濕植物時,則會探討其在水生或半水生環境中的生存策略。 對於在野外容易混淆的物種,本書會特彆設置“辨識要點”或“易混淆辨識”欄目,通過對比分析,突齣它們之間細微卻關鍵的區彆,幫助讀者避免誤判。這些分析往往基於長期的野外實踐經驗,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 三、 高質量的實地拍攝圖片 本書最核心的特色之一,在於其全部采用高清、真實的野外實地拍攝圖片。我們深知,對於植物的識彆而言,直觀的視覺信息至關重要。因此,我們組織專業的攝影團隊,深入中國各地,剋服各種自然條件下的睏難,拍攝瞭數韆張高質量的照片,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植物的各個部分。 每一張圖片都經過精心挑選,不僅清晰度高,色彩還原度好,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夠清晰地展示植物的關鍵識彆特徵。我們拍攝的圖片包括: 全株照片: 展示植物的整體形態、生長姿態、高度等。 局部特寫: 詳細展示葉片、花、果實、莖、根等關鍵部位的細節特徵,甚至包括氣孔、絨毛等微觀結構(在需要時)。 不同發育階段的照片: 包括萌發、生長、開花、結果等不同時期的形態變化,幫助讀者全麵瞭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生境照片: 展示植物所處的自然環境,有助於理解其生態習性,並在實際野外考察中起到提示作用。 圖片的標注精確、清晰,直接指嚮所描述的特徵,使讀者在閱讀文字描述的同時,能夠立即對照圖片進行理解和記憶。這些圖片並非簡單的素材堆砌,而是承載瞭豐富的識彆信息,是本書的靈魂所在。 四、 豐富的文化與生態價值解讀 《草木集珍》不僅僅是一本植物識彆手冊,更是一扇瞭解中國本土植物文化與生態價值的窗口。本書在介紹每一種植物時,都會盡量包含其在曆史、文化、民俗、醫藥、食用、藝術等方麵的應用和意義。 藥用價值: 對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我們會簡要介紹其傳統功效、常用部位及藥理基礎(如適用範圍、禁忌等),但請注意,本書並非藥典,相關的藥用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 食用價值: 對於可食用的植物,我們會提及它們的食用方式、營養成分,以及在不同地區的美食文化中的地位。 觀賞價值: 對於具有觀賞性的植物,我們會介紹其園林應用前景、栽培要點等。 生態價值: 深入探討植物在維持生態平衡、涵養水源、固碳釋氧、提供棲息地和食物來源等方麵的作用,提升讀者對生態保護的認識。 文化淵源: 挖掘植物在中國詩詞、繪畫、傳說、節日習俗中的故事和象徵意義,展現中華民族與植物之間深厚的曆史情感。 通過這些豐富的文化和生態解讀,本書希望能夠引導讀者在識彆植物的同時,更深入地理解它們與自然、與人類社會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培養對自然環境的敬畏之心和保護意識。 五、 實用性與輔助工具 為瞭進一步提升本書的實用性,《草木集珍》還包含瞭一係列精心設計的輔助工具: 詳細的索引係統: 包括中文名索引、拉丁學名索引,方便讀者快速查找。 專業術語錶: 解釋書中齣現的專業術語,便於讀者學習和理解。 地理分布圖示(部分): 對於一些代錶性物種,會提供簡要的地理分布範圍示意圖,幫助讀者瞭解其適生區域。 野外考察指南: 在書的最後部分,會提供一些基礎的野外考察技巧、注意事項,以及如何安全、負責任地進行自然觀察的建議。 本書的讀者對象: 植物愛好者和自然觀察者: 渴望在戶外認識和瞭解身邊植物的每一個人。 戶外運動愛好者: 如徒步、露營、登山等,需要在野外環境中識彆植物的參與者。 學生和教師: 生物學、農學、林學、藥學、園林等專業的學生和教師,作為教學和學習的重要參考。 科研工作者: 植物學、生態學、環境科學等領域的研究人員,用於野外調查和數據采集。 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 希望瞭解植物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人群。 傢庭教育者: 願意引導孩子認識自然,培養科學素養的傢長。 《草木集珍:中華本土植物辨識錄》並非一本簡單速成的指南,而是需要讀者耐心品讀、勤於實踐的“野外夥伴”。我們相信,通過本書的引導,您將能夠真正走進中國豐富多彩的植物世界,發現隱藏在日常景象中的無限生機與智慧。本書的齣版,旨在成為一座連接人與自然的橋梁,讓更多人瞭解、熱愛並珍視我們腳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綠色生命。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讓我在每一次戶外徒步旅行中都增添瞭一份特殊的樂趣。以前,我隻是單純地欣賞風景,但現在,我總會不自覺地留意路邊的植物,然後掏齣這本書來翻閱。它就像一個神秘的寶盒,裏麵藏著無數關於植物的秘密。我喜歡它那種嚴謹而不失生動的敘述風格,它不會用過於晦澀的專業術語來嚇唬人,而是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講述每一種草藥的故事。我最欣賞的是它在介紹每一種植物時,都會提到它的“彆名”,有時候一個植物會有好幾個名字,而這本書能夠清晰地列齣它們,這對於我在閱讀古籍或者與其他藥材愛好者交流時,提供瞭極大的便利。而且,它在關於“形態特徵”的描述上,非常細緻,比如葉片的形狀、邊緣特徵、排列方式,花朵的顔色、形狀、數量,果實的類型等等,這些細節的捕捉,對於準確識彆至關重要。它讓我逐漸養成瞭觀察植物的細緻習慣,也讓我對大自然充滿瞭敬畏。

評分

老實說,作為一個常年生活在城市裏的人,我對野外的草藥知之甚少。然而,當我偶然間得到這本《1500種中草藥野外識彆彩色圖鑒》後,我對中醫草藥的看法發生瞭翻天覆地的改變。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它更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見中醫博大精深的魅力。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那些圖片都經過瞭精心的挑選和拍攝,色彩真實,細節豐富,即便是我這種“小白”也能通過圖片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它在描述每一種中草藥時,都簡潔明瞭地介紹瞭它的藥用價值和應用場景,這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這些植物的意義。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一些藥性溫和、生活常見的草藥時,會提到一些簡單的民間驗方,這讓我覺得中醫離我們並不遙遠,而且充滿瞭智慧。這本書讓我開始留意身邊的一些“不起眼”的植物,甚至在公園散步時,也多瞭一份探索的樂趣,時不時就會掏齣這本書來對照一番,這種學習方式讓我覺得輕鬆而有趣。

評分

作為一名中藥材的初學者,我對中草藥的世界充滿瞭好奇,但苦於缺乏專業的指導,常常感到無從下手。當我翻開這本《1500種中草藥野外識彆彩色圖鑒》時,我仿佛打開瞭一個全新的天地。它以一種極其易懂的方式,將那些原本抽象的中藥知識具象化瞭。書中的圖片質量非常高,色彩鮮艷,細節清晰,即使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野草,在圖鑒中也呈現齣它們獨特的魅力。最讓我贊賞的是,它不僅提供瞭清晰的圖片,還配有詳細的文字描述,不僅解釋瞭植物的特徵,還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瞭它們的主要功效和炮製方法。這對於我這樣沒有專業背景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曾經在野外見到過一些植物,隻知道它們可能是某種藥材,但卻無法確定,這本書讓我能夠對照著圖片和文字,逐一確認,甚至還能瞭解到它們的曆史淵源和傳統用途。它就像一位耐心細緻的老師,循序漸進地引導我認識中草藥,讓我從最初的茫然無措,逐漸變得遊刃有餘。我尤其喜歡它關於“應用舉例”的部分,那些貼近生活的案例,讓我更加直觀地體會到中草藥的實際價值。

評分

說實話,起初我購買這本書,更多的是齣於一種“收藏”的心態,想著傢裏能有一本關於中草藥的專業書籍,顯得比較有文化底蘊。然而,當我真正開始翻閱它之後,我纔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本圖鑒,它更是我探索自然、瞭解傳統醫學的鑰匙。這本書在內容編排上非常人性化,它沒有按照生僻程度或者藥用價值來排列,而是以一種更加直觀的分類方式,比如按照科屬或者植物形態來劃分,這使得我在查找特定的植物時,能夠更加迅速地定位。而且,它的排版設計也非常齣色,每一頁都留有足夠的空間,讓我在閱讀時不會感到擁擠,甚至可以在旁邊做一些筆記,記錄下我在野外觀察到的細節。我特彆喜歡它對於植物生境的描述,很多時候,一種藥材的生長環境會直接影響到它的藥效,而這本書在這方麵提供瞭非常寶貴的信息。它讓我明白,瞭解一種植物,不僅僅是認識它的樣子,更要瞭解它生長在哪裏,以及它與環境的互動。這本圖鑒,無不體現瞭編者在植物學和中藥學方麵的深厚功底。

評分

這本書簡直就是我一直以來尋找的野外探險必備指南!作為一個對植物略有涉獵的愛好者,我常常會在戶外采風時遇到形形色色的野草野花,它們形態各異,有些散發著淡淡的幽香,有些則有著奇特的紋理,但往往我隻能憑著模糊的記憶去猜測它們的名字,而一旦遇到不熟悉的,就隻能望而卻步。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這種睏境。首先,它那令人驚艷的彩色插圖,每一張都仿佛將植物最鮮活的姿態呈現在眼前,細緻入微,色彩飽滿,無論是花瓣的脈絡,葉片的鋸齒,還是莖稈的絨毛,都清晰可見,讓我在辨識時少走瞭許多彎路。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圖鑒,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在每一種草藥的介紹下,都會附上詳細的野外識彆要點,從生長環境、植株形態、到花期葉期,甚至是特殊的生長習性,都講解得深入淺齣,讓我能快速掌握辨識的關鍵。我特彆喜歡它對一些常見但容易混淆的植物所做的對比分析,讓我能夠一目瞭然地區分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彆,避免瞭誤采誤用。這讓我每次進山都有瞭更強的底氣和信心,不再是盲目地探索,而是帶著目的,去發現那些隱藏在山野間的寶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