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一次完全讀懂人體經絡穴位手冊
原價:39.8元
作者:劉令儀 著
齣版社:天津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6-1
ISBN:9787530868232
字數:300000
頁碼:27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超簡單、超詳細,讓您能夠真正一次完全讀懂的養生必備書
精彩看點
(1)經絡:十四經脈麵麵觀,養生基礎瞭如指掌,擺脫疾病從根
(2)穴位:最全的穴位原理及法,同一個病癥也可以用不同穴位來
(3)技巧:獨創的簡單取穴法,對照圖解,做個動作,輕鬆找準穴位
(4)原理:闡釋脈診、手診、麵診、舌診、颳痧、針灸、推拿的診病意義
內容提要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章 經絡——氣血運行的通道
節 人體經絡基礎知識
001.人體的經絡有哪些?
002.十二經脈如何在人體內部循環?
003.手太陰肺經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04.手陽明大腸經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05.足陽明胃經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06.足太陰脾經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07.手少陰心經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08.足太陽膀胱經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09.手太陽小腸經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10.足少陰腎經有哪些主要穴位?
011.手闕陰心包經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12.手少陽三焦經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13.足少陽膽經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14.足厥陰肝經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15.督脈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16.任脈上有哪些主要穴位?
017.足厥陰肝經的循行路綫是怎麼樣的?
018.大腸經的經脈循行路綫是怎樣的?
019.大腸經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020.手陽明大腸經異常會導緻哪些疾病?
021.足厥陰肝經異常會導緻哪些疾病?
022.肺經在人體內的循行路綫是怎樣的?
023.手太陰肺經齣現異常會導緻哪些人體疾病?
024.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綫是怎樣的?
025.如何通過觀察胃經的循行部位診斷人體疾病?
026.脾經的循行路綫是怎樣的?
027.脾經異常會導緻哪些疾病?
028.心經的循行路綫是怎樣的?
029.小腸經的循行路綫是怎樣的?
030.心經異常會導緻哪些疾病?
031.小腸經異常會導緻哪些疾病?
032.膀胱經的循行路綫是怎樣的?
033.膀胱經異常會導緻哪些疾病?
034.腎經的循行路綫是怎樣的?
035.腎經異常會導緻哪些疾病?
036.心包經的循行路綫是怎樣的?
037.三焦經的循行路綫是怎樣的?
038.三焦經異常會導緻哪些疾病?
039.奇經八脈的作用是什麼?
040.督脈的循行路綫是怎樣的?能主治什麼疾病?
041.任脈的循行路綫是怎樣的?能主治什麼疾病?
042.如何開通體內的奇經八脈?
第二節 經脈與養生
043.中醫基礎理論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044.什麼是藏象和藏象五係統?
045.“五髒”與經絡五行的關係是什麼?
046.藏象學說主要來源於哪三個方麵?
047.“六腑”與經絡五行的關係是什麼?
048.根據人體經絡五行,心與肺、肝、腎、脾的關係是什麼?
049.根據人體經絡五行,肺、脾、肝、腎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050.如何根據人體經絡和五行解釋氣血津液和人體的關係?
051.根據人體經絡和陰陽五行,髒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052.如何根據人體經絡和五行關係解釋辨證?
053.什麼是髒腑辨證?和五行具有什麼關係?
054.氣病與氣有什麼關係?
055.如何根據陰陽來解釋人體的痰癥?
056.什麼是針灸治病?它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057.什麼是經絡?為什麼根據經絡可以治病?
058.什麼是衛氣營血辨證?它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059.中醫六經是指什麼?
060.什麼是六經辨證?
061.“三焦”是指什麼?
062.為什麼說三焦具有通行元氣的作用?
063.如何根據經絡陰陽五行解釋三焦病癥的特點?
064.什麼是八綱辨證?它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065.什麼是脈診?如何診斷?
066.如何利用經絡五行原理解釋舌診?
067.如何利用經絡五行原理解釋望診?
068.如何根據人體氣血來辨絡脈?
069.如何根據《周易》經絡五行學說為患者確定原則和方法?
070.什麼是颳痧療法?
071.為什麼颳痧能夠對人體進行信息調整?
072.為什麼颳痧能夠幫助人體排毒?
073.什麼是針灸療法?
074.推拿具有哪些保健作用?
075.不同的先天體質與疾病的對應關係是什麼?
076.《周易》對中醫陰陽學說産生瞭什麼樣的影響? 075
077.為什麼說中醫養生的基礎建立在陰陽平衡的理論上?
078.根據“天人閤一”的理論,為什麼養生要順應天地?
079.根據“天人閤一”的理論,養生如何順應四季時間的變化?
080.根據人體經絡的理論,子時和醜時養生要注意什麼問題?
081.根據人體經絡的理論,寅時和卯時養生要注意什麼問題?
082.根據人體經絡的理論,辰時和巳時養生要注意什麼問題?
083.根據人體經絡的理論,午時和未時養生要注意什麼問題?
084.根據人體經絡理論,申時和酉時養生要注意什麼問題?
085.根據人體經絡理論,戌時和亥時養生要注意什麼問題?
086.根據人體經絡理論,卯時和酉時應該預防什麼疾病?
087.根據人體經絡理論,子時和午時應該預防什麼疾病?
088.根據人體經絡理論,春夏季如何養陽?
089.根據人體經絡理論,鞦鼕季如何養陰?
090.為什麼要根據二十四節氣的變化來養生?
091.什麼是元氣?
092.為什麼說五髒之病源於虧氣?
093.什麼是心氣?
094.如何保養腎氣和脾氣?
095.根據人體經絡原理,為什麼保養身體不能受寒?
096.什麼是調補陰陽?
097.什麼是節能養生?
098.什麼是中醫的食物療法?
099.什麼是膳?
100.食物療法與普通膳食的區彆是什麼?
101.根據陰陽五行和人體經絡原理,如何進行辨證施膳?
102.什麼是全麵膳食和審因用膳?
103.飲食定量定時和經絡髒腑的關係是什麼?
104.什麼是太極拳
105.太極拳的運動如何體現人體和宇宙的陰陽平衡?
106.什麼是五禽戲?
107.髒腑在麵部如何分布?
108.如何從手指看齣人體健康狀況?
109.什麼是足部療法?
110.什麼是耳壓療法? 098111.指甲可以反映身體健康狀況嗎?
第二章穴位——經絡綫上氣血齣入的點
節 手厥陰心包經上的主要穴位
112.天池穴具有什麼功用?
113.麯澤穴具有什麼功用?
151.魚際穴具有什麼功用?
152.少商穴具有什麼功用?
第五節 手少陽三焦經上的主要穴位
153.外關穴具有什麼功用?
154.支溝穴具有什麼功用?
155.會宗穴具有什麼功用?
156.關衝穴具有什麼功用?
157.液門穴具有什麼功用?
158.中渚穴具有什麼功用?
159.陽池穴具有什麼功用?
160.天井穴具有什麼功用?
161.肩髎穴具有什麼功用?
162.顱息穴具有什麼功用?
163.角孫穴具有什麼功用?
164.耳門穴具有什麼功用?
165.絲竹空穴具有什麼功用?
第六節 手陽明大腸經上的主要穴位
166.商陽穴具有什麼功用?
167.三間穴具有什麼功用?
168.閤榖穴具有什麼功用?
169.溫溜穴具有什麼功用?
170.上廉穴具有什麼功用?
171.陽溪穴具有什麼功用?
172.下廉穴具有什麼功用?
173.手三裏穴具有什麼功用?
174.手五裏穴具有什麼功用?
175.麯池穴具有什麼功用?
176.肩髃穴具有什麼功用?
177.扶突穴具有什麼功用?
178.迎香穴具有什麼功用?
第七節 足厥陰肝經上的主要穴位
179.大敦穴具有什麼功用?
180.太衝穴具有什麼功用?
181.行間穴具有什麼功用?
182.蠡溝穴具有什麼功用?
183.中封穴具有什麼功用?
184.麯泉穴具有什麼功用?
185.膝關穴具有什麼功用?
186.陰包穴具有什麼功用?
187.足五裏穴具有什麼功用?
188.陰廉穴具有什麼功用?
189.急脈穴具有什麼功用?
190.章門穴具有什麼功用?
191.期門穴具有什麼功用?
第八節 足少陽膽經上的主要穴位
192.瞳子髎穴具有什麼功用?
193.天衝穴具有什麼功用?
114.郤門穴具有什麼功用?
115.間使穴具有什麼功用?
116.內關穴具有什麼功用?
117.大陵穴具有什麼功用?
118.勞宮穴具有什麼功用?
119.中衝穴具有什麼功用?
第二節 手少陰心經上的主要穴位
120.極泉穴具有什麼功用?
121.青靈穴具有什麼功用?
122.靈道穴具有什麼功用?
123.少海穴具有什麼功用?
124.通裏穴具有什麼功用?
125.陰郤穴具有什麼功用?
126.神門穴具有什麼功用?
127.少府穴具有什麼功用?
128.少衝穴具有什麼功用?
第三節 手太陽小腸經上的主要穴位
129.少澤穴具有什麼功用?
130.後溪穴具有什麼功用?
131.陽榖穴具有什麼功用?
132.養老穴具有什麼功用?
133.支正穴具有什麼功用?
134.臑腧穴具有什麼功用?
135.小海穴具有什麼功用?
136.肩貞穴具有什麼功用?
137.天窗穴具有什麼功用?
138.肩外腧穴具有什麼功用?
139.天宗穴具有什麼功用?
140.肩中腧穴具有什麼功用?
141.聽宮穴具有什麼功用?
第四節 手太陰肺經上的主要穴位
142.中府穴具有什麼功用?
143.孔最穴有什麼功用?
144.雲門穴具有什麼功用?
145.天府穴具有什麼功用?
146.列缺穴具有什麼功用?
147.經渠穴具有什麼功用?
148.太淵穴具有什麼功用?
149.俠白穴具有什麼功用?
作者介紹
劉令儀:天津市人民醫院退休主任醫師,他參與的科研課題於1999年5月榮獲齊齊哈爾市科技進步二等奬。他主編的圖書曾榮獲2002年天津市衛生局科技進步二等奬,被作為某醫科大學的選修教材
我是一位長年與頸椎病和腰痛作鬥爭的上班族,嘗試過各種治療方法,效果都甚微。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我購入瞭這本《健康大學堂》的升級版。說實話,一開始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畢竟市麵上的同類書籍太多瞭。然而,這本書的專業性和係統性很快就吸引瞭我。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列齣穴位和功效,而是將人體的經絡係統與具體的健康問題緊密結閤起來,邏輯清晰,條理分明。我重點翻閱瞭關於脊柱保健的部分,書中的圖示和文字描述都非常詳盡,指導我如何準確找到對應穴位,以及如何運用不同的手法進行按摩。我按照書中的方法,堅持每天按摩風池穴、肩井穴、大椎穴等,配閤一些簡單的拉伸動作,一段時間後,我驚喜地發現,我的頸部酸痛感明顯減輕,活動範圍也比以前大瞭。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是,很多時候,我們身體的疼痛和不適,並非無跡可尋,而是經絡不通、氣血瘀滯的錶現。通過這本書,我不僅學會瞭如何自我調理,更重要的是,我開始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學會傾聽身體發齣的信號。
評分作為一名對傳統養生文化頗感興趣的愛好者,我搜集瞭不少關於經絡穴位的書籍,而這本《一次完全讀懂人體經絡穴位手冊升級版全圖解健康大學堂》無疑是我近期最滿意的一次購書體驗。它最大的亮點在於其“全圖解”的理念,每一頁都充斥著精美、清晰的插畫,將人體的經絡走嚮、穴位位置以及相關的生理功能描繪得淋灕盡緻。這對於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能夠通過這些圖像,直觀地理解抽象的經絡理論,並準確地定位那些對我來說曾經模糊不清的穴位。書中的內容編排也非常人性化,不僅僅是冷冰冰的知識點堆砌,而是結閤瞭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健康問題,比如失眠、消化不良、疲勞等,給齣針對性的穴位選擇和操作建議。我嘗試瞭書中介紹的幾個針對改善睡眠質量的穴位,比如神門穴和三陰交,在睡前進行簡單的按揉,發現入睡的速度的確有所加快,且睡眠質量也有所提升。這本書讓我覺得,中醫養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論,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觸手可及的實踐。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我的健康啓濛!我一直對身體的奧秘充滿好奇,但各種醫學書籍總是讓人望而卻步。直到我翻開這本書,那種睏惑感瞬間煙消雲散。它以一種非常親民、易懂的方式,把我帶入瞭一個全新的健康世界。我尤其喜歡它裏麵那些生動形象的插圖,每一個穴位都標注得清清楚楚,仿佛就在我眼前一樣。我嘗試著書裏介紹的一些簡單按摩手法,比如按揉閤榖穴來緩解頭痛,或者按壓足三裏穴來健脾胃。效果真的齣乎我的意料,頭痛感減輕瞭,胃口也好像好瞭不少。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穴位介紹,它還穿插瞭很多關於經絡的知識,讓我明白為什麼這些穴位會有如此神奇的效果。之前總覺得這些東西很玄乎,現在纔明白它們是人體內部復雜而精密的能量流動通道。這本書讓我覺得,健康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主動權。我每天都會抽齣一點時間,根據書中的指導,給自己做個簡單的全身經絡疏通,感覺身體都變得輕鬆多瞭。
評分我一直以來都對傳統中醫的養生智慧抱有極大的興趣,尤其關注人體經絡和穴位與日常健康的關係。這次入手的是《一次完全讀懂人體經絡穴位手冊升級版全圖解健康大學堂》,這本書帶給我一種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僅是簡單羅列穴位名稱和功效,而是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的運行規律,以及它們是如何與我們的五髒六腑、筋骨皮毛相聯係的。書中的內容結構嚴謹,邏輯清晰,從宏觀的經絡理論,到微觀的穴位解析,再到具體的養生實踐,層層遞進,引人入勝。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它對於每個穴位所配圖的細節處理,無論是骨骼、肌肉的解剖圖,還是經絡循行的示意圖,都繪製得極為精確,讓我能夠百分之百地確信自己定位的準確性。而且,書中還提供瞭非常多實用的小貼士,比如不同體質的人如何選擇穴位,如何根據季節變化進行養生調理等等。這本手冊讓我深刻地認識到,經絡穴位養生並非僅僅是“治病”,更重要的是“防病”,是一種主動的健康管理方式。
評分作為一名忙碌的都市白領,我深知保持健康的重要性,但往往因為工作繁忙而疏於照顧自己。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瞭這本《一次完全讀懂人體經絡穴位手冊升級版全圖解健康大學堂》,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對健康管理的認知。它的內容編排非常貼閤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簡潔明瞭,重點突齣。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生活化”的養生理念的強調,它並沒有要求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去進行復雜的養生儀式,而是提供瞭很多可以在工作間隙、睡前、甚至通勤途中就能輕鬆完成的穴位按摩方法。例如,書中介紹的緩解眼部疲勞的穴位,我經常在電腦前工作一段時間後就進行按揉,感覺眼睛乾澀和疲勞感真的得到瞭很大緩解。此外,這本書的圖文並茂的設計,讓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醫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每一個穴位都配有清晰的指示和相關的健康建議,讓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會感到迷茫。它就像一位貼心的健康管傢,隨時隨地提醒我關注身體的需求,並提供瞭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