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長壽之道始於優婚
定價:46.00元
作者:陳亞芬
齣版社:中國人口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1-01-01
ISBN:9787800794728
字數:
頁碼:375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長壽之道始於優婚》以豐富翔實的科學知識、密切關心群眾的感情和生動活潑的語言,把成年人需要把握好的三大基本要素,寫成《長壽之道始於優婚》這本科普讀物,以達到人民幸福、傢庭興旺、社會進步和國泰民安的目標。相信此書的齣版必將給迷茫者以指導和幫助,必將得到讀者的廣泛歡迎和喜愛。
目錄
導讀
部分 婚育健康
一步麯 結閤(結婚1~2年)
1.婚育健康--有益長壽(導讀)
2.珍惜姻緣
3.性的起源及功能
4.性快感,夫妻恩愛的催化劑
5.變換體位是生理和健康的需要
6.洗下身,丈夫的愛妻行為
7.新娘須防性潔癖
8.新婚期早泄的原因及防治
9.不者的原因及治療
10.暫不生育者的避孕方法
11.戒煙,為生育做好準備
12.健康的傢庭生活方式從新婚期開始
二步麯 柔和(結婚3~4年)
13.婚姻柔和責任和義務
14.解決好夫妻生活中期望與失望之間的矛盾
15.婚姻需改造自己
16.和為貴,冷戰是婚姻生活之大忌
17.柔能剋剛,夫妻之間少責怪
18.爭吵是夫妻生活的潤滑劑,寜少勿多
19.夫妻爭吵後,反思品滋味
20.防治尷尬的陰道
21.逆嚮者,治好瞭糖尿病再懷孕
22.癥與癥的區彆及治療原則
23.者須知“當夜綜閤徵”與“兩次房事助孕法”
24.男女有彆,各有特色
三步麯 生育(結婚5~6年)
25.孕育婚姻大事,確保母子平安
26.人,由和結閤而來
27.生男生女的傳說與依據
28.重溫中國古代胎教(一)
29.重溫中國古代胎教(二)
30.影響胎兒健康的因素圖解
31.損害胎兒的主要藥物錶
32.懷孕不可缺少維生素B9
33.準媽媽,精心嗬護你的乳房
34.1~3歲嬰幼兒神經心理發育的主要標誌錶
35.母親的素質對於子女成纔至關重要
36.避孕節育的關鍵在於知情選擇
四步麯鞏固(結婚7~8年)
37.性和諧,婚姻生活的重要內容
38.得到丈夫疼愛的妻子會感到幸福
39.錢,夫妻生活中的一大主題
40.用錢買不到的東西價值更高
41.她道齣瞭不願做情人的內心世界
42.恰到好處地接待愛人的朋友
43.丈夫怕妻是美德,流露不滿有特徵
44.寫信,夫妻兩地分居的情感紐帶
45.父母健談,孩子聰明
46.5歲以下的嬰幼兒,尤須預防5種疾病
47.晚餐,傢人團聚的焦點時刻
48.愛情就是能量.
五步麯 培育(結婚9~10年)
49.培育子女是父母重要的事情
50.計劃生育是提高傢庭生活質量的實用方法
51.國傢的生存依賴於夫妻的生育力
52.有感於林則徐等三位父親的教子之道
53. 3-6歲是兒童智力發展較快的時期
54.發現孩子潛在特長的18項指標
55.介紹幾種早期發現低智能兒和殘疾兒的方法
56.明智的性教育可預防低下
57.彆讓孩子的心靈留下痛苦的迴憶
58.賢德善良的後媽是的母親
59.父母隻有自己樹立榜樣,纔具傢長威信
60.願傢傢都是書香門第
六步麯 小結(結婚11~14年)
61.結婚有益於長壽
……
第二部分 衣食住行
第三部分 防病治病
主要參考文獻
書末謝忱
作者介紹
文摘
理智的離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積極的行為,可以使男女雙方終止痛苦的婚姻關係,以便重新組織各自的幸福傢庭。
誰不想自己的婚姻美滿幸福呢?尤其是女性,當次婚姻失敗後,總是希望自己能藉前一次婚姻失敗的經驗教訓,使自己在下一次的婚姻中把握住幸福。有不少人能如願以償,但也有些人卻再一次遭受瞭離婚的痛苦。
雖然離婚的經曆令女人痛苦,但是,離婚的經曆也令女人更自強。離婚的打擊可以消弱女人的依賴心理,對於自身的能力有瞭正確的認識及把握,從而學會瞭理智地看待男性,又能善解人意。如果再婚的話,成熟的女性大多會獲得幸福。
從離婚到再婚,需要妥善處理好的問題是孩子。應該把真實情況告訴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之所以離婚,是因為雙方相處不如以前那麼容易瞭。為瞭讓大傢都過得愉快,需要分開生活。分開生活後,爸爸還是爸爸,媽媽還是媽媽,生活形式的改變不會影響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愛。必要時,還會給孩子找個愛他(她)的好父親。其實,隻要積極麵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問題也就不會諱莫如深。要知道,離婚除瞭對孩子有不可避免的負麵影響外,也不乏積極的一麵。
再婚時,嫁個比較般配的丈夫。有的女士之所以和原來的丈夫離瞭婚,大多數是原來的丈夫“高人一等”,優越的社會地位及豐厚的經濟收入,使得他移情彆戀。這種背景離婚的女性再婚,覓一個感情上能夠依靠的男性會得到幸福。雖然他較前夫顯得普通一些,但普通的漢子就如同載重車一樣,即使沉重的生活壓著,也會吃苦耐勞地頂著,並負責任地勇往直前。
再婚時,選擇丈夫的一個重要標準是不撒謊。因為,盡管離婚的女士對原來的丈夫評價有多種,但有一條是共同的——他撒謊。為瞭隱瞞自己那些難以說清的事情,隻好采用撒謊的辦法。所以,再挑丈夫時,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是首要條件。
在重新擇偶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瞭中意的男士,不要過分修飾自己,淡裝素抹即可。如果濃裝艷抹,隻會適得其反。因為再婚的目的是想和他生活在一起,應當讓對方看到一個真實的麵孔。隻要這樣,纔能保證婚後質樸的愛情。
……
序言
這本書的價值,我認為在於它成功地將“優生學”的某些概念,提升到瞭“優偶學”的哲學高度。它摒棄瞭傳統婚戀觀中那種宿命論和唯美主義的濾鏡,而是以一種非常現實、甚至略帶功利性的視角來審視婚姻的長期效益。我最欣賞它的結構安排,它似乎是按照一個人的生命旅程來設計的:從初識階段的“兼容性篩查”,到中年期的“壓力分擔與共同成長”,再到老年期的“照護體係的構建”。這種時間軸的劃分非常清晰有力。特彆是關於“情緒毒性”和“健康邊界”的章節,寫得鞭闢入裏。它教會我們如何識彆那些看似無傷大雅,實則在緩慢侵蝕另一方生命力的互動模式。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偏嚮於邏輯推理,數據和案例的引用都很剋製,給人一種非常可靠的感覺,仿佛不是在聽誰說教,而是在閱讀一份嚴謹的社會科學報告。它真正做到瞭,讓我們明白,一個高質量的伴侶關係,本質上是一個最高效的、互相支持的生命管理係統。
評分這本關於婚姻與健康的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覺得,人生的幸福和健康與我們選擇的伴侶息息相關,但很多時候我們隻關注瞭愛情的浪漫,卻忽略瞭“優化”婚姻對我們未來幾十年生活質量的深遠影響。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新穎,它沒有陷入泛泛而談的“如何愛”的窠臼,而是用一種近乎實用的、係統性的方法來探討“如何選擇一個能讓雙方都更健康的伴侶”。從心理學層麵的兼容性到生活習慣的磨閤,再到對未來風險的共同應對,作者的論述非常紮實。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伴侶風險評估模型”的部分,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過去在擇偶時忽略的一些關鍵因素,比如傢族病史的透明度、應對壓力的模式差異等。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既有學者的嚴謹,又不失生活化的洞察力,讀起來絲毫不枯燥。它不是一本讓你讀完後就束之高閣的理論書,而是一本可以隨時翻閱、對照自身情況進行“健康體檢”的實用指南。對於正在尋找伴侶的人來說,它無疑是一份極具前瞻性的投資建議書;對於已經步入婚姻的人而言,它提供瞭一個重新審視和優化現有關係結構的機會,以確保“長壽”的基石穩固。
評分老實說,我一開始對這類標題帶有“長壽”和“婚姻”的結閤感到一絲懷疑,覺得可能又是那種故作高深的雞湯文。但翻開這本書後,我的看法徹底改變瞭。它不是在鼓吹某種單一的“完美婚姻模闆”,而是在探討一種“生命周期的協同優化”。作者似乎深入研究瞭大量案例,並清晰地指齣瞭,在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同頻共振遠比一時的激情更能決定兩個人能否攜手走過漫長歲月。我特彆喜歡它對“微習慣的乘數效應”的分析。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健康是靠大動作,比如每年體檢或者劇烈運動,但這本書強調瞭日常生活中,比如一起烹飪、共同的睡眠節奏,甚至對財務壓力的集體反應機製,是如何在潛移默化中積纍或消耗雙方的“生命資本”。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感很強,它會引導你一步步思考:“我的伴侶在哪些方麵正在為我的健康‘加分’,又在哪些方麵無意中‘減分’?”這種自我審視帶來的震撼感是巨大的,它促使我開始主動與伴侶溝通那些原本很敏感的話題,比如退休後的生活規劃和對健康危機的預案。
評分我一直認為,我們對“婚姻”的定義太狹隘瞭,總把它局限在情感和法律層麵。這本書的齣現,為這個古老的社會製度注入瞭全新的“生物學意義”和“可持續發展觀”。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談戀愛的書,而是一本關於“如何選擇一個能與你共同抵抗熵增的戰略夥伴”的說明書。書中有個觀點我印象極深:長壽並非隻是活得久,而是高質量的生存年限的延長,而這個延長的質量,極大地依賴於你在關鍵決策上是否能與伴侶達成一緻。作者在論述中穿插瞭不少跨文化的研究,對比瞭不同社會背景下,婚姻結構對個體健康指標的影響差異,這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這本書的文字帶著一種冷靜的、近乎冷酷的洞察力,它不煽情,但字字珠璣,直擊現代人對生命質量的焦慮。它迫使我們去思考,我們選擇的另一半,是不是我們對抗衰老和疾病的最強防禦工事。
評分從閱讀體驗上來說,這本書的行文結構極其流暢,雖然主題宏大,但並沒有讓人感到不知所措。它的厲害之處在於,它能將宏觀的人類學觀察,細化到夫妻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不起眼的細節。比如,作者談到“共鳴式睡眠”對免疫力的影響,以及“共同的飲食哲學”如何簡化日常決策,從而減少“決策疲勞”對心血管係統的潛在壓力。這些細節的描摹非常精準,讓我有一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這本書的風格非常現代,它不推崇“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傳統美德,反而鼓勵建立一種基於相互尊重的“健康契約”。它不是在販賣一個虛無縹緲的理想,而是提供瞭一套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的、可量化的工具箱。讀完後,我不再僅僅把婚姻看作情感的歸宿,更視其為個體生命力延續和強化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生態係統”。這本書絕對值得所有對生命質量有追求的人認真研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