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 者:[法]帕特里克·马蒂(Patrick Marty)编 聂崇瑞绘
译 者:方尔平 字 数:4千
书 号:978-7-5502-4512-9 页 数:152
出 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印 张:9.5
尺 寸:240毫米×172毫米 开 本:1/16
版 次:2016年3月第1版 装 帧:平装
印 次:2016年3月第1次印刷 定 价:29.80元
编辑推荐
仰赖法国编剧的生花妙笔,包拯故事得以全新演绎,有如影视大片般惊险刺激。
中国画家聂崇瑞匠心独运,赋予传统连环画新的生命,创新的分镜头深入扑朔迷离的案件中。
复杂悬疑的故事、精美隽永的画面,《包拯传奇》法文版在安古兰漫画节引起轰动,受到全世界漫画迷的狂热追捧,创下单日销售记录,掀起一股跨越国界的“青天热潮”。
法国影视剧导演悬疑妙笔:编剧帕特里克·马蒂在包拯传统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编。他不仅利用了悬疑、情感、侦探等影视剧热门元素,还利用欧美影视剧常用的“交代背景、抖出包袱、节外生枝”的“三步走式”的编剧方法,使得故事更富吸引力。漫画版《包拯传奇》有点像公路电影、武侠片和侦探电影的综合,充满新鲜感。
中国连环画大师创新演绎:年届七旬的画家聂崇瑞开创了连环画的新形式:有分镜的连环画。他的画风综合了工笔、版画的画风,对比强烈、栩栩如生,既有中国古典风韵的精致典雅,又洋溢着西方审美的强烈、激情。
法国年销五万册的探案传奇:《包拯传奇》在法国安古兰漫画节横空出世,尽管未做任何的前期广告和宣传,它还是吸引了蜂拥而至的各国粉丝,并创下漫画节单日畅销记录。悬疑精彩的故事加上叹为观止的画面,《包拯传奇》的风潮迅速席卷欧洲,年销五万册,乃至法国路人皆知“包青天”。
媒体推荐
近年来杰出的一部中国漫画作品莫过于《包拯传奇》,它叙述的故事引人致胜,仿佛带着读者乘坐时光机器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让·皮埃尔·迪荣内,法国著名编剧、制片人、影评家
《包拯传奇》系列作品取得了巨大成功。除了故事的完整和精彩,漫画中出现的所有饰物、工具、建筑等均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为读者真实还原了十一世纪中国的社会风貌。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
——法国《漫画园地》
《包拯传奇》既是一部充满道德意味的图像小说,又是一则非凡的历险记,它歌颂了一个已经终结的英雄时代。
——法国Inrockuptibles 杂志
《包拯传奇》应该属于全世界人民,在外国读者看来,包拯是古代版的超级英雄,不过他从来不戴面具。
——《中国日报》
著者简介
编者:帕特里克?马蒂(Patrick Marty),法国波尔多美术学院文学与艺术史系教授、剧作家、导演。马蒂教授对中国的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以及深入细致的研究。他对包拯情有独钟,并萌生了将这位历史人物的故事改编成漫画的想法,为此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将他的想法付诸实践。
绘者:聂崇瑞,1943年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1946年回国并于1953年落户北京。早年学习机械专业。自1977年起一直从事连环画漫画创作,主要作品有:《回来吧,罗兰》《巴普洛夫》《世界十大之谜》《伦琴》《雾都孤儿》等。20世纪80年代就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之后,创作了大量以中国传统故事为题材的连环画作品。2000年后,成为与欧洲出版商合作的中国漫画家之一,并与法国编剧帕特里克?马蒂合作的《包拯传奇》系列丛书。
译者:方尔平,1984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硕士,译著主要包括《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符号学置疑》《欲望的眩晕》,2005年起涉足漫画作品译介,为法国FEI出版社的《包拯传奇》《丫丫历险记》、《海盗女王》等系列漫画作品提供翻译。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次对包拯故事的全新演绎,法国影视导演帕特里克·马蒂在剧本中着力刻画了骇人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并插入精彩、复杂的悬疑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使读者身临其境,其间正邪势不两立,侍妾、医生、武林高手等各显神通。而画家聂崇瑞采用精彩的木刻风格,每一细节都能体现出绘者的独运匠心和严谨态度。《包拯传奇》法文版在安古兰漫画节一亮相即受狂热追捧,创下单本销售记录。而一年五万余册的销量也在法国掀起了一场“包青天”的热潮。
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兴趣的读者,我看到《包拯传奇1》这个书名时,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铁面无私、断案如神的包拯形象。但“法国编剧”这个标签,却让我眼前一亮,这无疑为这本书增添了极大的神秘感和期待值。我很好奇,一个来自异域文化的创作者,会如何去理解和诠释包拯这个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的人物?他会如何去处理中国传统故事中那些独特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欧美动漫书籍”的定位,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视觉表现充满了遐想,我希望它能够用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的视觉语言,来重新演绎这些古老的故事,让它们焕发出新的光彩。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来一次令人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一次跨文化对话的精彩呈现。
评分我对这本书最深的印象,其实来自于它“法国编剧”这个标签。这实在是太有意思了!想想看,一个熟悉西方叙事手法和表现形式的编剧,来讲述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这中间会产生多少奇妙的化学反应?我脑海里已经开始勾勒出各种可能性:也许会有更具戏剧张力的情节设计,更符合现代观众口味的人物塑造,甚至可能在视觉表现上,会借鉴一些欧美动漫的风格,让包拯的形象更加鲜明立体,断案过程更加扣人心弦。我一直觉得,优秀的故事是能够跨越文化界限的,而《包拯传奇1》似乎正是这样一个尝试。我很好奇,这位法国编剧是如何去理解“清官”、“断案”、“公正”这些概念的?他是否会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包拯这个人物?是把他塑造成一个纯粹的审判者,还是会赋予他更多人性的复杂性?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既保留了传统精髓,又融入了现代思考的包拯,一个能够引起不同文化背景读者共鸣的形象。而“欧美动漫书籍”的定位,更是让我对它的表现形式产生了无限遐想,或许我会看到一些非常精彩的画面,让这个古老的故事焕发新的生命力。
评分我对这本书最感兴趣的点,在于它“法国编剧”的身份。这让我立刻联想到,它可能会带来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来解读中国传统故事。包拯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非常符号化的形象,但从一个西方编剧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可能会挖掘出我们自己都未曾注意到的层面。是会更注重人物的情感纠葛,还是会强化故事的戏剧冲突?“欧美动漫书籍”的描述,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呈现方式充满了好奇。我一直觉得,优秀的动漫作品,无论是画面还是叙事,都能给传统故事带来新的生命。我期待《包拯传奇1》能够巧妙地融合东西方的艺术精髓,呈现出一个既有文化深度又不失视觉美感的包拯故事。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法国编剧”和“欧美动漫书籍”这两个关键词。我一直觉得,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一些经典的传统故事,应该拥有跨越语言和文化界限的生命力。而《包拯传奇1》的出现,似乎正是一种这样的尝试。想象一下,一个来自西方文化背景的编剧,如何去理解和演绎中国古代的包拯断案故事?他会如何捕捉包拯的智慧、公正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又会如何将这些元素,通过欧美动漫的书籍形式呈现出来?这让我充满了好奇。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中国故事翻译成西方语言,而是能够真正地进行文化上的融合与创新。我期待看到一种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故事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叙事手法和视觉表现力的作品,能够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这位历史人物。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让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文化交融气息。“法国编剧”与“中国传统故事”,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组合。我非常好奇,这位来自法国的创作者,是如何去理解和演绎包拯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清官形象的?他是否会以一种更符合西方观众的叙事习惯来构建故事,或者是在人物塑造上赋予他更丰富的层次和内心世界?“欧美动漫书籍”的定位,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体验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够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觉风格,也许是鲜明的色彩运用,流畅的线条勾勒,亦或是富有表现力的画面语言,能够将传统故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评分关于《包拯传奇1》,我最先注意到的便是其“法国编剧”的身份。这在我看来,是一个极具颠覆性的尝试。一直以来,我们对包拯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中国传统戏曲、评书以及影视剧的演绎。而由一位熟悉西方叙事逻辑、审美风格的编剧来操刀,我非常好奇他会如何处理包拯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清官形象。是否会赋予他更复杂的内心世界?是否会以一种更为现代、更具张力的叙事方式来讲述他的断案故事?“欧美动漫书籍”的描述,更是让我对它的视觉表现充满了好奇。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将中国传统故事的韵味,与欧美动漫的鲜明色彩、流畅线条相结合的独特风格。这种跨文化的融合,或许能为我们带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包拯,一个能够跨越文化障碍,引起全球读者共鸣的传奇人物。
评分我一直对《包拯传奇》的故事情有独钟,但对于市面上的一些改编作品,总觉得缺少了一些新鲜感。当看到《包拯传奇1》的介绍中,提到了“法国编剧”和“欧美动漫书籍”时,我立刻被吸引了。这是一种非常大胆的尝试,将中国传统故事与西方叙事方式以及视觉风格相结合。我很好奇,这位法国编剧是如何去理解和展现包拯这个角色的?他是否会赋予包拯更复杂的内心世界,或者以一种更具现代感的方式来讲述他的断案故事?“欧美动漫书籍”的字样,也让我对它的画面表现力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够带来一些与众不同的视觉冲击,让这个古老的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评分当我看到“法国编剧中国传统故事”这个组合时,脑海里瞬间闪过无数个画面。我一直对包拯的故事耳熟能详,但总觉得这些故事的改编,似乎总是在一个固定的框架内打转。而现在,一个来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创作者,带着他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技巧来重新解读,这让我感到无比兴奋。我想象着,他会如何去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概念,比如“人情”与“法理”的冲突,如何去展现包拯断案时的智慧与胆识,是否会加入一些西方叙事中常见的悬念设置和心理刻画?“欧美动漫书籍”的字样,则让我对这本书的呈现形式充满了期待。我并非是动画片的忠实粉丝,但我深知欧美动漫在视觉表现力上的强大之处,他们善于用色彩、线条和构图来营造氛围,塑造人物,表达情感。我希望这本《包拯传奇1》能够融合中国传统故事的精髓,以及欧美动漫的视觉冲击力,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复古又带着点现代的插画风格,色彩的运用大胆而和谐,人物的表情刻画得非常生动,尤其是包拯那严肃又不失智慧的眼神,瞬间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故事很感兴趣,但很多时候改编的作品总是少了一些原汁原味的感觉,要么过于说教,要么就流于表面。而这本《包拯传奇1》的法国编剧操刀,让我充满了期待,想象着一个来自异域文化背景的创作者,会如何解读和呈现我们耳熟能详的包公故事。这种文化碰撞本身就充满了魅力,不知道他们会如何去捕捉包拯断案的精髓,以及故事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书的装帧也很讲究,纸张的质感不错,摸上去很舒服,字体的大小和排版也很合理,阅读起来不会有压迫感。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看看这个“后浪直营”的作品,到底能给我带来怎样的惊喜,它是否能突破以往的改编窠臼,用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认识这位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清官。这本书的国际化视野,让我觉得它不单单是一本简单的故事书,更可能是一次跨文化交流的尝试,一种用现代艺术手法重塑经典IP的努力,这本身就值得我关注和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后浪直营】《包拯传奇1》法国编剧中国传统故事欧美动漫书籍”,让我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输出方式。作为一名读者,我一直渴望看到更多高质量的中国文化产品能够走向世界,同时也乐于接受来自其他文化的优秀作品。当“法国编剧”遇上“中国传统故事”,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话题性的组合。我好奇的是,这位法国编剧在创作过程中,是如何去挖掘和理解包拯这个人物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的?他是否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和民间传说,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包拯?还是说,他更多地是从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去提炼和重塑这个经典的IP?“欧美动漫书籍”的定位,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体验充满了期待。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将中国传统叙事与西方视觉艺术相结合的独特风格,它可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动画片,但一定会拥有动漫书籍所特有的流畅线条、鲜活色彩和富有表现力的画面。这种跨文化的融合,无疑会为《包拯传奇1》带来与众不同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