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新概念匯編語言(麵嚮“工程教育認證”計算機係列課程規劃教材) |
齣版社: | 清華大學齣版社 |
齣版日期: | 2017 |
ISBN號: | 9787302476344 |
本書設定新目標,采用新方法,基於新平颱,講解IA��32結構係列(80x86係列)CPU的32位編程。本書分為4個部分: ,部分利用VC 2010環境的嵌入匯編和目標代碼,介紹IA��32係列(80x86係列)CPU的基本功能和32位編程技術; 第二部分利用開源匯編器NASM、開源虛擬機VirtualBox和模擬器Bochs,介紹匯編語言和計算機係統底層輸入輸齣的實現方式; 第三部分詳細講解保護方式編程技術,生動展示保護方式編程細節; 第四部分簡要說明相關軟件工具的使用。 本書依托高級語言,講解低級語言;利用虛擬平颱,演示係統原理。,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作為高校計算機及電子信息類專業學生學習匯編語言的教材,第三部分可作為編程愛好者學習保護方式編程技術的教材或參考書。 |
暫時沒有相關內容 |
全麵講解IA-32結構係列(80x86係列)處理器的32位編程。 新目標:理解係統原理,提升編程技能。 新方法:依托高級語言,講解低級語言。 新平颱:利用虛擬機器,運行示例代碼。 |
目錄 第1章基礎知識 1.1CPU簡介 1.1.1目標代碼 1.1.2基本功能 1.2匯編語言概念 1.2.1機器指令 1.2.2匯編格式指令 1.2.3匯編語言及其優缺點 1.3數據的錶示和存儲 1.3.1數值數據的錶示 1.3.2非數值數據的錶示 1.3.3基本數據類型 1.3.4數據的存儲 習題 第2章IA��32處理器基本功能 2.1IA��32處理器簡介 2.1.1IA��32係列處理器 2.1.2保護方式和實地址方式 2.2通用寄存器及使用 2.2.1通用寄存器 2.2.2簡單傳送指令 2.2.3簡單加減指令 2.2.4VC嵌入匯編和實驗 2.3標誌寄存器及使用 2.3.1標誌寄存器 2.3.2狀態標誌 2.3.3狀態標誌操作指令 2.3.4帶進位加減指令 2.4段寄存器及使用 2.4.1存儲器分段 2.4.2邏輯地址 2.4.3段寄存器 2.5尋址方式 2.5.1立即尋址方式和寄存器尋址方式 2.5.232位的存儲器尋址方式 2.5.3取有效地址指令 2.6指令指針寄存器和單控製轉移 2.6.1指令指針寄存器 2.6.2常用條件轉移指令 2.6.3比較指令和數值大小比較 2.6.4簡單的無條件轉移指令 2.7堆棧和堆棧操作 2.7.1堆棧 2.7.2堆棧操作指令 習題 第3章程序設計初步 3.1堆棧的作用 3.1.1過程調用和返迴指令 3.1.2參數傳遞 3.1.3局部變量 3.2算術邏輯運算指令 3.2.1乘除運算指令 3.2.2邏輯運算指令 3.2.3移位指令 3.3分支程序設計 3.3.1分支程序設計示例 3.3.2無條件和條件轉移指令 3.3.3多路分支的實現 3.4循環程序設計 3.4.1循環程序設計示例 3.4.2循環指令 3.4.3多重循環設計舉例 3.5子程序設計 3.5.1子程序設計要點 3.5.2子程序設計舉例 3.5.3子程序調用方法 習題 第4章字符串操作和位操作 4.1字符串操作 4.1.1字符串操作指令 4.1.2重復操作前綴 4.1.3應用舉例 4.2位操作 4.2.1位操作指令 4.2.2應用舉例 4.3條件設置字節指令 4.3.1條件設置字節指令概述 4.3.2應用舉例 習題 第5章VC目標代碼的閱讀理解 5.1匯編語言形式的目標代碼 5.1.1基本樣式 5.1.2符號化錶示 5.2C語言部分編譯的解析 5.2.1類型的轉換 5.2.2錶達式求值 5.2.3指針的本質 5.2.4結構體變量 5.3C++部分功能實現細節 5.3.1引用 5.3.2通過引用傳遞參數 5.3.3函數重載 5.3.4虛函數 5.4目標程序的優化 5.4.1關於程序優化 5.4.2使大小·小化 5.4.3使速度·大化 5.4.4內存地址對齊 5.5C庫函數分析 5.5.1函數strlen 5.5.2函數strpbrk 5.5.3函數memset 5.6C程序的目標代碼 5.6.1Base64編碼操作 5.6.2源程序 5.6.3目標程序 習題 第6章匯編語言 6.1實方式執行環境 6.1.1寄存器和指令集 6.1.2存儲器分段管理 6.1.316位的存儲器尋址方式 6.2源程序和語句 6.2.1匯編語言源程序 6.2.2語句及其格式 6.3操作數錶示 6.3.1常數 6.3.2數值錶達式 6.3.3有效地址 6.3.4數據類型說明 6.4僞指令語句和變量 6.4.1數據定義語句 6.4.2存儲單元定義語句 6.4.3常數符號聲明語句 6.4.4演示舉例 6.5段聲明和段間轉移 6.5.1段聲明語句 6.5.2無條件段間轉移指令 6.5.3段間過程調用和返迴指令 6.6目標文件和段模式 6.6.1目標文件 6.6.2段模式聲明語句 6.7宏 6.7.1宏指令的聲明和使用 6.7.2單行宏的聲明和使用 6.7.3宏相關方法 習題 第7章BIOS和虛擬機 7.1BIOS及其調用 7.1.1BIOS簡介 7.1.2鍵盤輸入和顯示輸齣 7.1.3應用舉例 7.2磁盤及其讀寫 7.2.1磁盤簡介 7.2.2磁盤讀寫 7.2.3主引導記錄分析 7.3虛擬機 7.3.1虛擬機工作原理 7.3.2虛擬硬盤文件 7.3.3直接寫屏顯示方式 7.4一個簡易的加載器 7.4.1加載方法 7.4.2程序加載器 7.4.3工作程序示例 習題 第8章輸入輸齣和中斷 8.1輸入輸齣的基本概念 8.1.1I/O端口地址 8.1.2I/O指令 8.1.3數據傳送方式 8.1.4實時時鍾的存取 8.2查詢傳送方式 8.2.1查詢傳送流程 8.2.2實時時鍾的穩妥存取 8.3中斷概述 8.3.1中斷的概念 8.3.2中斷嚮量錶 8.3.3中斷響應過程 8.3.4內部中斷 8.3.5外部中斷 8.3.6中斷優先級和中斷嵌套 8.4中斷處理程序設計 8.4.1鍵盤中斷處理程序 8.4.2除法齣錯中斷處理程序 8.4.3擴展顯示I/O程序 8.4.4時鍾顯示程序 習題 第9章保護方式程序設計 9.1概述 9.1.1存儲器管理 9.1.2特權級設置 9.2分段存儲管理機製 9.2.1存儲段 9.2.2存儲段描述符 9.2.3全局和局部描述符錶 9.2.4段選擇子 9.2.5邏輯地址到綫性地址的轉換 9.3存儲管理寄存器和控製寄存器 9.3.1存儲管理寄存器 9.3.2控製寄存器 9.3.3相關存取指令 9.4實方式與保護方式切換示例 9.4.1實方式和保護方式切換的演示(示例一) 9.4.2不同模式代碼段切換的演示(示例二) 9.4.3局部描述符錶使用的演示(示例三) 9.5分頁存儲管理機製 9.5.1存儲分頁 9.5.2綫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轉換 9.5.3頁級保護和虛擬存儲器支持 9.5.4分頁存儲管理機製的演示(示例四) 9.6任務狀態段和控製門 9.6.1係統段描述符 9.6.2門描述符 9.6.3任務狀態段 9.7控製轉移 9.7.1任務內相同特權級的轉移 9.7.2相同特權級轉移的演示(示例五) 9.7.3任務內不同特權級的變換 9.7.4特權級變換的演示(示例六) 9.7.5任務切換 9.7.6任務切換的演示(示例七) 9.8中斷和異常的處理 9.8.1異常概念 9.8.2異常類型 9.8.3中斷和異常的處理 9.8.4中斷處理的演示(示例八) 9.8.5異常處理的演示(示例九) 9.9保護機製小結 9.9.1轉移途徑小結 9.9.2特權指令 習題 第10章實驗工具的使用 10.1匯編器NASM的使用 10.1.1NASM簡介 10.1.2NASM的使用 10.1.3鏈接器及其使用 10.2虛擬機管理器VirtualBox的使用 10.2.1VirtualBox簡介 10.2.2VirtualBox的使用 10.2.3關於硬件加速 10.3模擬器Bochs的使用 10.3.1Bochs簡介 10.3.2Bochs的配置與運行 10.3.3控製颱調試 10.3.4圖形化界麵調試 10.4VHDWriter的使用 參考文獻 |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