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一点按穴百病消:超值特惠版(汉竹)
定价:39.8元
作者:王东坡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53753973
字数:16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穴位找不准怎么办?
好多专业名词不懂怎么办?
人体那么多穴位哪个才是常用有效的?
……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编辑的用心,一个穴位,有的取穴书只用很简单的个点来表示,而这本书,它不仅仅是标注穴位点,还清楚准确地标上横纵坐标系,以及穴位周围的参照物。熟悉取穴的人看一眼取穴点就能找到穴位,不熟悉也没有关系,你可以找到这个穴位的参照物,再根据坐标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穴位了。
王东坡老师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对中医养生保健有着独到的体会和见解。在这本书里,每一个难懂的专业名词,王老师都会进行解释,解决了读者专业名词看不懂,穴位取不准的问题。
每一个常用穴和特定穴的后面都做了标记,不管你是刚入门的取穴“菜鸟”还是研究经络穴位的“世外高人”这本书都是你的品。内容提要
超清晰取穴大彩图,让找穴变得更直观、准确;专家给穴位“划重点”,掌握常用的穴位就可以解决问题;一看就会取的常用穴,常见病的对症穴,常用养生保健穴,没有你用不上的,只有你不知道的。
书中详细介绍了全身400多个穴位,涵盖了十二正经、任督二脉、经外奇穴,而这些穴位都不是只用一个简单的点来标注。细心的编辑和图片设计师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为图片标注了尺寸及线条,就是为了让读者能够快速找穴取穴。
取穴按摩时的禁忌,让你在取穴按摩时不再思前顾后; “经穴歌诀”、“从理解到记忆”,让穴位记忆起来更轻松;穴位拼音和笔画索引,特定穴索引,让穴位找起来更加快速方便……
这是一本取穴祛病养生的大辞典。内容全,高,有了这一本,祛病养生“妙方”都齐了。目录
作者介绍
王东坡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 “国医堂”出诊专家
师承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现从事中医临床、中医体质学及中医养生学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编著或参编学术专著及科普作30余部,拥有个人发明一项。
王东坡老师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对中医养生保健有着独到的体会和见解。他将专业的定位方法简单化,让更多的人学会快速取穴,不仅精准,而且更方便实用。其主编的《手耳足简易按摩》、《手到病除极简按摩》、《一点穴位全身健康》等多为畅销书籍,并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文摘
经络是五脏六腑的镜子
什么是经络
经络,通俗地讲,就是气血运行的道路。全身从上到下、由表及里都分布着这样纵横交错的道路。如果把人体比做一座大厦,那么经络就是埋伏在大厦墙体里的电线网络,电线网络通畅,大厦就会灯火通明。若是某个地方电线断开了,轻则个别房间出现照明故障,重则可能整个大厦都陷入黑暗之中。同样,人体中经络不通了,气血就不能很好地运送到各个脏腑,进而身体就会出现问题。
经络系统组成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冲、带、跷、维六脉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与任、督脉之中,只有任、督二脉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经络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经络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把人体内脏统称为五脏六腑。心、肝、脾、肺、肾是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为六腑。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相互连接,一一对应。经络与脏腑之间就像一对同气相求、血缘相通的孪生子。
十四经的分布规律
六阳经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的外侧,手三阳经在上肢外侧,足三阳经在下肢外侧,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六阴经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手三阴经在上肢内侧,其排列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足三阴经在下肢内侧,其排列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但在内踝上8寸以下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
具体来说,心经属于心脏,络于小肠;肝经属于,络于胆;肺经属于肺脏,络于大肠;肾经属于,络于膀胱;心包经属于心包,络于三焦;胃经属于胃,络于脾;大肠经属于大肠,络于肺;小肠经属于小肠,络于心;胆经属于胆,络于肝;三焦经属于三焦,络于心包;膀胱经属于膀胱,络于肾。
教你轻松找到穴位
对穴位进行按摩,要想达到治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取穴要准确。下面这几种常见的取穴方法,不仅方便易行,且准确度高。以此为依据,可以让您轻松找准穴位。
简便取穴法
简便取穴法是常用的一种简单易行的取穴方法,虽然不适用于所有的穴位,但是操作方便,容易记忆。例如:
风市,自然立正,垂臂于大腿外侧,中指端所指之处即是。
劳宫,半握拳,中指指尖压在掌心的横纹处即是。
合谷,一手轻握拳,另一手握于拳外,大拇指指腹垂直下压即是。
手指同身寸法
这是以手指尺寸为标准来测量取穴的一种方法。其依据在于以本人的手指关节长度作为度量单位,每个人的身高比例同手指关节成正比。用手指关节测量穴位不但简便易行,且有的准确性,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
中指同身寸:以自己中指指节桡侧两段横纹之间的距离为1寸。
拇指同身寸:以自己拇指的关节的宽度为1寸。
横指同身寸:将自己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关节横纹为标准,四指的宽度为3寸。
体表标志定位法
这是根据人体体表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人体体表标志有两种。
一是“固定标志”,即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以脐为标志,其上1寸是水分,其下1寸是阴交,左右旁开4寸是大横。
二是“活动标志”,即利用关节、肌肉、皮肤等随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的标志。如让手掌五指在同一平面,拇指与其余四指成90度,拇指根部两个肌腱间的凹陷就是阳溪。
中府(募)(常用)——胸闷咳嗽中府收
主治 肺炎 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
【对症治病】咳嗽不止时,点按中府和肺俞各200下,有即时止咳的功效。
【配伍治病】咳嗽:中府配肺俞、孔。
【保健养生】右手中间三指并拢,顺时针揉按中府。再用左手以同样的方式,逆时针揉按中府,各1~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可以强化淋巴循环,减轻胸闷、肩背痛。
定位:在胸部,横平第1肋(lèi)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指沿腹面正中所作的垂线)旁开6寸。
超简单取穴:正立,双手叉腰,锁骨外侧(远于正中面者为外)端下方有一凹陷,该处再向下一横指即是。
从理解到记忆:中,中间,指中焦;府,处所。肺经起于中焦,是中焦脾胃之气聚汇肺经之处。
禁忌:时禁向内斜刺。
云门(常用)——胸痛肩痛全拿下
主治 胸痛 咳嗽 气喘
【对症治病】按摩云门可治胸中热、胸中烦满、咳嗽、气喘、肩臂痛和上肢不举等病症。云门还可辅助降压,高血压患者可经常按揉。
【配伍治病】心血管疾病:云门配中府。
【保健养生】每天早晚用中指指腹点揉云门1~3分钟,进行日常保健,就会远离咳嗽痰多症状。
定位: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huì)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
超简单取穴:正立,双手叉腰,锁骨外侧端下方的三角形凹陷处即是。
从理解到记忆:云,云雾,指肺气; 门, 门户。穴在胸上部,如肺气出入的门户。序言
我是一位常年被失眠困扰的读者,试过各种方法,药物、瑜伽、冥想,效果都时好时坏,很多时候是治标不治本。偶然间在书店看到了这本《一点按穴百病消:超值特惠版(汉竹)》,当时就被“百病消”三个字吸引了,虽然知道名字可能有些夸张,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还是把它带回了家。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每个穴位的位置、主治的病症以及具体的按压方法。我最关注的是书中关于安神助眠的部分。我按照书中的提示,找到了几个对我比较有用的穴位,每天睡前会花十几分钟来按摩。一开始并没有觉得立刻就能睡着,但坚持了大概一周后,我发现自己入睡的时间缩短了,而且睡眠质量也比以前好了很多,晚上醒来的次数也明显减少。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没有任何副作用,让我感到很安心。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重新找回了久违的好睡眠。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种能够自我调节身体,不依赖药物的方法,来应对生活中各种细微的不适。很多养生书给了我一些启发,但总感觉不够具体,或者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实践。这本《一点按穴百病消:超值特惠版(汉竹)》则完全不同。它的内容极其详实,从头到脚,几乎囊括了我们身体上能找到的每一个重要穴位。我尤其欣赏书中的“量身定制”的理念,它并没有强求读者去掌握所有的知识,而是鼓励大家根据自己身体的反应,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穴位和方法。我按照书中的指导,针对我常有的肩颈酸痛问题,重点研究了几个与此相关的穴位,并且根据自己的感受,微调了按压的时间和力度。一段时间下来,我惊喜地发现,长期的肩颈僵硬和不适感得到了极大的缓解,甚至很多以前需要忍耐的疼痛,现在都能通过简单的自我按压来化解。这本书就像一位贴心的私人健康顾问,随时随地都能为我提供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案。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买这本《一点按穴百病消:超值特惠版(汉竹)》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平时身体算不上大毛病,但就是各种小的不适,比如消化不良、容易疲劳、偶尔的头痛之类的,一直困扰着我,看医生也说没什么大问题,就是亚健康。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朴素,打开来看,里面的内容更是直白,没有丝毫的卖弄。它详细地介绍了人体各个部位的穴位,以及这些穴位分别对应哪些身体不适,然后给出具体的按压手法和注意事项。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动手实践的人,所以看到这些具体的指导,觉得很受用。我尝试着按照书里的方法,给自己按压了几个穴位,比如针对消化不良的足三里,还有缓解疲劳的涌泉穴。刚开始按压的时候会觉得有点酸胀,但是坚持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的消化功能确实有所改善,而且下午疲劳感也减轻了不少。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实用性,它不是让你去学习复杂的医学理论,而是直接告诉你怎么做,怎么解决问题,这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评分这本书我真的是太惊喜了!当初买它纯粹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一点按穴百病消”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悬,而且我之前也尝试过一些养生类的书籍,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拿到书后,我立刻被它朴实无华的排版吸引了,没有花里胡哨的插图,也没有故弄玄虚的理论,就是非常实在地讲解每一个穴位,以及它们对应的病症和按压手法。我最开始尝试的是书中关于缓解颈椎不适的部分,因为我平时工作对着电脑久了,颈椎特别僵硬,经常会头痛。按照书里的指导,我找到了几个关键的穴位,每天坚持按压几分钟。神奇的是,不到一个星期,我感觉颈椎的疼痛感明显减轻了,脖子也灵活了很多,这种久违的轻松感真的太棒了!而且,书中讲解的穴位都很容易找到,按压的力度和方法也很清晰,我一个穴位小白也能很快上手。真的,这本书让我对中医的认识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原来很多小毛病,通过简单易行的穴位按压就能解决,何必去找那些昂贵的药或者仪器呢?强烈推荐给所有深受小毛病困扰的朋友们!
评分我对养生类的书籍一直抱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总觉得很多书籍都有些夸大其词,或者理论太过深奥,让人望而却步。直到我读了《一点按穴百病消:超值特惠版(汉竹)》,我的看法才有所改变。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每一页都围绕着一个或几个穴位展开,配有清晰的穴位图和详细的文字说明。它不像有些书那样堆砌知识点,而是非常有条理地告诉你,这个穴位是干什么用的,你应该怎么找到它,以及用什么样的力度和手法去按压。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每一个穴位应用场景的描述,非常贴近生活,例如如何通过按压某个穴位来缓解长时间站立后的腿部酸痛,或者如何通过按压另一个穴位来改善眼部疲劳。我尝试着书中介绍的几种方法,比如针对缓解鼻塞的迎香穴,效果出奇的好,基本上几次按压就能明显感觉到鼻腔的畅通。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让我惊喜不已,也让我对中医的智慧有了更深的敬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