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齣版社: 金城齣版社; 第1版 (2013年2月1日)
平裝: 179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15500069, 9787515500065
條形碼: 9787515500065
商品尺寸: 24 x 16.6 x 2 cm
商品重量: 358 g
編輯推薦
《情緒自控力》是《紐約時報》暢銷書,銷量超100萬冊;美國教育廣播電颱最受歡迎的心理健康講座;風靡哈佛、耶魯、斯坦福的心理學課程;每天看見正能量,用快樂衡量你的人生;於丹、張德芬、柴靜、小S、白岩鬆、力剋鬍哲都在用的快樂技巧;不生氣、不失控、淡定做人,樂樂嗬嗬活到100歲。如果你想靜靜地工作、學習,卻總是被各種小事氣得火冒三丈;如果你想好好愛親人、孩子,卻總是忍不住大吼大叫;如果你想快快樂樂迴傢,卻總忍不住和彆的司機鬥氣,甚至大打齣手……那麼《情緒自控力》這本書就是專門為你而寫!《情緒自控力》送爸媽——好脾氣的父母是兒女的福氣!送員工——情緒不失控的員工纔有執行力!
名人推薦
一個人做事時,如果患得患失,如果心有所慮,那他所有的經驗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發揮。
——於丹
做個觀察者,觀察你思緒的來來去去。
——張德芬
記者不要在采訪中妄加議論,更不應該流露太多的情緒。
——柴靜
每個人都要有超越情緒的勇氣。
——白岩鬆
媒體推薦
一本非常實用的情緒管理手冊。超過100萬人的生活因本書而變好,書裏介紹的不僅僅有有效的方法,更多的是祝福。
——美國亞馬遜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約翰?辛德萊爾 譯者:楊玉功
約翰?辛德萊爾,醫學博士,心理學傢。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和美國教育廣播電颱開辦“樂樂嗬嗬活到100歲”的心理講座,取得空前的成功。辛德萊爾的講座錄音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各個地方一遍又一遍地播放,演講稿也被相繼登載在全美性的雜誌上。本書由辛德萊爾的演講稿集結而成。麵世以後,十分暢銷,先後再版30多次,狂銷100萬冊,並榮登《紐約時報》等暢銷書排行榜。
目錄
第一篇 情緒自控力決定你的健康
第一章 76%的疾病都是因為負麵情緒
醫學證明,76%的疾病都是情緒病
一位校長的怪病
英國最偉大的生理學傢的死亡悲劇
有些人為什麼會一見到血就暈倒
情緒失控會帶來嚴重後果
小的情緒鬱積能導緻大的疾病
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患情緒性疾病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負麵情緒會讓你罹患各種疾病
負麵情緒會導緻肌肉緊張
“這事兒真讓我脖子疼”
心真的能蹦到嗓子眼嗎
胃是最能錶現情緒的器官
結腸是心情的鏡子
這是情緒性結腸痛,不是膽結石
情緒性“闌尾炎”
情緒可以讓“肚子全鼓起來”
打嗝也多由情緒引起
血管對於情緒的刺激最為敏感
情緒引起的皮膚問題
骨骼肌的情緒錶現
緊張情緒可以放大任何一個輕微的痛感
情緒性肌肉癥狀還有許多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負麵情緒導緻內分泌失衡
情緒在左右腦下垂體的工作
負麵情緒給內分泌係統帶來的破壞最嚴重
負麵情緒會阻礙孩子的身體發育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好心情是健康的靈丹妙藥
正麵情緒的強大功用
好心情與內分泌平衡
好心情能創造奇跡
好心情通過兩種方式産生效果
感受生命的美好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基礎情緒:一切幸福或不幸的根源
什麼是基礎情緒
基礎情緒對人體的影響最大
精神生活不豐富導緻不良基礎情緒
心智不成熟也會産生不良基礎情緒
愉快的基礎情緒:幸福生活的本質
本章小結
第二篇 如何提升情緒自控力
第六章 隻有人成熟瞭,情緒纔能積極
生活難題很少不等於沒有情緒性疾病
不良教育引發情緒壓力
“成熟”是平和心態的代名詞
成熟的一個誤區
成熟的人都具備哪些品質
成熟是一種態度
本章小結
第七章 其實,提升情緒自控力很容易
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心態
運用正確的方法
堅持信念
用積極情緒替代負麵情緒
解決麻煩事
身處順境時,務必讓自己覺得快樂
身處逆境時,要盡可能錶現得開心平和
兩個男人的故事
一對雙胞胎姐妹的故事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緩解情緒壓力的十二條準則
一 享受簡單的生活
二 不疑神疑鬼、過分敏感
三 愛上自己的工作
四 健康的興趣愛好
五 學會滿足
六 發掘彆人的優點
七 找到生活的美好一麵
八 多想想你怎樣纔能活得最好
九 允許自己犯一些錯誤
十 抓住現在
十一 做好計劃,體驗新事物
十二 不要輕易動怒
學習能力是快樂的根源
本章小結
第九章 營造快樂傢庭氛圍,傳遞正麵情緒
引發情緒壓力的傢庭氛圍
良好的傢庭氛圍並非遙不可及
傢意味著
養成成熟與平和的心態
……
第十章 從和諧的兩性生活中感受快樂
第十一章 化解工作中的情緒壓力
第十二章 麵對死亡,我們仍然可以活得輕鬆快樂
第十三章 正麵情緒的基石——人類的六大基本需求
文摘
發掘彆人的優點
當今世界,人們互為毗鄰,地鐵站人潮洶湧,高速公路上車水馬龍。討厭人群並試圖遠離人群很不現實。
厭惡人群的人
這些人討厭所有的人,討厭他們從沒見過的總統,也討厭他們天天見到的隔壁鄰居。他們從不誇奬彆人,有的隻是貶低和嫌惡。不成熟的心態讓他們自我隔絕。但是事實上,他們必須生活在充滿人的世界裏。他們和外界接觸的程度,取決於他們能從中得到多少好處。
我有一個病人升職瞭,主管一個6000人規模的製造工廠。後來他病瞭。在開始的時候,他會突發性地顫抖,四肢無力,頭暈嘔吐。他和一個助理共用一個辦公室,每次他走進那裏就會有這些癥狀。發展到後來,他在傢隻要一想起辦公室,就會頭暈嘔吐。他的體重也隨之下降。因此,他和妻子都覺得他肯定是得瞭癌癥,而且時日不多瞭。
其實,病癥的根源就在於他不喜歡那個助理。他說:“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我就很討厭他。我不喜歡他的發型,不喜歡他吹口哨的樣子。我也不喜歡他每次說話都以‘聽著’開始,然後以‘你不知道嗎’結束。”
進一步詢問以後,我發現他根本不喜歡任何人。他不喜歡他的父親,不喜歡他的母親,也不喜歡他的兄弟姐妹。他根本不在乎他的妻子。一句話,他誰都不喜歡。
後來,他試著去發掘那個同事的優點,還帶那個同事一起去喝啤酒,竟然就慢慢康復瞭。
很多人的抱怨都是齣於他們對彆人的厭惡。我曾經讓一個病人把他討厭的人列成單子,因為他看起來真的有很多抱怨。結果他把紙的兩麵都填滿瞭。
在單子的最上麵他列的是:嚼口香糖的人。“我受不瞭彆人嚼口香糖”,他說,“那讓我恨得牙癢癢”。他單子上的第二項是:“我老婆坐搖椅。每次她搖的時候,我真恨不得跳起來,衝下去朝她大吼一通。”他還列瞭:“我的女兒彈鋼琴。”諸如此類。你可以想象因為這些抱怨,他的傢庭生活有多可悲。
厭惡彆人實質上是幼稚
這種厭惡實際上就是小孩子典型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這些可悲的人總喜歡躲在自己的殼裏。他們從不交朋友,或者剛開始交朋友就放棄瞭。因此,他們總認為問題齣在彆人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他們覺得那些人根本就不懂怎麼交朋友。被孤立後,他們就開始自怨自艾,覺得自己受到瞭不公正待遇。慢慢地憂鬱癥和深切的自卑感就齣現瞭。憂鬱、自卑,再加上對彆人的厭惡讓他們過得很可憐。
喜歡人們,並積極地與彆人分享經曆是快樂生活的源頭。隻有與彆人分享快樂—與同事、鄰居、傢人分享快樂,我們纔能真正快樂。根本沒有所謂的“個體”存在於這個社會中,因為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是“集體中的個體”。如果我們國傢裏所有人,都從今天開始將自己與外界隔絕獨自生活,一年以後,估計就隻剩幾百個人活著瞭。
有意識地融入人群,並把自己看成是集體的一部分,這是成熟的重要錶現。
找到生活的美好一麵
有這樣一些人,他們要不整天默不作聲,要不就隻會說煞風景的話,弄得氣氛尷尬。說多瞭,還會把彆人一整天的好心情都毀掉。這些人往往不是窮人,就是顯貴:窮人覺得自己應該抱怨,所以他們抱怨;顯貴們覺得自己說的話應該襯托自己的地位,所以他們抱怨稅務,抱怨黨派之爭;他們總喜歡痛斥下屬。
其實人生中,適當的幽默比諷刺、挖苦要有益得多。我認識幾個經理,他們平常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卻仍可以像街上蹦蹦跳跳的小姑娘一樣快樂。他們就好像一群相處融洽的小男孩,平和樂觀,從不動粗。
另一方麵,多數的企業大亨們卻完全不一樣。他們整天暴跳如雷,對每個人大發雷霆—一句話,他們讓人厭惡。你不必嫉妒這些大亨,親愛的讀者,他們是隻懂得張牙舞爪的蠢人。雖然爬上瞭高位,他們仍和以前一樣可悲。唯一的不同是,在現在的位置上,還要時刻頭痛該怎麼對付敵人。他們衝彆人大吼大叫,隻是讓自己變成瞭惹人厭的混蛋。
要保持心情愉快
習慣以好心情作為每一天的開始。你可以在早上醒來時看著你的丈夫或者妻子,然後(雖然有點誇張)說:“早上好,親愛的。你今天看起來真不錯。”
你還可以走到窗邊,望嚮窗外,然後,用美妙的男中音或女中音唱道:“啊,多麼美妙的早晨啊。”—盡量讓你的聲音能傳到街的另一頭。如果那天下雨的話,你就充滿熱情地說:“啊,多好的雨啊。肯定能滋潤大地。”
這聽起來有點蠢,但毫無疑問很值得。讓你擺脫負麵情緒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說一些愉快的話,或講幾個有趣的故事。你越懂得開玩笑,你就越不容易得情緒性疾病。順便說一下,幽默也會讓你很受歡迎。沒有人會喜歡悲觀主義者。大傢都喜歡身邊有一個幽默的人。
讓你的傢人覺得快樂
一傢團聚時要注意:要多愉快地交談。不要因為任何原因在傢庭聚餐時抱怨不停。更重要的是,不要讓自己的低落情緒感染彆人,弄得他們什麼話都不想說瞭。傢庭中的愁雲慘霧往往會導緻日後更加不幸的生活。
一個人要有起碼的幽默感。這其中包含瞭形形色色的幽默。隻要用心,每個人都能培養齣幽默感。
我們鎮上有位牧師很木訥,完全沒有幽默感。在彆人談話時,他也總插不上話。他靠下麵的方法慢慢改變瞭情況:每天他都讀一個好故事,並記下來,第二天他就把故事講給彆人聽。聽他故事的人也常常會給他講一個故事作為迴報。如此循環往復,他積纍瞭很多故事。再後來,他隨時隨地都能講齣好故事,因此他在整個地區齣瞭名。人們一看到他走過來就很高興。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