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王國維自述
原價:28.00元
作者:王國維,文明國
齣版社:安徽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39647845
字數:200000
頁碼:17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王國維是中國著名曆史學傢、語言文字學傢、新學術開拓者、連接中西美學的大傢。他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考古學等領域成就卓著。他博學強識,並世所稀,品行峻潔,如芳蘭貞石,令人久敬不衰。《王國維自述》收錄的就是他的自述文、交遊文、散記,以及為各類古籍和甲骨考據著述寫的序跋等作品。
內容提要
《王國維自述》是“晚清名人自述係列”的一種 ,為中國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的部分文集,內容 既有其自序和迴憶,又有其與時人的交往、為各類古 籍和甲骨考據著述寫的序跋,還有自己撰寫的序跋、 評論以及部分散記文章,文字體現瞭作者在文史哲學 方麵的深厚造詣,在中國近現代文化史研究上具有重 要的藉鑒意義。
目錄
海寜王忠慤公傳(代序一)
《觀堂集林》序(代序二)
第一編 自述
《靜庵文集》自序
自序(一)
自序(二)
遺囑
第二編 人物與交遊
瀋乙庵先生七十壽序
郭春榆宮保七十壽序
誥封中憲大夫海寜陳君暨妻鄒太淑人閤葬墓誌銘
羅君楚傳
羅君楚妻汪孺人墓碣銘
第三編 序、跋與評論
《東洋史要》序
《宋代金文著錄錶》序
《國朝金文著錄錶》序
《流沙墜簡》序
《流沙墜簡》後序
《殷虛書契考釋》後序
《殷蔔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序
《周代金石文韻讀》序
《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自序
《今本竹書紀年疏證》自序
樂庵《寫書圖》序
《隨庵所藏甲骨文字》序
《魏石經考》自序
《聖武親徵錄校注》序
《長春真人西遊記注》序
《敬業堂文集》序
譯本《琵琶記》序
《<漢書·藝文誌>舉例》後序
《中國名畫集》序
《雪堂校刊群書敘錄》序
《國學叢刊》序
《玉溪生詩年譜會箋》序
《疆村校詞圖》序
《南唐二主詞》跋
唐寫本《太公傢教》跋
唐寫本《兔園冊府》殘捲跋
唐寫本《殘小說》跋
唐寫本《春鞦後語》背記跋
宋槧《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跋
《江氏音學》跋
唐寫本《靈棋經》殘捲跋
《澗上草堂會閤詩捲》跋
劉氏《金石苑》稿本跋
《段懋堂手跡》跋
《明太傅硃文恪公手定(冊立光宗儀注稿捲)》跋
孫潛夫校《水經注》殘本跋
聚珍本戴校《水經注》跋
唐寫本韋莊《秦婦吟》跋
《黑韃事略》跋
《水經注箋》跋
元刊《伯生詩續編》跋
西域井渠考
《近日東方古言語學及史學上之發明與其結論》譯後記
書《宋舊宮人詩詞》、《湖山類稿》、《水雲集》後
讀書記
片玉詞
桂翁詞
花間集
尊前集
草堂詩餘
書辜氏湯生英譯《中庸》後
第四編 散記五篇
墨妙亭記
此君軒記
二田畫顧記
傳書堂記
庫書樓記
作者介紹
王國維(1877—1927),字伯隅,又字靜安,號觀堂,浙江海寜人,中國曆史學傢,語言文字學傢,中國新學術的開拓者,連接中西美學的大傢,從事文史哲學數十載,確立瞭較係統的近代標準和方法,是近代中國最早運用西方哲學、美學、文學觀點和方法剖析評論中國古典文學的開風氣者,又是中國史學史上將曆史學與考古學相結閤的開創者,是將甲骨學由文字學演進到史學的第一人,被譽為“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的結束人,最近八十年來學術的開創者”。他生平著述62種,批校古籍逾200種,與梁啓超、陳寅恪和趙元任號稱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桃李門生遍充幾代中國史學界。
文摘
序言
《王國維自述》這本書,光是讀到這個書名,就足以讓我心潮澎湃。我一直認為,一個偉大的靈魂,即使在最寂寥的時刻,也總會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而這本“自述”,無疑就是王國維先生留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展現他學術生涯的“前傳”和“續篇”,不僅僅是那些被後人熟知的成就,更想瞭解那些不為人知的艱難探索。他如何從一個青年纔俊,逐漸成長為一代宗師?他的學術思想,是如何在一次次碰撞與融匯中逐步成熟的?我想象中,書中會包含大量他個人的感悟和反思,關於曆史的真相,關於文化的傳承,關於人生的意義。他是否會迴憶起自己年輕時那些充滿理想的憧憬,又如何在現實的殘酷麵前,依然保持著那份學術的純粹?我很想知道,他對於“古今之變”的理解,對於“精神價值”的追求,是否會在他的筆下得到最真摯的錶達。這本書,我認為,一定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王國維先生為何會成為他,為何會對中國近代學術産生如此深遠的影響。
評分《王國維自述》這本書,單是封麵就傳遞齣一種沉靜而厚重的力量,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一直認為,真正理解一位曆史人物,最好的方式就是傾聽他自己的聲音。這本書,正給瞭我這樣一個絕佳的機會。我好奇,書中會如何描繪他早年求學時的青澀與迷茫,以及他如何一步步踏入學術的殿堂。我特彆想知道,他對那些傳統經典,例如《詩經》、《楚辭》等,有著怎樣的獨特見解。書中是否會展現他對於人生無常的深刻體悟,以及他如何將這種體悟融入到他的學術研究中?我猜測,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學術成就的堆砌,更會包含他個人情感的流露,對傢國命運的關切,對曆史人物的評價。我想象中,他會用一種極其真誠而坦率的筆觸,講述自己的成長、思考和選擇。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部文獻,更是一扇通往王國維先生內心世界的窗口,我期待著通過這扇窗,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這位偉大學者的精神世界。
評分翻開《王國維自述》這本書,我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拉入瞭曆史的長河。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懷有深深敬意的人,王國維先生的名字在我心中一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近距離地觸碰他那顆飽經滄桑卻依然閃耀著智慧光芒的心靈。我非常好奇,他在書中會如何描繪自己的人生軌跡,是平鋪直敘,還是帶著某種文學性的渲染?我猜測,書中一定會有他對於自己學術研究的深層剖析,比如他如何看待“文學革命”的興起,以及他在這場變革中的立場與思考。我還對他的生活片段充滿瞭興趣,例如他與那些同樣是學術巨擘的同代人之間的交往,那些私下裏的談話,那些不為人知的趣事,是否也會被他收入筆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展現齣他作為一個人,一個在時代洪流中努力尋找自我價值的普通人的一麵,而不僅僅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學術泰鬥。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深入理解一位偉大靈魂的機會,是一次與曆史對話的契機。
評分《王國維自述》這本書,單單是書名就帶著一種沉甸甸的曆史感和個人色彩,仿佛翻開扉頁就能窺見一位巨擘的內心世界。我一直對王國維先生充滿敬意,他不僅是中國近代學術的集大成者,其人生軌跡也充滿瞭傳奇色彩。這本書的齣現,對於我這樣渴望深入瞭解這位先生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驚喜。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扇窗,讓我透過王國維先生自己的眼睛,去審視他的人生經曆、學術思想的形成過程,以及那個波詭雲譎的時代。我猜想,書中應該會充斥著那些他親手記錄下的思考碎片、睏惑掙紮,以及最終找到答案的豁然開朗。無論是他早年受到的西方哲學和美學思潮的影響,還是他如何融匯貫通,最終在中國傳統文化土壤中開齣新花,我都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清晰的脈絡。特彆是他晚年那種“失我則 PQ”的痛苦,以及他對傳統文化堅守的立場,書中是否會有更詳盡的闡述?我非常好奇他會如何迴憶那些影響他一生的人物,那些在他求索道路上給予他啓迪或讓他倍感壓力的師長、友人、甚至政界要人。這本書,我想,不僅僅是一部傳記,更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承載著一個時代的名士風骨,也解答著無數後人對這位偉大史學傢的諸多疑問。
評分拿到《王國維自述》這本書,首先被它厚重的質感和素雅的設計所吸引。我知道,這絕非是一本輕鬆的讀物,而是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我對王國維先生的瞭解,大多停留在曆史的教科書和學者的研究論文中,總覺得隔著一層麵紗。而這本“自述”,似乎就是一層層揭開這層神秘麵紗的鑰匙。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在那些泛黃的紙頁中,是否隱藏著他當年是如何在古籍的海洋中遨遊,如何與那些沉睡韆年的文字對話。我很好奇,他對於“人生在世,安能如鳥翼之輕”的感慨,究竟源於怎樣的心境?是否會迴顧他在學術上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看似不經意的發現,背後其實付齣瞭多少心血和汗水?書中是否會提及他對於“境界說”的精闢論述,以及他如何從宋人詞中提煉齣如此深刻的人生哲理?我更想知道,他如何看待自己所處的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以及那個時代對他的人生選擇和學術追求帶來瞭怎樣的衝擊與挑戰。這本書,於我而言,更像是一次與先賢的跨時空對話,一次精神上的洗禮,期望能從中汲取到智慧和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