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兵作戰裝備圖鑒(白金版) | ||
| 定價 | 88.00 | |
| 齣版社 | 清華大學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6年09月 | |
| 開本 | 12開 | |
| 作者 | 《深度軍事》編委會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232 | |
| 字數 | 406000 | |
| ISBN編碼 | 9787302442547 | |
| 重量 | 797 | |
Chapter 01 單兵武器
1.1 單兵武器的定義 2
1.2 單兵武器的分類 2
1.3 單兵武器的發展趨勢 7
Chapter 02 槍械
2.1 手槍 10
德國HK USP半自動手槍 10
以色列“沙漠之鷹”半自動手槍 12
美國/意大利M9半自動手槍 16
美國Mk 23 Mod 0半自動手槍 20
瑞士P226半自動手槍 22
德國HK 45半自動手槍 24
意大利伯萊塔90TWO自動手槍 26
比利時FN 57半自動手槍 28
德國HK P2000半自動手槍 30
瑞士SP2022半自動手槍 32
德國HK P7半自動手槍 34
斯洛伐剋GP K100半自動手槍 36
美國魯格LCP半自動手槍 38
俄羅斯GSh-18半自動手槍 40
2.2 衝鋒槍 42
德國MP5自動衝鋒槍 42
比利時FN P90自動衝鋒槍 46
美國VECTOR半自動衝鋒槍 50
德國MP7自動衝鋒槍 54
2.3 榴彈發射器 58
德國HK GMG全自動榴彈發射器 58
德國HK AG36附加型榴彈發射器 62
瑞士B&T; GL-06肩射型榴彈發射器 66
比利時FN EGLM附加型榴彈發射器 70
2.4 突擊步槍 74
德國HK G36自動突擊步槍 74
比利時FN SCAR自動突擊步槍 78
俄羅斯AK-12自動突擊步槍 82
比利時FN F2000自動突擊步槍 86
德國HK416自動突擊步槍 90
瑞士SIG SG550自動突擊步槍 92
南非CR-21自動突擊步槍 96
2.5?狙擊步槍 100
美國巴雷特M82反器材狙擊步槍 100
美國雷明頓MSR模塊化狙擊步槍 104
英國AW50反器材狙擊步槍 108
美國TAC-50反器材狙擊步槍 112
美國CheyTac M200反人員狙擊步槍 116
德國R93戰術型狙擊步槍 120
俄羅斯SV-98手動狙擊步槍 124
芬蘭沙科TRG手動狙擊步槍 126
2.6 霰彈槍 128
意大利伯奈利M4 super90戰術霰彈槍 128
美國AA-12全自動霰彈槍 130
俄羅斯Saiga-12半自動霰彈槍 132
土耳其UTS-15泵動式霰彈槍 134
南非“打擊者”防暴戰鬥霰彈槍 136
2.7 機槍 138
美國Mk 48輕型機槍 138
美國斯通納86輕型機槍 140
美國“伯勞鳥”供彈式輕機槍 142
美國M60E3通用機槍 144
俄羅斯Pecheneg通用機槍 148
德國HK MG4供彈式輕機槍 152
新加坡Ultimax 100班用輕機槍 154
以色列Negev多用途輕機槍 156
Chapter 03 爆破武器
3.1 火箭筒 160
瑞典AT-4反坦剋火箭筒 160
瑞典RBS-70便攜式防空導彈 162
美國M72反坦剋火箭筒 164
美國FIM-92便攜式防空導彈 166
新加坡/以色列MATADOR“鬥牛士”
火箭筒 168
美國M224前裝式滑膛迫擊炮 170
3.2 手榴彈 172
美國M67延時殺傷手榴彈 172
美國Mk 2延時殺傷手榴彈 174
美國M18戰術輔助煙幕彈 175
Chapter 04 冷兵器
美國愛默森 Super Karambit SF爪刀 178
美國夜魔DOH111隱藏型戰術直刀 180
美國十字軍TCFM02戰術直刀 182
美國冷鋼TAC TANTO戰術直刀 184
美國哥倫比亞河Hissatsu戰術直刀 186
美國DPX DPHSF007戰術摺刀 188
美國戈博LMFⅡInfantry生存刀 190
美國Buck184生存刀 192
美國斯巴達“司夜女神”NYX戰術直刀 194
美國黑鷹BK Garra“鷹爪”Ⅱ戰術
全刃摺刀 196
美國蝴蝶375BK警務戰術直刀 198
美國Strider BNSS戰術直刀 200
美國蝴蝶67戰術甩刀 202
美國SOG S37匕首 203
美國菲羅比斯M9多功能刺刀 204
美國挺進者MSC-SMF Mick戰術摺刀 206
Chapter 05 子彈
美國.50 BMG步槍彈 210
美國.45 ACP手槍彈 212
美國春田.30-06步槍彈 214
美國5.56×45毫米步槍彈 216
比利時5.7×28毫米手槍彈 218
參考文獻
這本書拿到手,感覺沉甸甸的,光是封麵設計就很有分量。我一直對軍事裝備挺好奇的,總覺得那些高科技的武器背後一定蘊含著很多精密的學問。打開第一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量的圖片,而且不是那種模糊不清的網絡截圖,都是非常清晰、細節豐富的實物照片,這一點對我這種視覺黨來說簡直太友好瞭。然後我開始翻閱,發現它不僅僅是簡單羅列武器,而是對每一樣裝備都進行瞭深入的剖析。就拿那支突擊步槍來說,它不僅僅告訴你這支槍的名字和基本參數,還會講解它的槍機原理、彈藥係統,甚至連不同型號之間的細微差彆都會被拎齣來說。我以前看一些軍事文章,往往都是籠統地說“射程遠”、“火力猛”,看完這本書,我纔明白這些“厲害”背後的具體技術支撐是什麼。比如,書中對不同國傢的狙擊步槍彈道計算方式、彈頭設計對射程的影響,都給齣瞭非常直觀的圖解和通俗易懂的解釋。我個人尤其喜歡關於裝甲車輛的部分,那些厚重的履帶、復雜的炮塔結構,還有內部的動力係統和火控係統,這本書都給齣瞭相當詳盡的介紹。我甚至能想象到,為什麼某個型號的坦剋防護性能更好,為什麼它的機動性會受限,這些都和書中的講解息息相關。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乾貨滿滿”,每一頁都充滿瞭知識點,而且呈現方式非常專業,圖片質量和文字內容的結閤度很高,讓人一看就覺得這絕對是花瞭時間和心思去打磨齣來的。
評分我一直以來都對手持類輕武器有著特彆的偏愛,總覺得那是一種力量與智慧的象徵。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這種好奇心,它在輕武器這一塊的講解簡直是麵麵俱到。從手槍的擊發原理、保險機製,到衝鋒槍的射速控製、後坐力反饋,再到步槍的膛綫作用、彈匣供彈係統,它都循序漸進地進行瞭詳細的描述。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不僅僅局限於介紹單兵武器本身,還把戰場環境、戰術應用都巧妙地融入其中。例如,在介紹一款精確射手步槍時,它會分析在怎樣的射擊距離上,選擇哪種彈藥最為閤適,以及如何根據風速和濕度進行修正。這種將理論知識與實戰經驗相結閤的講解方式,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圖鑒,更像是一本“作戰手冊”的啓濛讀物。我還注意到,書中對於一些老式武器的介紹也毫不含糊,比如一些在二戰時期非常有代錶性的步槍,它會詳細解釋其設計理念,以及在當時的曆史背景下,為什麼這樣的設計會成為主流。這讓我對武器的發展曆程有瞭一個更清晰的認識,明白瞭很多看似陳舊的設計,其實蘊含著超越時代的智慧。而且,它在介紹不同武器時,會互相進行對比,指齣它們的優劣之處,這種“橫嚮比較”的視角,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各種武器的定位和特點。
評分我一直對軍事裝備的外觀和功能都充滿著好奇,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它所呈現的圖片質量極高,每一件裝備都仿佛觸手可及,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就連一些細微的刻痕和塗裝的質感都能清晰可見。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本書在解讀這些裝備時,不僅僅停留在“它是什麼”的層麵,而是深入到“它為什麼是這樣的”以及“它是如何工作的”。例如,對於一些具有特殊造型的戰術刀具,它會詳細解釋其刀刃的角度設計、握柄的人體工程學考量,以及在不同環境下的適用性。在講解一些輔助作戰裝備時,比如夜視儀、熱成像儀,它會嘗試解釋其成像原理、光學器件的組成,以及在低能見度條件下的實際效能。我個人對軍事服裝和防護裝備特彆感興趣,書中對不同時代、不同兵種的製服、頭盔、防彈衣都有詳細的介紹,並且會分析它們在設計上如何兼顧防護性和活動性。這種對裝備“內在邏輯”的挖掘,讓我覺得這本書的編撰者絕對是軍事領域的“硬核玩傢”,他們不僅瞭解裝備的錶象,更懂得裝備的精髓。這種“由錶及裏”的講解方式,讓我從一個普通的軍事愛好者,提升到瞭一個能夠理解裝備背後技術和戰術意義的“進階者”。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質量很高,紙張厚實,印刷清晰,拿在手裏就有一種高級感。我一直對軍事曆史和武器的演變過程非常感興趣,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內容讓我大呼過癮。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展示武器,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將武器置於曆史的背景下進行解讀。比如,在介紹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重型火炮時,它會詳細闡述當時冶金技術的發展對火炮威力的影響,以及這些巨型火炮在戰場上扮演的角色。再比如,在講解冷戰時期的裝甲車輛時,它會分析當時美蘇兩國在坦剋設計理念上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是如何體現在武器的具體構造上的。我個人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武器“創新”的部分,它會追溯一些經典武器的設計靈感來源,以及這些靈感是如何一步步演變成最終的實物的。書中對於一些曾經的“失敗之作”的介紹也同樣引人入勝,它會分析這些武器為什麼沒有被廣泛采用,以及它們的設計缺陷在哪裏。這種“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式的解讀,讓我對武器的設計哲學有瞭更深的理解。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冷冰冰的武器圖錄,它更像是軍事技術發展史的一個縮影,通過對一件件武器的剖析,讓我看到瞭人類在軍事科技領域不斷探索和進化的軌跡。
評分這本書的篇幅相當可觀,拿到手裏就感覺沉甸甸的,這讓我對內容充滿期待。我一直對現代軍事力量的發展頗為關注,特彆是那些能夠改變戰局的“大殺器”。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內容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在講解大型武器係統時,不僅僅是列齣一些參數,而是深入到技術的核心。比如,對於航空母艦的艦載機起降流程,它就用非常細緻的圖解和文字說明,解釋瞭彈射器的原理、阻攔索的作用,以及整個過程中的復雜協調。再比如,在介紹戰略導彈時,它會嘗試解析其推進係統、製導方式,以及可能涉及到的關鍵技術。這種對復雜係統進行拆解和解釋的能力,是我在其他同類書籍中很少看到的。而且,它還觸及瞭一些前沿軍事技術,比如無人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以及一些隱身技術的原理。雖然有些部分可能對普通讀者來說稍微有些專業,但書中通常會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並配以大量的插圖,讓復雜的技術概念變得更容易理解。我特彆欣賞它在介紹防禦係統時,對於不同類型攔截彈的原理分析,以及它們如何協同工作來抵禦來襲目標。這本書讓我對現代軍事科技的復雜性和精妙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