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是米兰·昆德拉的第四本随笔集,共分为九个部分,涉及绘画、文学、音乐等各项领域。昆德拉一如既往“出入于艺术之境”,在书中回忆了与弗朗西斯·培根、富恩特斯、勋伯格、阿纳托尔·法朗士等人的“相遇”,既是美学的“相遇”,也是几个时代的“相遇”、更是作者与其旧主题和旧爱的“相遇”。
##米兰·昆德拉9/16。突然就过半了,读一本少一本,且越来越喜欢这位作家。不可避免的,这本书中也提及流亡,流亡是昆德拉永恒的主题与伤痕,文学家与文学家(艺术家)的相遇,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一场对话,而有时候觉得自己好像也读过了几本书吧,但在看文学家谈论文学家时,依然无知到羞愧。
评分##读完之后,接着读了拉美文学史,买了卡彭铁尔的《人间王国》《时间之战》,塞利纳的《长夜行》,聂鲁达作品集,维多夫罗、帕斯、巴列霍、米斯特拉尔等人的诗集,赫尔曼布洛赫的《梦游人》,读书总是一件爱屋及乌的事情。读书与买书就像一条永恒的衔尾蛇。 在讨论《天鹅之舞》时,昆德拉说,人只存在于他的具体年龄里,一切都随着年龄改变。了解另一个人,就是了解他正在跨越的年龄。年龄的谜:唯有小说可以阐明的主题之一。我喜欢这个意思。
评分##里边提到的作品基本上都没看,所以读起来接近性不强
评分##3.5/5 喜欢写《皮》的几节。
评分##昆德拉是文学家里写评论最好的那一批
评分##谈论我不曾欣赏过的古典乐,不曾听闻过的姓名,只好手足无措地遥望昆德拉。
评分##昆德拉第四本随笔集。沐浴在昆德拉的美学观里,音乐、小说、绘画,我难以餍足(提到很多的小说家作品,作曲家的作品,在豆瓣上和网上都找不到资源QAQ)。
评分##昆德拉第四本随笔集。沐浴在昆德拉的美学观里,音乐、小说、绘画,我难以餍足(提到很多的小说家作品,作曲家的作品,在豆瓣上和网上都找不到资源QAQ)。
评分##昆德拉是喜欢法朗士的。“法朗士令人赞赏之处正在于他处理恐怖时代的沉重所运用的手法之轻!在法朗士的时代,没有任何一部伟大的小说里头找得到这种轻”“这部小说(《诸神渴了》)结合了悲惨得令人难以承受的历史和平庸得令人难以承受的日常生活,由于这两个对立的生命面总是在碰撞,在相互辩驳,要让对方显得可笑,它们的结合因此激出了嘲讽的火花。这种结合创造了这本书的风格,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伟大的主题(大屠杀时期的日常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