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达,国家一级作家,著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八百万字。其中,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以及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奖、建国四十周年北京市优秀文学奖;
长篇小说《补天裂》获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并被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评为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十部优秀长篇小说之一,并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骏马奖、北京市优秀图书奖;
中篇小说《红尘》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报告文学《万家忧乐》获第四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骏马奖、炎黄杯当代文学奖、首届全国保护消费者杯个人奖及“3·15”金质奖章;
报告文学《国殇》获首届中国潮报告文学奖、首届全国卫生题材文学一等奖;
话剧剧本《红尘》获第二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奖;
电视剧《鹊桥仙》获首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其插曲《难诉相思》获太平洋影音公司云雀奖;
电影剧本《我不是猎人》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奖;
电影剧本《龙驹》获建国四十周年全国优秀电影剧本奖;
散文《义冢丰碑》《烟雨文武庙》获庆祝香港回归征文全国一等奖;
散文《为了那片苍天圣土》获全国政协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优秀征文奖。
此外,还著有长篇小说《未穿的红嫁衣》,长篇报告文学《搏浪天涯》,电影剧本《秦皇父子》《鞘中之剑》,电视剧本《飘然太白》《江州司马》《失落的明珠》《年轮》《苍天圣土》,话剧剧本《海棠胡同》等。
本卷收入《听雨楼札记》《抚剑堂诗抄》。
《听雨楼札记》是作者的散文辑录。作者以散文写作为“小说家的基本功”,兴之所至,情之所感,自然流露,质朴率真。读者既可从中获得艺术享受,亦可借之解读作者其人其文。
《东山男儿》1990年获《光明日报》“祖国在我心中”征文奖,《烟雨文武庙》1999年获国务院港澳办和中国报刊副刊研究会“香港百年沧桑话回归”一等奖,《义冢丰碑》1999年获《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回归”征文一等奖,《为了那片苍天圣土》2007年获全国政协“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征文奖。
《抚剑堂诗抄》是作者的诗词辑录。作者自幼受传统文化浸染,钟爱诗词,多年来在小说、报告文学和影视戏剧文学创作之余练笔不辍,于格律限制中自由驰骋、畅抒情怀,作品古朴典雅、自然清新。公开发表的篇什曾广为传诵,如《武陵春·难诉相思》(电视剧《鹊桥仙》插曲)、《水调歌头·送中国远洋渔业船队起航》(长篇报告文学《搏浪天涯》卷首词)、《忆秦娥·香港抒怀》(长篇小说《补天裂》卷首词)等。
霍达,国家一级作家,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在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受国务院表彰。著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八百万字。
说实话,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散文诗词”这一形式的理解还比较模糊,总觉得它是一种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存在,难以捉摸。然而,读完这本书,我彻底被这种文体所吸引。作者的笔法灵活多变,既有散文的自由舒展,又有诗歌的精炼意象。他能够将极其抽象的情感,通过具象化的描述,变得触手可及;也能将日常的琐事,赋予哲学的意味,引人深思。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让我大开眼界。这本书的结构也十分精巧,虽然看似是零散的札记和诗抄,但却有着内在的逻辑和情感的递进,读起来浑然一体,仿佛在跟随作者的思绪,经历一场心灵的旅行。它拓展了我对文学形式的认知,让我看到了文字更多的可能性,也让我对其他类似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评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其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作者的博学多才,在字里行间展露无遗,无论是对历史典故的信手拈来,还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阐释,都显示出其深厚的学养。然而,这种学养并非是冰冷的知识堆砌,而是与作者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细腻情感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温润如玉的质感。我从中读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书中描绘的那些场景,无论是“听雨楼”的静谧,还是“抚剑堂”的豪情,都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它不只是记录文字,更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面对人生的智慧。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上流传千年的文化。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考究,封面采用了素雅的宣纸质感,上面是沉静的书法题名,古朴而又不失风雅。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纸张的厚实与韧性,触感温润,散发出淡淡的墨香,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与古人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翻开书页,字体大小适中,排版疏朗有致,无论是散文还是诗词,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阅读体验非常舒适。尤其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的一些插图,水墨晕染,意境悠远,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文本的氛围,为阅读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韵味。每每在午后阳光下,捧着这本书,细细品味,都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美好。甚至连书签的设计,都别具匠心,选用的材质和图案都与整体风格相得益彰,可见编者在细节之处的用心良苦。这不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每一次翻阅都是一次美好的享受,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能够让人一旦沉浸便难以自拔的书籍并不多见。而《霍达文集 卷十》无疑就是这样一本引人入胜的佳作。它如同一个精心打磨的水晶球,折射出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穿越时空的智慧,仿佛作者本人就坐在对面,娓娓道来,与你分享人生的感悟,岁月的沉淀。阅读的过程,并非是简单的信息接收,而更像是一场与心灵的深度对话,每一次品读都能挖掘出新的层次,获得新的启示。它像是一杯醇厚的陈酿,越是细品,越是醇香;又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初看是景,细品是情,再看是意,层层叠叠,引人入胜。我在阅读时,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一句,或是某一个意象,然后陷入沉思。这种引人深思的特质,是许多快餐式阅读难以比拟的,也正是其价值所在。
评分我一直对那种能够触动内心深处、引发情感共鸣的作品情有独钟。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期待。它的语言风格,时而婉约,如丝绸般柔滑细腻;时而豪放,似江河般奔腾不息。无论哪种风格,都饱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以及对生活深刻的洞察。阅读时,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在创作时的心境,时而喜悦,时而忧伤,时而沉醉,时而感慨。那些文字,不像是一些刻意雕琢的辞藻,而是从生命的泉眼中自然涌出的甘泉,带着泥土的芬芳和自然的清新。它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让我体会到了岁月的无情。读着读着,我便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经历与之对照,在作者的笔触下,找到共鸣,也找到慰藉。这种与作者心灵的交汇,让我觉得,我并非孤单一人在感受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