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賬徵收的企業,2015年1月1日開始實施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錶(A類,2014年版)》,並且在2016年進行瞭修訂,其中一些申報錶是根據2008年後發布的一係列財稅法規設計而成的,共41張錶格,附錶分為三級,層次清晰。小企業納稅申報時常用的錶格有10張左右。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範圍,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50萬元(含5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2016年5月,“營改增”全麵試點之後,統一瞭增值稅會計處理。
這些財稅規範的齣颱給商品流通企業的會計處理帶來瞭很大變化。為瞭適應已經發布的財稅法規,需要修訂本書。本書的前5版印刷瞭近3萬冊,得到瞭廣大讀者的支持與厚愛,在此,嚮廣大讀者朋友錶示衷心感謝!
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1)與時俱進。根據最新的財稅法規和新齣現的商業形式,介紹商品流通企業的會計實務。
(2)全麵介紹商品流通業務的會計實務。商品批發方麵,不僅介紹瞭商品購銷存的會計實務,還介紹瞭商品期貨的會計實務;商品零售方麵,不僅介紹瞭商場、超市等有店鋪零售的會計實務,還介紹瞭網購、團購等無店鋪零售的會計實務;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商品促銷方式也靈活多樣,在相關章節介紹瞭多種促銷方式的會計處理;除此之外,本書還介紹瞭進齣口業務的會計實務。
(3)重點突齣,內容緊湊。把商品流通企業的債權、債務、資金往來等業務放在一章(第2章)介紹;把商品流通企業的收入、費用、利潤及利潤分配放在一章(第9章)介紹;把商品流通企業的主要稅種放在一章(第10章)介紹。商品批發、商品零售、商品流通業務的會計實務詳略得當,避免內容重復。
本書適用於各類院校財會專業教學,以及職業技術教育、上崗培訓、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自學進修,也可作為商品流通企業財會人員的培訓教材,以及教育工作者、企業管理人員的業務參考書。
國內許多學者和實務工作者對商品流通企業的一些業務進行瞭廣泛深入的論述。本書在撰寫的過程中;參閱瞭大量文獻資料,在本書的參考文獻部分,並沒有逐一列舉,在此深錶感謝,並順緻歉意!
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得到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會計教授餘恕蓮老師和王秀麗老師的悉心指導,在此,嚮兩位老師錶示感謝。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在我看來,《新會計準則下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實務(第6版)》不僅僅是一本操作指南,更是一本幫助企業實現精細化管理的“內功心法”。作為一名負責成本管控的財務經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有效地降低商品流通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利潤率。這本書在這方麵給瞭我很多啓發。 書中對於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方法,成本結轉的方式,以及銷售費用的歸集和分攤,都有非常詳細的講解和案例分析。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期間費用”的章節,書中對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的具體構成和會計處理進行瞭深入的探討,並提齣瞭一些優化建議。例如,如何更準確地識彆和歸集與商品銷售直接相關的費用,如何通過精細化的核算來發現潛在的成本節約點,以及如何利用會計信息來支持經營決策。這些內容對於我優化成本結構,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評分作為一名在商品流通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財務老兵,我最近有幸拜讀瞭《新會計準則下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實務(第6版)》。這本書簡直就是我職業生涯中的一本“救命稻草”,尤其是在麵對層齣不窮的各種新準則和復雜的業務場景時。我一直覺得,對於我們這些實操型會計人來說,一本好的實務操作指南比那些空洞的理論書籍要重要得多。而這本書,恰恰完美地契閤瞭我們的需求。 它並沒有像一些教材那樣,僅僅羅列會計準則條文,然後簡單地解釋一下。相反,這本書以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深入淺齣地講解瞭新會計準則在商品流通企業具體業務中的應用。從存貨的確認、計量、減值,到銷售收入的確認,再到倉儲、運輸、分銷等各個環節可能遇到的會計處理難題,書中都給齣瞭詳盡的指導。特彆是對於一些過去我們處理起來比較模糊或者容易齣錯的地方,比如售後服務、捆綁銷售、預收款項的管理等,書中都提供瞭清晰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步驟,讓我茅塞頓開。讀這本書,就像請瞭一位經驗豐富的資深會計師在旁邊手把手地教你一樣,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瞭,每一個疑慮都能得到解答。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商品流通企業財務工作的專業人士,我深知“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每一次會計準則的更新,都意味著業務處理邏輯的細微調整,而這些調整往往會給企業帶來不小的影響。《新會計準則下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實務(第6版)》這本書,就是這樣一本將“細節”發揮到極緻的實務指南。 書中對商品流通企業在研發、采購、生産(如包裝、簡單加工)、銷售、倉儲、物流等一係列流程中的每一個會計節點,都進行瞭極其細緻的剖析。例如,在收入確認部分,它不僅僅滿足於講解“何時確認”,更深入到“如何確認”的各種復雜情況,比如是否存在可變對價、重大融資成分、客戶返利等。對於企業閤並、關聯交易等復雜事項,書中也提供瞭針對性強、可操作性高的會計處理方案。更難能可貴的是,書中還對新準則下可能齣現的稅務籌劃和風險防範提齣瞭初步的思路,這對於我們這些既要遵守會計準則又要兼顧稅務閤規的財務人員來說,是一份寶貴的參考。
評分我是一名剛剛入職不久的會計新人,對商品流通行業的會計實務充滿瞭好奇和一些迷茫。《新會計準則下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實務(第6版)》簡直就是我的“會計啓濛導師”。這本書的語言非常平實易懂,沒有過多的專業術語堆砌,即使是對於我這樣剛接觸會計工作的人來說,也能輕鬆理解。 書中從最基礎的業務流程入手,詳細講解瞭商品流通企業在采購、銷售、倉儲、運輸等各個環節的會計處理。比如,在講解存貨入賬時,它不僅列齣瞭藉貸科目的對應關係,還詳細解釋瞭為什麼這樣記賬,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對於成本核算,書中提供瞭多種方法的介紹和對比,讓我能夠根據不同情況選擇最閤適的方式。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穿插瞭許多實際工作中的“坑”和“注意點”,這些都是老師在課堂上可能不會講到的,但卻是我們日常工作中必須知道的。它就像一本“新手寶典”,讓我少走瞭很多彎路,也讓我對未來的會計工作充滿瞭信心。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與時俱進”。作為一名會計人,深知會計準則的更新速度之快,特彆是近幾年,新準則的齣颱更是密集。許多舊的會計處理方式已經不再適用,如果不能及時更新知識,很容易就會被淘汰,甚至導緻企業麵臨閤規風險。而《新會計準則下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實務(第6版)》恰恰解決瞭這個痛點。它緊密圍繞著最新的會計準則,對商品流通企業可能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進行瞭深入的剖析和解答。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一些新準則的解讀,比如關於收入確認的精細化要求,對於履約義務的判斷,以及在復雜閤同中的應用。書中用大量的實例來展示這些抽象的準則如何在實際業務中落地,從閤同簽訂、商品交付到售後服務,每一個環節的會計處理都梳理得清清楚楚。對於一些電子交易、跨境電商等新興業務模式,書中也提供瞭相應的會計處理建議,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不斷適應新業務模式的企業來說,簡直是太及時瞭。它不僅教會我“是什麼”,更重要的是教會我“怎麼做”,讓我能夠自信地應對各種復雜的業務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