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民主理論導論
定價:38.00元
作者:(加)坎寜安,談火生,年玥,王民靖
齣版社:吉林齣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齣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546330198
字數:
頁碼:33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民主理論導論》是“勞特裏奇當代政治哲學”叢書中的一種,該書立足於當代,以民主所麵臨的挑戰為經、以各種民主理論為緯,對當代主要的民主理論進行瞭深入的分析。其對象不僅包括漢語學界比較熟悉的自由民主理論、多元民主理論和參與民主理論,而且包括瞭漢語學界還不太熟悉的社會選擇理論對民主問題的思考,並闢有專章來介紹審議民主、激進民主等西方民主理論*的發展狀況。該書的焦點是當代關於民主問題的各種爭論,因此,它是我們瞭解西方民主理論發展狀況的一個理想的嚮導,已被譯成日語(2004)、葡萄牙語(2009)等多種文字。
目錄
圖錶目錄
鳴謝
章 導言
第2章 民主的問題
第3章 自由民主
第4章  自由民主及其問題
第5章 古典多元主義
第6章 耦閤秩序
第7章 參與民主
第8章 民主實用主義
第9章 審議民主
0章 激進多元主義
1章 民主理論的應用:以全球化為例
參考文獻
主題索引
人名索引
譯後記
作者介紹
弗蘭剋?坎寜安:生於1940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城市與共同體研究中心哲學與政治理論教授,2009年退休。主要著作有:《理解馬剋思主義》(1977)、《民主理論與社會主義》(1987)、《再思真實的民主》(1994)、《民主理論導論》(2002)、《哲學的大問題》(2003)、《
文摘
序言
最近偶然翻開一本厚重的《民主理論導論》,雖說名字聽起來有些學術,但讀起來卻意外地發人深省。我並非政治學專業齣身,平常更多關注的是社會熱點和個人生活,但這本書卻巧妙地將抽象的政治哲學概念與我們日常所見的社會現象相結閤,讓我對“民主”這個詞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各種民主模式,而是層層剝繭,從最基礎的“人民主權”概念齣發,探討瞭代議製、直接民主的優缺點,以及在信息爆炸時代,民意如何被塑造、被代錶,甚至是被操縱。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公民參與”的討論,書中不僅僅強調瞭投票的重要性,更深入地分析瞭公民在政策製定、公共討論中的實際作用,以及如何構建一個能讓不同聲音被聽見的平颱。讀到之處,我常常會聯想到近年來發生的一些社會事件,思考在那些時刻,我們的民主機製是否真的發揮瞭應有的作用,人民的意願又是否得到瞭充分的體現。這本書的語言雖然嚴謹,但並不枯燥,作者善於用一些生動的例子來闡釋復雜的理論,比如將社會契約比作一場無聲的交易,將權力製衡描繪成一場精妙的舞蹈,這些比喻讓我更容易把握核心要義。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書,它不僅提供瞭理論框架,更引導讀者進行獨立思考,去審視我們所處的社會,並思考我們能為之做些什麼。
評分《民主理論導論》這本書,與其說是一部理論著作,不如說是一場思想的盛宴。我常常在閱讀過程中,被作者那精妙的論證和深刻的洞察力所摺服。書中對“共識”和“衝突”在民主社會中的作用的分析,尤其讓我印象深刻。我們常常認為民主就是少數服從多數,但這本書卻深入探討瞭,如何在多元化的社會中,通過有效的機製來處理分歧、達成共識,並允許健康的衝突存在,而不是一味地壓製。作者提齣的“協商民主”和“審議民主”等概念,為我們提供瞭一種新的思考模式,即如何在公民之間建立起更加理性、更加包容的對話平颱。我曾經對社會上的各種爭論感到厭煩,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開始理解,這些爭論並非毫無意義,它們可能是社會進步的催化劑,前提是我們能以一種更加成熟、更加負責任的態度去參與。書中對“公共領域”的構建和維護的討論,也讓我認識到,一個健康的民主社會,離不開開放、透明的信息傳播和充分的公共參與。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作為社會一員的角色,並思考如何纔能更好地貢獻於一個更加民主、更加成熟的社會。
評分我最近讀完的《民主理論導論》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本書以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打開瞭我對民主政治的全新認知。與其他一些枯燥的學術著作不同,這本書的敘事方式更加靈活,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讀者穿越民主理論的重重迷霧。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自由”與“平等”之間關係的探討。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於將這兩個概念視為理所當然,但這本書卻深入分析瞭它們之間微妙而又復雜的關係,以及在實踐中如何平衡和協調。作者通過大量的曆史案例和哲學思辨,揭示瞭在追求自由的同時,如何避免滑嚮無序和不公;在追求平等的同時,又如何防止陷入平均主義而扼殺個體的創造力。這種辯證的視角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對於這兩個核心民主價值的理解。此外,書中對於“問責製”和“權力製約”的討論也讓我茅塞頓開。我以前總覺得這些隻是政治術語,但這本書卻將它們與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緊密聯係起來,解釋瞭為何有效的問責機製對於維護人民的權力至關重要。總的來說,這是一本能夠激發思考、拓展視野、並且極具實踐指導意義的書籍,它讓我對我們所追求的民主社會有瞭更清晰、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作為一個對社會運行機製充滿好奇心的人,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清晰梳理現代民主製度復雜性的書籍。 《民主理論導論》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但它並非一本簡單的教科書。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分析民主製度的演變時,所展現齣的曆史縱深感。書中不僅迴顧瞭古希臘的民主實踐,也深入探討瞭啓濛運動對現代民主思想的塑造,以及工業革命、信息技術發展等一係列重大曆史事件如何深刻影響瞭民主的形式和內涵。讀到關於“精英政治”和“多數暴政”的章節時,我深有感觸。作者並沒有迴避民主製度可能存在的弊端,而是坦誠地分析瞭少數精英可能對多數民意産生的潛在影響,以及多數群體可能對少數群體造成的壓迫。這種審慎的態度讓我覺得作者是在真心誠意地探討如何構建一個更公正、更包容的民主社會。書中對於不同國傢民主實踐的比較分析也極大地拓展瞭我的視野,讓我認識到民主並非鐵闆一塊,而是有著多種多樣的實現路徑和治理模式。我開始思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會條件下,哪種民主模式更具適應性和可持續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是簡單地告訴我們“什麼是民主”,而是引導我們思考“如何讓民主更好”。
評分最近拜讀瞭《民主理論導論》一書,感覺像是一次知識的洗禮。我之所以會被這本書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提齣的問題觸及瞭現實社會的敏感神經。比如,書中關於“民粹主義”的分析,就讓我聯想到瞭近些年來在全球範圍內興起的民粹主義浪潮。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民粹主義標簽化,而是深入剖析瞭其産生的原因,以及它對傳統民主製度帶來的挑戰。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公民教育”的強調,他認為,一個健康的民主社會,離不開受過良好教育、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公民。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一種價值的傳遞,它讓我們認識到,民主並非是一種可以一勞永逸的製度,而是一個需要不斷被維護、被完善、被實踐的過程。我曾經以為民主就是投票,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民主遠不止於此,它涉及到公民的責任、義務,以及如何積極地參與到公共事務中來。讀完這本書,我對自己過去的一些政治認知産生瞭顛覆,也對未來民主社會的形態有瞭更深刻的思考。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給每一個關心社會發展、渴望理解民主真諦的讀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