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儒家经典必读本) 国学启蒙经典读售后

孔子家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儒家经典必读本) 国学启蒙经典读售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肃整理 著,杨博 译
图书标签:
  • 孔子家语
  • 儒家经典
  • 国学
  • 中华国学经典
  • 启蒙
  • 传统文化
  • 先贤智慧
  • 文化典籍
  • 修身养性
  • 经典名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国教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50243460
商品编码:17752830082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6-04-01

具体描述






活动时间:2016-04-19 至 2016-05-04 满就打折 单笔订单 满 300 元立减 10 元,上不封顶

 


 

相鲁… …………………………005
始诛… …………………………010
王言解… ………………………015
大婚解… ………………………023
儒行解… ………………………028
问礼… …………………………036
五仪解… ………………………038
致思… …………………………047
三恕… …………………………055
好生… …………………………059
观周… …………………………063
辩政… …………………………068
六本… …………………………075
辩物… …………………………083
哀公问政… ……………………086
在厄… …………………………091
困誓… …………………………097
执辔… …………………………104
本命解… ………………………111
郊问… …………………………115
五刑解… ………………………115
刑政… …………………………121
冠颂… …………………………127
庙制… …………………………128
辩乐解… ………………………130
问玉… …………………………133
屈节解… ………………………136
七十二弟子解… ………………136
本姓解… ………………………149
终记解… ………………………154

 

 



《论语》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汇编,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不仅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对中国乃至东亚的思想、文化、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全书共二十篇,每篇篇名通常取自该篇的首章首句,语言精练,意义深远。其内容涉及孔子关于道德修养、政治伦理、教育理念、人生哲学等方方面面的思想。全书字数虽不长,但字字珠玑,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思想内涵:修身以仁,齐家以礼,治国以德 《论语》的核心思想在于“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基石,也是其政治、伦理、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仁的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爱人、忠恕、克己复礼等内在的道德情操,也体现于为政以德、顺时而动等外在的社会实践。孔子认为,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石。 仁爱之心,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的朴素表达。孔子强调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种仁爱之心,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根本。 忠恕之道,立己达人: “忠”是尽心尽力,对事尽责;“恕”是宽容体谅,不强加于人。忠恕之道,既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合作。 克己复礼,回归 R 本: “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对实现“仁”的具体指导。克己,是约束自己的私欲,克服不符合礼的行为;复礼,是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通过克制私欲,回归合乎礼仪的生活,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除了“仁”,《论语》中还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如“礼”、“义”、“智”、“信”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儒家道德伦理体系。 礼: 礼不仅仅是外在的仪式和规范,更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礼能够规范人的行为,维系社会秩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义: 义,是指道义、正当。孔子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君子应该以道义为重,不应被私利所迷惑。 智: 智,是明辨是非、通达事理的能力。孔子认为,“智者不惑”,拥有智慧的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信: 信,是诚实守信。孔子将“信”视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在政治层面,《论语》提出了“德治”的理念。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以身作则,用道德感化民众,而不是仅仅依靠刑罚。他强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说明了道德的感召力远远超过强制的手段。 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论语》中记录了大量关于教育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他先进的教育理念。 有教无类,普及教育: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打破了古代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向一切愿意学习的人传授知识,不分贫富贵贱。这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普及,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 孔子非常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能力,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他会根据学生的提问和反应,给予不同的回答和引导,这便是“因材施教”的生动体现。 学思结合,启发式教学: 孔子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张将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他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温故知新,循序渐进: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重要论述。他认为,反复回顾旧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同时,他也强调学习应该循序渐进,打好基础。 学以致用,实践的重要性: 孔子不仅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人生哲学:积极进取,安贫乐道 《论语》中也包含了许多关于人生智慧的深刻见解,教导人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将君子和小人进行对比,君子心胸开阔,坦然自得;小人则心胸狭窄,常常忧虑不安。他鼓励人们学习君子的品德,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提倡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承认自己的知识局限性,不不懂装懂。这是一种诚实和谦逊的学习态度。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遇到问题,首先反思自身的原因;而小人则总是抱怨他人。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是个人成长和完善的重要途径。 安贫乐道,知足常乐: 面对物质的匮乏,孔子并非提倡消极避世,而是强调在困顿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精神的富足和对道的追求。他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显示了他高尚的精神追求。 《论语》的现实意义 《论语》所蕴含的思想,穿越千年,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道德修养的指南: 在当下社会,人际关系日益复杂,道德滑坡的现象时有发生。《论语》中关于仁爱、忠恕、诚信等道德规范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道德指引,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中坚守良知,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教育的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为现代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在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重温《论语》中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我们构建更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为人处世的智慧: 《论语》中关于人际交往、君子之道、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论述,为我们为人处世提供了深刻的智慧。它教会我们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处理矛盾,如何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论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关键。阅读《论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总而言之,《论语》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它不仅仅是一部古籍,更是我们认识中国、理解中国人的思想源泉。它所倡导的仁爱、礼义、诚信等价值观,以及关于道德修养、教育实践、人生哲学的深刻见解,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论语》依然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和无尽的智慧,引领我们走向更加完善和有意义的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让我相见恨晚的宝藏。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但又常常被古籍的晦涩难懂所困扰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够找到一本既能让我领略中华智慧,又易于理解的入门读物。这本书的出现,完全满足了我的需求。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许多生动形象的例子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将那些抽象的哲学概念变得具象化,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接受。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个人品德修养的探讨,它所倡导的仁爱、诚信、谦逊等美德,不仅是对古人智慧的传承,更是对现代人为人处世的重要指导。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和一位智者对话,他用他的人生经验和深刻洞察,为我指引着人生的方向,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积极的思考和规划,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

在我看来,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点亮我内心世界的灯塔。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向往,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门。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平易近人,没有冗长的说教,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智慧的对话和引人深思的故事。我常常在阅读中发现,那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让我对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与人相处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的内容,与其说是在“读”一本古籍,不如说是在与一位穿越千年的智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它教会我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认识世界,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与清明。每一次翻阅,都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场精神的洗礼,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变得更加从容和自信。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珍贵的精神指引,让我受益终生。

评分

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拿到手的时候,它的装帧就让我眼前一亮,纸质摸起来很舒服,印刷也很清晰,翻阅起来是一种享受。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但又觉得很多古籍晦涩难懂,常常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的国学启蒙之路。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易懂,没有使用过于生僻的词汇,即便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也能够轻松理解。而且,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概念,而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人物对话,将那些深邃的道理娓娓道来,让我觉得学习国学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一种有趣的探索。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人生哲理的解读,它们往往能够触及到我内心深处,引发我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思考。这本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一步步走近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藏,让我看到了古人智慧的闪光点,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每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力量,感受到一种沉静而强大的智慧。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是在与一位智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它所呈现的内容,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思想的传承和情感的共鸣。我尤其被书中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所打动,那些关于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论述,虽然写于几千年前,但其核心的智慧至今仍然适用,甚至可以说是解决现代社会许多问题的钥匙。它并没有高高在上地教导,而是以一种平等交流的姿态,展现了古人在面对各种生活情境时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案。我常常在阅读时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一些话语,思考它们在当下的意义。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所谓的“国学”,并非遥不可及的象牙塔,而是根植于我们生活土壤中的智慧结晶。它教会我如何更深刻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更明智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矛盾,如何保持一颗平和而坚韧的心。每一次翻开它,都感觉像是在洗涤心灵,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更宽广的视野,感觉整个人都变得更加沉静和通透了。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知识的盛宴,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我一直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那些经典的著作门槛太高,阅读起来十分吃力。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看法。它用一种非常亲切、易懂的方式,将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智慧,变得触手可及。我喜欢它独特的叙事方式,仿佛是在听一位老者讲述他的人生故事,那些道理不是硬生生灌输的,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让我读起来津津有味,一点也不觉得枯燥。而且,书中关于道德修养、学习方法、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论述,都非常具有启发性。我常常从中找到解决自己生活中困惑的答案,也让我对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每次阅读,都感觉自己内在的东西被滋养了,思想也变得更加开阔。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每一次都能从中发现新的感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