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 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圖解三分鍾手療 |
| 作者: | 健康中國名傢論壇編委會 編 |
| 市場價: | 29.80元 |
| ISBN號: | 9787546333298 |
| 齣版社: | 吉林齣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齣版日期: | 2010-09-01 |
| 頁碼: | 253頁 |
《圖解·速查健康大講堂:3分鍾手療》主要有兩大亮點:,介紹瞭相關的手診手療基礎知識,內容詳盡而且通俗易懂,為初學者打開瞭進入看手診病、手療治病的大門。第二,詳細講解瞭不同類彆的多種常見疾病的手診及手療方法,讓讀者不僅可以學到簡便實用的診病技巧,同時,還可以學到這種疾病的手療方法。針對每種疾病的治療,我們特彆配備瞭手操保健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大傢既可配閤按摩手部穴位來使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也可以單獨進行手操保健,達到靈活手指、強身保健的目的。基礎知識結閤實際操作圖,幫助讀者輕鬆掌握手診手療知識,成為自己和傢人的保健良醫。
因為手療是一種無創傷、無副作用、療效顯著並隨時可以進行的治療方法。所以這些年來,手診與手療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在經濟發達的美國和日本也齣現瞭眾多的手診手療醫學專傢。它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就是因為這種診治方法不但診斷準確率高,能及時發現病情,而且不論膚色人種,一律通用,既無須任何儀器,又副作用,隨時隨地可以進行診查和治療。瞭解、學習掌紋的相關知識,不僅可以及時發現自身的健康問題,也可以幫助傢人和朋友提早發現疾病,以避免延誤病情。
望手診療疾病,有其操作簡便、易學易懂、療效靈驗、經濟安全等諸多優點,符閤老百姓對治療方法“簡、便、廉、驗”的要求,所以能長期在民間廣泛應用並廣為流傳。正因為如此,為瞭配閤手診手療的普及推廣應用,幫助大傢學會這一有效的傢庭保健方法,我們齣版瞭此書。
【序言】“手”到病自除
閱讀導航
手部髒腑對應圖
掌部常見14條綫示意圖
手掌穴位與反射點
手上的主要經穴
手的第五掌骨全息穴位圖
手背全息穴位圖
上篇 手診手療基礎知識
章 手診及手療概觀
001 手診簡介
002 指紋和掌紋的診病依據
003 指甲的診病依據
004 手指的診病依據
005 手療簡介
006 手療操作手法
中篇 手診
第二章 手掌中的健康密碼——掌紋綫
007 手掌上的1綫——感情綫
008 手掌上的2綫——腦綫
009 手掌上的3綫——生命綫
010 手掌上的4綫——健康綫
011 手掌上的5綫——玉柱綫
012 手掌上的6綫——障礙綫
013 手掌上的7綫——成功綫
014 手掌上的8綫——放縱綫
015 手掌上的9綫——過敏綫
016 手掌上的10綫——土星綫
017 手掌上的11綫——性綫
018 手掌上的12綫——酒綫
019 手掌上的13綫——悉尼綫
020 手掌上的14綫——猿猴紋
第三章 手掌中的疾病信號——病理紋
021 “十”字紋 疾病早期
022 “△”形紋 疾病中期
023 “井”字紋 慢性炎癥
024 “□”形紋 病情穩定
025 “米”字紋 髒腑淤滯
026 “☆”形紋 突發疾病
027 “○”形紋 外傷痕跡
028 “島”形紋 腫瘤囊腫
下篇 手療
第四章 呼吸及循環係統疾病
029
030 慢性支氣管炎
031 支氣管哮喘
032 肺炎球菌性肺炎
033 肺結核
034 咽喉炎
035 冠心病
036 高血壓
037 低血壓
038 貧血
第五章 消化係統疾病
039 慢性胃炎
040 慢性腹瀉
041 胃下垂
042 腸炎
043 膽囊炎
044 膽結石
045 肝硬變
046 痔瘡
047 胃、十二指腸潰瘍
048 消化性潰瘍
第六章 神經及內分泌係統疾病
049 神經官能癥
050 癲癇
051 躁鬱癥
052 神經痛
053 腦神經損傷
054 急性腦血管病
055 糖尿病
056 甲亢
057 更年期綜閤徵
第七章 皮膚科、五官科疾病
058 青春痘
059 蕁麻疹
060 濕疹
061 銀屑病
062 過敏性鼻炎
063 扁桃體炎
064 牙痛
065 青光眼
066 白內障
067 角膜炎
068 急性結膜炎
第八章 泌尿生殖及運動係統疾病
069 尿路感染
070 泌尿係結石
071 腎炎
072 男性性功能障礙
073 炎
074 衣原體、支原體感染
075 頸椎病
076 肩周炎
077 腰椎間盤突齣
078 類風濕性關節炎
第九章 婦科、兒科疾病
079 月經不調
080 痛經
081 子宮肌瘤
082 乳腺增生
083 不孕癥
084 帶下
085 卵巢囊腫
086 小兒消化不良
087 百日咳
088 小兒遺尿
089 小兒疳積
090 小兒便秘
第十章 其他疾病
091 失眠
092 眩暈
093 休剋
094 昏迷
095 頭痛
096 腰痛
097 視疲勞
098 便秘
099 附錄 人體的“第二髒腑”——手掌
上篇 手診手療基礎知識
章 手診及手療概觀
001 手診簡介
人類認識自然,80%以上信息都經由視覺獲得,無論西醫的“視、觸、叩、聽”,還是中醫的“望、聞、問、切”,觀察人體錶徵的診病方法均列首位。而我們現在所說的手診,是指對手部的望診,它主要分為氣色形態、手紋和手形三大類。
手與人體內髒、經絡和神經都有著密切聯係,而各種疾病或多或少跟內髒器官也有聯係,所以,如果體內潛在有病理變化時,不論是早期的、發展中的,還是晚期的,都會或隱或現地在手上反映齣來,留下不同的印記,從而給我們觀察時提供診斷依據。具體到掌紋來說,它的形狀由遺傳決定,一般比較穩定,但當其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時,就會發生改變,從而提醒我們身體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
《靈樞?本髒篇》指齣:“視其外應,以知內髒,則知其病矣。”《靈樞.五色篇》中進一步指齣“以五色命五髒,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難經》中提齣“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
……
收到這本《圖解三分鍾手療》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書中的內容讓我耳目一新,它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古老的中醫智慧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相結閤。書中的每一個穴位、每一個手法都配有精美的彩繪圖,清晰地標示齣位置和操作要領,即使是對中醫完全沒有基礎的人,也能輕鬆上手。 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手指點穴”的部分印象深刻。它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按揉手指上的特定穴位來緩解頭痛、胃痛、腰痛等常見不適。我嘗試瞭書中的一個緩解頸椎疼痛的方法,每天堅持做幾分鍾,感覺頸部僵硬和酸痛感確實有所減輕。這種不依賴藥物、不藉助外力,僅憑自身雙手就能達到保健效果的方法,讓我覺得非常神奇和方便。
評分我一直對中醫的“望聞問切”充滿好奇,這本書中的“手診”部分,就為我打開瞭一扇窺探身體健康狀況的窗戶。雖然它不是專業的診斷工具,但通過書中的指導,我可以初步瞭解到手部某些區域的變化可能對應著身體哪些部位的狀況。這給瞭我一種更主動的健康管理意識。 書中的彩圖清晰,脈絡分明,對於像我這樣比較注重視覺化學習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不再需要費力去想象那些抽象的穴位圖,而是可以直接看到它們在手掌上的具體位置。我嘗試瞭書裏介紹的一個關於“緩解疲勞”的手部按摩方案,每天堅持幾分鍾,感覺身體確實比以前更有活力瞭。這本書讓我覺得,原來健康養生也可以如此簡單、如此生活化,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給我的健康生活添上瞭一筆濃墨重彩。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我喜歡它那種“潤物細無聲”的養生理念,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也沒有天花亂墜的承諾,隻是靜靜地告訴你,你的身體裏蘊藏著無限的潛能,而你的雙手,就是開啓這些潛能的金鑰匙。 書中關於“指尖上的養生”的解讀,讓我重新認識瞭我們看似平凡的雙手。原來,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手指,竟然隱藏著如此豐富的健康信息,而簡單的指尖動作,竟然能夠影響全身的氣血運行。我嘗試瞭書裏的一些“情緒療法”,比如在感到壓力大時,按揉特定的手指關節,確實能起到一定的舒緩作用。這種將身心健康融為一體的養生方式,讓我覺得非常全麵和深刻。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設計非常有考究,色彩鮮艷而不刺眼,插圖清晰細膩,仿佛能觸摸到書中的穴位。它不僅僅是一本“速成”的手療指南,更像是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中醫經絡、穴位奧秘的窗口。我特彆喜歡它關於“手診”的部分,通過觀察手掌上的紋路、顔色和形態,就能大緻判斷齣身體哪裏可能存在一些潛在的問題。雖然我不指望通過手診就能完全診斷疾病,但它確實給瞭我一個很好的健康預警,讓我能夠更積極地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並及時采取相應的調理措施。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的實用性和易操作性。沒有晦澀難懂的術語,沒有繁瑣的步驟,隻有簡單易懂的講解和生動形象的插圖。我曾嘗試過其他一些養生書籍,往往因為內容過於專業或者操作復雜而難以堅持。但這本書不同,它強調“三分鍾”就能掌握一個技巧,真正地將中醫養生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碎片時間裏。無論是上班族在工作間隙,還是傢庭主婦在做傢務的間隙,都可以輕鬆實踐,讓健康觸手可及。
評分拿到這本《正版 圖解三分鍾手療 彩圖彩繪版手掌看病 手掌治病 健康保健圖書 中醫養生書籍大全》,剛翻開,就被那精美的插圖深深吸引瞭。以前總覺得中醫養生離我們很遙遠,需要專業的知識和復雜的配方,但這本書卻用最直觀、最容易理解的方式,把中醫的智慧帶到瞭我們的指尖。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手部穴位按摩的書,更像是一本生活百科,教會你如何通過簡單的手部動作來調理身體、緩解不適。 我平時工作對著電腦的時間比較多,經常感到眼睛乾澀、肩膀僵硬,偶爾還會失眠。這本書裏詳細介紹瞭針對這些常見癥狀的手部按摩方法,圖文並茂,連我這種中醫小白都能一學就會。我試著按照書中的指示,每天睡前按揉一下手腕內側的“神門穴”和手背上的“閤榖穴”,驚喜地發現,失眠的情況真的有瞭很大改善,睡眠質量也提高瞭。而且,它還介紹瞭許多根據不同季節、不同身體狀況的手療方法,簡直太實用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