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的书,很有用。值得推荐。
评分生於一九七0年的賀淑芳比黎紫書還大上一歲,要不是她二00二年突然以〈別再提起〉獲第二十五屆中國時報文學獎,台灣文壇還不知道這個名字。這篇已是馬華短篇經典表現出的老練成熟1,怎麼看都不像出自新人之手,這多少也可看出馬華文壇的潛在實力。彼時的賀淑芳已經三十二歲,出這第一本書時更已年逾不惑;相較於黎紫書二十啷噹歲就旋風似的華麗登場,橫掃各大文學獎,賀淑芳自然顯得大器晚成。然而就這本小說的素質來說,比諸小她一歲並已出了四本小說的「前輩」黎紫書,其實並不見得遜色,只能說各有所長。
评分朋友让买的,说增加些阅历
评分 评分「你在夢中離開那棟房子,來到了月臺,並在夢中隨手找到一張郵局包裹的包裝紙寫下這封信給我。」
评分 评分賀淑芳的文字恬淡簡約,不如黎之華麗濃艷;從這批作品來看,語言也未見風格化。是一種可以隨題材伸縮延展的平靜的敘事語言,而不是老派馬華現實主義常見的那種近似退化、辭與意有著難以填補的縫隙的華文2──在一個訪談中,她自承這方面深受香港作家西西的影響3──從這批作品來看,西西的影響所及應不止是語言,而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那種耽溺於幻想的傾向,與及明顯的世界主義。兩者是緊密關聯的,後者更意味著是與世界文學近乎親密的對話,從西西多變的小說寫作到諸如《像我這樣的一個讀者》都可是見證。當然這裡的世界文學主要指的是現代主義之後,尤其是拉丁美洲文學以波爾赫斯為首、集大成於馬奎斯,有時以魔幻寫實這一修辭含混的歸屬的大批帶著強烈幻想色彩的作品;二戰後義大利以卡爾維諾、布札蒂、艾柯等的文學實驗;二戰後東歐的文學實驗(從布魯諾.舒爾茲到米蘭.昆德拉)、六0年代以來美國的後現代主義文學、八0年代後中文小說界的相應變革等4,這也意味著馬華文學新一代閱讀水品味的提昇。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