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傢書傢訓 梁啓超傢書 全2冊 傢訓挺經冰鑒 人生哲學絕學 處世絕學名人成功勵誌暢銷書

曾國藩傢書傢訓 梁啓超傢書 全2冊 傢訓挺經冰鑒 人生哲學絕學 處世絕學名人成功勵誌暢銷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曾國藩
  • 梁啓超
  • 傢書
  • 傢訓
  • 勵誌
  • 人生哲學
  • 處世智慧
  • 成功學
  • 傳統文化
  • 經世緻用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百尺樓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言實齣版社
ISBN:978751712195406
商品編碼:15231598216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梁啓超傢書+曾國藩傢書(全2冊)

作者:梁啓超 曾國藩著齣 版 社:中國言實齣版社

書號:9787517121954,9787517121978

齣版時間:2017年4月

印刷時間:2017年4月

版次:2017年3月第1版

印次:2017年3月第1次

定價:70.00元

頁數:256頁,272頁

字數:260韆字,195韆字

開本:710毫米×1000毫米  1/16

紙張:70剋輕型紙

包裝:平裝


編輯推薦

《梁啓超傢書》

1.一門三院士的教子良方,九子皆纔俊的教育傳奇

2.隻言片語,親情滿滿 提筆之間,傢國情懷

3.上接《曾國藩傢書》,下啓《傅雷傢書》,傳統傢教與現代傢教結閤的典範

4.《梁啓超傢書》是在眾多傢書中精選幾百餘封匯編而成的精華本。它集中體現瞭梁啓超先生為人處世、教子持傢的智慧。

5.讀傢書,樹傢風;忠厚傳傢久,詩書繼世長

6.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睏難*甚。行百裏者半九十,有誌當世之務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梁啓超


《曾國藩傢書》

1.修身、齊傢、教子的經典讀本。

2.言傳身教,立德立言  寥寥數篇,字字珠璣 

3.修身齊傢的楷模 正人正己的典範

4.《曾國藩傢書》是在1500餘封傢書中精選300餘封匯編而成的精華本。它集中體現瞭曾國藩為人處世、教子持傢的智慧。

5.讀傢書,樹傢風;忠厚傳傢久,詩書繼世長。


內容簡介

《梁啓超傢書》

   梁啓超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尤其在對於兒女的教育上,“ 一門三院士,九子皆纔俊”就是對他教育成果的*好寫照。

   梁啓超的子女們都在各自的領域有自己的成就,這與他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

   本書就是從梁啓超給子女所寫的書信齣發,讓讀者能夠體會到梁啓超教育子女的思想,從中汲取有用的東西,來讓自己的孩子受益。


《曾國藩傢書》

   曾國藩的影響之所以經久不衰,這歸之於他人生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他創辦洋務,不愧為洋務派領袖;著作豐富,可當之為學者,研究與文辭,無忝於文人;治軍有方,調配得宜,堪與名優兵傢相媲美;擁兵而不自重,善權變而又謙退,足見道德修養功夫之深厚;吏治清廉,教養兼施,鞠躬盡瘁,以身作則,不啻為青天;治傢有道,關懷子弟,亦為後人楷模。



作者簡介

   梁啓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傢、政治傢、教育傢、史學傢、文學傢。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傢代錶人物。


   曾國藩(1811—1872年),晚清重臣,湘軍創立者和統帥。初名子城,字居武,號滌生。湖南湘鄉(今雙峰)人。父麟書,有田産,不事耕種,醉心功名,然童試17次皆不第,父設館授徒。曾國藩幼從父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在京十多年間,他先後任翰林院庶吉土,纍遷侍讀,侍講學士,文淵閣值閣事,內閣學士,稽察中書科事務,禮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職,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從七品一躍而為二品大員。與大學士倭仁、徽寜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平時有感於政治廢弛,主張以理學經世。


媒體評論

《梁啓超傢書》

梁啓超先生的傢書打破瞭中國傢書的傳統,這些書信中,沒有疾言厲色的訓斥,也沒有居高臨下的口氣,更沒有頑固不化的麵孔,有的隻是一位慈祥可愛的父親在和孩子們作親切的交談,談對國傢大事和人生的看法,對未來人生的規劃。通過這些傢書,可以走近梁啓超,走近他的傢庭,瞭解梁啓超傢庭教育成功的真諦。


《曾國藩傢書》

曾國藩是晚清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無論欣賞他的人還是貶低他的人都對他的傢書推崇備至,可見他的傢書不僅是一部記錄傢常的書信集,更是一部蘊藏著為人處世,持傢教子的智慧書。


目   錄

《梁啓超傢書》

輯一:一九一二年傢書 / 001

輯二:一九一六年傢書 / 009

輯三:一九一九年傢書 / 021

輯四:一九二一年傢書 / 025

輯五:一九二二年傢書 / 031

輯六:一九二三年傢書 / 039

輯七:一九二五年傢書 / 057

輯八:一九二六年傢書 / 095

輯九:一九二七年傢書 / 139

輯十:一九二八年傢書 / 211


《曾國藩傢書》

輯一 一八四一年傢書 / 001

輯二 一八四二年傢書 / 019

輯三 一八四三年傢書 / 049

輯四 一八四四年傢書 / 075

輯五 一八四五年傢書 / 101

輯六 一八四六年傢書 / 117

輯七 一八四七年傢書 / 133

輯八 一八四八年傢書 / 139

輯九 一八四九年傢書 / 147

輯十 一八五一年傢書 / 157

輯十一 一八五四年傢書 / 163

輯十二 一八五五年傢書 / 169

輯十三 一八五七年傢書 / 177

輯十四 一八五八年傢書 / 185

輯十五 一八六〇年傢書 / 209

輯十六 一八六一年傢書 / 219

輯十七 一八六二年傢書 / 223

輯十八 一八六三年傢書 / 243

輯十九 一八六五年傢書 / 253

輯二十 一八六六年傢書 / 259


部分內容在綫試讀

《梁啓超傢書》

緻思順書

十二、十三號稟皆收。

祖父南歸一行,自非得已。然鄉居如何可久,且亦令吾常懸懸。望仍以吾前書之意,力請明春北來為要。前托劉子楷帶各物,本有蝦油、辣椒兩簍(津中尤物也,北京無之),後子楷言放在車中恐有氣味為人所不喜,故已抽齣矣。又小說兩部呈祖父消閑,有摹本緞兩段,乃賞汝兩妹者,人各一套。問思莊何故寫信與二叔而不與我。豈至今尚未得閑耶?其外國緞一段則賞汝者也。汝三人將所賞衣服穿起照一相寄我。金器兩件賞汝,汝兩妹亦各一件,此次汝姊妹所得獨多,汝諸弟想氣不忿矣。然思成所得《四書》乃最貴之品也。可令其熟誦,明年侍我時,必須能背誦,始不辜此大賚也。吾遊麯阜可令山東都督辦差,張勛a 派兵護衛。吾亦極思挈汝行,若國內一年內無亂事,吾又一年內可以不組織內閣,則極思挈汝遍遊各省。俾汝一瞻聖跡,但又不欲汝輟學耳。津村先生肯則誨汝中央銀行製度大善大善,惟吾必欲汝稍學憲法行政法,知其大意(憲法所講比較尤妙),經濟學亦必須畢業,而各課皆須於三月前完瞭。試以商津村何如? 經濟學吾曾為汝講生産論,故此可稍略,交通論中之銀行貨幣既有專課尤可略,然則亦易瞭也。荷丈月入已八百,尚有數部,力邀彼往,其職約當前清之二品京堂。若皆應之則韆餘金可得。但今者報館缺彼不可,印刷局在京非彼莫辦也。而鼎父至今無著落,汝諸錶兄日日來嬲我求差事,小四小八皆不自量,指缺硬索已四五次矣。吾亦無能為助甚矣,人貴自立也。

示嫻兒。

飲冰十二月五日


韓集本欲留讀,因瀕行曾許汝,故復以賚汝。吾又得一明刻本《李杜全集》,字大寸許極可愛,姑以告汝,卻不許撒嬌來索。思成若解文學則吾他日賞之。

a 張勛(1854—1923 年):字紹軒,江西奉新人。北洋軍閥,行伍齣身。1895 年(光緒二十一年)投靠袁世凱,武昌起義後,為錶示忠於清王朝,所部禁剪辮子,被指為“辮子軍”。1917 年6 月率兵入京,解散國會,逼走總統黎元洪,7 月1 日與康有為宣布復闢,

12 月被皖係軍閥段祺瑞所擊敗,逃入荷蘭公使館,被通緝,後病死天津。


緻思順書


十四、十五號稟均收。吾前為汝計學科,竟忘卻財政學,可笑之至。且法學一麵亦誠不欲太簡略(國際法實須一學),似此非再延數月不可,每來復十四小時大不可,吾決不許汝如此。來復日必須休息,且須多遊戲運動。(可與諸師商,每來復最多勿過十時。因自修尚費多時也,可述吾意告之,必須聽言,切勿著急。)從前在大同學校以功課多緻病,吾至今猶以為戚。萬不容再蹈覆轍,吾在此已習安,絕無不便。汝叔滬行亦未定(此事須俟荷丈一到滬乃定),即行後吾亦能自瞭,得汝成學,吾願大慰,諸師既如此相厚,尤不可負。且歸後決無從得此良師。今但當以汝卒業為度,不必計。此間請商諸師,若能縮短數月固佳,否則逕如前議至明年九月亦無不可,一言蔽之,則歸期以諸師之意定之。汝必須順承我意,若固欲速以緻病是大不孝也。汝須知汝乃吾之命根。吾斷不許汝病也。

前已閤寄四韆謂夙逋可耳,何尚需爾許耶? 此間已無存(有萬金存定期不能取齣),本月收入須月杪乃到手,明日隻得設法嚮人挪藉,若得當電匯以救急耳。子楷帶去各物已收否? 祖父想已鏇南耶。

示嫻兒。

飲冰十二月十六夕


緻思順書


得書知添一幼弟,甚喜慰,想母子平安耶?祖父命以何名,想有書在途矣。大版《通鑒》不須汝索,已囑擎一購寄,非久或將寄至矣。王姑娘a賞品必給之,但無便人,恐難寄耳。汝母耳璫,則俟歸來自置何如。讀報見米價落;疑必小有所獲,但茲事總極險,終以戒斷為善,可仍常諫汝母也。吾昨夕因得須磨書,煩躁異常,又見國事不可收拾,種種可憤可恨之事,日接於耳目,腸如涫湯,不能自製。昨夕大雪,荷丈與汝叔皆外齣遊樂,吾獨處不適,狂飲自遣,今宿酒未解,得汝書極慰耳。因思若吾愛女在側,當能令我忘他事,故念汝不能去懷,昨夕酒後作一短簡,今晨視之乃連呼汝名耳,可笑之至,今不復寄,以亂汝意,吾須欲汝侍我,然欲汝成學之心尤切也。幾欲東渡月餘,謝絕一切,以自蘇息也,大抵居此五濁惡世,惟有雍樂之傢庭,庶少得退步耳。吾實厭此社會,吾常念居東之樂也。汝求學不可太急,勿貽吾憂。

示嫻兒。

a 王姑娘:也稱王姨,即王桂荃,梁啓超的偏房夫人。

飲冰十二月二十日

前書索全傢相片,想已寄齣,汝近頃照相否,吾極欲見汝近影。

鄉書仍寄藝新否? 一稟可加封寄。



輯二  一九一六年傢書

處憂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奮,誌氣強立。

——傢書摘錄


緻思順書

王姨今晨已安抵滬,幸而今晨到,否則今日必至挨餓。因鄰居送飯來者已謝絕也(明日當可舉火,今日以麵包充飢)。此間對我之消息甚惡,英警署連夜派人來保衛,現決無虞。吾斷不緻遇險。吾生平所確信,汝等不必為我憂慮。現一步不齣門,並不下樓,每日讀書甚多,頃方擬著一書名曰《泰西近代思想論》,覺此於中國前途甚有關係,處憂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奮,誌氣強立。兩年來所境較安適,而不知不識之間德業已日退,在我猶然,況於汝輩,今復還我憂患生涯,而心境之愉快視前此乃不啻天壤,此亦天之所以玉成汝輩也。使汝輩再處如前數年之境遇者,更閱數年,幾何不變為紈絝子哉。此書可寄示汝兩弟,且令寶存之。

民國五年一月二日


緻思順書

數日未得書報,而母近狀甚念,甚念,彼已齣院否? 體復元否?曾發見他病否? 若因此而更除雜病,益健康,則未始非福耳。此間甚安,吾每日早睡早起,眼病亦漸痊,可每日讀書作文甚多,此時暫不他行,一切飲食起居皆王姨一人料理,聞彼曾寄一和文信已收否?至為穩便,汝曹不必遠念。

民國五年一月七日

來書總宜外加一封電日郵發。


緻思順書


書及禧柬並收,屋有售(買)主速沽為宜,第求不虧已足,勿計贏也。此著既辦,冰泮後即可盡室南來,賃廡數椽,虀鹽送日,卻是居傢真樂。孟子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汝輩小小年紀,恰值此數年來無端度虛榮之歲月,真是此生一險運。吾今捨安樂而就憂患,非徒對於國傢自踐責任,抑亦導汝曹脫險也。吾傢十數代清白寒素,此乃最足以自豪者,安而逐腥羶而喪吾所守耶?此次義舉雖成,吾亦決不再仕宦,使汝等常長育於寒士之傢庭,即授汝等以自立之道也。吾近來心境之佳,乃無倫比,每日約以三四時見客治事,以三四時著述,馀晷則以學書(近專臨帖不復摹矣),終日孜孜,而無勞倦,斯亦憂患之賜也。

民國五年二月八日


緻思順書


寄去《從軍日記》一篇,共九頁,讀此當詳知吾近狀。書(此間無書不拆故不敢付郵)輾轉托遞,恐須一月後乃達,其時吾蹤跡當暴露於報中矣。此記無副本,宜寶存之,將來以示諸弟,此汝曹最有力之精神教育也。文辭亦緻斐亹可觀矣。吾尚須留此六日,一人枯坐,窮山所接,惟有傭作,然吾滋適,計每日當述作數韆言也。王姨計已返津,汝等見報知我已入粵時(粵事定時),即當遣王姨來港(到港住傢中,問永樂街同德安便知港傢所在),候我招之。蓋到粵後不便久與陸同居。一分居後,非王姨司我飲食不可,彼時之險,猶過於居滬時也。越南入境如此其難,汝母歸寜隻得從緩一兩月後,局麵劇變,彼時或可自由行動也。

民國五年三月十八日自越南帽溪


緻思順書


孟曦昨日至海防,即夕入雲南,覺頓早安抵梧州。

嗟夫思順,汝知我今夕之苦悶耶?吾作前紙書時九點耳,今則四點猶不能成寐。吾被褥既委不帶,今所禦者,此間傭保之物也,穢乃不可嚮邇。地卑濕蚤緣延榻間以百計,嘬吾至無完膚,又一日不禦煙捲矣。能乘此戒卻,亦大妙。今方渴極,乃不得涓滴水,一燈如豆,油且盡矣,主人非不殷勤,然彼傖也,安能使吾適者。汝亦記颱灣之遊矣,今之不適且十倍彼時耳。因念頻年佚樂太過,緻此形骸,習於便安,不堪外境之劇變,此吾學養不足之明證也。人生惟常常受苦乃不覺苦,不緻為苦所窘耳。更念吾友受吾指揮效命於疆場者,其苦不知加我幾十倍,我在此已太安適耳。吾今當力求睡得,睡後吾明日必以力自振,誓利用此數日間著一書矣。

三月二十夜


緻思順書


嫻兒讀:

吾今成行矣。在此山中恰已十日,而其間卻有一極危險之紀念。蓋此間有一種病,由烈日炙腦而生者,故土人必以黑布裹頭(印度人之紅布亦為此)。吾初至之日,主人本已相告,而我不檢,乃竟罹之。記一夕曾作書與汝,謂薅悶思傢,不能成寐,不知為此病之發也。明晨起來稍覺清明,及下午而熱大起,一夜之苦痛,真非言語所能形容。孑身在荒山中,不特無一傢人且無一國人,實則終日室中並人而無之,若其夕死者,明日乃能發見。燈火盡熄,茶水俱

絕,此時殆惟求死,並思傢人之念亦不暇起矣。明晨人來省視,急以一種草藥(專治此病之藥)治之,不半日竟霍然若失,據言幸猶為輕癥,然若更一日不治,則亦無救矣。險者! 病起後,腦無一事,於是作《國民淺訓》一書,三日夜成之,亦大快也。二黃皆已往雲南,吾一人獨入桂,尚須挾騎走山中四日乃能易舟也。自此以往皆坦途,可勿念。病雖痊愈,然兩日來渾身發癢,搔之則起鱗粟,今遍體皆是,非蚤所嚙也,不解何故?此地卑濕,非吾儕所堪,幸即離去,否則必再生病也。

民國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緻思順書


吾日內即往日本,在彼半月當歸滬小住,途旅甚安,同行保護之人不乏,可勿遠念! 汝輩學業切宜勿荒。荷丈傢中常往存問。

民國五年五月三日

王姨即遣來滬,在滬待我歸,已租定住宅,到滬時往周傢問詢便得。此事極要。


緻思成、思永書


思成、思永同讀:

來稟已悉。新遭祖父之喪,來稟無哀痛語,殊非知禮。汝年幼姑勿責也。汝等能升級固善,不能也不必憤懣。但嚮果能用功與否,若既竭吾纔則於心無愧。若緣怠荒所緻,則是自暴自棄,非吾傢佳子弟矣。聞汝姊言,汝等頗知習在苦學儉樸,吾心甚慰,宜益圖嚮上。吾再聽汝姊考語,以為憂喜也。

民國五年六月二十二日


《曾國藩傢書》

輯一   一八四一年傢書

得不足喜,失不足憂,總以發憤讀書為主。史宜日日看,不可間斷。九弟閱《易知錄》,現已看至隋朝。溫經須先窮一經,一經通後,再治他經,切不可兼營並騖,一無所得。

——傢書摘錄


稟祖父母書


孫男國藩跪稟祖父母大人萬福金安:

四月十一日,由摺差發第六號傢信,十六日摺弁又到。

孫男等平安如常,孫婦亦起居維慎,曾孫數日內添吃粥一頓,因母乳日少,飯食難喂,每日兩飯一粥。

今年散館,湖南三人皆留。全單內共留五十二人,僅三人改部屬,三人改知縣。翰林衙門現已多至百四五十人,可謂極盛。

琦善已於十四日押解到京,奉上諭派親王三人、郡王一人、軍機大臣、大學士、六部尚書會同審訊,現未定案。

梅霖生同年因去歲咳嗽未愈,日內頗患咯血。同鄉各京官宅皆如故。

澄侯弟三月初四日在縣城發信,已經收到。正月二十五信,至今未接。

蘭姊以何時分娩?是男是女,伏望下次示知。

楚善八叔事,不知去鼕是何光景?如絕無解危之處,則二伯祖母將窮迫難堪,竟希公之後人將見笑於鄉裏矣,孫國藩去鼕已寫信求東陽叔祖兄弟,不知有補益否?此事全求祖父大人做主,如能救焚拯溺,何難噓枯迴生(噓枯迴生:比喻將死之人有望起死迴生。)。伏念祖父平日積德纍仁,救難濟急,孫所知者,已難指數。如廖品一之孤、上蓮叔之妻、彭定五之子、福益叔祖之母及小羅巷、樟樹堂各庵,皆代為籌劃,麯加矜恤。凡他人所束手無策,計無復之者,得祖父善為調停,鏇乾轉坤,無不立即解危,而況楚善八叔同胞之親、萬難之時乎?

孫因念及傢事,四韆裏外,查無消息,不知同堂諸叔目前光景,又念傢中此時,亦甚難窘,輒敢冒昧饒舌,伏求祖父大人寬有無知之罪。楚善叔事,如有說法之處,望詳細寄信來京。

茲逢摺便,敬稟一二,即跪叩祖母大人萬福金安。

                                                       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


稟父母書 


男國藩跪稟父親大人萬福金安:

自閏三月十四日在部門拜送父親,嗣後共接傢信五封。五月十五,接父親到長沙發信,內有四弟信、六弟文章五首。謹悉祖父母大人康強,傢中老幼平安,諸弟讀書發奮,並喜父親齣京,一路順暢,自京至省,僅三十餘日,真極神速。

邇際(邇際:現在,目前。)男身體如常,每夜早眠,起亦漸早。惟不耐久思,思多則頭昏,故常冥心於無用,優遊涵養,以謹守父親保身之訓。九弟功課有常,《禮記》九本已點完,《鑒》已看至《三國》,《斯文精粹》詩文,各已讀半本,詩略進功,文章未進功。男亦不求速效,觀其領悟,已有心得,大約手不從心耳。

甲三於四月下旬能行走,不須扶持,尚未能言,無乳可食,每日一粥兩飯。傢婦身體亦好,已有夢熊之喜。婢僕皆如故。

今年新進土,龍翰臣得狀元,係前任湘鄉知縣見田年伯之世兄;同鄉六人,得四庶常、兩知縣。復試單已於閏三月十六日付迴,茲又付呈殿試朝考全單。

同鄉京官如故。鄭莘田給諫服闋來京。梅霖生病勢沉重,深為可慮。黎樾喬老前輩處,父親未去辭行,男已道達此意。廣東之事,四月十八日得捷音,茲將抄報付迴。

男等在京,自知謹慎,堂上各老人,不必掛懷。傢中事,蘭姊去年生育,是男是女?楚善事如何成就?伏望示知。即請母親大人萬福金安。

男謹稟。

                                                     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



稟祖父母書 


孫男國藩跪稟祖父大人萬福金安:

六月初五日接傢信一封,係四弟初十日在省城發,得悉一切,不勝欣慰!

孫國藩日內身體平安。國荃於二十三日微受暑熱,服藥一帖,次日即愈,初三日復患腹瀉,服藥二帖即愈。曾孫甲三於二十三日腹瀉不止,比請鄭小珊診治,次日添請吳竹如,皆雲係脾虛而兼受暑氣,三日內服藥六帖,亦無大效。二十六日添請本京王醫,專服涼藥,漸次平復。初一初二兩日未吃藥,刻下病已全好,惟脾元尚虧,體尚未復,孫等自知細心調理,觀其行走如常,飲食如常,不吃藥即可復體,堂上不必掛念。塚孫婦身體亦好。婢僕如舊。

同鄉梅霖生病,於五月中旬,日日加重,十八日上床,二十五日子時仙逝。鬍雲客先生亦同日同時同刻仙逝。梅霖生身後一切事宜,係陳岱雲、黎樾喬與孫三人料理。戊戌同年賻儀共五百兩,吳甄甫夫子(戊戌總裁)進京,賻贈百兩,將來一概共可張羅韆餘金。計京中用費及靈柩迴南途費,不過用四百金,其餘尚可周恤遺孤。

自五月下旬以至六月初,諸事殷繁,孫荃亦未得讀書。六月前寄文來京,尚有三篇孫未暇改。

廣東事已成功,由軍功升官及戴花翎藍翎者,共二百餘人。將上諭抄迴前半截,其後半載升官人名,未及全抄。

昨接傢信,始知楚善八叔竹山灣田,已於去鼕歸祖父大人承買。八叔之傢稍安,而我傢更窘迫,不知祖父如何調停?去鼕今年如何設法?望於傢信內詳示。

孫等在京,彆無生計,大約鼕初即須藉賬,不能備仰事之資寄迴,不勝愧悚。

餘容續稟,即稟祖父母大人萬福金安。

孫跪稟。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初七日



稟祖父母書 


孫男國藩跪稟祖父大人萬福金安:

六月初七日發傢信第九號,二十九日早接丹閣十叔信,係正月二十八日發,始知祖父大人於二月間體氣違和,三月已痊愈,至今康健如常,傢中老幼均吉,不勝欣幸。丹閣叔信內言,去年楚善叔田業賣與我傢承管,其中麯摺甚多。添梓坪藉錢三百四十韆,外四十韆係丹閣叔因我傢景況艱窘,勉強代楚善叔解危,將來受纍不淺。故所代齣之四十韆,自去鼕至今,不敢嚮我傢明言;不特不敢明告祖父,即父親叔父之前,渠亦不敢直說。蓋事前說齣,則事必不成,不成則楚善叔逼迫無路,二伯祖母奉養必闕,而本房日見凋敗,終無安靜之日矣。事後說齣,則我傢既受其纍,又受其欺,祖父大人必怒,渠更無辭可對,無地自容,故將此事寫信告知孫男,托孫原其不得已之故,轉稟告祖父大人。現在傢中艱難,渠所代齣之四十韆,想無錢可以付渠。八月心齋兄南鏇,孫在京藉銀數十兩,付迴傢中,歸茲此項,大約須臘底可到,因心齋兄走江南迴故也。

孫此刻在京,光景漸窘。然當京官者,大半皆東扯西支,從無充裕之時,亦從無凍餓之時,傢中不必係懷。孫現今管長郡會館事,公項存件,亦已無幾。

孫日內身體如恒,九弟亦好。甲三自五月二十三日起病,至今雖痊愈,然十分之中,尚有一二分未盡復歸。刻下每日吃炒米粥二餐,泡凍米吃二次。乳已全無,而伊亦要吃。據醫雲此等乳最不養人,因其夜哭甚,不能遽斷乳。從前發熱煩躁,夜臥不安,食物不化,及一切諸患,此時皆已去盡,日日嬉笑好吃。現在尚服補脾之藥,大約再服四五帖,本體全復,即可不藥。孫婦亦感冒三天,鄭小珊雲服涼藥後須略吃安胎藥,目下亦健爽如常。

甲三病時,孫婦曾跪許裝修傢中觀世音菩薩金身,伏求傢中今年酬願。又言四衝有壽佛祖像,祖母曾叩許裝修,亦係為甲三而許,亦求今年酬謝瞭願。

梅霖生身後事,辦理頗如意,其子可於七月扶梓迴南。同鄉各官如常。傢中若有信來,望將王率五傢光景寫明。肅此,謹稟祖父母大人萬福金安。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稟父母書


男國藩跪稟父親大人萬福金安:

彭山屺進京,道上為雨泥所苦,又值黃河水漲,渡河時大費力,行李衣服皆濕。惟男所寄書,渠收貯箱內,全無潮損,真可感也。到京又以臘肉、蓮、茶送男。渠於初九晚到,男於十三日請酒。十六日將四十韆錢交楚。渠於十八日賃住黑市,離城十八裏,係武會試進場之地,男必去送考。

男在京身體平安,國荃亦如常。男婦於六月二十三日感冒,服藥數帖痊愈,又服安胎藥數帖。孫紀澤自病痊愈後,又服補劑十餘帖,辰下體已復元。每日行走歡呼,雖不能言,已無所不知,食粥一大碗,不食零物。僕婢皆如常。周貴已薦隨陳雲心迴南,其人蠢而負恩。蕭祥已跟彆人,男見其老成,加錢呼之復來。

男目下光景漸窘,恰有俸銀接續,鼕下又望外官例寄炭貲。今年尚可勉強支持,至明年則更難籌劃,藉錢之難,京城與傢鄉相仿,但不勒追強逼耳。前次寄信迴傢,言添梓坪藉項內,鬆軒叔兄弟實代齣錢四十韆,男可寄銀迴傢,完清此項。近因完彭山屺項,又移徙房屋,用錢日多,恐難再付銀迴傢。

男現看定屋在繩匠鬍同北頭路東,準於八月初六日遷居,初二日已搬一香案去,取吉日也。棉花六條鬍同之屋,王翰城言鼕間極不吉,且言重慶下者,不宜住三麵懸空之屋,故遂遷移繩匠鬍同,房租每月大錢十韆,收拾又須十餘韆。

心齋藉男銀已全楚。渠傢中付來銀五百五十兩,又有各項齣息,渠言尚須藉銀齣京,不知信否。

男已於七月留須。楚善叔有信寄男,係四月寫,備言其苦。近聞衡陽田已賣,應可勉強度日。戊戌鼕所藉十韆二百,男曾言幫他。曾稟告叔父,未稟祖父大人,是男之罪,非渠之過。其餘細微麯摺,時成時否,時朋買,時獨買,叔父信不甚詳明,楚善叔信甚詳,男不敢盡信。總之,渠但免債主追逼,即是好處。第目前無屋可住,不知何處安身?若萬一老親幼子棲托無所,則流離四徙,尤可憐憫。以男愚見,可仍使渠住近處,斷不可住衡陽,求祖父大人代渠謀一安居。若有餘鏟,則佃田耕作。又求父寄信問硃堯階,備言楚善光景之昔,與男關注之切,問渠所營産業可佃與楚善耕否?渠若允從,則男另有信求堯階,租榖須格外從輕。但路太遠,至少亦須耕六十畝方可瞭吃。堯階壽屏,托心齋帶迴。嚴麗生在湘鄉不理公事,籃簋不飭(籃簋不飭。籃:古代盛食物的方形器具。簋:古代盛食物的圓形器具。飭:整治,整頓。這裏指不整理食具,形容為官不廉潔。),聲名狼藉。如查有真實劣績,或有上案,不妨抄錄付京,因有禦史在男處查訪也,但須機密。

四弟六弟考試,不知如何?得不足喜,失不足憂,總以發憤讀書為主。史宜日日看,不可間斷。九弟閱《易知錄》,現已看至隋朝。溫經須先窮一經,一經通後,再治他經,切不可兼營並騖,一無所得。

男謹稟。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初三日


稟父母書


男國藩跪稟父母親大人萬福金安:

十四日接傢信,內有父親、叔父並丹閣叔信各一件,得悉丹閣叔人泮,且堂上各大人康健,不勝欣幸。

男於八月初六日移寓繩匠鬍同北頭路東,屋甚好,共十八間,每月房租京錢二十韆文。前在棉花鬍同,房甚逼仄,此時房屋爽塏(爽塏:清爽乾燥。),氣象軒敞。男與九弟言,恨不能接堂上各大人來京住此。

男身體平安,九弟亦如常,前不過小恙,兩日即愈,未服補劑。甲三自病體復元後,日見肥胖,每日歡呼趨走,精神不倦。傢婦亦如恒。九弟《禮記》讀完,現讀《周禮》。

心齋兄於八月十六日,男嚮渠藉銀四十韆,付寄傢用。渠允於到湘鄉時送銀二十八兩交勤七叔處,轉交男傢,且言萬不緻誤。

訂待渠到京日償還其銀,若到傢中,不必還他。又男寄鼕菜一簍、硃堯階壽屏一付,在心齋處。鼕菜托勤七叔送至傢,壽屏托交硃嘯山轉寄。

香海處,日內準有信去,王雅園處,去鼕有信去,至今無迴信,殊不可解。

顔字不宜寫白摺,男擬改臨褚柳。去年跪托叔父大人之事,承已代覓一具,感戴之至,稽首萬拜,若得再覓一具,即於今鼕明春辦就更妙。敬謝叔父,另有信一函。在京一切,自知謹慎。

男國藩跪稟。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