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经济类联考·老吕逻辑要点精编》产品介绍
书名:管理类、经济类联考·老吕逻辑要点精编
主编:吕建刚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4992-8
中图法分类号:B81
定价:69.80
开本:16开
印张:34.5
字数:809千字
页数:552页
版次:第4版
装帧:平装
本书特色:
1.考点全覆盖:紧扣大纲编写,每章的“老吕施法”模块替你总结考点,易学易记。
2.轻松得高分:全书用简单的符号、口诀、公式解题,注重应试技巧点拨,提高做题效率。
3.活学+活用:每章均配备“微模考”,方便考生及时练习、查漏补缺。
4.赠品超给力:①配套课程,助力备考;②《随堂笔记》二刷练习,巩固提高;③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详情及干货;④微博、QQ全程答疑、实时互动。
适用对象:
适用于“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MF\MV\MI\国际商务、保险、应用统计)”与“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MBA\MPA\MPAcc\审计\ 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图书情报)”考试科目。
使用方法:
1.复习基础阶段利用本书按部就班地学习,掌握老吕逻辑学习法的要点、技巧,打好基础;
2.复习中后期利用随书附赠的《管理类、经济类联考·老吕逻辑随堂笔记》独立进行做题训练,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
超值赠送:
赠品1:关注微信公众号,听免费配套课程。
赠品2:新浪微博@老吕考研吕建刚,老吕为你答疑解惑。
赠品3:QQ交流群:398343934、436331330、391151375、390064782。
赠品4:随书附赠一本《管理类、经济类联考·老吕逻辑随堂笔记》,供考生巩固练习使用。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考试大纲
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考试大纲
部分形式逻辑
章复言命题要点精编
节假言命题
1.1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A→B)
1.2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A←B)
1.3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A←→B)
1.4 ┐A→B
第二节使用箭头的六大原则
2.1 逆否原则
2.2 箭头指向原则
2.3 串联原则
2.4 有的互换原则
2.5 有的开头原则
2.6 相同概念串联原则
第三节联言、选言命题
3.1 联言命题(A∧B)
3.2 相容选言命题(A∨B)
3.3 不相容选言命题(A�蠦)
3.4 箭头与或者的互换
3.5 并且→或者;要么→或者
3.6 德摩根定律
第四节假言命题真值表及其负命题
4.1 假言命题的真值表
4.2 假言命题的负命题
第二章复言命题的常见题型
题型2.1 充分与必要
题型2.2 并且、或者、要么
题型2.3 箭头+德摩根
题型2.4 “∨”与“→”的互换
题型2.5 箭头的串联
题型2.6 “有的A→B”及其串联
题型2.7 假言命题的负命题
题型2.8 二难推理
题型2.9 复言命题的真假话问题
第三章简单命题要点精编
节直言命题
1.1 直言命题的概念与分类
1.2 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
1.3 直言命题的负命题
第二节模态命题
2.1 模态命题的概念
2.2 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
2.3 模态命题的负命题
第四章简单命题的常见题型
题型4.1 对当关系
题型4.2 替换法解简单命题的负命题
题型4.3 隐含三段论
题型4.4 真假话问题
第五章概念
1.1 概念与定义
1.2 概念的分类
1.3 概念之间的关系
1.4 概念的划分
1.5 同一律
微模考一复言命题·上
微模考一(复言命题·上)参考答案
微模考二复言命题·下
微模考二(复言命题·下)参考答案
微模考三简单命题及概念
微模考三(简单命题及概念)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论证逻辑
第六章论证逻辑要点精编
节论证与反驳
1.1 论证的概念
1.2 论证的规则
1.3 推理与论证的区别
1.4 论证的方法
1.5 论证的反驳
第二节演绎、归纳与类比
2.1 演绎
2.2 归纳
2.3 类比
第三节因果
3.1 因果关系的定义
3.2 因果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
3.3 对因果关系的削弱
第四节穆勒求因果五法
4.1 求同法
4.2 求异法
4.3 求同求异共用法
4.4 共变法
4.5 剩余法
第五节谬误
5.1 概念型谬误
5.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混用或误用
5.3 论证型谬误
5.4 因果型谬误
5.5 归纳与类比型谬误
5.6 矛盾与反对型谬误
5.7 相关型谬误
5.8 合成谬误与分解谬误
第七章论证逻辑七大命题模型与解题原则
节论证逻辑的七大命题模型
模型1 论证模型
模型2 因果模型
模型3 措施目的模型
模型4 求因果五法模型
模型5 调查统计模型
模型6 数字模型
模型7 类比模型
第二节论证逻辑的七大解题原则
原则1 “假设为真”原则
原则2 “收敛思维”原则
原则3 “简约概括”原则
原则4 “内容相关”原则
原则5 “关键概念”原则
原则6 “答案不需充分”原则
原则7 “相对好”原则
第八章削弱题
模型8.1 论证型削弱题
模型8.2 因果型削弱题
模型8.3 措施目的型削弱题
模型8.4 求因果五法型削弱题
模型8.5 数字陷阱之百分数对比型削弱题
模型8.6 数字陷阱之比率型削弱题
模型8.7 数字陷阱之平均值型削弱题
模型8.8 调查统计型削弱题
微模考四削弱题
微模考四(削弱题)参考答案
第九章支持题
模型9.1 论证型支持题
模型9.2 因果型支持题
模型9.3 措施目的型支持题
模型9.4 求因果五法型支持题
模型9.5 调查统计型支持题
微模考五支持题
微模考五(支持题)参考答案
第十章假设题
模型10.1 充分型假设、必要型假设与可能型假设
模型10.2 搭桥法
模型10.3 因果型假设题
模型10.4 求因果五法型假设题
模型10.5 措施目的型假设题
模型10.6 调查统计型假设题
模型10.7 数字型假设题
微模考六假设题
微模考六(假设题)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解释题
模型11.1 解释现象或矛盾
模型11.2 解释差异
模型11.3 数字型解释题
微模考七解释题
微模考七(解释题)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推论题
模型12.1 推论题解题技巧
模型12.2 求异法型推论题
模型12.3 类比型推论题
模型12.4 多信息阅读
模型12.5 概括结论
模型12.6 完成段落
微模考八推论题
微模考八(推论题)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评论题
模型13.1 评论逻辑漏洞
模型13.2 评论逻辑技法
模型13.3 争论焦点题
模型13.4 评价题
微模考九评论题
微模考九(评论题)参考答案
第十四章结构相似题
模型14.1 形式逻辑型结构相似题
模型14.2 论证逻辑型结构相似题
微模考十结构相似题
微模考十(结构相似题)参考答案
第三部分综合推理
第十五章综合推理
题型15.1 综合推理及其方法总结
题型15.2 排序题
题型15.3 方位题
题型15.4 数字推理题
题型15.5 题组及复杂匹配题
微模考十一综合推理
微模考十一(综合推理)参考答案
《管理类、经济类联考·老吕逻辑母题800练(第4版)》产品介绍
书名:管理类、经济类联考?老吕逻辑母题800练(第4版)
主编:吕建刚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5255-3
中图法分类号:B81-44
定价:65.80
开本:16开
印张:27.5
字数:650千字
页数:440页
版次:第4版
装帧:平装
《管理类、经济类联考?老吕逻辑母题800练(第4版)》一书,将逻辑推理的所有相关考点提炼成40类题型,甄选800道习题,精讲精练。针对每一类题型,设置“母题精讲”“老吕施法”“习题精练”“习题详解”四大版块,既总结方法技巧,又巩固强化知识;针对每一章,设置“微模考”版块,既实战演练,又自我检测。本书把繁多冗杂的逻辑知识总结、简化;把连篇累牍的文字公式化、符号化;把难解的真题、习题进行全面深入地解析。可以说,这是一本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精品图书。
本书特色:
1.提炼40类题型,甄选800道习题,考点全覆盖,精讲精练。
2.老吕施法:方法、规律、技巧总结,助力快速解题。
3.16套微模考,实战演练,自我检测。
4.超值赠送:①母题解法速查,方便检索知识点;②关注微信公众号,听免费课程。
适用对象:
适用于“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MBAMPAMPAcc审计 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图书情报)”与“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MFMVMI国际商务、保险、应用统计)”考试科目的考研学生。
使用方法:
第1步:理解母 题,掌握命题模型。
第2步:获得巧法,做题“快”“准”。
第3步:勤练习题,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第4步:微模考测试,实战演练。
超值赠送:
赠品1.赠送《母题解法速查》,方便查找知识点。
赠品2.关注老吕微信公众号,听免费课程。
赠品3.老吕微信:laolvtj lallvmba2018
第一部分形式逻辑
第一章复言命题
题型1充分必要条件
题型2德摩根定律
题型3箭头的串联
题型4隐含三段论
题型5二难推理
题型6假言命题的负命题
题型7复言命题的真假话问题
第二章简单命题
题型8对当关系
题型9简单命题的负命题
题型10简单命题的真假话问题
第三章 概念与定义
题型11定义题
题型12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划分、偷换概念
微模考一形式逻辑卷1
微模考一答案详解
微模考二形式逻辑卷2
微模考二答案详解
第二部分论证逻辑
第四章削弱题
题型13论证型削弱题
题型14因果关系型削弱题
题型15求因果五法型削弱题
题型16措施目的型削弱题
题型17调查统计型削弱题
题型18类比型削弱题
题型19数字陷阱型削弱题
微模考三削弱题卷1
微模考三答案详解
微模考四削弱题卷2
微模考四答案详解
微模考五削弱题卷3
微模考五答案详解
第五章支持题
题型20论证型支持题
题型21因果型支持题
题型22求异法型支持题
题型23措施目的型支持题
微模考六支持题
微模考六答案详解
第六章假设题
题型24搭桥法
题型25因果型假设题
题型26措施目的型假设题
题型27数字型假设题
微模考七假设题卷1
微模考七答案详解
微模考八假设题卷2
微模考八答案详解
第七章解释题
题型28解释题
微模考九解释题
微模考九答案详解
第八章推论题
题型29推论题
题型30概括结论题
微模考十推论题卷1
微模考十答案详解
微模考十一推论题卷2
微模考十一答案详解
第九章评论题
题型31评论逻辑漏洞
题型32评论逻辑技法
题型33评价削弱加强
题型34争论焦点题
微模考十二评论题
微模考十二答案详解
第十章结构相似题
题型35形式逻辑型结构相似题
题型36论证逻辑型结构相似题
微模考十三结构相似题
微模考十三答案详解
第三部分综合推理
第十一章综合推理
题型37排序题
题型38简单匹配题
题型39数字推理题
题型40复杂匹配及其他综合推理题
微模考十四综合推理卷1
微模考十四答案详解
微模考十五综合推理卷2
微模考十五答案详解
微模考十六综合推理卷3
微模考十六答案详解
另一本我最近看完的书,聚焦于时间管理的“心法”而非“术法”。市面上关于时间管理的工具书太多了,各种效率软件、番茄工作法、GTD等等,但这本书的作者高明之处在于,它从心理学角度剖析了我们“拖延”的深层根源。他认为,拖延往往不是因为懒惰,而是源于对失败的恐惧、对完美的苛求,或者仅仅是目标设置得过于模糊。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了如何通过“最小可行性行动”(MVA)来打破僵局,这个概念对我触动很大。过去我总想一次性把任务做到十全十美,结果往往是迟迟不敢开始。现在我学会了先把任务拆解到小到不可能失败的程度,先完成那个“最小的、可执行的一步”,一旦启动了,惯性就会带着我往前走。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冷静和富有洞察力,没有空泛的口号,全是基于对人性弱点的深刻理解。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效率”的理解从单纯的“做快”转变成了“持续地、不带负担地做下去”。
评分有一本关于复杂系统理论的科普读物,我读完后对“秩序”与“混乱”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没有使用太多晦涩的数学公式,而是通过生物演化、城市交通、金融市场的案例,生动地解释了“自组织现象”是如何在没有中央控制的情况下自然涌现的。作者的叙述方式极其平易近人,他善于用宏大的比喻来阐释微观机制的集合效应。他强调,在许多复杂系统中,试图进行精密的自上而下的控制往往是灾难的开端,而真正的韧性和适应性恰恰来自于系统内部大量的局部、去中心化的互动。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哲学思辨性——它暗示我们,生命和社会的本质可能更倾向于一种动态的平衡,而非僵硬的预设。读完后,我对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焦虑感大大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涌现性”力量的敬畏和期待。它让我开始学着用一种更具弹性的、非线性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和工作中的变数。
评分最近翻阅了一本探讨“创造力与环境关系”的专著,这本书的视角非常新颖,它避开了传统上对个人天赋的渲染,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土壤”——即我们所处的物理空间、文化氛围以及日常惯例对思维的塑造作用上。作者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家的工作环境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得出结论:一个允许“无效时间”存在的环境,往往才是高产出的温床。这与我们追求的“填满每一分钟”的现代职场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中提倡设置“空白区”,比如固定的冥想时间、无目的的散步时间,甚至是刻意的无聊时刻。这些看似浪费时间的操作,实则是大脑进行深度信息整合和构建新连接的关键期。这本书的语言非常富有画面感,读起来像是在参观一座思想的博物馆,每个展厅都展示了不同“氛围”是如何催生非凡成果的。对于长期感觉思路枯竭、创新乏力的朋友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自上而下的环境改造方案。
评分最近读了几本关于职场沟通技巧的书,感觉受益匪浅。其中一本特别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案例说明了,一个好的倾听者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书里提到,很多冲突的产生并非源于观点的分歧,而是因为双方都没有真正听懂对方想表达的核心诉求。这让我回想起自己过去处理工作中的一些小摩擦,确实,很多时候我过于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忽略了先去理解对方的立场。这本书的观点非常实用,它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倾听训练方法,比如如何通过非语言信号捕捉对方的真实情绪,以及如何用简洁精准的语言进行有效回应。我尝试着在最近几次会议中运用这些技巧,效果立竿见影,大家似乎都更愿意敞开心扉,讨论也更加深入和富有成效。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说话的艺术”,更是教你如何“用心去连接”。我非常推荐给所有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时常碰壁的朋友们。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一本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经典著作,它让我对信息爆炸时代的“常识”产生了强烈的怀疑。这本书的结构非常严谨,它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该想什么”,而是教我们“如何去想”。作者用大量的逻辑谬误案例,比如稻草人谬误、诉诸权威、滑坡谬误等,详细拆解了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被不自觉地误导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假设检验”的部分,它要求读者在接受任何论断之前,必须先清晰地识别出隐藏在背后的所有前提假设,并主动去寻找反驳这些假设的证据。这套训练体系非常硬核,需要读者投入大量精力去思考和练习,但一旦掌握,感觉整个世界的清晰度都提高了。我现在看新闻评论或者商业分析时,第一反应不再是赞同或反对,而是自动地在脑海里构建一个逻辑树,检查支撑论点的基础是否牢固。这本书无疑是提升思维底层操作系统的一剂猛药,值得反复研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