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数学引论(第三册) | ||
| 定价 | 46.00 |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09年03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华罗庚,王元 著 | |
| 装帧 | 精装 | |
| 页数 | 348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040258394 | |
| 高等数学引论(第四册) | ||
| 定价 | 29.00 |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09年04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华罗庚 著 | |
| 装帧 | 精装 | |
| 页数 | 217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040258400 | |
| 高等数学引论(第—册) | ||
| 定价 | 49.00 |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09年02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华罗庚 著 | |
| 装帧 | 精装 | |
| 页数 | 400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040258424 | |
我还特别欣赏华先生在处理疑难问题时所展现的“化繁为简”的能力。很多在其他教材中被讲解得云里雾里,需要反复咀嚼才能理解的概念,在《高等数学引论》中,经过华先生的精心梳理,变得清晰明了。他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然后用最简洁、最直观的语言来表达。这种能力,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让我在攻克数学难关时,少走了许多弯路。
评分这套书的魅力,还在于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传授一种思维方式。华先生在书中常常穿插一些数学史的小故事,或者是一些关于数学家们如何思考问题的片段。这些“花絮”般的介绍,让我觉得数学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充满了探索精神的学科。我记得有一次,为了解释某个定理的由来,他详细讲述了历史上数学家们是如何在看似绝境中找到突破口的,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评分随着学习的深入,第二册关于微分和积分的内容,更是让我领略到数学的强大力量。我记得尤其深刻的是对导数的几何意义的阐释。华先生不仅仅告诉你导数是斜率,他会引导你去想象一条曲线,然后告诉你,在每一个点上,导数就像是一位“瞬间的向导”,指引着曲线下一步的“前进方向”。这种动态的视角,让我对“变化”本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积分,则从“面积累加”的直观感受,逐渐过渡到更抽象的“反导数”概念,整个过程的处理,如同层层剥茧,将复杂的概念化繁为简,清晰无比。
评分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这套书更像是一位博学而耐心的老师。华先生在书中时常流露出对数学的热爱,这种热爱是极具感染力的。他不会因为我们是初学者而有所保留,而是循循善诱,将他所理解的数学世界,一点一点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倾囊相授”的态度,让我觉得非常珍贵。
评分第三册,多重积分和向量分析的部分,是真正让我开始感受到数学“征服世界”的魅力的阶段。在学习这些内容之前,我总觉得数学只是纸面上的符号游戏。但华先生通过对物理学中各种现象的数学建模,让我看到了数学的实际应用。比如,计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或者分析流体在管道中的运动,都离不开多重积分的工具。而向量分析,更是将三维世界的复杂现象,用简洁的数学语言加以描述,让我惊叹于人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评分当然,这套书的挑战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并非每一页都像白开水一样易于下咽。有些章节,特别是关于严谨证明的部分,需要我反复推敲,甚至与其他资料对照阅读。但正是这种“啃硬骨头”的过程,让我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每一次克服一个数学难题,都会让我对数学的理解更上一层楼,也让我更加珍惜学习的过程本身。
评分初次捧读这套《高等数学引论》,是在一个有些阴雨的初秋午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图书馆特有的纸墨香。我当时是一名刚刚迈入大学校门,对数学既敬畏又好奇的新生。这套书,说实话,名字里就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意味,加上“高等数学引论”几个字,就足以让许多同学望而却步。然而,华罗庚先生的名字,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出品,却又让我觉得这套书一定大有来头,不容错过。 第一册,我记得最清晰的,是关于极限的章节。华先生的讲解,绝非那种冷冰冰的公式堆砌,他仿佛在你耳边低语,用一种极其精妙的比喻,将那些抽象的“无限接近”具象化。比如,他会用一个不断缩小的房间来描述序列的收敛,或者用一个越来越精细的网格来解释函数的连续性。这些生动的例子,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理解那些艰涩定义的“心门”。我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开始主动地去探究,去思考,去感受数学的逻辑之美。
评分总而言之,对于任何想要深入理解高等数学的学生而言,《高等数学引论》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数学读物。它教会我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如何用数学的语言去理解世界。即使多年过去,回想起在这套书中度过的时光,依然觉得受益匪浅,它是我数学学习道路上,最坚实的一块奠基石。
评分读到第四册,关于级数和微分方程,我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数学的“高地”之上,俯瞰着广阔的数学景观。级数的收敛性判定,从一开始的直观判断,到后来一系列严谨的判别法,每一步都充满了逻辑的严密性。而微分方程,更是让我看到了数学在描述动态系统中的核心作用。从简单的阻尼振动,到更复杂的物理现象,很多都可以用微分方程来刻画。华先生的讲解,总是能将这些看似独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评分这套书的排版和插图,虽然是很多年前的风格,但却别有一番韵味。清晰的文字,恰到好处的数学符号,以及一些手绘的示意图,都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了有力的辅助。不像现在很多教材,充斥着各种花哨的排版和多媒体元素,这套书回归了数学的本质,以内容取胜,让人能够沉下心来,专注于知识本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