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周孕期全程手册(升级版)

40周孕期全程手册(升级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蕴华 著
图书标签:
  • 孕期指南
  • 孕妇必备
  • 育儿知识
  • 备孕
  • 孕期保健
  • 孕期营养
  • 分娩
  • 产后护理
  • 新生儿护理
  • 怀孕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句容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49144
商品编码:24530992971
包装:平装
开本:小16
出版时间:2010-06-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 40周孕期全程手册(升级版)
作者: 徐蕴华 开本:
YJ: 26.8
页数:
现价: 见1;CY=CY部 出版时间 2009-01
书号: 9787501949144 印刷时间:
出版社: 轻工业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徐蕴华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主任医师 北京市医疗事故评审专家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妇女健康项目专家卫生部开展的“母乳喂养和创建爱婴医院”部级专家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顾问专家1964年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毕业后师从原全国人大CW会WY、GJ知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至今。40余年来一直从事临床D一线工作,在处理各种高危妊娠,包括多种内外科合并征.产科并发症以及新生儿抢救方面具有渊博的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抢救无数的危重母婴,深受GN外患者的信赖。1983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南加州大学妇女医院进修高危妊娠;1992年.赴英国伦敦大学GJ儿童保健中心接受SJ卫生组织举办的爱婴医院和母乳喂养专题培训。任联合国项目专家以及GJJ项目专家的同时,赴各有关地区,调研妇女健康状况:检查、指导、验收省.市级医院关于母乳喂养和创建爱婴医院的执行情况;负责编写生命知识培训教材及女童问题培训教材,并赴全国有关地区进行教材预试验、试讲、改进、定稿,并沿用至今。 精彩导读 怀孕D4 周躺在自己的“小床上”
1胎宝宝的生长
  这个时期胚胎已经在子宫内“着床”,或称“植入”。这时候,已经受精的卵子会分泌分解蛋白质的酶,破坏子宫内膜,在内膜表面造成一个缺口,并逐渐向里层侵蚀。D受精卵进入子宫内膜之后,子宫膜上的缺口迅速修复,把受精卵包围。这时,受精卵便着床了,这大约发生在受精后的D7~8天。此时的胚称囊胚。着床后的胚胎慢慢长大,这时大脑的发育已经开始,受精卵不断地分裂,一部分形成大脑,另一部分则形成神经组织。到D一个月末时,胚胎约长5毫米,是一个椭圆形的小物体,腹部隆起,其中便是心脏原基。它虽不具有心脏的形状,但它已有活力,并开始轻轻地跳动。
2子宫的变化
  在本周,胚泡被称做胚芽,它在子宫中J像苹果的“种子”一样。同时早期供给胎宝宝营养的胎盘、绒毛和脐带也在这时候开始工作了。
3孕妈妈的改变
  已经进入D4周了,你还没有发觉自己身体的变化吗?如果还没有做怀孕检测,在这时候做一定会是阳性。一旦证实自己怀孕了,要及时到医院建立怀孕健康档案,并且定期到医院进行孕期检查。
4孕妈妈日常健康计划
  根据GN外有关研究表明,粉尘、有毒气体密度Z大的地方,不是在工厂、街道,而是在生活中天天都离不开的厨房里。厨房释放出的有害气体要比室外空气中的浓度高出好多倍,加之煎炒食物时产生的油烟,使厨房被污染得更加严重。更为有害的是,在同时释放的粉尘和油烟中,均含有强烈的致癌物——苯并芘。如果厨房通风不良,会使这些有害气体的浓度升高,如使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5倍,氢氧化物的浓度超过14倍等。
  D孕妈妈把这些有害气体吸入体内时,它们通过呼吸道进入到血液之中,然后通过胎盘屏障进入到胎宝宝的组织和器官内,由此,胎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J受到干扰和影响。
  所以,孕妈妈Z好少入厨房,如果需要去,一定要尽量减少停留时间。可在厨房中安置抽油烟机或排风扇,让厨房保持良好的通风,也可适D地多使用电炊具。
5孕妈妈的日常饮食
◎ 孕妈妈的营养要素主要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妊娠后期,胎宝宝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如果母亲蛋白质不足,会影响胎宝宝的成长发育。
◎ 糖类是胎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胎宝宝需要的葡萄糖全部依靠母亲供给。
◎ 脂肪为人体提供亚麻酸油,有利于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它经过胎盘传输给胎宝宝。
◎ 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的感光物质,也是蛋白质合成的必要元素。
◎ B族维生素构成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多种辅助酶,使代谢正常运转,同时增进孕妈妈的食欲。
◎ 维生素C能促进胎宝宝对铁的吸收,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并有利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 维生素D能调节机体钙、磷的代谢,帮助肠道吸收钙、磷,有助于胎宝宝骨骼、牙齿的发育。
◎ 维生素E可以增强胎宝宝对缺氧状况的耐受性,并促进母乳的分泌。
◎ 叶酸可以防止孕妈妈发生贫血、早产,防止胎宝宝畸形。
◎ 微量元素如铜、铁、锰、锌、硒、碘、氟等,对胎宝宝的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碘是甲状腺素的原料,影响着机体的代谢和发育。胎宝宝期缺碘,将导致智力障碍。
6孕妈妈备忘录
计算预产期的方法有几下四种:
按Z后月经
预产期日期:
月份:Z后月经月份+9(或-3)
日期:Z后月经日期+7
例如:Z后月经日期:2008、5、15
所以预产期应该是:2009、2、22
按引起妊娠的性交日期
  从性交日期算起D266天,即为分娩的预产期。
按初觉胎动日期
  Z后一次月经不清楚或月经不准的人,上面的方法不可靠,J以母体D一次感到胎动的日子加22个星期(D一次分娩的产妇),或加24个星期(已有分娩经历的产妇)。D一次怀孕的孕妈妈一般在18个星期后会感到胎动,已有分娩经历的产妇一般在16周后会感到胎动,但此法较不可靠。推算出的预产期,并不能确定真正的分娩日期,其实在预产期的前后两周分娩都算正常,及时有计划地做准备对你和胎宝宝都会有帮助。
医生根据B 超推算
  由早期超声测出的胎宝宝大小来估算出妊娠的周数及预产期。
目录 2014白金版ZX增补:孕产期坐月子常见问题答疑 243
D一章 迎接天使你准备好了吗
怀孕D1周 准爸妈资格考试 2
怀孕D2周 JT是不是好日子 15
D二章 一颗小小苹果核
怀孕D3周 一粒种子的诞生 22
怀孕D4周 躺在自己的“小床上” 27
怀孕D5周 叶酸虽小别忘补 31
怀孕D6周 宝宝开始有心跳了 36
怀孕D7周 呕吐恶心,孕妈妈“难过”的日子开始了 42
怀孕D8周 胎宝宝D一次活动 47
怀孕D9周 胚芽时期的结束 52
怀孕D10周 度过流产危险期 58
怀孕D11周 快速奔跑的“小马” 63
怀孕D12周 水上芭蕾舞蹈家 67
怀孕D13周 一颗粉红的小桃子 72
怀孕D14周 开始皱眉做鬼脸了 77
D三章 吃手翻跟头,我都会了孕中期
怀孕D15周 唐氏筛查,甜蜜的“恐慌” 84
怀孕D16周 不停地打嗝 87
怀孕D17周 发现好玩具——脐带 92
怀孕D18周 胃口大开——吃原来可以这么肆无忌惮 101
怀孕D19周 开始自我监测胎动 107
怀孕D20周 穿上孕妇装,参加培训班 112
怀孕D21周 滑溜溜的“小泥鳅” 117
怀孕D22周 宝宝长出指甲了 125
怀孕D23周 皱巴巴的小老头 132
怀孕D24周 一不留神变成“糖妈咪” 139
怀孕D25周 大脑发育的高峰期 146
怀孕D26周 睁开眼睛看“SJ” 152
D四章 一个真正的小人儿
怀孕D27周 长出柔软细密的头发 160
怀孕D28周 做个好梦吧,小宝贝 165
怀孕D29周 远离妊娠高血压 169
怀孕D30周 行动吃力、呼吸困难——艰难时期 174
怀孕D31周 宝宝的“房子”变小了 179
怀孕D32周 宝宝的东西准备好了吗 183
怀孕D33周 圆润可爱的小宝贝 191
怀孕D34周 做好准备,头朝下 198
怀孕D35周 忐忑不安的时期 203
怀孕D36周 宝宝的小家还安全吗 209
怀孕D37周 充分休息,迎接随时可能来临的见面 216
怀孕D38周 孕妈妈待产物品全攻略 223
怀孕D39周 了解分娩知识 227
怀孕D40周 天使降临 234
孕产期坐月子常见问题答疑 243
附录:新生宝宝测评标准 278


目录
。。。。。。。。。。

书籍名称:科学养育指南:从孕前准备到儿童早期发展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初次为人父母或希望深化育儿知识的家庭提供一套全面、科学且实用的指导方案。我们深知,从决定孕育生命的那一刻起,父母们便踏上了一条充满喜悦与挑战的旅程。不同于侧重某一特定阶段的指南,本书的结构设计贯穿了整个家庭发展周期,涵盖了从孕前规划的细致准备,到怀孕期间的生理与心理调适,再到婴幼儿时期(涵盖生命最初的三年)的科学喂养、健康管理、认知启蒙与品格塑造的各个关键环节。 第一部分:孕前与健康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部分聚焦于“迎接新生命之前的准备工作”。我们认为,一次健康的怀孕始于父母双方的充分准备。 一、 优化生育力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 详细解析了男女双方在孕前应进行的医学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常规体检、遗传病筛查、性传播疾病筛查等。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改善饮食结构、规律作息、控制体重(探讨肥胖与过轻对生育能力的影响),以及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来优化精子和卵子的质量。我们提供了具体的营养补充建议,例如叶酸、维生素D、铁等关键元素的摄入标准与食物来源。 二、 心理准备与伴侣关系: 探讨了建立共同育儿观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指导伴侣如何进行开放的沟通,共同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压力、角色转变和财务规划。介绍了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技巧,确保父母双方在进入孕育期时,心理状态处于最佳平衡点。 三、 孕早期准备与环境安全: 关注居家环境的优化,包括识别和移除潜在的有害物质(如甲醛、BPA等),确保家庭环境对未来胎儿的安全友好。指导如何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建立初步的产检计划。 第二部分:孕育旅程的深度解析——身心同步的旅程 本部分将怀孕过程分解为三个清晰的阶段,深入探讨每个阶段的生理变化、胎儿发育里程碑以及孕期管理的关键点。 一、 孕早期(第1至12周):适应与保护 重点解析了孕早期的常见不适,如晨吐、疲劳、情绪波动等,并提供了基于循证医学的缓解方法。详细描述了胚胎如何逐步形成器官系统,强调了孕早期营养素的精准需求。同时,细致指导了首次产检的内容、孕早期唐氏筛查等重要医学决策的依据。 二、 孕中期(第13至27周):稳定与胎教的开端 这一阶段被称为“蜜月期”,重点指导了孕期适度的运动选择(如孕期瑜伽、散步),以及如何监测胎动并建立初步的联系。我们引入了“早期感官刺激”的概念,而非传统的“胎教”,强调父母的积极情绪和声音环境对胎儿听觉和情绪发展的影响。同时,详细说明了中孕期筛查的重要性。 三、 孕晚期(第28周至分娩):准备与临产信号 详述了孕晚期身体负荷的增加,以及如何通过姿势调整和营养干预来应对水肿和睡眠障碍。本章耗费大量篇幅用于识别真正的临产信号、区分假性宫缩与真宫缩,并提供了详细的分娩计划制定指南,包括无痛分娩的选择、导乐陪产的准备,以及对分娩过程的预期管理,帮助准父母消除对未知分娩的恐惧。 第三部分:新生儿照护与早期发展(0-3岁)——科学赋能的养育 本书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对生命最初三年科学照护体系的构建上,强调“顺应天性,科学引导”。 一、 新生儿的生理需求与安全照护: 详尽介绍了母乳喂养的科学性、正确衔乳技巧、如何建立奶量、以及配方奶的选择与冲调标准。在睡眠方面,本书倡导“安全睡眠”理念,详细演示了仰卧睡姿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循序渐进的睡眠引导方法,区别于刻板的“睡眠训练”。皮肤护理、脐带护理、黄疸观察等日常护理技巧被细化讲解。 二、 婴幼儿营养进阶与辅食添加的艺术: 本章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时间表,转而采用“宝宝的节奏”原则。从纯母乳/配方奶过渡到固体食物时,详细指导了“食物泥到手指食物”的自然过渡。重点阐述了铁、锌、维生素D等关键微量元素的补充时机与方式,并提供了低敏食物的引入顺序。强调了“饮食习惯”的塑造远比“吃多少”更重要。 三、 运动发展与大动作的里程碑: 基于运动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本书不再仅仅罗列“宝宝该会做什么”,而是深入分析了“为什么”和“如何帮助”。例如,详细拆解了俯趴(Tummy Time)对核心肌群和视觉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安全地引导翻身、爬行、站立和行走,以确保动作发展自然、无代偿。 四、 情感联结与早期认知启蒙: 这是本书区别于许多操作指南的关键部分。我们聚焦于依恋理论,指导父母如何通过“敏感回应”建立安全依恋关系。对于认知发展,提供了大量基于日常生活的情景式启蒙活动,涵盖语言模仿、精细动作的日常训练、以及色彩、形状的早期感知游戏。特别强调了“玩耍”作为儿童学习的本质方式。 五、 行为管理与品格塑造的初阶: 针对1岁后的“可怕的两岁”(Terrible Twos)现象,本书提供了一套基于积极管教而非惩罚的解决方案。探讨了情绪的识别与命名(“情绪词汇”的引入),如何设定清晰的界限,以及如何用同理心引导孩子处理挫折和冲突,培养初步的规则意识和同理心。 结语:育儿的自我关怀 最后,本书回归到父母自身。育儿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我们提供了应对育儿倦怠、维护夫妻关系、以及寻找外部支持系统的实用策略,强调了父母的身心健康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专业、温和且充满人文关怀,避免了不必要的医学术语堆砌,旨在成为陪伴家庭度过生命前三年,值得反复翻阅的“生活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过好几本孕期指南,但大多都流于表面,要么就是过于强调危险和注意事项,搞得人心惶惶,要么就是像一本营养学的教科书,枯燥乏味。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平衡”二字的最佳体现。它不回避孕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的风险提示都很到位,但重点在于如何预防和管理,而不是一味地制造恐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分娩方式选择”那一块的处理,没有强行推荐哪种方式最好,而是详尽地分析了顺产和剖腹产各自的优劣、恢复过程,甚至还细致到了无痛分娩的原理和适用情况。这让我能够基于充分的信息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而不是被别人的经验裹挟。这本书更像一位经验丰富、沉稳可靠的资深助产士在耳边轻语,总能在关键时刻给出最中肯的建议。

评分

我是一个对细节有强迫症的人,对于任何和健康相关的事情,我都需要追溯到最基本的原理。这本书在解释某些孕期反应或者医疗检查的必要性时,总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科学背景。比如,它解释了为什么孕期需要补充叶酸,不仅仅是“预防神经管畸形”,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细胞分裂和DNA合成的机制,让我对这些营养素的敬畏感油然而生。再者,它对各种产检项目,比如唐氏筛查、无创DNA的原理、准确率和时间节点的说明,细致到让我觉得我不是在看一本大众读物,而是在阅读一本专业的孕期健康维护手册。这种严谨性,让我对书中的所有建议都抱有极高的信任度,因为我知道这些都不是凭空臆想,而是建立在扎实的医学基础之上的。

评分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我会选择“陪伴”。从备孕期的准备工作,到孕期每一个微妙的阶段,再到临近分娩的紧张情绪,它几乎涵盖了所有我可能遇到的“第一次”。让我特别感到温暖的是,它没有过度美化怀孕的过程。它坦诚地谈论了妊娠纹、水肿、失眠,甚至是如何应对亲友无休止的“关心”和“建议”——那些才是最让人抓狂的“隐形压力”。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心理防御机制”,教我如何设定边界,如何过滤不必要的噪音,专注于自己和宝宝的需求。它更像一位智慧的长者,在提醒你,孕育生命是一场盛大而又辛苦的冒险,但只要准备充分,你就能带着优雅和从容去迎接它。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已经从一个对孕期一无所知的“新手妈妈”,蜕变成了一个有准备、有力量的“准妈妈”。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从我刚知道怀孕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各种信息和建议淹没了,搞得我焦虑不安。这本书就像一个定海神针,它用非常清晰、科学又贴近人情的方式,一步步引导我度过这漫长而又充满未知的旅程。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个孕周变化的细致描述,不光是妈妈身体的变化,还有宝宝的成长里程碑,那种看着小生命一点点成型的感觉,简直太奇妙了。而且,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医学术语堆砌,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很多关于孕期情绪调整、伴侣参与的章节,让我感觉自己被理解了,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我记得有一次孕早期反应特别严重,几乎吃不下任何东西,那会儿我特别恐慌,翻开书里关于孕吐应对的章节,里面提到的几种天然疗法和心理建设,真的帮了我大忙。这本书的图文并茂做得也非常好,那些胎儿发育的示意图,生动形象,让我对宝宝的期待又多了一分具体感。

评分

我先生之前对孕期的事情参与度不高,觉得那是“孕妇自己的事儿”。直到我们一起阅读这本书的“准爸爸角色指南”部分,情况才有了显著的改观。书里不是简单地说“爸爸要帮忙”,而是详细列出了在不同孕期,爸爸可以具体做些什么,比如孕早期如何协助处理孕吐,孕中期如何参与胎教,孕晚期如何协助做生产计划等等,这些建议非常实操性强。我们一起对照着书里的清单来执行,不知不觉中,先生对宝宝的关注度直线上升,那种共同承担和期待的氛围立马就建立起来了。这本书的深度在于它把孕期看作一个家庭的共同经历,而不是一个人的孤立事件。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价值所在,它促进了我们夫妻关系的成长,远远超出了一个简单的育儿参考书的范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