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等待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田园乐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长干行(节选》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咏鹅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清明 借问酒家何处有A.牧童遥指杏花村
答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古朗月行(节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工二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五老峰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小儿垂钓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台一惊不应人
幼女词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赋得古原草送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咏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兰溪棹歌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角一来上滩
渔翁 烟销日出不见人,欽乃一声山水绿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采桑 黄花盖野田,白马少年游
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扇 宝扇持来入禁宫,本教花下动香风
新荷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
江畔独步寻花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越女词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句 两个黄鸸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池卜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杂诗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末
仲春郊外(节选》 鸟飞村觉曙,台一戏水知春
回乡偶书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竹里馆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山亭夏日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中篇 初相遇
下篇 甜蜜的“腹”担
附录 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这是一本非常治愈的园艺指南,名叫《阳台上的微型生态系统》。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植物杀手”,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是那种教你如何种植名贵花卉的“高冷”书籍,而是非常接地气,专注于在有限的城市空间里,如何创造一个生机勃勃的小天地。书中详细讲解了不同朝向的阳台如何选择植物,比如我的朝北小阳台,作者推荐了蕨类和一些耐阴的观叶植物,并给出了精确的浇水和光照建议。最让我感动的是,它强调了“生态”的概念,鼓励读者尝试制作蚯蚓堆肥箱、收集雨水灌溉,将阳台变成一个微小的、可持续的循环系统。书中的插画精致又实用,步骤图文并茂,即便是园艺新手也能照着做,而且成功率极高。我按照书中的指示搭建了一个小型的香草种植架,现在做饭时随手就能摘到新鲜的罗勒和迷迭香,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对于想在都市生活中寻找一份宁静和绿意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最好的陪伴。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类“专业”的历史书籍有点敬而远之,觉得可能会枯燥乏味,但《大秦帝国风云录》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这本书的叙事手法非常高明,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和时间线,而是将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写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尤其到位,像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与偏执多疑,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与最终的命运,都被描绘得入木三分。书中对于战国末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博弈、军事策略的分析,细致入微,读起来简直像在看一部高智商的权谋剧。我特别喜欢它对细节的还原,比如描述秦军的军阵、徭役的艰辛,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铁血的年代。更难得的是,作者在叙述历史事实的同时,也融入了对后世影响的探讨,使得整本书的格局一下子打开了。如果你想真正理解“为什么是秦”,而不是简单地知道“秦做了什么”,这本书绝对能满足你的求知欲。我已经打算二刷了,因为第一次读得太快,生怕错过了什么精彩的细节。
评分最近读了《宋词鉴赏与创作》,这本书真是让人茅塞顿开。作者对宋词的理解非常深刻,不仅仅是停留在文字表面的赏析,更是深入到了词牌、格律、意境的方方面面。比如,他讲解“婉约”与“豪放”的区别时,引用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宋词作为实例,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苏轼的开阔与李清照的细腻之间的张力。特别是关于词的音乐性,书中提到了宋代文人如何将词曲结合,那种旋律的美感即使通过文字也能强烈地感知到。对于我这种想要提高自己文学素养,但又苦于找不到系统入门书籍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及时雨”。它没有生硬地灌输理论,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读者一步步领略宋词的韵味。读完之后,再回头看那些熟悉的词句,仿佛获得了新的视角,每一个字眼背后都蕴含着更丰富的历史和情感。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考究,纸张触感舒适,排版清晰,阅读体验极佳,完全能感受到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宋词有兴趣的朋友,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
评分最近迷上了解构主义文学理论,随手抓了这本《符号学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没想到收获颇丰。这本书的难度系数不低,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比如“能指”、“所指”、“互文性”等等,但作者似乎深谙“化繁为简”之道。他没有停留在晦涩的理论堆砌上,而是通过大量当代艺术作品(包括装置艺术、影像实验等)的案例来阐释理论。举个例子,书中分析某位行为艺术家的作品时,是如何通过打破常规的符号系统,来挑战观众既有的认知框架,这个过程被拆解得逻辑清晰,令人拍案叫绝。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看”世界的方式。读完之后,再去看街头的广告牌、电影的镜头语言,都会下意识地去分析其中隐藏的意义和权力结构。这对于我从事设计工作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拓展了我对“表达”边界的认知。唯一的建议是,初次阅读最好准备一本笔记,以便随时记录和梳理那些拗口的哲学概念。
评分我最近重温了《世界经济史:从重商主义到全球化》,这次阅读的感触比上次深远得多。这本书的宏大视角令人震撼,它将几百年的经济变迁浓缩在清晰的脉络之中。作者的笔力雄健,将资本主义的起源、工业革命的爆发、两次世界大战对经济格局的重塑,乃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瓦解,都叙述得极具条理性。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批判性审视。书中没有盲目赞颂全球化带来的效率提升,而是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结构性不平等,以及不同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和付出的代价。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将书中的理论与当下的国际新闻联系起来,比如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就能在历史的框架下找到其深层逻辑。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毋庸置疑,但语言却非常流畅,没有生硬的学术腔调,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在娓娓道来。对于想要理解现代世界运行规则的读者,这是一部必读的案头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