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临床研究协调员工作指南》
书号:978730912928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7月
作者:刘燕飞 胡夕春
定价:22元
临床研究协调员(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 CRC)是指经主要研究者授权,在研究中心严格按照GCP原则开展与临床试验相关的项目管理与协调工作等非医学判断相关工作的人员,是临床研究的参与者、协调者。临床试验在研究中心的各项操作需符合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基本原则,同时满足伦理及各项法规的要求,这需要由专业的临床研究团队来执行才能确保满足以上要求。CRC作为临床研究团队中的一员,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心和申办方所认可。规范CRC的工作行为,对提高CRC从业水平与技术服务质量,保证本中心临床试验质量和保障受试者权益与安全有重要意义。
《临床研究协调员工作指南》适用于参与药物临床试验的CRC,研究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也可参照执行。
刘燕飞,副主任护师、医学硕士,就职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从事肿瘤临床试验管理工作10余年,负责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日常管理、临床试验相关培训、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等。担任药物信息协会(DIA)中国临床试验现场管理组织(SMO)协作组暨“中国CRC之家”全国副理事长、“上海CRC之家”理事长,guo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检查员,上海药学会临床试验专委会常委等职。曾赴美国纪念斯隆一凯特林癌症中心研修临床试验技术与管理。参编《实用肿瘤护理学》、Manual for Clinical Trials Nursing等教材及专著。
胡夕春,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担任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化疗质控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上海抗癌协会癌症康复和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致力于肿瘤化疗,尤其是乳腺癌内科治疗的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i Markers、Journal of Bone Oncology、《中华乳腺病杂志》、《中国癌症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和《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编委
di一章 CRC工作职责
一、CRC的资质要求
二、CRc的工作职责
三、CRC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CRC工作流程指导
di一节 机构伦理管理流程
一、机构管理流程
二、伦理委员会管理流程
三、合同基本要求及送审签署流程
四、临床试验免费检查单管理
五、人类遗传资源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审批审查
第二节 CRC如何读懂试验方案
一、了解临床试验方案的基本结构
二、临床试验方案的批准(有无版本更新的情况)
三、从方案摘要中掌握核心内容
四、方案详细内容中需关注的内容
五、阅读方案的方法
六、建议
第三节 临床试验启动会组织
一、会议计划
二、会议安排
三、会议结束后
第四节 临床试验的文件管理
一、临床试验准备阶段
二、临床试验进行阶段
三、临床试验完成后
四、临床试验人员培训记录
第五节 临床试验的物资管理
第六节 临床试验的药物管理
一、试验药物的接收与保存
二、试验药物的发放
三、试验药物的回收
第七节 受试者管理
一、受试者筛选
二、受试者知情同意
三、受试者随机人组
四、受试者试验资料管理
第八节 生物标本管理
一、生物标本采集前
二、生物标本的采集
三、生物标本的储存
四、生物标本的运送
五、生物标本的分析结果追踪
六、生物标本的销毁
七、归档和保密
第九节 病例报告表的填写和数据确证、答疑
一、病例报告表的填写
二、数据确证、答疑
三、EDC系统介绍
第十节 严重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及注意事项
第十一节 质量管理
一、现场监查及稽查的协助
二、质控管理
三、视察、数据现场核查的协助
第十二节 CRc的沟通技巧
一、CRC与研究者的沟通
二、CRC与机构和伦理委员会的沟通
三、CRc与临床研究监查员的沟通
第三章 cRC行为规范
一、CRC资格审核及备案管理
二、CRC培训考核制度
三、CRC项目交接流程
四、CRC休假制度
附录
附1:临床试验启动会通知模版
附2:常用ECRF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附3:严重不良事件(SAE)报告表
附4: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CRC备案申请表
附5: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CRC离职报告表
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多年的护士,我对患者的需求和医疗流程有着切身的体会。当了解到临床研究协调员这个岗位时,我感到它与我的专业背景有着天然的契合度。这本书《临床研究协调员工作指南》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角,让我能够将已有的护理经验与临床研究的要求相结合。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受试者招募、知情同意和不良事件报告的部分,这些内容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权益和安全,也是我最关心和擅长的领域。书中对这些环节的详细解读,让我看到了如何将我的同理心和沟通技巧运用到临床研究中,更好地服务于研究和患者。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这样一个想要跨界转型的人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信心,它让我看到了一条清晰的道路,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临床研究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并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评分在接触这本《临床研究协调员工作指南》之前,我一直以为临床研究协调员的工作就是简单的文件整理和数据录入,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展现了一个更加广阔和复杂的职业图景。我被书中关于药物研发过程中伦理审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严格的合规性操作的章节深深吸引。这让我意识到,临床研究协调员不仅仅是执行者,更是保障患者权益和研究科学性的重要守护者。书中关于如何建立和维护与研究者、申办方、CRO以及受试者之间良好沟通的技巧,也让我印象深刻。良好的沟通能力在多方协调的临床研究中至关重要,书中提供的策略和方法非常有启发性。我尤其欣赏的是,这本书没有回避临床研究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风险,而是积极引导读者如何去识别、评估和应对这些问题,这显示了作者的专业深度和对行业负责的态度。它让我看到了这个职业的挑战性,也更坚定了我投身其中的决心。
评分拿到这本《临床研究协调员工作指南》之前,我其实对这个职业的日常运转充满了好奇和一些模糊的认知。网络上零散的信息虽然不少,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也缺乏一线从业者的真实经验分享。当我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份严谨的排版和清晰的目录,让我立刻感觉到这是一本货真价实、值得信赖的参考书。尤其是看到两位主编的履历,刘燕飞和胡夕春,都是医学领域的资深专家,再结合复旦大学出版社这样学术声誉卓著的出版机构,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就有了初步的信心。书的装帧也非常精美,纸张质感很好,印刷清晰,阅读起来非常舒适,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对于临床试验流程的梳理,从方案设计、伦理审批,到患者招募、数据收集,再到试验的结束和报告撰写,每一个环节都似乎被细致地剖析了。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想要深入了解临床研究协调员工作内容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它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框架,让我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职业认知。
评分我是一名在校的医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方向充满了探索的渴望。在众多医学相关领域中,临床研究总以其严谨科学的特质吸引着我。当我看到《临床研究协调员工作指南》这本书时,我感觉自己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入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且易于理解,尽管涉及大量专业术语,但都配有清晰的解释和例证,使得我这个初学者也能逐步跟上节奏。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试验方案解读和执行的部分,它详细地说明了作为协调员,需要理解方案的每一个细节,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操作。此外,书中关于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论述,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本指导手册,更像是一堂生动的职业入门课,让我对这个职业有了更加立体和全面的认识,也为我未来的学术和职业规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作为一个对临床研究领域一直心存向往的求职者,我常常苦于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指导,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变得异常困难。这本《临床研究协调员工作指南》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我喜欢它详实的案例分析,不仅仅是理论的陈述,更是将理论落地到实际操作的生动展示。例如,书中对于如何处理研究方案中的复杂情况,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应对数据录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都有非常具体的指导。这些内容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科普,而是带着实操性的建议,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手把手”式的指导尤为宝贵。读完相关章节,我仿佛已经能够想象自己置身于临床试验的现场,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情况,心中也多了一份底气。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它帮助我建立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让我知道在遇到具体困难时,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去寻找解决方案。它让我看到了临床研究协调员这个职业背后所需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