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剋·羅斯科,這位20世紀著名的抽象錶現主義繪畫大師的身上,有著眾多令後人“誤解”與“不瞭解”的地方:他所描述的“黃金時代”究竟如何?他如何度過漫長的孤獨與貧睏?他的藝術道路與藝術觀念是如何形成的?他與親人朋友的關係如何?他為何反感被視為抽象錶現主義藝術傢?他為何以割 腕的方式離開世界…本書將以羅斯科那充滿靈動、哲思的文字,迴答這些問題,解開這些誤解。
本書收錄瞭近90篇羅斯科的書信、隨筆、演講稿等,時間跨度從1934年至1969年,幾乎涵蓋羅斯科的整個藝術生涯,這些文字可以被視作羅斯科各個藝術階段及轉型時期的重要文獻資料,真切生動地展現瞭羅斯科其人其藝術道路,最大程度地還原瞭羅斯科的藝術脈絡與思想曆程,從中能看到羅斯科對於藝術觀念、藝術形式和藝術的精神性的虔誠探索,是我們理解20世紀現代藝術發展的另一種視角。
##poor Rothko……
評分##其實羅斯柯有被誤解嗎?誤解他的觀眾,大多是誤解瞭整個現代藝術世界吧
評分##一直認為羅斯科是抽象派,結果他自己卻非常反感被視為抽象錶現主義藝術傢與形式主義者,還說“我的繪畫並沒有關涉空間”“我對色彩不感興趣”“抽象藝術從未吸引過我”。看書裏他的言論及他與友人策展人等的通信覺得挺有意思,雖然我現在並未能理解他為何如此憎惡被定義為抽象風格也許是因為他覺得這樣毫無意義?譯者說“藝術是關於精神的”這句箴言一直作為他的精神脊骨支撐著其藝術探索,從這個意義而言色彩空間抽象等因素不過是抵達藝術精神的媒介而非終點。我想起自己的畢業論文寫的也是藝術精神,所以看到這裏時覺得很感動也有不少激動。我一直認為無論怎樣的繪畫形式和效果,藝術精神終歸是最重要的,並且也許都是殊途同歸。當然我的論文大多是堆砌寫得毫無價值,但我其實很想好好學會怎麼做學術研究。最真實的藝術世界大概隻有藝術傢本人纔懂吧。
評分##不太值得讀,大部分書信關於日常事務往來,關於藝術的內容太少。但是封麵這幅真的太太太美瞭。
評分##從羅斯科到易經到聖經
評分##一直認為羅斯科是抽象派,結果他自己卻非常反感被視為抽象錶現主義藝術傢與形式主義者,還說“我的繪畫並沒有關涉空間”“我對色彩不感興趣”“抽象藝術從未吸引過我”。看書裏他的言論及他與友人策展人等的通信覺得挺有意思,雖然我現在並未能理解他為何如此憎惡被定義為抽象風格也許是因為他覺得這樣毫無意義?譯者說“藝術是關於精神的”這句箴言一直作為他的精神脊骨支撐著其藝術探索,從這個意義而言色彩空間抽象等因素不過是抵達藝術精神的媒介而非終點。我想起自己的畢業論文寫的也是藝術精神,所以看到這裏時覺得很感動也有不少激動。我一直認為無論怎樣的繪畫形式和效果,藝術精神終歸是最重要的,並且也許都是殊途同歸。當然我的論文大多是堆砌寫得毫無價值,但我其實很想好好學會怎麼做學術研究。最真實的藝術世界大概隻有藝術傢本人纔懂吧。
評分##有些觀點還是不錯的,但是很多信都沒必要收錄。
評分##Last book of 2018.
評分##羅斯科和老塔是幫你背上藝術十字架的始作俑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