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的过关必做习题集,包括上午考试和下午考试。本书遵循考试大纲的内容编排,共分为19章,根据考试内容和相关要求精心编写了约1500道习题,其中包括了部分历年真题。所选习题涵盖了考试大纲规定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侧重于选用常考重难点习题,并对所有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圣才学习网提供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等各种工程类考试辅导方案【视频课程、电子书、题库等】。购书享受大礼包增值服务【本书电子书(手机版、电脑版)+专业答疑+考前押题】。手机扫码(本书封面的二维码)免费领取本书大礼包。
第一章 高等数学(1)
第一节 空间解析几何(1)
第二节 微分学(8)
第三节 积分学(17)
第四节 无穷级数(28)
第五节 常微分方程(33)
第六节 线性代数(36)
第七节 概率与数理统计(44)
第二章 普通物理(53)
第一节 热学(53)
第二节 波动学(62)
第三节 光学(66)
第三章 普通化学(74)
第一节 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状态(74)
第二节 溶液(79)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83)
第四节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87)
第五节 有机化学(90)
第四章 理论力学(95)
第一节 静力学(95)
第二节 运动学(104)
第三节 动力学(110)
第五章 材料力学(122)
第一节 拉伸与压缩(122)
第二节 剪切与挤压(127)
第三节 扭转(131)
第四节 截面的几何性质(136)
第五节 弯曲(140)
第六节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151)
第七节 组合变形(156)
第八节 压杆稳定(160)
第六章 流体力学(165)
第一节 流体的主要物性与流体静力学(165)
第二节 流体动力学基础(170)
第三节 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175)
第四节 孔口、管嘴和有压管道恒定流(178)
第五节 明渠恒定流(182)
第六节 渗流、井和集水廊道(184)
第七节 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186)
第七章 电气与信息(188)
第一节 电磁学概念(188)
第二节 电路知识(191)
第三节 电动机与变压器(201)
第四节 信号与信息(205)
第五节 模拟电子技术(211)
第六节 数字电子技术(219)
第八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223)
第一节 计算机系统(223)
第二节 信息表示(227)
第三节 常用操作系统(230)
第四节 计算机网络(232)
第九章 工程经济(238)
第一节 资金的时间价值(238)
第二节 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240)
第三节 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244)
第四节 财务分析(245)
第五节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249)
第六节 不确定性分析(251)
第七节 方案经济比选(253)
第八节 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特点(255)
第九节 价值工程(256)
第十章 法律法规(259)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59)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62)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64)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68)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70)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 约能源法(271)
第七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72)
第八节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273)
第九节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73)
第十节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76)
第十一章 土木工程材料(279)
第一节 材料科学与物质结构基础知识(279)
第二节 材料的性能和应用(281)
第十二章 工程测量(291)
第一节 测量的基本概念(291)
第二节 水准测量(292)
第三节 角度测量(293)
第四节 距离测量(294)
第五节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296)
第六节 控制测量(297)
第七节 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298)
第八节 建筑工程测量(299)
第十三章 职业法规(301)
第十四章 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311)
第一节 土石方工程与桩基础工程(311)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工程与预应力混凝土工程(313)
第三节 结构吊装工程与砌体工程(314)
第四节 施工组织设计(316)
第五节 流水施工原理(316)
第六节 网络计划技术(318)
第七节 施工管理(320)
第十五章 结构力学(322)
第一节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322)
第二节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与特性(323)
第三节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326)
第四节 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与特性(329)
第五节 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动力反应(333)
第十六章 结构设计(335)
第一节 钢筋混凝土结构(335)
第二节 钢结构(339)
第三节 砌体结构(343)
第十七章 岩体力学与土力学(347)
第一节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及其试验方法(347)
第二节 工程岩体分级(348)
第三节 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348)
第四节 土的组成和物理性质(350)
第五节 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352)
第六节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353)
第七节 土的抗剪强度(355)
第八节 特殊性土(356)
第九节 土压力(357)
第十节 边坡稳定分析(359)
第十一节 地基承载力(361)
第十八章 工程地质(363)
第一节 岩石的成因和分类(363)
第二节 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365)
第三节 地貌和第四纪地质(368)
第四节 岩体结构和稳定性分析(370)
第五节 动力地质(372)
第六节 地下水(376)
第七节 岩土工程勘察与原位测试技术(379)
第十九章 岩体工程与基础工程(382)
第一节 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382)
第二节 岩体力学在岩基工程中的应用(384)
第三节 浅基础(386)
第四节 深基础(391)
第五节 地基处理(396)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我们根据最新考试大纲和相关考试用书编写了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辅导系列:
1.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基础考试历年真题与考前押题详解
2.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基础考试过关必做1500题(含历年真题)
3.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过关必做1500题(含历年真题)
4.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考试过关必做500题(含历年真题)
本书是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的过关必做习题集,包括上午考试和下午考试。本书遵循最新考试大纲的内容编排,共分为19章,根据考试内容和相关要求精心编写了约1500道习题,其中包括了部分历年真题。所选习题涵盖了考试大纲规定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侧重于选用常考重难点习题,并对所有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购买本书享受大礼包增值服务!手机扫码(本书封面的二维码)免费领取本书大礼包,具体包括:①本书电子书(手机版、电脑版);②专业答疑+考前押题。
与本书相配套,圣才学习网提供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考试网络课程、电子书、题库(免费下载,送手机版)。
这套书的更新速度和时效性方面,让我产生了严重的疑虑。既然明确标注了“第4版”,读者自然会期望它能紧密贴合最新的岩土工程规范和标准要求。然而,我在比对新旧规范的细微差异时,发现书中的某些计算模型和参数引用,似乎仍然停留在几年前的版本上。在岩土领域,规范的微小变动都可能导致设计结果的重大偏差,直接关系到执业资格的准确性。如果依赖一本内容滞后于现行标准的习题集进行高强度的练习,无异于刻意制造知识盲点,这对于以严谨著称的工程师考试来说是致命的。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去交叉验证某些关键数据的准确性,结果发现,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不得不放弃直接使用书中的数据,转而自己去查阅最新的官方文件,这极大地削弱了这本书作为“一站式复习资料”的价值。出版这种时效性要求极高的专业书籍,应该保证内容与时俱进,否则就成了误人子弟的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灾难,看着就让人头大,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力学公式和图表,简直就像是墨水在纸上随意泼洒了一通。我花了大量时间试图去理解那些本该清晰明了的知识点,结果全被这混乱的布局给搅黄了。翻页的时候经常会错过一些关键的注释,因为它们被生硬地切断在页面的边缘,或者干脆和旁边的例题混在一起,完全没有区分度。而且,纸张的质量也让人不敢恭维,稍微用力一点点摩挲,边缘就开始起毛边,感觉像是印刷厂的边角料拼凑出来的。更不用提那“赠送的电子书”,下载链接每次都指向一个需要反复刷新才能打开的网页,进去之后界面极其简陋,操作逻辑混乱得让人想砸电脑,里面的内容格式更是五花八门,有的地方文字能选中,有的地方却完全是个死图,根本无法复制粘贴进行标记或检索。对于一本定位为“过关必做”的工具书来说,这种基础的阅读体验都无法保障,实在难以让人集中精力进行高强度的习题训练。我真希望出版商能明白,备考者需要的不是一本挑战眼力和耐心的印刷品,而是高效、清晰的学习辅助。
评分我对于这种厚重的、旨在“包罗万象”的复习资料,往往抱持着一种矛盾的心态:它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量,这一点无可厚非,毕竟熟能生巧是硬道理。但问题在于,练习量的堆砌,必须建立在高质量的题目之上。在这1500道题中,我发现存在一些明显是低质量的“注水”题,它们要么是基础定义题的简单重复,要么是计算过程极其繁琐但对核心能力考察价值不大的“体力活”。面对这类题目,我的感受是厌倦而非进步,它们占据了宝贵的复习时间,却无法带来相应的知识点巩固。真正有价值的,是对那些能够体现设计思想、规范理解和现场经验的综合性大题,而这类题目在本册中出现的比例明显不足。结果就是,我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刷题”,但合上书本后,在面对模拟测试或更高级的参考资料时,总觉得自己的核心技能树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强化。买这样的书,期待的是一把精密的解题利刃,结果拿到手的更像是一块沉重的砖头,砸下去感觉很费劲,但效果却远不如预期中的精准高效。
评分从整体的系统性和逻辑结构来看,这本书的编排似乎更像是一个题目的简单堆砌,而非精心设计的学习路径图。它缺乏清晰的知识点模块划分,比如,原本应该集中在一起考察的“边坡稳定分析”的各种方法和应用场景,可能被分散在好几个章节中,交叉穿插在关于基础承载力的题目之间。这种看似“全面”的布局,实际上打乱了我们大脑对知识体系进行归纳和强化的自然顺序。备考阶段最需要的是循序渐进,从宏观概念到细节应用,逐步加深理解。然而,这本书的章节间的衔接非常生硬,常常是前一个单元刚建立起某种解题思路,下一个单元就立刻转向一个完全不相干的领域,导致思维无法形成连贯的脉络。读完一个章节,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题海里胡乱游了一圈,虽然见识了形形色色的题目,但对于哪些是核心考点、哪些是次要知识,却依然感到迷茫,迫使我必须额外购买或制作一套更有逻辑框架的笔记来进行整理和串联。
评分我本来是抱着极大的期望来迎接这套“1500题”的,毕竟“圣才教育”这个名头还是有点分量的,再加上标注了“历年真题”,想着这应该是岩土工程师考试复习的宝典。然而,实际做题过程中的体验,只能用“惊喜”与“惊吓”并存来形容。所谓的“精选”题目,很多似乎只是将教材里的基础概念换了个问法,深度和广度上与实际考试的难度曲线存在明显的脱节。有些题目设计得非常巧妙,能够真正考察到对规范和原理的融会贯通,但遗憾的是,这类题目占比极低,大部分都停留在机械记忆的层面。更让人抓狂的是,有些例题的解析部分简直是云里雾里,给出的步骤跳跃性极大,特别是涉及到数值计算和复杂模型推导时,经常会凭空冒出一个中间结果,仿佛是作者在脑海里完成了推导过程,却忘了将关键的桥梁步骤展示给我们这些凡人。对于自学或者基础不太牢固的考生来说,没有详尽、逻辑严密的解题思路指引,这些题目就成了无法逾越的天堑,而不是提升能力的阶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