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地区发展报告(2016-201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 [Reports on middle east development(2016-2017): MOE serial reports on development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中东地区发展报告(2016-201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 [Reports on middle east development(2016-2017): MOE serial reports on development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中民,孙德刚 编
图书标签:
  • 中东
  • 发展
  • 报告
  • 2016-2017
  • 教育部
  • 哲学社会科学
  • 人文社科
  • 区域研究
  • 国际关系
  • 政治
  • 经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ISBN:9787501255719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560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
外文名称:Reports on middle east development(2016-2017): MOE serial reports on development in humanities and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东地区发展报告(2016-201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力图既形成对中东地区和主要国家年度形势发展、中国中东外交的分析与评估,又聚焦中东研究的重点议题和领域,深化对中东形势和中国中东外交的研究。
  《中东地区发展报告(2016-201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通过分析形成了对2016年度中东地区形势和中国中东外交的基本评估。2016年的中东形势继续延续了中东变局以来转型与动荡相互交织的基本特征。一方面,中东地区动荡在继续加深、扩散和外溢,并突出表现为沙特与伊朗断交危机、美俄大国博弈加深、土耳其未遂政变、“伊斯兰国”在欧洲和中东发动多起大规模恐怖袭击、打击“伊斯兰国”的反恐斗争艰难、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陷入僵持、库尔德问题升温、油价持续低迷、中东国家转型艰难等危机事态。另一方面,经历长期动荡的中东也出现了乱中求治的一线生机,从地区层面看,尽管域内外大国的博弈在不断加深,但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等地区热点问题、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和难民危机、加强打击“伊斯兰国”国际合作的共识有所增强。2016年的中国中东外交取得了重要成就。《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的发布,***成功访问沙特、埃及、伊朗三个中东地区大国,第七届“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顺利召开,中国与中东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发展。
  《中东地区发展报告(2016-201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对中东主要国家的年度形势进行了研判。在总体上,中东国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以埃及为代表的由乱而治的国家,其总体情况是其形势虽有所好转,但前景仍难容乐观,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初步完成了维持国家稳定的任务,还远未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二是以叙利亚、也门、利比亚和伊拉克为代表的持续动荡国家,目前尚处于严重动荡之中,国家重建严重受阻;三是面临转型压力的大部分其他中东国家,均在通过政治经济改革解决长期存在的各种问题,增强国家治理能力。前两种类型的国家在2016年仍处于转型与动荡相互交织的胶着状态,并无新的突破;面临转型压力的国家则有两点值得注意的现象,即海湾阿拉伯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转型,而土耳其未遂政变的发生则暴露了其面临的深刻压力。但从整个地区层面来看,人心思定、避乱求治、寻求发展正在成为地区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诉求。
  专题报告“中东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围绕“伊斯兰国”的极端主义意识形态、“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的意识形态和领导权斗争、叙利亚内战中的外籍武装人员、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的发展、也门极端组织的发展及其影响等专题进行了研究,力图深化对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组织结构、分支机构、地区影响的全面认识。
  专题报告“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通过研究中国参与中东核问题(伊核)治理、经济治理、毒品治理、难民问题治理、卫生治理的理念与实践,揭示了中国在中东地区经济治理、安全治理、社会治理等领域发挥的重要建设性作用。

目录

摘要
第一部分 中东地区形势与中国中东外交
中东形势的总体评估
西亚地区形势
北非地区形势
中国的中东外交

第二部分 中东主要国家发展报告
沙特阿拉伯的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
海湾五国的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
埃及的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
伊朗的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
土耳其的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
以色列的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
阿尔及利亚的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
苏丹的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

第三部分 特稿:大使看中东
对塞西执政以来埃及内政与外交的评估与前瞻
中国:中东地区治理的积极参与者

第四部分 中东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
“伊斯兰国”的极端主义意识形态
圣战萨拉菲主义运动的领导权危机
叙利亚内战中的外籍武装人员研究
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也门极端组织的发展及其影响

第五部分 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
中国参与伊朗核问题治理
中国参与中东地区的毒品治理
中国参与中东地区难民问题治理
中国与伊斯兰大国的全球经济治理合作
中国参与中东地区的卫生治理
Abstract
Contents
《中东地区发展报告(2016-2017)》:一份对二十一世纪初区域变局的深度剖析 《中东地区发展报告(2016-2017)》,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对该区域某一具体事件或某一细分领域的孤立研究,而是一份旨在全面、深入地考察和分析2016-2017年间中东地区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安全格局的综合性报告。它如同一个宏大的诊断书,试图理解这个历史悠久却又充满挑战的地区在特定时期所经历的脉动与转型,并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观察和可供借鉴的启示。 报告的核心目标在于提供一个连贯、系统的视角,以理解中东地区在2016-2017年这一关键时间节点所面临的深层结构性问题与新兴挑战。这一时期,中东地区正处于一个深刻的转型期,此前的“阿拉伯之春”余波未平,新的冲突与合作模式正在酝酿,地区大国间的博弈日益激烈,非国家行为体的角色也愈发凸显。报告并非简单罗列事实,而是致力于解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动因、相互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 政治格局的演变与挑战: 在政治层面,报告将着重分析2016-2017年间中东地区主要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政治动态。这包括: 地区大国间的竞争与合作: 报告会深入探讨沙特阿拉伯、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等地区主要力量之间的地缘政治角力。例如,叙利亚内战的持续,也门冲突的演变,以及两国在地区事务中的代理人战争,都将是分析的重点。报告将考察这些大国如何运用经济、军事和外交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以及它们之间在某些问题上的有限合作可能性。 国内政治的动荡与转型: 报告会关注地区内部分国家的政治改革进程(或停滞),政权稳定性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不满和潜在的冲突风险。例如,伊拉克在与“伊斯兰国”作战后的国家重建挑战,埃及的政治与经济转型之路,以及黎巴嫩、约旦等国在地区动荡中的战略平衡,都将是重要的考察对象。 非国家行为体的角色: 报告会特别关注如“伊斯兰国”(ISIS)、“基地组织”及其分支等极端组织在此期间的活动与影响,以及它们对地区安全和政治格局的重塑。同时,也会分析库尔德问题在此地区多国边界划分下的复杂性,以及它们寻求自治或独立的政治运动。 国际社会在中东的介入: 报告会审视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外部力量在中东地区的外交政策与军事存在,分析它们在地区冲突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地区政治格局的影响。例如,关于叙利亚问题的国际调解努力,以及各国在打击恐怖主义问题上的协调与分歧,都将是重要议题。 经济发展的脉动与瓶颈: 经济是理解一个地区发展状况的关键维度,报告将对2016-2017年中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细致梳理: 石油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告会分析油价波动对地区主要石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各国为实现经济多元化、减少对石油依赖所做的努力。例如,沙特阿拉伯的“2030愿景”等经济改革计划的推进情况,以及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在金融、旅游、物流等领域的多元化发展策略。 非石油经济的发展与潜力: 报告会考察地区内非石油经济部门,如制造业、服务业、科技创新、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它们在创造就业、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方面的潜力。 投资与贸易环境: 报告会分析地区内的投资吸引力,营商环境的改善或恶化,以及区域内外的贸易往来情况。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地区的推进,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 贫困、失业与社会经济不平等: 报告会关注地区内普遍存在的贫困、高失业率(尤其是青年失业)问题,以及社会经济不平等对地区稳定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社会文化变迁的趋势与张力: 社会文化是观察一个地区内在活力的重要窗口,报告将深入探究2016-2017年中东社会文化领域的变化: 人口结构与青年问题: 报告会分析地区内庞大而年轻的人口结构特点,以及青年在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青年群体对社会变革的诉求,以及他们参与政治和社会运动的潜力,都将是重点关注。 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 报告会评估地区内教育体系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改革挑战。关注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等领域的发展,以及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发展需求的人力资源。 性别平等与妇女权利: 报告会审视地区内妇女在法律、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权利状况,以及性别平等观念的演变。关注妇女在教育、就业、参政等方面的进步与阻碍。 宗教、民族与身份认同: 报告会分析宗教和民族在地区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不同宗教和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关注身份认同的重塑,以及其可能引发的社会张力。 文化交流与媒介传播: 报告会考察地区内的文化交流活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以及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社会动员和文化输出方面的影响。 安全挑战与应对策略: 安全问题始终是中东地区最引人关注的焦点,报告将对2016-2017年间地区的安全形势进行全面评估: 恐怖主义的威胁与反恐斗争: 报告会详细分析“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在此期间的活动模式、发展态势及其对地区安全造成的具体威胁。同时,也会评估各国及国际社会在反恐方面的合作与策略。 冲突与人道主义危机: 报告会聚焦于叙利亚、也门、伊拉克等地区持续存在的武装冲突,分析其根源、演变过程以及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关注难民问题、流离失所者问题以及相关的人道援助挑战。 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 报告会分析中东地区作为全球重要能源供应地,其能源安全与地区地缘政治的紧密联系。考察霍尔木兹海峡等关键航道的安全状况,以及其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 地区安全合作与冲突预防: 报告会评估地区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合作机制,如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的内部动态,以及各方在构建地区安全架构方面的努力与局限。 报告的价值与意义: 《中东地区发展报告(2016-2017)》的独特价值在于其系统性、前瞻性和批判性。它不回避区域内存在的复杂性和矛盾,而是试图以一种平衡、客观的态度,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中东地区在特定时期发展逻辑的框架。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安全等多个维度的交叉分析,报告能够揭示区域内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制约,从而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该地区的整体性挑战和发展趋势。 这份报告对于政策制定者、学者、研究人员,以及任何对中东地区抱有关切的公众而言,都将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它不仅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激发读者对中东地区未来走向的独立思考,并有助于在理解区域复杂性的基础上,探索更具建设性的互动方式。这份报告,是对一个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区域的一次细致的、多维度的审视,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更清晰的洞察,以应对不断演变的世界格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中东地区充满好奇,尤其是在2016-2017这个时间段,那里发生了很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事件。这本书《中东地区发展报告(2016-2017)》冠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的名头,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区域概览,而更侧重于对其深层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议题的学术性探讨。我设想,报告可能会详细分析这一时期,区域内的主要国家,如沙特阿拉伯、伊朗、埃及、土耳其等,在经济多元化方面的努力,包括它们如何尝试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发展新兴产业。同时,我也期待看到对该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入剖析,例如叙利亚战争的演变及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以及大国在中东地区角力的新态势。从社会角度,报告或许会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例如青年人口的比例,以及由此带来的就业、教育和社会稳定等挑战。此外,文化和社会思潮的演变,特别是伊斯兰主义的变迁,以及世俗化进程的阻碍或加速,也可能成为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而言之,我希望这份报告能提供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视角,帮助我理解中东地区在那个特殊时期的发展脉络与面临的挑战。

评分

我拿起《中东地区发展报告(2016-2017)》,首先被其所涵盖的时间跨度和区域定位所吸引。2016-2017年,是中东地区经历深刻变革的一段时期,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的标签,则让我对其内容充满期待,它预示着这份报告将不仅仅是新闻事件的堆砌,而是充满了学术性的梳理与分析。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够深入剖析这一时期,地区内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例如,一些国家是否在推进产业升级,发展非能源出口,或者通过吸引外资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我也期待它能揭示社会层面的发展动态,包括人口结构的变化及其对社会就业、教育体系带来的挑战,以及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改善情况。在地缘政治层面,报告可能会深入分析区域冲突的演变,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变化,以及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博弈。从文化和思想的角度,我希望能够看到报告对极端主义思潮的消长、宗教保守主义与现代化思潮的互动,以及新一代中东青年价值观的探讨。总之,我期望这份报告能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视角,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中东地区在那个动荡却又充满机遇的时期所经历的复杂发展过程。

评分

《中东地区发展报告(2016-2017)》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它精确地指向了一个我一直以来都觉得十分迷人且关键的区域,并且聚焦于一个具体的、我认为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两年期。我非常看重“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这个副标题,这意味着它绝非泛泛而谈,而是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严谨的研究方法作为支撑。我脑海中勾勒出这样一本报告:它可能详细梳理了2016-2017年间,区域内各个主要经济体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调整,比如财政赤字的管理、外汇储备的变化,以及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同时,我也期望报告能深入探讨在社会发展方面,例如教育改革的进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以及科技创新在提升社会福祉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份社会科学报告,它必定会触及文化领域,比如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思潮的碰撞,媒体在塑造公众舆论中的角色,以及不同宗教和民族群体之间的互动与融合。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够提供一份详实的、经过专业分析的文献,为我理解这个地区在那个时期所经历的变革提供重要的参考。

评分

翻开这本《中东地区发展报告(2016-2017)》,我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是枯燥的数据图表,而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2016-2017年,是中东地区风云变幻、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报告所涵盖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这一标签,预示着其背后严谨的学术研究和深邃的洞察力。我期待它能为我揭示在这个复杂地缘政治漩涡中,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脉络,社会结构演变的趋势,以及文化思想碰撞的火花。从经济层面,我想了解石油价格波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尝试,以及非石油产业的发展状况,比如旅游、科技、制造业等是否有所突破。在社会层面,人口结构变化、教育普及程度、医疗卫生体系的改善,以及公民权利的演进,都是我非常关注的议题。更不用说,在文化和思想层面,极端主义思潮的消长,世俗与宗教力量的博弈,以及新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念,都可能在这份报告中找到蛛丝马迹。这份报告,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预判,它承载着我对理解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地区的渴望。

评分

对于《中东地区发展报告(2016-2017)》这本书,我所期待的,更多的是一种对区域内部复杂互动关系的深刻洞察。2016-2017年,无疑是中东地区动荡与变革并存的时期,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这一身份,让我相信它绝不会止步于表面现象的描述。我设想,报告可能会对该地区在政治层面上的权力格局进行细致的分析,例如各个国家内部的政治改革尝试,以及区域性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比如沙特与伊朗的关系,土耳其的区域政策调整,以及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问题的新动向。在经济领域,我非常想知道,在低油价的背景下,各经济体是如何调整其发展战略的,是否出现了新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或者在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开发等方面有哪些突破性的进展。此外,我更关注的是社会层面的议题,比如难民危机对区域社会结构的影响,青年人的就业问题,以及不同社会群体在价值观上的分歧与融合。报告的深度,或许还能触及文化与宗教的变迁,例如极端主义的演变,宗教领袖的社会影响力,以及世俗化思潮的传播与阻力。我期望这份报告能提供一份全面而富有洞见的分析,让我对中东地区在那个关键时期的发展面貌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