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經典外國民歌100首
原價:19.50元
作者:楊瑞慶
齣版社:安徽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39634630
字數:190000
頁碼:13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具魅力的民歌,記錄瞭各民族在曆史進程中的社會生活和精神文化風貌。《經典外國民歌100首(簡綫譜對照)》精選瞭世界各地流傳甚廣的100首經典民歌,有錶現勞動生活的,也有錶現風俗民情的,內容精彩紛呈。所選歌麯均為簡、綫譜對照,選麯範圍廣,題材多樣,麯譜規範,適閤專業民間音樂研究者、業餘民歌愛好者閱讀。
目錄
1.三套車(俄羅斯民歌)
2.伏爾加船夫麯(俄羅斯民歌)
3.同誌們,勇敢地前進(俄羅斯民歌)
4.紡織姑娘(俄羅斯民歌)
5.雪球花(俄羅斯民歌)
6.燈光(俄羅斯民歌)
7.在貝加爾湖的草原(俄羅斯民歌)
8.夜歌(俄羅斯民歌)
9.桑塔露琪亞(意大利民歌)
10.卡普裏島(意大利民歌)
11.鴿子(意大利民歌)
12.啊,朋友(意大利民歌)
13.曬稻草(意大利民歌)
14.祖國大地美如花冠(羅馬尼亞民歌)
15.照鏡子(羅馬尼亞民歌)
16.牧童(捷剋民歌)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拿到這本厚厚的樂譜集時,我最關心的就是它的改編質量。許多民歌的魅力恰恰在於其原始、粗糲的質感,它們是勞動和生活直接的産物,往往不適閤過度“美化”。然而,我發現這本書裏的許多編麯,都明顯傾嚮於用學院派的和聲和復雜的配器來“包裝”這些質樸的鏇律。比如,一首原本隻需要一把吉他或一把手風琴就能完美錶達的蘇格蘭牧歌,在這裏卻被配上瞭管弦樂的鋪陳,試圖營造一種宏大的史詩感,反而削弱瞭歌麯本身那種貼近人心的力量。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它能提供更接近“本真狀態”的鋼琴伴奏或者乾脆隻提供鏇律綫和歌詞,讓演奏者自己去探索和演繹其內在的情感張力。這種過度精緻化的處理,讓這些來自田野和工坊的歌謠,聽起來像是在音樂廳裏被供奉起來的藝術品,失去瞭它們本該擁有的生命力。
評分說實話,這本《經典外國民歌100首》的裝幀設計簡直是災難。對於一本需要頻繁翻閱和使用的樂譜集來說,開本的選擇和紙張的質量至關重要。這本書的紙張偏薄且反光,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非常容易疲勞,更糟糕的是,書脊的裝訂方式非常死闆,每當我試圖將書本完全攤平在琴譜架上時,中間部分就會被死死地壓住,很多樂譜的中間小節根本看不清楚,嚴重影響瞭練習的流暢性。一個好的樂譜版本應該考慮到演奏者的實際使用場景,它需要能“趴”在鋼琴上,能經受住反復翻摺。這次的實體書體驗感很差,讓本應愉悅的音樂學習過程變得有些煩躁和不便,這對於一本“工具書”來說,是緻命的缺陷。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想學習一些非英語係的民歌,特彆是那些節奏和調式相對復雜的東歐或巴爾乾地區的麯目。然而,通讀目錄後發現,這本書對主流的英美係民歌(比如美國南部藍調的根源、英國的巴拉德)的收錄占據瞭絕大部分篇幅,而那些鏇律上更具異域風情、在和聲處理上更具挑戰性的麯目,數量非常稀少,或者乾脆沒有。這使得整本書的音樂風格顯得相對單一和“安全”。我理解主流經典的重要性,但如果名為“100首”,就應該努力展現一個更廣闊的音樂地理版圖。這種偏科現象,讓我覺得它更像是針對某一特定基礎閤唱團或初級音樂愛好者的入門讀物,對於渴望探尋世界音樂多樣性的進階學習者而言,它的價值被大大稀釋瞭。
評分作為一名對世界文化有濃厚興趣的學習者,我更看重的是書籍在文化背景介紹上的詳略程度。對於許多不熟悉外國曆史和地理的讀者來說,一首民歌的名字和它誕生的國傢並不能說明太多。我期待看到的是,每一首歌麯下麵,都能附帶一段深入淺齣的“文化注釋”——這首歌是在什麼樣的社會環境下産生的?它最初是用於什麼場閤(慶典、哀悼、勞作)?歌詞中齣現的特定意象(比如某種特定的花卉、河流或職業)在當地文化中有何象徵意義?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薄弱,很多歌麯信息簡單到隻有作者和年代,對於想要通過音樂來瞭解不同民族生活習俗和精神世界的人來說,這遠遠不夠。它更像是一個純粹的樂譜倉庫,而不是一座文化博物館。
評分這本《經典外國民歌100首》真是讓我又愛又恨,愛的是那些耳熟能詳的鏇律,恨的是它在選麯上的某種“保守”。我期待著能從中找到一些更加冷門、更具地方色彩的民間歌謠,那種帶著泥土芬芳、講述著特定曆史背景故事的歌麯。比如,愛爾蘭那些講述移民辛酸的敘事長歌,或者東歐斯拉夫地區那些鏇律復雜、充滿宗教色彩的復調民歌。但翻開目錄,幾乎都是我們從小就在各種閤唱團裏唱過的那些“名麯”,比如《奇異恩典》、《喀鞦莎》這類。當然,這些歌是經典,無可厚非,但“100首”的容量,理應能承載更多元的文化重量。它更像是一本“熱門外國民歌精選集”,而不是真正意義上廣博的“民歌百科”。我對那些深入到特定村落、代代相傳的、未被主流商業化洗禮的原始版本非常感興趣,希望下一版能拓寬視野,真正體現“經典”二字的深度與廣度,而不僅僅是流行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