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式编程思维

函数式编程思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福特(NealFord)著郭晓刚译 著
图书标签:
  • 函数式编程
  • 编程范式
  • 函数式思维
  • 代码简洁
  • 软件设计
  • JavaScript
  • Scala
  • Haskell
  • 领域特定语言
  • 编程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00413
商品编码:1787962155
出版时间:2015-08-01

具体描述

作  者:(美)福特(Neal Ford) 著;郭晓刚 译 著作 定  价:49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8月01日 页  数:147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5400413 译者序ix
前言xi
第1章为什么1
1.1范式转变2
1.2跟上语言发展的潮流4
1.3把控制权让渡给语言/运行时4
1.4简洁5
第2章转变思维9
2.1普通的例子9
2.1.1命令式解法9
2.1.2函数式解法10
2.2案例研究:完美数的分类问题15
2.2.1完美数分类的命令式解法15
2.2.2稍微向函数式靠拢的完美数分类解法16
2.2.3完美数分类的Java8实现18
2.2.4完美数分类的FunctionalJava实现19
2.3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构造单元21
2.3.1筛选22
2.3.2映射23
2.3.3折叠/化约25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函数式编程思维》脱离特定的语言特性,关注各种oop语言的共同实践做法,展示如何通过函数式语言解决问题。例如,如何利用函数式语言,通过高阶函数、多元方法等完成代码重用。知名软件架构师neal ford为我们展示不同的编程范式,帮我们完成从java命令式编程人员,到使用java、clojure、scala函数式编程人员的完美转变,建立对函数式语言的语法和语义的良好理解。 (美)福特(Neal Ford) 著;郭晓刚 译 著作 Neal Ford在跨国IT咨询公司ThoughtWorks担任总监、软件架构师和文化基因传播人。他精通各种编程语言,主要的咨询业务是大规模企业应用的设计、构建和工程实践。他还是一位GUO际知名的讲师,登上过全世界各种开发者会议的讲台。

郭晓刚,自命为平庸的开发者,失败的创业者和热情的翻译者。爱好多语言编程。在InfoQ中文站担任编辑近十年,有数本译作。全职照顾两岁的孩子,用20%的睡眠时间翻译技术书籍。

《精益高效的软件构建之道》 摘要 在日新月异的软件开发领域,效率与质量如同孪生兄弟,相辅相成,共同塑造着产品的生命力。然而,长久以来,开发者们常常在快速迭代的需求与日益增长的代码复杂性之间挣扎,导致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各种“痛点”层出不穷:难以理解和维护的代码、频繁出现的隐藏 bug、难以应对的性能瓶颈,以及团队协作中的沟通障碍。这些问题不仅拖慢了产品交付的脚步,更消耗了宝贵的开发资源,最终影响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 《精益高效的软件构建之道》并非一本探讨抽象理论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聚焦于实践、旨在帮助开发者们构建更健壮、更易于维护、更具弹性的软件系统的实操指南。本书深入剖析了现代软件开发中普遍存在的低效与低质的根源,并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精益构建”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强调在软件开发的每一个环节,从需求分析到部署上线,都遵循“最小化浪费”、“持续改进”和“追求卓越”的核心原则,最终目标是实现“以最少的投入,产出最高质量的软件”。 本书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探索软件构建“道”的旅程。我们不会止步于罗列各种工具和技术,而是将重点放在理解这些工具和技术背后的设计哲学和思想精髓。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分析和代码示例,读者将有机会深入了解如何将精益思想融入到日常的开发流程中,如何通过代码结构的设计来规避潜在的风险,如何利用自动化手段来提升效率,以及如何构建能够真正支撑业务持续发展的软件架构。 目录预览 第一部分:精益思维的基石——理解效率与质量的辩证关系 第一章:软件开发的“浪费”从何而来? 需求蔓延与过度设计 低效的沟通与协作 难以理解与修改的代码 被隐藏的 bug 和返工 僵化的架构与技术债务 不必要的复杂性与冗余 第二章:质量不仅仅是“没有 bug” 可维护性、可读性与可扩展性 性能与稳定性 安全性与合规性 用户体验与业务价值的对齐 第三章:精益构建的哲学——大道至简 最小可行产品 (MVP) 的智慧 持续交付与快速反馈 “构建——测量——学习”循环 “推”与“拉”的生产模式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精益代码的艺术——编写易于理解和演进的代码 第四章:从“杂乱”到“有序”——代码结构的重塑 模块化与解耦:降低耦合,提升内聚 单一职责原则 (SRP) 的实践与误区 接口隔离原则 (ISP) 的应用场景 依赖倒置原则 (DIP) 与抽象的威力 命令-查询分离 (CQS) 的好处 将复杂性隐藏于抽象之后 第五章:可读性是最好的文档 有意义的命名:传达意图,减少歧义 代码的“呼吸感”:合理的空行与缩进 编写自解释的代码:避免过度的注释 如何“瘦身”方法和类 清晰的错误处理与日志记录 第六章:避免“代码的诅咒”——理解和管理代码的演进 重构:持续优化代码的利器 “摇摇欲坠”的代码:何时该重构? 增量式重构的策略 重构的风险管理:测试是你的盾牌 拥抱变化:构建易于修改的代码 第三部分:精益测试的实践——从“事后诸葛”到“主动防御” 第七章:测试金字塔的智慧 单元测试:微观世界的精确检验 集成测试:模块间的默契配合 端到端测试:用户视角的真实体验 如何为不同层次的测试设定合理的目标 第八章:编写高质量、高价值的测试用例 测试驱动开发 (TDD) 的实践要点 行为驱动开发 (BDD) 的优势 覆盖率的陷阱:关注质量而非数量 如何设计能够暴露 bug 的测试 边界值和等价类的选择 第九章:自动化测试的威力——解放生产力 持续集成 (CI) 与自动化测试的协同 构建高效的测试流水线 测试的运行速度与维护成本 如何管理和优化大量的测试用例 第四部分:精益架构的原则——构建可伸缩、可维护的系统 第十章:微服务与面向服务架构 (SOA) 的精髓 服务划分的艺术:边界在哪里? 通信模式的选择:同步与异步 如何处理分布式事务 容错与弹性设计:应对网络分区和节点故障 第十一章:事件驱动架构 (EDA) 的强大力量 解耦的终极形态 消息队列与事件总线的应用 状态管理与事件溯源 构建响应迅速、高度可扩展的系统 第十二章:基础设施即代码 (IaC) 的精益之道 自动化部署与配置管理 版本控制基础设施 提升环境一致性与可重复性 DevOps 的文化与实践 第五部分:精益团队的协作——打造高效的开发文化 第十三章:沟通的艺术——让信息流畅传递 敏捷开发中的沟通模式 知识共享与代码评审的价值 跨职能团队的协作模式 第十四章:持续改进的循环——从反馈中学习 回顾会议 (Retrospective) 的有效实践 度量与分析:识别瓶颈与改进机会 拥抱失败,快速学习 结语:走向精益高效的软件开发未来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希望提升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开发者、技术团队领导者、软件架构师以及对软件工程实践感兴趣的技术从业者。无论你是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还是刚刚步入职场的初学者,都能从中找到切实可用的方法和启示。 本书特色 实操性强: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大量可直接应用于项目的代码示例和方法论。 系统性强: 覆盖软件开发从代码到架构,从测试到团队协作的各个关键环节。 前瞻性强: 探讨了现代软件开发中的热门话题,如微服务、事件驱动架构和 DevOps。 反思性强: 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开发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本质,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精益高效的软件构建之道》 将是你通往更高效、更优质软件开发之路的得力伙伴。它将帮助你摆脱低效开发的泥潭,构建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卓越软件。

用户评价

评分

《函数式编程思维》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技术书籍,不如说是一次思维的洗礼。它彻底改变了我对“状态”和“变化”的看法。在传统的命令式编程中,我们习惯于不断地修改变量,改变程序的状态,以此来驱动程序的运行。然而,这种方式在复杂系统中往往会引入难以追踪的Bug,尤其是当程序的规模增大,或者需要多人协作时。这本书则倡导一种“声明式”的编程风格,更侧重于描述“是什么”,而不是“怎么做”。通过引入“不可变性”和“纯函数”的概念,程序的状态变得更加可预测,代码也更加清晰、易于理解和调试。我尝试将书中介绍的“模式匹配”和“代数数据类型”应用到我的实际项目中,惊喜地发现,原本需要大量if-else语句和嵌套循环的代码,变得更加简洁、优雅,并且大大降低了出错的可能性。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编程技能,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以一种更高级、更抽象的视角来审视和构建软件。

评分

读完《函数式编程思维》这本书,我感觉自己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之前接触编程,更多的是围绕着“对象”、“状态”和“副作用”这些概念来构建程序,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够清晰,或者说,在处理某些复杂逻辑时,代码会变得越来越庞杂,难以维护。这本书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它强调的是“计算即求值”,将函数视为一等公民,关注的是输入和输出的映射关系,而不是指令的顺序执行。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让我开始反思很多习以为常的编程习惯。例如,在处理并发和异步操作时,传统命令式编程很容易引入竞态条件和死锁等问题,而函数式编程中的不可变性原则和纯函数概念,极大地简化了这些挑战。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高阶函数”和“函数组合”的讲解,它们就像乐高积木一样,可以用更简洁、更具表达力的方式构建复杂的程序。我尝试着将这种思维应用到我最近的一个项目中,原本需要几十行代码处理的逻辑,现在几行就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且可读性和可测试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语法或范式,更是一种思考方式的引导,它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程序的本质。

评分

《函数式编程思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刻感受,莫过于它对“纯粹性”的追求。在函数式编程的世界里,一个纯函数意味着它对于相同的输入,永远会产生相同的输出,而且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比如修改全局变量、写入文件或者打印到控制台。起初,我不太理解为什么需要如此“刻板”的限制,毕竟副作用似乎是程序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深入阅读,我逐渐领悟到这种纯粹性带来的巨大优势。首先,纯函数极易于进行单元测试,因为你只需要关注输入和输出的对应关系,无需设置复杂的测试环境来模拟外部状态。其次,不可变的数据结构配合纯函数,使得编写并发程序变得异常简单,再也不用担心多线程环境下数据竞争的问题,因为数据一旦生成就无法改变,自然也就避免了并发修改的风险。书中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从实践中体会到函数式编程的强大之处。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过去的一些固有观念,让我意识到,有时候“限制”反而能带来更大的自由和更优雅的解决方案。

评分

这本书《函数式编程思维》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提升,更是一种对编程哲学层面的思考。我一直觉得,写代码不仅仅是为了让机器能够理解并执行,更重要的是让其他开发者(包括未来的自己)能够轻松地理解和维护。传统的命令式编程,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往往牺牲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尤其是当程序变得庞大复杂时。函数式编程,则将“清晰性”和“可预测性”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书中关于“函数组合”和“管道操作符”的讲解,让我看到了如何将简单的函数像搭积木一样组合起来,构建出复杂的功能,而整个过程清晰可见,一目了然。这种“由小见大”的设计思路,让我对如何编写健壮、易于扩展的代码有了全新的认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学习一门全新的语言,需要时间和耐心去适应,但一旦掌握,它所带来的回报是巨大的,让我能够以更少的时间、更少的精力,写出更高质量的代码。

评分

坦白说,刚开始翻阅《函数式编程思维》时,我曾有过一丝犹豫,担心书中的概念会过于晦涩难懂,毕竟“函数式编程”这个词本身听起来就有些“高大上”。然而,这本书的作者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这个全新的领域。书中并非一味地灌输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的代码示例和生活化的比喻,将抽象的概念解释得淋漓尽致。比如,书中在讲解“递归”时,并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公式,而是从一个简单的“数羊”故事开始,让我瞬间理解了递归的本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让我能够更轻松地接受并理解那些在传统命令式编程中可能难以掌握的概念。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惰性求值”和“柯里化”的章节,它们为编写高效、灵活的代码提供了强大的工具。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的代码执行者,而是能够更主动地去设计和构建程序,让代码本身变得更富有智慧和生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