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正版特價)人與績效:德魯剋管理精華|227611 |
| 圖書定價: | 59元 |
| 圖書作者: | (美)彼得.德魯剋(Peter F. Drucker)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5/1/1 0:00:00 |
| ISBN號: | 9787111485667 |
| 開本: | 16開 |
| 頁數: | 0 |
| 版次: | 1-1 |
| 作者簡介 |
| 彼得·德魯剋(Peter F. Drucker)小傳 (1909—2005) 管理學科開創者,他被尊為“大師中的大師”、“現代管理學之父”,他的思想傳播影響瞭130多個國傢;他稱自己是“社會生態學傢”,他對社會學和經濟學的影響深遠,他的著作架起瞭從工業時代到知識時代的橋梁。 1909年彼得·德魯剋生於維也納的一個書香門第,1931年獲法蘭剋福大學國際法博士學位,1937年與他的德國校友多麗絲結婚,並移居美國,終身以教書、著書和谘詢為業。 在美國他曾擔任由美國銀行和保險公司組成的財團的經濟學者,以及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剋萊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業的管理顧問。為紀念其在管理領域的傑齣貢獻,剋萊濛特大學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為錶彰他為非營利領域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國際慈善機構“救世軍”授予德魯剋救世軍高奬項“伊萬婕琳·布斯奬”。 他曾連續20年每月為《華爾街日報》撰寫專欄文章,一生在《哈佛商業評論》上共發錶38篇文章,至今無人打破這項紀錄。他著述頗豐,包括《管理的實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責任、實務》《旁觀者》等幾十本著作,以30餘種文字齣版,總銷售量超過600萬冊。其中《管理的實踐》奠定瞭他作為管理學科開創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為全球管理者必讀經典。 他曾7次獲得“麥肯锡奬”;2002年6月20日,獲得當年的“總統自由勛章”,這是美國公民所能獲得的高榮譽。 20世紀80年代,德魯剋思想被引入中國;2004年,德魯剋管理學全麵進入中國的管理教育。 2005年11月11日,德魯剋在加州剋萊濛特的傢中溘然長逝,享年95歲。 |
| 內容簡介 |
| 在飛速變化的時代,德魯剋的傳奇智慧比過去更為切題,它傳統思路,提齣瞭具有持久價值的見解。 《人與績效》淺顯易懂,其概念和主題都以德魯剋多年來為大型企業、初創企業、政府、非營利機構和公共事業機構提供谘詢所得的一手經驗和知識為基礎。它們至今仍極具實用性,能在當今獨當一麵迎接挑戰的管理者中掀起深刻的共鳴。 本書清晰地指齣瞭廣義文化背景中管理復雜而又不斷變化的維度與任務,提齣瞭諸多開創性意見:“社會生態”;領導精神與負責的風險管理;新的組織模式;生産力挑戰;人事決策和人力資源;大企業和國傢的目標;創新;強化優勢,縮小弱點;營銷革命;利潤的社會責任;以及其他普遍認為是管理人員“金科玉律”的精華主題。 對每一傢組織來說,《人與績效》都是論述管理、基本原則的優秀思想寶庫;對每一個關注企業發展和負責任的管理者來說,它提齣的觀點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發顯得重要。 |
| 目錄 |
《人與績效:德魯剋管理精華》 推薦序 學管理,講德語 第一部分 什麼是管理 第1章 為什麼是管理者2 第2章 管理:根源及興起9 第3章 管理:迴顧與展望20 第4章 管理的維度31 第5章 管理的挑戰42 第二部分 什麼是管理者 第6章 管理者及其工作54 第7章 通過目標和自我控製進行管理71 第8章 從中層管理到知識型組織85 第9章 為卓越配備人手95 第三部分 什麼是企業 第10章 什麼是企業104 第11章 企業現實119 第12章 目標的力量和企圖129 第13章 利潤的錯覺138 第14章 管理資本生産力143 第15章 管理公共服務機構149 第四部分 為績效而組織和管理 第16章 創新型組織166 第17章 組織的基石189 第18章 怎樣把它們結閤到一起202 第五部分 管理者如何用人所長 第19章 人事管理破産瞭嗎212 第20章 我們所知道的工作、勞動和工人226 第21章 工人和勞動:理論與現實243 第22章 怎樣做員工259 第六部分 根植於社會與文化中的管理 第23章 管理和生活質量272 第24章 社會影響和社會問題286 第25章 社會責任的限度304 第26章 責任道德313 術語錶323 譯後記 大道至簡336 |
| 編輯推薦 |
| 什麼是管理?什麼是管理者?什麼是企業?管理者如何纔能*有效地用人所長呢?今天的管理者和他所麵對的社會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彼得·德魯剋的經典之作對這些問題進行瞭探討。《人與績效(德魯剋管理精華德魯剋管理經典)》淺顯易讀,其概念和主題都以德魯剋多年來為大型企業、初創企業、政府、非營利機構和公共事業機構提供谘詢所得**手經驗和知識為基礎。它們至今仍*具實用性,能在當今獨當一麵迎接挑戰的管理者中掀起深刻的共鳴。 |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潔而富有力量,書名中的“人與績效”幾個字,直擊管理的核心矛盾,而“德魯剋管理精華”更是響當當的金字招牌,讓人對其內容充滿期待。彼得·德魯剋的名字,仿佛已經成為卓越管理的代名詞,他的思想體係如同一座巨大的礦藏,等待著我們去不斷挖掘。這本書以“人”為切入點,關注員工的價值、潛能和激勵,這是我一直以來非常重視的管理維度。我深信,隻有真正理解並善待“人”,纔能激發其內在的驅動力,從而實現卓越的“績效”。我期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德魯剋的世界,去領略他關於如何構建高效團隊、如何培養領導者、如何實現個人與組織共同成長的深刻洞見。同時,“正版特價”的標簽也讓我感到物超所值,畢竟,獲得大師的真傳,是許多管理者夢寐以求的事情,而現在,這種機會以如此優惠的方式擺在瞭麵前,豈能錯過?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正版特價)人與績效:德魯剋管理精華》本身就信息量十足。首先,“正版特價”預示著這是一次物超所值的購買機會,能夠以較低的成本接觸到一本管理學經典。其次,“人與績效”點明瞭本書的核心主題,即探討如何將人的因素與績效的達成有機結閤起來,這正是現代管理中最為重要也是最具挑戰性的課題之一。最後,“德魯剋管理精華”則直接將本書與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剋聯係起來,無疑為本書增添瞭巨大的學術價值和吸引力。德魯剋是公認的管理學先驅,他的思想對全球企業界産生瞭深遠的影響。我一直對如何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提升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充滿興趣,而這本書的齣現,似乎正好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學習德魯剋管理哲學的絕佳機會。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係統地梳理德魯剋在人纔管理、團隊建設、績效評估以及如何將個人能力轉化為組織績效等方麵的獨特見解,並提供可操作的實踐指導。
評分閱讀這本書,我預感會是一場思維的盛宴。彼得·德魯剋是現代管理學之父,他的思想體係博大精深,影響瞭無數的企業傢和管理者。這本書以“人與績效”為主題,精準地切中瞭企業運營中最關鍵的兩個要素。我一直覺得,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不僅要懂得如何製定戰略、分配資源,更要懂得如何去“管理人”。這裏的“管理人”不僅僅是指下達命令、分配任務,更重要的是理解人性、激發潛能、營造積極的企業文化。而“績效”則是衡量這一切是否有效的最終標準。我希望這本書能深入淺齣地闡述德魯剋關於“人”的洞察,比如如何識彆員工的優勢,如何進行有效的激勵,如何建立信任,如何進行授權等等。同時,我也期待它能提供關於“績效”的實操性建議,比如如何設定SMART目標,如何進行績效反饋,如何將績效與薪酬、晉升掛鈎,以及如何通過績效管理來驅動組織的持續改進。這本書的“正版特價”也讓我感到安心,這意味著我能夠獲取到原汁原味、經過授權的知識,而不是盜版或二手信息。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真的挺吸引人的,尤其是“德魯剋管理精華”這幾個字,瞬間就勾起瞭我對管理學大師思想的好奇心。彼得·德魯剋的名字如雷貫耳,他的理論在管理界的影響力無需多言。我一直想深入瞭解他的核心思想,這本書的標題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讓我覺得這是通往德魯剋思想寶庫的一把鑰匙。尤其是“正版特價”的字樣,更是讓人感到物超所值,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能以優惠的價格獲得這樣一本經典的管理學著作,實在是太劃算瞭。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係統地梳理德魯剋在人與績效方麵的核心觀點,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如何激勵員工、提升組織效率,以及如何構建一個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的管理體係。這本書的內容應該會涵蓋從員工的激勵機製、績效考核體係的建立,到如何發揮員工的最大潛能,再到如何將個人績效與組織目標緊密結閤等多個方麵。我希望它能提供具體的操作方法和案例分析,而不是泛泛而談的理論,這樣我纔能將所學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解決我目前麵臨的管理難題。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第一感覺就是厚實,沉甸甸的,仿佛裏麵蘊藏著無窮的智慧。書的封麵設計簡約大氣,書名中的“人與績效”幾個字占據瞭顯要位置,傳遞齣一種對管理核心問題的直接關注。彼得·德魯剋的名字雖然是英文的,但中文譯名“彼得·德魯剋”也足夠響亮,讓人對其專業性和權威性毫不懷疑。我一直認為,管理的核心在於“人”,而“績效”則是衡量管理成果的重要標尺。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既復雜又微妙,如何平衡好“人”的情感需求與“績效”的客觀要求,一直是睏擾許多管理者的難題。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解決這個難題的希望。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績效管理體係,既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又能確保組織目標的順利達成。這本書的“特價”標簽也讓我感到驚喜,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夠以如此優惠的價格接觸到管理學大師的經典著作,無疑是一種幸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